•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產學合作利弊分析與成功關鍵因素探討

壹、產學合作之優勢

產學合作必須對產學雙方都能產生利益,才能有足夠的動機持續不斷的研究合作,

企業與學校雙方的獲益經分析各家理論與重點整理如下表2-2:

表2-2 產學合作之獲益分析

研究者 企業 學校

Peters &

Fusfeld (1982)

Geisler &

Rubenstein (1989)

Valentin(2000)針對財務(financial)、技術(technological)、策略(strategic)、教育 (educational)、政治(political)、理論(epistemological)等六個向度,區分產學合作過程中,

大學、產業界與政府三方之益處,如表2-3 所示。

表2-3 產官學合作之益處分析

資料來源:”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a framework of benefits and obstacles,” by Valentin, 2000,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14(3), p. 167

大學可獲得新的財務來源,包括來自於業界經費與政府補助,並藉由與業界的聯繫提升 研究能量;而產業界亦可利用大學之設備及研究人力資源,降低研究成本,進行技術之 創新與移轉;政府則藉由技術的擴散形成新興產業,強化國家創新研發能力並提升經濟 發展。但是,由於產、學界雙方的文化及目標之間的差異,往往形成產學合作過程中有 待克服的瓶頸。

貳、產學合作之困境 一、產學雙方觀點之差異

Timpaue (1983)指出學校與企業界之間,有三個極待克服的障礙:(一)企業界認為 學校對於問題與批評是無動於衷且難以溝通的,這種誤解需透過共同合作研擬計畫而消 除;(二)企業界未能感受到參與產學合作的益處,因此難以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產學 合作的互惠互利;(三)學校對企業過度防衛,以致於無法善加利用企業界的支援與合 作。

而Valentin(2000)提出在產學合作關係中,大學與產業界雙方目標之差異(如圖 2-3),由於產業界傾向於解決實際問題的短期研發,而學術界則是朝長期研究的觀點,

因此,具有不同的目標與利益體系,兩者間存在結構上的障礙。

2-3 產學合作關係中雙方目標之差異

資料來源:”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a framework of benefits and obstacles,” by Valentin, 2000,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14(3), p. 168

學界與業界在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應用程度、研究時程、市場因素及參與人員等方 面,由於產學合作雙方之目標差異,造成彼此間的理念落差而存在著相當的差異(林姵 君,2006)。廖盈琪(2003)根據上述不同的面向,比較分析產業界與學術界間觀點之 差異,如表2-4 所示。

大學 業界

知識累積 不同目標/利益 快速獲利

產學合作的障礙

表2-4 台灣產學合作理念的差異比較

資料來源:”產學合作之創新分析”,廖盈琪,2003,科技發展標竿,3(2),8。

二、產學合作的阻力

Hicks and Kimberly(1999)提到隨著產學研究的逐漸增加,可能產生大學研究與公司

密切牽連的利益問題。企業藉由提供研究經費予給大學從事學術研究,並形塑學術研究 的工作內容。而由於企業的干涉,學術研究的自由和公開因此而被受限,並可能減少大 學的基礎研究。

戴謙、陳世中與黃永慈(2007)談論到產學合作以往多屬學者個人與業界的合作關 係,而非有系統、組織的合作架構,再加上互信度不夠,因而難以拓展於整體面的產學 合作成效,其原因有下:組織文化的差異、缺乏實際誘因、研發時程的冗長、意見的溝 通配合等。

曾銘深(1999)探討 OECD 各國推動產學合作所遭遇的問題,包括:經費來源─不 宜將企業對大學研發經費的資助,完全取代政府的補助,其次,過高比例的短期面產業 研究,可能造成對教授或研究人員生涯發展、教學和追求卓越學術地位的不利影響;執 行面的障礙─須適度修正組織和制度層面許多不利於產學合作的規定以彌補大學和企業 在價值觀、工作程序以及目標上的差異;智慧財產權─業界與學界對研發成果運用的認 知差異,學術界重視研究成果的發表,而企業則講求商品化時效。因此在產學合作進行 之前,雙方有必要就智慧財產權的處理方式,事先取得共識;商業化─政府以補助方式 鼓勵大學成立衍生公司及研發成果商品化的過程,容易引起社會大眾對大學過度重視商 業化活動,而傷害大學傳統教育和研究功能與製造不公平市場競爭的疑慮。

教育部技職司(2004)之專案研究報告中,整理相關產學合作問題如下:學制規劃 及課程設計無法相互配合,教師具升等壓力影響其參與產學合作之意願;產業界與學術 界對研究與市場化時程的看法歧異;另外,研發成果技術轉移及相關權益分配有賴事先 建立溝通管道,以建立產學雙方互信關係;產學合作政策政令宣導不足與相關政策制定 未盡完善,影響產業參與產學合作實施成效等。

何卓飛與倪周華(2007)認為各大學推動產學合作之普遍困難在於:制度的困境─

資資金來源限制,包括未能取得股票投資權等;專業能力與人力之不足─大學由於專業 人力配置薄弱,人員流動率高,專業人力與能力不易培育與維持等因素,即使成立技術 移轉中心或技轉組推動產學合作,但仍無法成為學校產學核心機制,大幅限制對外行銷 能力及對內有效管理與引導以致於效能低落;誘因不足─學術性論文發表仍為新進教師 工作核心,雖然教師升等辦法欲放寬教師評量之限制,但仍無法提供教師參與產學合作 之實質誘因與投入研發意願;學習課程的落差─課程設計與產學合作結合之機制仍未落 實,相關實務人才之授課及講座與業界仍存在落差,恐為大學生失業率偏高之因素。

同時,何卓飛亦提到就大學產學績效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分為四方面說明:投入 面─產學政策多元,但經濟規模不足;機制面─學校參與誘因不足、人事及會計制度的 限制、公教分途未完成相關修法;產出面─學校技術移轉數、金額收入和專利獲得數、

授權金佔產學收入比例不高、教師偏重基礎研究、教學課程安排與產業人才需求有落 差;績效管理面─學校對智慧財產管理的規模和人才能力不足、智慧財產管理單位在學 校不受重視,組織發展受限制、校內各產學單位(含研發中心、技轉中心、育成中心)

經濟規模及運作能力不足。

洪德生(2009)提到台灣經濟研究院於產學合作議題的研究,歸納出二個面向來論 述政府強化產學合作的建議:

(一) 從法規誘因著手,營造適合產學合作之環境

作法包括:促進大學自主性與競爭環境;智財權合理歸屬與技術移轉機制的設 計;完善的回饋機制與健全的技術移轉模式;鬆綁教師借調與兼職等法規;延聘退 休專業人才教授實務經驗之不足;學界教授與業界專家共同指導在校學生。

(二) 結合「中介平台」政策工具彌補產學缺口

作法包括:成立中介組織與中介機制;完善資料庫系統(如:專利資料庫、研 究人才庫);建置中介平台;提供業者智財法律諮詢。

目前產學合作在台灣與其他OECD 會員國在推動上皆面臨不少困境與問題,統合各 學者意見就產業界、學術界、政府三方面整理如下。

(一) 產業界:支援學術界的專業人員教學能力不足、要求縮短研究成果與市場化時 程、智慧財產權與專利權的歸屬、與學術界的價值觀有所落差等。

(二) 學術界:研究成果受限商品化之影響無法進行知識擴散、無法進行長期研究、

具升等壓力,教師參與意願低落、學校課程設計無法配合等。

(三) 政府:制度及法令未配合推動統整、智慧財產權管理機制未建立、產官學三方 溝通管道未暢通等。

學校定位應巷由「投資者(Investor)」轉向「促進者(Facilitator)」,並與企業自發性的 建立永續合作的夥伴關係。而業界及學界往往因為成本、市場及人員的考量,導致雙方 合作過程易因認知上的歧異而破局。因此,如何突破這些差異及困境,即成為學校推動 產學合作是否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

參、推動產學合作構面因素

從以上研究發現,產學研發合作近幾年來一直受到政府、學校、企業等三方面注意,

政府方面,國科會、教育部、經濟部、文建會等相關單位,已運用計畫方式挹注相當資 源於產學合作上;學校方面,校務基金的推動使學校的經營,漸漸朝向自主性的經營模 式發展,對於產學合作與企業投資也漸轉為支持的態度;而在企業方面,透過各項產學 合作,不僅由學校獲得許多創新的技術與人才,也提升了企業內部的研發能力與競爭 力。由此可知,推動產學合作對政府、學校與企業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產學合作執行多年,相關專家學者的論述也不少,其效益與阻礙亦於專家學者們的 研究文獻中有相當多的探討,以下就各家學者論述,歸納為推動產學合作應注意的六個 構面:

一、法令政策面

(一) 政府法令及政策:境外實施規定的鬆綁;落實公教研分途制度;人事及會計制 度的鬆綁;調整教授薪資結構;調整教授升等評量制度;放寬股票資產處理權。

(二) 學校法規及措施:簡化學校行政流程;制訂衍生事業回饋機制;制訂教授產學 合作獎勵措施;制訂研究、技轉人員獎勵措施。

二、組織架構面

(一) 智財管理與運用部門的設立與重視。

(二) 鼓勵師生創業成立衍生公司。

(三) 整合校內產學合作相關機構作業。

(四) 健全技術移轉模式與智財管理制度。

(五) 發展產學合作媒合機制。

三、研發能量面

(一) 擴大學校規模,引進高科技設備。

(二) 提供誘因,吸引企業進行技術交流。

(三) 鼓勵校內跨領域跨團隊合作,創造特色。

(四) 課程設計與產業實務結合,培養專業人才。

(五) 進行知識盤點,建立研發及人才資料庫。

四、產學互動面

(一) 增進產學雙方理解、消弭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