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戰後蓪草產業變遷所見族群關係

第四章 戰後新竹地區的蓪草業

第四節 由戰後蓪草產業變遷所見族群關係

自荷西時代開始,原住民在漢人移墾和歷代政權統治下,其生存空間不斷受 到擠壓,資源和財富不斷被剝削,原住民的文化則受到侵犯和同化,終至原住民 的傳統社會和權力體系崩潰解組。在歧視的眼光和待遇下,被迫融入以漢人為主 體的社會和文化中,或被編配為邊陲393

從清治時期延伸到日治時期的隘勇線,透過樟腦的生產勞動,客家人主動或 被動的參與生產,客家人往內山的開發,造成漢族大量的進入,引發客家人與原 住民或和或鬥的族群關係394。隨著時間的挪移,原客關係漸次由爭鬥轉為和平共 處,客家人因山林經濟作物的吸引而定居下來。到了日治時期,日本統治者為控 制原住民,施行集團部落居住計畫,以國家力量招徠漢人進駐五峰鄉大隘村及花 園村之河頭等處,進行開墾並立合約開分,實施水田定耕計畫395,再次提供客家 人有機會深入原住民區域。

依據新竹縣志396文獻記載如表4-3,1956(民國 45)年尖石鄉原住民人口佔 全鄉的67.7%,漢人(平地人)397佔全鄉的32.4%,客家人就佔了全鄉的 25.5%;

五峰鄉原住民人口佔全鄉的 76.2%,平地人佔全鄉的 23.8%,客家人佔全鄉的 18.1%,兩鄉客家人人口約佔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393 楊長鎮,2007,〈族群關係篇〉,收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臺灣客家研 究學論,頁406。

394 黃世明,2008,〈山徑水系網絡與後龍溪客家產業發展研究〉,收於《第二屆臺灣客家研究國 際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頁 10~12。

395 引自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8,《五峰鄉概況》,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無頁碼。

396 周浩治等撰稿編輯,2008,《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新竹縣政府,人口篇 頁71,氏族篇頁 23。

397 原住民習慣稱漢人為平地人,因他們多住在山下,乃被稱為「平地人」。桃園縣復興鄉公所,

2000,《復興鄉志‧建置篇》。桃園縣復興鄉公所,頁 95。

表 4-3 1956(民國 45)年尖石鄉、五峰鄉原漢人數調查表

筆者調查訪問當地原住民表示,戰後數年才與福佬人有第一次接觸399。1961 年(民國50 年)住在五峰鄉花園村河頭有 10 戶居民,其中 7 戶是原住民,3 戶 是客家人,其他地方平地人大部份也是客家人400,若依前述1956 年所做原漢人 數調查,1958 年調查表所指的平地人可確定幾為客家人。就本研究於 2008 年實 地訪談,已可看到隨著漢化勢力的深入,客家人與原住民之間我群與他群之界線 逐漸消失,轉變成為漢人本土化社會的現象。住在部落的客家人大部分會說泰雅 語,而原住民不但會說客家話,更融入其生活中401,有客家化的趨勢。

由於地理形勢與生態環境的各種因素組合,以及空間結構的影響,使得客家 人自清治時期至戰後,在百餘年臺灣蓪草產業的變遷中,成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角色,不僅搭起了原住民與福佬人之橋樑,更參與並形塑了此區域的族群關係,

共同打造族群生存發展的場域。而客家人和原住民有很長的接觸歷史,兩族之生 活空間距離較近,而同為漢人之福佬人,則因客家人居中仲介,少有機會與原住 民接觸,原住民感覺和福佬人距離較遙遠,彼此間幾無互動。

而在福客之族群關係方面,從清治時期至戰後,客家人從來不是臺灣的政經 社會文化等資源的主要分配者,兩族群在過去歷史上處於一種競爭的關係,對於 既有資源發生的衝突,在福客之間畫下鮮明的畛域;不過,在此百餘年的歷史過 程,客家族群對自族的認知與認同,亦有逐漸弱化乃至消逝的危機。直到解嚴後,

客家人為了避免族群的消失,而開始有了新客家人認同的建立,以臺灣客家族群 意識顯示,展現不同於「臺灣福佬人」的特殊性,主張客家人的獨立性402

戰後的族群關係方面,本研究發現戰後初期原住民與漢人間仍處於某種程度 的緊張對立關係及不信任態度,漢人到原住民區域擔心原住民會有「出草」行動,

399 至 1970 年(民國 59 年)因婚姻關係而住在尖石鄉原住民區域有 2 家外省人開的商店外,並 沒有福佬人居住於原住民部落。在田調訪談中也發現當時原住民普遍經濟困頓,並沒有餘裕 開商店做生意。受訪者:謝先生 2008.5.8;陳先生 2008.5.16。

400 受訪者:馬先生 2008.8.23。

401 當地原住民小孩子稱呼長者為阿公、阿婆,而不用族語,有逐漸客家化之趨勢。受訪者:陳 先生 2008.5.16。

402 許泰悠,1997,〈臺灣的閩客關係-歷史、政治與人口區位之面向探討〉。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

而原住民到平地也同樣擔憂漢人用「蕃仔」異樣眼光對待403。另一方面,部份新 竹市蓪草業者對原住民仍停留在1960~1980(民國 49~69)年代愛喝酒及不懂得 儲蓄的刻板印象,雖然時間已過50 年左右,這種對原住民的偏見仍持續中,未 曾改變。但客家人大盤商對原住民喝酒及不懂得儲蓄一事並不以為然,在內灣從 事蓪草大盤商的王先生表示,原住民終年住在交通不方便之山上,不能認為原住 民喝酒是一種罪大惡極的行為,他們喝酒是給自已終年辛勞的一種慰勞。在交易 後,往往把金錢花費殆盡,這是原住民以前都沒有儲蓄習慣使然。

蓪草業者中亦有少部份在交易過程中和原住民建立了深厚感情,時常至五峰 鄉白蘭部落及南庄鹿場部落探望原住民。在田野調查中從事蓪草業的柯先生表示

小時候(1956 年)我所見到的原住民都是紋面的,穿著原住民傳統服 飾,一伙人背著蓪草原料從山上到工廠來,一年之中只有蓪草收成季節

(12 月)會到新竹市,其他時間不會下山,這些都是零散的交易。我 跟原住民有很深的緣份,原住民很可愛,他們喝酒、不懂得儲蓄,這是 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很疼原住民,雖然現在沒有和他們做蓪草生理,不 過仍時常到五峰白蘭部落、南庄鹿場部落找他們,送酒給他們,只要和 原住民熟識,他們會把山產通通送給你。

可見透過蓪草之交易拉近了兩族群之距離,也因有所了解,更能用包容的態度來 對待不同之族群。

在交易方面,本研究發現戰後初期客家人與原住民之關係,其一由於居住空 間較為接近,交易之山產除了蓪草外尚有香菇及草藥,藉著山產之交易,互動頻 繁,而原住民與福佬人幾無互動。其二因原住民長期處於山上不善於做生理,再 加以不了解市場機制,原住民原料的仲介仍由客家人大盤商或客家商店擔任,初 期竹東客家人挑著原住民所需的物品定期至部落交換山產,原住民需要客家人的

403 受訪者:尤先生 2008.4.19。

協助將蓪草賣至新竹市,而新竹市之蓪草業者亦需要客家人將蓪草原料轉賣至新 竹市區。其三在部落交通未改善前的交易都是單向,也就是客家人上山向原住民 購買蓪草原料,新竹市蓪草業者再向客家人大盤商購買;交通改善後,新竹市蓪 草業者直接與原住民(如茅圃部落)及客家人商店直接進行交易。但是這種族群 接觸及互動僅維持短暫時間,也就是於蓪草收成季節,新竹市蓪草業者才會上山 與原住民進行交易,不過雖是短暫的接觸,已提供了增進彼此互信機制之機會,

族群關係已往前跨進了一大步。

本研究更發現,蓪草產業串聯起來的生產鏈,原客福任一族群無法從生產鏈 中抽離。原住民蓪草原料的供應與蓪草業者間可說是相互依賴及共生存在的事 實,種植蓪草是原住民所有山產中經濟價值最高者,新竹市蓪草業者的經濟命脈 完全掌握在原住民手中,而原住民也需要藉由與客家人及蓪草業者交易所得,購 買如鹽、鐵及酒等日常所需物品。

在經濟方面,原住民有一句話說「平地人的祖先留給子孫的是一部會製錢的 印鈔機,而原住民的祖先留給子孫的只是一把刀來開山和開墾」404,一語道盡族 群生存的地理環境在在影響族群的經濟發展形態。1976(民國 65)年南庄鹿場 部落因颱風造成嚴重損害,苗栗縣政府強迫安置鹿場部落居民搬到南庄,但1989

(民國78 年)該部落居民又搬回鹿場部落405,當地居民表示,「雖然我們住在南 庄,但是我們還是要回到山上種蓪草、果樹及杉木,因為我們沒有土地就無法維 生。」換言之,在欠缺經濟條件的配套,這種以國家權力強令族群的遷徙,終究 會暴露出其政策的粗糙與偽善。

原住民認為很多客家人在做生意,如焗腦、收購蓪草、杉木及竹子等,較有 錢,部落雜貨店有90%為客家人所開,1971~1981(民國 60~70)年間錦屏部落 才有原住民開店。雖然有原住民商店,但原住民生產的蓪草原料仍送至客家人開

404 受訪者:邱先生 2008.5.8。

405 黃鼎松編篡,2007,《重修苗栗縣志》卷四人文地理志。苗栗縣政府,頁 186。

的商店匯集,再由竹東的客家人上山採購406,可以說整個山上蓪草的通路都被客 家人所佔有。原住民表示縱使商店收了蓪草,也不知道市場及通路在哪?原住民 在日治時期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種蓪草,戰後部份原住民仍秉持傳統,繼續栽種,

然而卻往往受到市場的波動而成為受宰制的對象。

何以造成如此結果,在田野訪談從事教職的黃先生表示:

原住民長期住在山上並不了解市場機制,只知道生意好的時候大家搶著 種,原住民對於蓪草之通路並不了解,縱使收了這些產品也不知要賣給 誰?這和原住民的教育有所關係,一些精英份子沒有出來,他們不知道

原住民長期住在山上並不了解市場機制,只知道生意好的時候大家搶著 種,原住民對於蓪草之通路並不了解,縱使收了這些產品也不知要賣給 誰?這和原住民的教育有所關係,一些精英份子沒有出來,他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