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蓪草的採集從竹塹地區始墾前,郊商的「垵邊船」向原住民進行貿易開 始,到目前沒落約有300 年的時間,在時間的縱軸上跨越了清治、日治及戰後,

每一階段皆有其不同的發展樣貌。

由於臺灣是海島,海島型經濟於對外貿易依賴甚殷,清治以後,臺灣與大陸 形成一方供應農產品,一方提供資本與技術的區域分工現象。清治初期,蓪草的 外銷只是消極與被動的提供蓪草原料供市場所需,清治後期,沈葆楨奏請「開山 撫番」政策,確立對山地的墾殖政策,使原有之番界撤銷,山地因交通的便利使 臺灣蓪草逐步被拓展開來,漢人逐步往山區前進,使得原漢不斷發生衝突,而影 響蓪草原料生產。不過隨著劉銘傳奏設臺灣撫墾大臣,並在全臺設置撫墾局及分 局,在原漢關係改善後,其產量於 1893 年達到清治時期的高峰。

在蓪草仲介方面,在客家人的勢力未到達山地前,原住民將所生產的蓪草原 料透過社商或平埔族仲介,由郊商僱工將蓪草原木運銷至大陸。客家人因土地的 墾拓及山林經濟的吸引而定居下來,因而有機會參與蓪草的產銷過程,客家人在 清治時期擔任官設的通事及民間的番割,使得平埔族仲介的角色逐漸轉移至客家 人手中,而在「蕃產物交易」佔有重要的地位。客家人擔任通事及番割也決定客 家人在近300 年蓪草產業的仲介角色。在清治時期蓪草原料,基本上是由原住民 所採收,再經由客家人仲介售與新竹城內福佬人經營的蓪草業。

就蓪草產業而言,18 世紀以來廣州外銷畫的興起,臺灣蓪草進入商品化的 階段。自黃開基招募大陸製蓪草工匠來新竹後,改變了蓪草的外銷及生產模式,

成為新竹重要特色產業的前哨站。蓪草原來以原木外銷大陸,但蓪草成為蓪草手 工業製品後,提高了蓪草附加價值,成為清治後期重要的家庭手工業,臺灣蓪草 因手工製品得以推向國際舞臺,成為世界貿易的一環。

進入日本統治後,整個蓪草產業深受國家權力的主導,臺彎總督府為了要取 得山地資源及加強對原住民控制,將清末之撫墾局改為撫墾署並推動各項「理蕃

政策」。總督府將蓪草列為重要的殖產項目之一,設立農業試驗場改良品種,並 在選定之區域推廣栽種,新竹地區在有計畫經營及獎勵下,原為野生採集的蓪草 改以人工栽培方式,使得產量與品質獲得提升,而成為全臺重要產區。隨著佐久 間左馬太主張對原住民採取武力討伐,時有原漢聯合抗日事件發生,原住民因戰 事疏於栽種而影響蓪草的產量。爾後在1914 年「蕃地大討代五年計畫」的結束,

原住民區域逐漸安定,蓪草產量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在仲介方面,原漢之交易 從清治時期即已建立,臺灣總督府為削減通事在原住民區域的影響力,以牌照制 度來控制原、漢的接觸和交易,取而代之的是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及警務部蕃產 物交易的設立等。在政治力的介入下,一改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及原漢交易模式,

也就是說,原漢因經濟利益所建立的日常性族群關係,是在臺灣總督府的監視及 控制下進行。

蓪草為原住民區域產物,蓪草產量與理蕃政策有密切的關係。臺灣總督府欲 經由軍事力量宰制原住民,而客家人也擔心日方奪走「蕃地」一切利源,於是原 漢的聯合抗日事件因而產生。當漢人與原住民共同自我認為「相同」的被統治者 時,日本殖民統治使臺灣族群關係產生很大的轉變。其結果便是在殖民現代化的 統治和對立下,清治時期發生的人群內部分類意義降低,儘管原住民和漢人分屬 不同的族群,但當受到外界嚴重威脅時,原漢共同面對外來的侵略,也讓族群矛 盾關係暫時消失。

在新竹地區蓪草業方面,由於蓪草品質不斷提升,再加上撩草技術為全臺之 冠,在1912 年後蓪草製品生產重鎮逐漸移往新竹,造就新竹地區蓪草業蓬勃發 展,使南門一帶成為蓪草手工業之聚集區,增加新竹地區婦女就業的機會。其中 臺灣金泉發蓪草株式會社長久以來居於獨佔地位,其所面臨的是多家傳統工作場 蓪草原料之競爭,在面對日本經濟的統制及滲透,經過一連串的合作與競爭,臺 灣蓪草幾為日人所掌控。但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臺灣進入戰時經濟體制,

臺灣總督府以強制手段禁止蓪草的種植,臺灣蓪草手工業已處於窮途末路了。

戰後國際市場需求漸增,政府鼓勵原住民栽種蓪草,新竹縣及苗栗南庄原住 民部落皆恢栽種蓪草。雖然政府鼓勵原住民種植蓪草及協助蓪草業者拓展國際市 場,但基本上是尊重市場機制,不再以國家力量強制執行。戰後初期種植蓪草對 大部份原住民來說,仍是重要的經濟作物,所以當市場有需求時,原住民亦開始 栽種。蓪草的產量受國際市場影響甚深,當國外蓪草製品價格高昂,亦是原住民 種植面積最大時;當訂單減少,蓪草業者不再收購蓪草原料,原住民為了生計只 能廢除蓪草改種水果,由於原住民對外面的世界全然不知,只是被動地提供原 料,往往成為受宰制的對象。

在仲介方面,戰後竹東仍有數家蓪草大盤商繼續經營,內灣於日治時期即設 有「蕃產品」交換所,日本撤退後被迫關閉,隨著內灣鐵路的完成,造成人口的 聚集,很快地又成為原漢物產的匯集地,內灣大盤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 生,形成數家競爭的局面。原住民部落客家商店,自古以來是原住民重要山產的 匯集地及貿易區,亦是原漢族群衝突的緩衝區,對族群關係的建立及改善,其重 要性自不在話下。

原住民將蓪草等山產透過交易換得日常所需,和以往不同的是,原住民在交 通改善後,可以透過各種方式進行交易,由於多面向及多層次的接觸,促使各族 群交流的機會更為增加,使臺灣的族群關係因日常物品的交易,向前邁進了一大 步。

戰後初期蓪草業仍以製作蓪草紙外銷為主,但外銷出口量受制於國際市場波 動甚大,其間曾發生蓪草花灼傷人事故及繪畫用之染料驗出具有毐性,再加上 1961 年臺灣手工業已發展出多元的產品,蓪草手工製品已不再是鎂光燈聚焦的寵 兒,新竹市僅剩數家蓪草業繼續生產。後經中西化工化被動為主動出擊,掌控整 個蓪草製品生產流程,突破蓪草花之染色及製作技術,業者自行設計花形,運用 科學技術以及現代化行銷觀念,成功掌握市場脈動,將蓪草花成品運銷至世界各 國,使戰後的蓪草業達到其產品生命期的巔峰。

戰後的蓪草栽植延續日治時期模式,集中於竹苗的部份地區。因蓪草以外銷

為導向,受制於國際市場需求,尤其以美國為重,再加上塑膠花的發明,所以當 美國訂單減少,蓪草產業因而屢有波動起伏,另外是塑膠花的發明則可說是終結 此產業命運的「最後一根稻草」。

本文所討論客家人參與蓪草之產銷過程,是歷史的演變造成之族群分布的一 種例證,亦是長期族群互動所產生的結果。清代人口是流動的,到日治時期之後 才固定下來,至戰後沒有很大的改變,也就是原住民居於山地,客家人居於丘陵 地,福佬人則居住於新竹市之平原地區。族群互動決定各族群集居之地域,亦決 定區域分工的關係。另一方面,區域的分工關係則穩定了族群集居之地域,然而 族群關係開始有衝突競合狀態漸漸地轉變為和平共存的可能。

稍詳言之,本研究亦發現新竹地區客家人與平埔族、福佬人的關係首先建立 在土地的開發與經營,客家人多擔任平埔族業主的佃戶;而與福佬人的關係,無 論是與福佬人合作的客籍墾戶,或是任福佬人的佃戶,客家人皆為墾拓活動的主 力,福佬人多數則以不在地的業主較多。隨著土地資源的減少,福客兩族時有衝 突的發生,形成空間上的重新組合,而有泉海、漳中、粵山的分布。隨著時間的 改變,原為對立的族群關係透過婚姻及商品的交換及買賣而逐漸緩和,原住民的 山產需透過客家人的仲介,而福佬人也需透過客家人才能買到山產,形成互為一 體缺一不可的合作關係。

日治時期蓪草栽培和運銷,配合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的推動,被納入殖民政 治和經濟的體制之下,整個蓪草交易的仲介機構,雖也隨著殖民政府策略有所變 革,但是客家人因清代拓墾及族群生活空間的關係,仍不改仲介的角色,戰後仍 有相當長期間的蓪草仲介是由客家人所掌握。然而綜觀蓪草的生產,自清治起原 住民提供蓪草原料,客家人始終處於仲介的地位,雖然戰後有數家因利潤的吸引 參與蓪草種植,但仍是以原住民為主,新竹市區生產蓪草紙的生產模式,亦沒有 隨政權的移轉而改變;客家人依舊處於原住民與福佬人之間,透過仲介讓蓪草搬 有運無至新竹市區。

戰後透過蓪草的交易,族群的接觸逐漸頻繁,但也因部份漢人對原住民傳統

政經社會文化不夠了解而產生鴻溝與疏離。例如樂天知命、勤勞守本分是原住民 傳統生活的基調,但這樣的價值觀念在漢人眼中,卻常轉變為原住民生涯規畫上

政經社會文化不夠了解而產生鴻溝與疏離。例如樂天知命、勤勞守本分是原住民 傳統生活的基調,但這樣的價值觀念在漢人眼中,卻常轉變為原住民生涯規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