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異質鑲嵌的整合地位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異質鑲嵌的整合地位

積體電路產業為何成功著床於台灣,跟跨國知識社群擁有台灣和矽谷兩邊的 異質文化的混合有關。跨國知識社群長期在美工作,在矽谷彼此之間除了同事、

同學或同一社團關係,也融入主流科技和矽谷的地方商業網絡,當跨國知識社群 回台創業時,帶回來的有技術能力,更有組織和管理知識以及在美國科技界的人 脈。再加上台灣的歷史、文化特性、人和人之間相處的慣習還有產業運作方式,

都是他們原本習慣或短時間能找回熟悉感並快速適應的一套生活方式。於是因跨 國知識社群擁有矽谷與台灣兩邊的社會鑲嵌,並建立跨區連結,異質文化網絡的 建立使得積體電路產業定錨於台灣。如圖 5-1 所示。

圖 5-1 台灣積體電路萌芽鑲嵌圖

資料來源:根據 Saxenian & Hsu (2001)觀念重新詮釋繪製

台灣積體電路產業走向聚集型垂直分工體系,IC 設計業也慢慢獨立發展,隨 著時間的推演,中高階領導者慢慢由跨國知識社群轉而被本土知識社群取代,本 土知識社群並未擁有異質文化的洗禮,台灣社會背景的作用力是加深的,因無法 制訂規格轉而在速度和成本做突破,積累出整合能力的極致,成為其他 IC 設計 地域無法複製的隱性知識。但也因單一文化出現過度鑲嵌,因講求速度導致缺乏 創新,因本土知識社群在此地域頻繁流動,近親繁殖的結果導致晶片同質性高而 流於削價競爭。

本土知識社群在高階晶片的技術突破方式或快速切入市場的方法,是向外尋 求技術支援。技術來源方式並不是當年由跨國知識社群帶入,而是本土知識社群 主動出擊尋找,技術搜尋地域並不侷限於矽谷、學習對象遍及全世界 IC 設計發 展不錯的地域。台灣的 IC 設計業回頭重新與矽谷做連結,矽谷有創意卻缺乏成 本控管能力,台灣流於速度和成本控管,需要矽谷創意和技術的挹注,彼此互為 續命丹,但在合作過程中因沒有異質文化鑲嵌的洗禮,台灣從成本與市場角度開 晶片的邏輯與矽谷從技術和規格開晶片的邏輯大不相同,再加上工作態度不同,

導致技術交流出現轉譯困難。

中國具有市場龐大、勞工便宜、擁有制訂規格的能力所以兩岸產生微妙的技 術競合關係。因勞工便宜,台灣把生產鏈後端驗證測試、非核心功能交由大陸工 程師負責。因為市場龐大,軟體部分為配合使用者習慣交由大陸工程師負責,低 階晶片也因大陸勞工便宜、市場要求不高,在大陸重啟一片生機。而台灣主要掌 握 IC 最關鍵的硬體部分,再發揮整合能力的極致將國外困難功能、大陸簡易功 能整合在同一顆晶片上,大陸工程師再發揮軟體套寫能力,成為行銷中國的產 品。兩岸技術交流在於智慧財產權和關鍵技術的防堵特別耐人尋味。整合的過程 有個迷思,在發揮整合能力的過程中是一種隱性知識,其他地域無法複製;但當 晶片整合成功時,它變成是公司的資料庫、標準規格,工程師只要上公司資料庫 抓取即有,工程師的價值降低,企業主要靠積累的資料庫提高其他業者的進入障 礙。如何再重啟整合能力的榮景,就是制訂新規格,故中國掌握規格等於箝制智 慧財產權、箝制整合的方向,資料庫裡面所有的資料重新重寫、工程師價值重現。

故晶片不是牛肉、規格才是牛肉。

台灣與中國的同文同種,與歐美各國搶進大陸市場相對進入障礙低,在追求 成本降低及廣大市場的同時,就像當年積體電路產業跨國知識社群的異質鑲嵌,

本土知識社群成功拉起台灣與中國的異質連結,將 IC 設計業定錨於中國。本文 將 IC 設計業從積體電路產業萌芽,本土知識社群在速度與成本做競爭,避免空 間閉鎖向世界尋找技術來源,回過頭與矽谷合作卻因文化基底不同出現轉譯困 難。台灣為了市場和降低研發成本,無形中將積體電路產業部分技術定錨於中 國。IC 設計業的異質鑲嵌過程如圖 5-2 所示。

圖 5-2 IC 設計業異質鑲嵌變化圖 資料來源:本文研究繪製

最後以圖 5-3 高階晶片的技術來源與分工型態來說明台灣 IC 設計業異質鑲嵌 的整合地位。本土知識社群社會鑲嵌造成晶片同質性的負面影響,需要國外高階 技術、中國低階技術的異質網絡解套,為了中國市場將軟體以下生產鏈與中國分 工。台灣則因速度和成本培育出整合能力的極致,掌握關鍵技術硬體部分,將異 質網絡整合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整合能力是無法被複製或外移到另一個地方,這 就是台灣 IC 設計業在全世界 IC 設計業所扮演的特殊地位。

社會鑲嵌 (本土知識

社群)

網絡鑲嵌 (矽谷VS世界)

領土鑲嵌 (中國)

市場、成本 技術定錨

速度與成本的 競爭

轉 譯 困 難

整合能力

圖 5-3 台灣異質鑲嵌的整合地位 資料來源:本文研究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