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比西里岸部落社造現況分析

第一節 發展歷史與現況

比西里岸(

Pisirian

)部落位於台東縣成功鎮富家溪南岸腹地約一公里的聚 落,該區海拔約十公尺,是靠近海岸為一海階地形。村莊以雜貨店為界,北邊多 為漢人的居所,以戰後遷入的居多,現今這裡的居民大多從事定置漁網、建築或 從事小生意為生;南邊則多為阿美族人的居住區,主要以務農、捕魚維生(黃宣 衛等,2001、李玉芬等,2003),這個區域屬於成功鎮三仙里的管轄範圍(11-24 鄰)。三仙里總人口數為 1,806 人(男 989,女 817)、635 戶,而比西里岸社區 總人口數為 850 人,原住民人口為 609(男 331,女 278),原漢比約為 7:322

依照「成功鎮志.阿美族篇」(2002)所記載,這裡的阿美族人約在清光緒 7 年(1881)由大俱來(長濱鄉三間村)一帶遷移至此,因南側山丘(現今三仙 台一帶)有大量的山羊在此棲息,阿美族語中

siri

為山羊的意思,因而稱為

Pisirian

社,而漢人則取其諧音稱為「白守蓮」。這個聚落的原住民以前居住於富家溪中 游南岸高位河階(大約是現址上方約二公里處),日治時期因理蕃政策,日本政 府遂令其移居於現址,而日治時期稱此區為「八仕蓮社」,當時人口為 95 人,

共 21 戶(黃宣衛,2003),國民政府時期正式改名為白守蓮。不過根據當地耆 老的說法,八仕蓮社原指現今高台地區一帶,因為颱風暴雨民舍遭到沖毀,部份 的居民因而遷移至現今的位置。

22 資料來源:成功戶政事務所。網址:http://www.chengkung-house.gov.tw/。查詢日期:101 年 3 月8 日

圖四、台東縣成功鎮三仙里比西里岸部落位置圖。

資料來源:Google Map(自行繪製)

該區臨近海洋,當地的原住民多以傳統的漁撈作業維生。1925 年(大正 14 年)日人莊司辦吉便向台東廳申請漁業權,並敷設「白守蓮第一漁場」、「白守 蓮第二漁場」及「微沙鹿漁場」等三處定置網(大敷網),當時主要為捕撈丁香 魚及鰹魚為主,並加工製成柴魚運往基隆銷售,但莊司辦吉在經營數年後放棄原 有的投資事業,後來被來自宜蘭的台灣人所取代,現今已由當地的漢人所經營(陳 憲明,2003)。由於傳統漁場已被定置漁場所佔據,加上漁船執照受到政府總額 管制23,以及海進陸退的地形變化影響,使得舢板無法停靠,部落經濟也面臨到 嚴重衝擊。

「已經捉不到魚,而且海水已經侵蝕上來了,竹筏也沒有辦法停靠啊。如果

23 由於拖網漁業的快速增加,為避免對漁業資源造成傷害,政府於 1967 年首次實施汰建政策,

從拖網漁船限建開始,其後至2000 年間,為了因應資源危機、各國劃定專屬經濟區(EEZ)及 傳統公海作業漁場緊縮等國際變遷,陸續頒布9 次汰建政策,對於各式之海洋漁業漁船進行管 理,並自1991 年起,除 2000 噸以上漁獲物運搬船外,採取全面限建措施,業者必須汰建同樣噸 數的漁船才能建造新船。自此,動力漁船總船數及總船噸數均控制在一固定限額下,不再增加。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址:http://www.coa.gov.tw/view.php?showtype=pda&catid=9678。

成功鎮

三仙台風景區 富家溪

比西里岸 部落

要竹筏停靠,不是得停在小港,就是要跑來新港,這個來回太遠了,而且 船要吃汽油的啊,那個資本太多了,回來萬一刮大風也是危險啊。」(G2)

「我當過二屆里長,我當里長那時候,定置漁網跟當地的漁民拖網在打官 司,那時候定置漁網就限制我們不能在這個海域裡面捉魚,他有所謂一個 保護區域。」(G2)

由於漁獲量大減,加上定置網業者所主張的經濟海域,使得當地居民原本賴 以為生的漁業工作難以持續,1970—80 年期間部落大量的年輕人開始離鄉從事遠 洋漁業,或者到都市從事建築工人,形成了比西里岸旅北同鄉會組織,這樣的現 況也說明了比西里岸部落目前人口嚴重地 M 型化,社區內人口多為學齡兒童及 老人。

本地的漢人最先約在 1920 年期間由高雄市林園區汕尾或梓官區蚵仔寮等地 遷移至此,當時由一對李姓兄弟來此從事拖曳網漁業(牽罟),因為此區漁獲量 充足且無人從事該項漁撈作業,使得李姓兄弟獲得可觀的收入,遂吸引其親友來 此定居,全盛時期牽罟的協同組織曾最高增加到四組(陳憲明,2003)。因為這 樣的漁撈作業需要大量的人力,也吸引了當地的原住民投入這樣的勞力工作。

「那時候我們在牽罟時,這裡的原住民都會來幫忙,因為他們有錢可以分,

也有魚可以分,那個時候大家就打成一片...現在就沒有了,現在就他 們做他們的田,海上方面也有自己的舢舨。」(C1)

當漢人移入後也改變了當地原有的經濟活動與聚落分佈。早期比西里岸的阿 美族人居住於現今高台一帶,並以務農為生,牽罟的漁業活動在初期就吸引了高 台的居民前來參與。1955 年颱風侵襲造成高台大部份的民舍毀損,更促使許多 阿美族人就近遷移到現今的比西里岸聚落(陳憲明,2003)。當漁業蕭條後,不 止阿美族的年青人口外移,連此地的漢人族群也不斷的外移至大都會,由於少了 經濟活動的連結,使得原漢之間的分界更為明顯,根據受訪的漢人居民表示:

「雖然我們在同一個社區,但是原住民的社區屬於原民會,是不可能顧到我 們這邊的,他們也是自己做自己的,也不會來找我們,各自的利益各自發 展。」(C1)

比西里岸部落雖在熱門的旅遊景點三仙台旁,但觀光所帶動的經濟與商機對 部落並沒有直接受惠,在台 11 線外環道路興建工程完成之後,部落經濟顯得更 加蕭條,來往的車輛不再經過部落,甚至大部份的遊客根本不知三仙台旁邊還有 原住民部落。這樣的時空背景、位置與交通因素,造成了部落的凋零與沒落。人

口大量外移造成社區內有著許多的空戶,因為空屋無人維護,加上海風的侵蝕,

多數空屋傾倒、門戶大開,這樣的景象使得社區看起來更加殘破。

也因為整個區域因素的改變,導致了比西里岸社區的衰敗,但經濟因素只是 其中的一個變因,若要更清楚的了解原住民社區的特性,在研究的過程中也必須 將其傳統社會的組織及文化做一剖析,才能呈現其變化的過程,而這些變因正催 化了現今的發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