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區營造的學理

所謂的社區理論,是指有關社區的邏輯性概念或命題。而此種合乎理論的概 念或命題,通常是由包含並串聯兩個或兩個以上有關係的變數(variables)而成

(蔡宏進,2005)。因為社區研究是社會學的一個派別,本研究將以「結構功能 學派」及「芝加哥學派」做為研究基礎的引導,來深入探討有關社區實際問題間 的關連性;結構功能學派將有助於本研究了解各部門影響社區發展的因素,以及 各部門間的互動依存關係,而芝加哥學派對於區位特徵的解析將有助本研究了解

如何分析社區的形成因素及其發展背景:

一、結構功能學派(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結構功能學派著重文化體系的整合功能,始袓是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

(E.Durkheim),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書中,提出宗教信仰的功能是 鞏固社會團結,並探討文化與社會功能間的關係(蔡文輝、李紹嶸,2009)。「神 聖的(the sacred)」和「世俗的(the profane)」成了涂爾幹社會學中兩個基本範 疇,它們決定了社會事實系統。在其著作《社會分工論》中提到社會學的基礎建 立在處理關於個體與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二種關係之上,他將個人與社會 間 的 連 帶 關 係 區 分 為 機 械 連 帶 ( mechanical solidarity ) 與 有 機 連 帶 ( organic solidarity)兩種。早期,涂爾幹認為強烈的共同信仰體系構成初民社會中機械連 帶的特色,而有機連帶乃是逐漸分工造成的結果,因為分工增加互相依賴,比較 不需要共同信仰來將個人整合到社會中。後來他改變看法,強調即使在高度發展 的有機連帶社會中,仍然需要有共同的信仰,如果不想使團體解組成許多相互敵 對而且只顧自己的個人,便需要一共同意識的團體。

帕森思(T. Parsons)將涂爾幹的學說擴充,區分社會為四種體系(生物體系、

精神體系、社會體系、文化體系),每一個體系又具有四種功能(穩定、整合、

調適、追求目標)(蔡文輝、李紹嶸,2009)。在 1970 年代以前,功能理論曾 經是美國社會學的主流派理論,尤其在 1950 及 1960 年代幾乎可以說它獨霸美 國社會學界。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社會在這兩個時期正是太平盛世,社會安定,國 勢強壯,功能理論強調社會的穩定性與整合,正適合解釋當時的美國。基本上結 構功能論將社會視為一個有組織的結構體,在此結構中的各組織(部門)各司所 職,彼此的運作與所產生的功能並不互相干格,而且具有互相合作與依賴的特性

7

就社區而言,社區內的每一種組織或制度,都成為構成此社區的要素之一。

此種要素彼此間相互依存,交織互錯,在一些因果脈絡之中,成為一個相互關聯 與影響的複雜體,是為一種社區結構,亦可稱為一個社會體系(徐震,1980)。

結構功能學派對社區的社會現象與性質的研究,也強調以下幾個基本概念(蔡宏 進,2005):

(一)功能性的需求

7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理論學派與發展〉,查詢日期2011 年 12 月 08 日,取自:

http://content.edu.tw/primary/society/ks_ck/lotus/a8.htm。

由於社會是一個完整、縝密的結構體,結構功能學派的學者也認定社會成 員是互相依賴且合作的。這種依存的關係可區分兩個方向來說明。其中之一是從 社會結構層面來分析,若是社會架構呈現緊密的連結性,社會成員便有明確所屬 的功能與責任。第二個觀點並不從群體性的角度來剖析,而是從人類個人的需求 出發。社會賴以生存及延續的是成員之間的互助合作,社會活動的產生是源自於 個人需求。

(二)社會結構中各部門功能的必要性

功能學的第二個重要概念是社會結構中各部門存在及其功能的必要性。社 區中須有各種不同的功能,社區兼具政治、經濟、教育、宗教等功能。在社區發 展的過程中居民的動員能力以及社造經費的取得,是社造成功與否的關鍵,以原 住民社區為例,在組織動員方面教會份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經由教會的宣導 與參與,對社區發展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經費的取得上,地區的政治團體 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無論是對公務部門經費的申請,或行政程序上的指導,

政治團體都能給予社區必要的協助。

(三)功能的代替性

社區中某項部門或次級體系所盡的功能常可由其他的部門所取代,因為某 一部門所能盡的功能常包含兩種以上,因而各部門所盡的功能之間也常有重疊的 現象。以各地區的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其功能性不僅以發展社區產業、文化為目 的,協會所舉辦的活動對社區的歷史教育、公共衛生、親職教育也有著密切的關 連性;而近年來也因為政府對地方文化的重視,所謂的鄉土教材也納入教育部門 的課程之中,其中可能包含了母語教學、地方文史、地質環境等。

(四)外顯功能與隱含性功能之分

功能學派把社會結構中各體系或各單位能盡的功能,分為外顯性功能

(manifest function)及隱含性功能(latent function)。前者指各社會體系或單位 蓄意達成的功能,故此種功能是外顯的;後者則指各社區體系或單位無意達成、

卻終於達成的功能,這種功能通常是不被正式承認的,故也是不公開之隱含性。

例如原住民地區的教會,其外部所呈現的功能應與宗教有關,但是當其面對近年 各地方政府在各原住民社區所推動的文化活動時,對其社區內的團體分化卻帶來 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為某些教會將參與傳統祭典的居民劃分及區隔,這也造成 了因為傳統文化與宗教的對立。

二、芝加哥學派—人文區位學理論(human ecology)

1920—1930 年代,由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所倡導的都市社區研究是早期社區 研究的主流,派克(R.E. Park)及麥肯齊(R.D. Mckenzie)所提出的區位組織、

區位過程、自然區域及同心圓…等,已經成為研究都市社區的基本概念。

(一)派克的生物及社會層次組織說

派克首先將人類社會或社區分成生物及社會二個層次的組織。生物的組織是 指生物群體之間互相依賴的關係體,此等生物群體包括植物與動物等,派克認為 人類社區也會有此等類似生物間的依賴關係(蔡宏進,2005)。在派克人文區位 學的分析架構裡,區位過程有它時間與概念上的優先性,其中競爭是最重要、最 基本而普遍的形式,它指的是自由的有機體間無意識地爭奪某一地區生存資源與 空間位置的過程。競爭是相當普遍且持續不斷的現象,人們為爭取自然界之立足 點。而衝突則是時續時斷的敵對行為,它是爭取社會團體內之高低不同地位(葉 肅科,1993)。人文區位學理論(human ecology)是一門探討人與環境關係的科 學。派克指出從「區位秩序」到「道德秩序」間的「社會過程」可以分成四個階 段:競爭(competition)、衝突(conflict)、順應(accommodation)、以及同化

(assimilation)的現象,這也恰好可以解釋台灣原住民區位上的變動關係。台灣 的歷史是一部殖民者入侵原住民領域的過程,有競爭、衝突、順應、以及同化。

但學者有鑑於人文區位學理論的缺失,也提出了許多質疑,例如美國的唐人街就 是一個顯著的例子,該區並未完全順應與同化,反而保留了原有的傳統特色及價 值觀。所以在進入原住民社區展開田野調查時,應對其現有的社會型態及文化特 徵與其傳統的社會觀做一比較,以了解其社區現形的運作模式及演變過程。

(二)麥肯齊(R.D. Mckenzie)的人類社區之區位探究法

麥肯齊除了接受派克區位探究取向的四個概念—競爭、衝突、順應和同化 外,還進一步將此四個概念加以補充和精緻化。例如麥肯齊以經濟影響力辨認包 括工業、商業、初期服務與休閒區域優勢的層次。它大致可分成四種類型(葉肅 科,1993):

1、基本服務型社區

這類社區的規模完全取決於它在消耗區域內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生產事業的 性質和形式,以及它和毗鄰地區之貿易往來的程度而定。這類的社區有農業村 鎮,以及其他捕魚採礦和林業等社區。例如成功鎮新港漁港就是一個典型因為捕 魚事業而興起的城鎮。

2、生活資源分配過程中履行次要功能的社區

這類型社區從其周圍的基層社區吸取基本原料,並向更廣泛的世界市場去銷 售。另一方面,它又對世界各地運來的產品進行再分配,並輸送到基本服務社區 去供應當地的消費需求。它的規模小至農業區中心地帶的一個小型城鎮(例如台 灣目前最大的果菜交易站西螺果菜市場),大至腹地深入半個大陸的區域型港口 都市(例如以港口貿易聞名的上海)。

3、工業城鎮社區

它是商品製造業的中心,並且兼備基本服務型社區和商業型社區兩種功能。

這類社區的特點是工業製造業具有支配其他功能的地位,它的發展取決於該地區 內的工業發展空間及其市場組織的狀況。一般而言,此類社區又可分成兩類,其 一為由多種不同工業組成,以向當地銷售其產品為宗旨的工業區,其二則為向全 國甚至全世界銷售其產品的工業社區。

4、缺乏自身明確經濟基礎之社區

這類社區見諸於我們當代的一些防衛性社區、休閒旅遊地點、政治和教育中 心,以及刑罰或慈善事業的群居地。它在經濟上依賴世界各地以求生存,並在商 品的生產和分配過程中不具有任何功能。因此,從社區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類社 區並不受一般規律的支配,和其它基本服務型的人類社區相比較,這類社區更易

這類社區見諸於我們當代的一些防衛性社區、休閒旅遊地點、政治和教育中 心,以及刑罰或慈善事業的群居地。它在經濟上依賴世界各地以求生存,並在商 品的生產和分配過程中不具有任何功能。因此,從社區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類社 區並不受一般規律的支配,和其它基本服務型的人類社區相比較,這類社區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