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化創新中的論述競爭: 台東成功鎮比西里岸部落社區發展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文化創新中的論述競爭: 台東成功鎮比西里岸部落社區發展個案研究"

Copied!
1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靳菱菱 博士

文化創新中的論述競爭:

台東成功鎮比西里岸部落社區發展個案研究

研究生:謝國忠 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 六 月

(2)
(3)
(4)

謝 誌

二年校園生活很快的一眨眼就過去了,能夠有這樣的機緣重新體驗學生生 活,首先我要感謝李玉芬老師的提點與協助,讓我有幸成為東大的一員;這二 年來不但讓我增長見聞,更讓我認識了我們班上這群可愛的同學。這篇論文能 夠順利完成,更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靳菱菱老師,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協助 我整理文章脈絡,提醒我論述的重點及分析的方向,雖然過程非常地辛苦也曾 一度想放棄,但我還是撐過來了。

二年前我放下家中的老母親,帶著身邊僅有的個位數存款來到台東市一個 人生活,我求的不過就是一個「改變」,我希望自己能夠體驗不同的人生,結 交更多不同的朋友,在這二年都一一實現了,我很感謝這段上天賜給我的長 假,讓我有機會重新面對自己、了解自己、挑戰自己;在台東市的這段時間感 謝紐約時尚婚紗的老闆~二姐(蘇子蓁),提供了我學習攝影的機會,也給了我 一份穩定的收入,讓我有機會完成我的學業。

我唯一的遺憾是...我的女朋友在我寫論文最後這一段時間離開了我,

我很感謝她在我寫作的這段時間照顧我的生活起居,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全心投 入寫作,並且提醒我做為一個觀察者所應保持的中立角色;我很抱歉最後我把 我的壓力及負面的情緒帶給了她,造成如今無法挽回的局面,最後我把她的名 字化為我論文中的代號作為一份記念,謹以這本論文獻給我愛的人—吳淑芬。

謝國忠 謹誌 2012 年 07 月

(5)

文化創新中的論述競爭:

台東成功鎮比西里岸部落社區發展個案研究

謝國忠

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 摘要

台灣社區發展政策自 1994 年文建會以「社區總體營造」一詞重新定義了其 發展方向後,在執行的面向也從政府「由上而下」的指導,變成由民間提案「由 下而上」的輔導措施,也讓台灣開始出現以社區營造為事業的外圍團體(例如社 造工作室、公益基金會,活動企劃廠商等等)然而,地處偏遠的原鄉部落,在面 臨社區人口 M 型化、資源取得不易、社造人才短缺的困境時,這樣的外來團體 為部落引入了更多的資源,卻又產生了許多矛盾的問題。這些外圍團體究竟是輔 導原住民社區?還是主導原住民社區發展?雖然在不同的主客觀條件下有不同 的見解,但這樣的因果關係的確為原住民社區發展帶來了一些變因。

本文以比西里岸部落為研究個案,並以結構功能、人文區位學研究法去思考 原住民部落在進行社區營造時所遭遇的變因,本研究中發現:

一、行政部門在制訂原住民社造政策時,不同部門的補助對象隱然以族群為 基點,這也使得本研究個案中的漢人居民在社區發展的過程不被重視外,甚至是 被排擠的。行政疆界所劃分的鄰里制度將不同的部落統合成一個社區發展組織,

除了造成資源分配不公,也造成區域發展不均。

二、基督宗教所造成的文化脫落與社區分化使得原住民傳統文化在社區難以 推行,尤其是在祭儀(ilisin)、社會組織(finawlan, masakapotay, sefi)大多已被 教會功能所取代或禁止,加上青壯人口大量外流,原住民文化正處於雙重流失的 困境。

三、社造政策所建構的輔導系統非但沒有實際作為,反而變相成為考核單 位。社區本身制度面是否夠健全、社區凝聚力是否完備影響原鄉社區發展的深度 與面向。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原住民社區推動營造策略時,受外圍團體、社區結構、

國家政策的影響程度,進而歸納出可能的變因,本文的發現或可補充相關研究的 不足。

關鍵字:原住民社區,社區發展,重點部落計畫,非營利組織

(6)

Discourses Competition in Cultural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of Pisirian Tribe in Taitung

Hsieh, Kuo Chung

Abstract

The Council of the Culture Affairs redefined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since 1994. The project changed procedures that ” bottom to up” instead of “up to bottom”. In addition, th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ecame a new industry which attracts the community studi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or public relationship company getting in. However, the aboriginal tribes encounter the M-shape age structure, resources lacking, and human resources supply shortage problem. It faced the dilemma when NGOs introduce the diverse resources and contradictions in trib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isirian tribe by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to explore the discourse competition in cultural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the policy, they offer the subsidies to specific race groups. It separates the people between Han and aborigines. And meanwhile, the tribe needs to overcome and face the challenge which the community was divided by the Christian.

The ceremony(Ilisi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finawlan, masakapotay, sefi) are banned by church. Moreover, the decreasing of population is harmful to the heritage.

The NG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ibe development. It could be a counselor who introduces the resources, or be a manipulator who intervene the tribal affairs. The tribe will fall into the resource dependency if it lacks of autonomy and consensus. This study would supplement the relevant research.

Keywords : Aboriginal commun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project of

highlight trib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 2

第三節 研究重點與架構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2

第一節 社區的定義與演變 ... 12

第二節 社區營造的學理 ... 16

第三節 社區營造的經驗研究 ... 22

第四節 我國社區營造政策的演變與作法 ... 26

第五節 社造對部落發展的影響 ... 35

第三章 比西里岸部落社造現況分析 ... 39

第一節 發展歷史與現況 ... 39

第二節 阿美族社會組織的特性 ... 42

第三節 比西里岸的社造歷程 ... 50

第四章 原住民部落營造的前景與挑戰 ... 70

第一節 社造政策的省思 ... 70

第二節 原住民部落社造的前景 ... 76

第三節 協力或阻力?外部團體在部落社造的角色 ... 80

第四節 小結 ... 83

第五章 結論 ... 85

參考文獻 ... 89

一、中文文獻 ... 89

二、外文文獻 ... 94

三、網站資料 ... 95

附錄一:訪談人背景資料 ... 97

附錄二:訪談逐字稿 ... 98

(8)

圖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11

圖 2-1 鄧肯的人文區位結構系統 ... 22

圖 2-2 台灣健康六星計畫社區自主提案機制示意圖 ... 34

圖 3-1 台東縣成功鎮三仙里比西里岸部落位置圖 ... 40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有鑒於健全之社區為臺灣社會安定的力量,行政院自2005 年宣示推動社區 發展之決心,提出「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 會)據此提出「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實施計畫」,並訂頒年度「重點部落計畫作 業須知」,鼓勵部落依具地方景觀特色、發展條件與部落創意,從產業發展、人 文教育、社福醫療、部落安全、環境景觀及環保生態等六大面向的部落發展計畫,

希望部落藉由內部的省思與決議,共同規劃出部落未來的藍圖及發展方向,配合 公務部門資源挹注及專家的輔導,為原住民部落開創一個可以自給自足並永續經 營的社區事業,自2006 年度起原民會遴選輔導 50 個重點部落實施。在政府資源 的投入下,不少部落亦掀起了一股文化尋根的熱潮,開始積極地從事社區發展與 重構的工作,甚至打開具原住民特色的文化市場。

誠如上述,經過6 年的經營與輔導,台灣應該會出現許多指標性的原住民模 範社區,並成為台灣觀光文化、社區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但事實上卻不是如 此。相關研究指出(周惠民、孫大川,2010),大部份的原住民社區於執行重點 部落計畫過程中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如部落自我定位不清、部落議事平台不健 全、行政效率低落、社區營造成果無法延續...等問題,報告清楚的指出重點 部落計畫於執行期間所呈現的盲點與缺失,其中包含了從一開始計畫的評估與審 核,到最後計畫執行階段的輔導,從公務部門到部落內部的矛盾,點出了許多值 得關切與檢討的問題。例如原鄉部落中教育水準普偏較為低落,社區大部份的資 掌握在政治精英或教會領導人手中,使得社區發展只專屬某些團體,難以真正普 及至整個社區。也因為資源分配不均利益未必到所有族人手中的,原本正向的社 區發展卻在無形之中強化社區中原有的族群矛盾,加上地方選舉政治的介入,外 圍公益團體的資源進入,使單純的社區發展計畫變成了不同團體急於搶食的一塊 大餅,承辦單位除了必須調合來自內部分裂的壓力外,更要面對外來資源進入 後,外部團體對社區發展所下的指導棋,部落要如何在獲得資源的同時又保有自 主性而不被外圍團體所控制是比西里岸部落現今所必須正視的問題。

筆者因地緣關係住家鄰近於比西里岸(Pisirian)部落,也因為個人興趣攝 影的關係,參與了三仙發展協會於2007 年辦理部落音樂會,進而認識發展協會 理事長A1、原住民藝術家 A2,本研究比西里岸部落位於成功鎮三仙里的白守蓮 社區,是海岸線阿美族的傳統聚落,人口約1,851 人(台東縣成功鎮戶政事務所,

(10)

2010),阿美族人佔 90%,外省、閩南及客家人佔 10%,濱海而居的住民大多以 捕魚、打零工維生,公教人員比例極低,工商產業活動停滯,部落面臨嚴重的青 壯年人口外流問題。由於早期在部落南側小山有一群山羊棲息(另有一說法是漢 人飼養),因阿美族語山羊叫做 Sili,遂由此而轉稱為 Pisirian 社,後來漢人取其 諧音為「白守蓮」延用至今。目前該社區以 Paw Paw1鼓表演活動聞名。在原民 會補助介入前,整個社區發展協會的運作是處於停滯狀態,也因為西方宗教的引 進,部落傳統文化幾乎已經完全流失,從內部文化重建到力求向外的發展存在著 許多待以克服的問題。它提供的省思包括:部落自主發展被外人操控、宗教分化 影響部落生態、公益團體所造成的「不公益」現象、新創文化與社區認同無法融 合、原住民藝術家對社區發展的影響等,本文擬從內部及外部的面向來思考原住 民部落在社區總體營造中所遭遇的各項問題,在文化創新中所存在的論述競爭及 其對部落發展的啟示。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本文所採取的研究架構是以文獻分析的方式,來瞭解台灣社造歷程中的國家 政策演變以及台灣社造的背景,並輔以深度訪談的方式,深入原住民社區以瞭解 目前社造之實況,故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其優點有:能了解有關研究的歷史 和現狀,有助研究者建構關於主題的初步概念,配合觀察和訪問,並能得到與現 實狀況的比較資料,以了解研究主題的全貌。說明如下:

一、文獻分析法:

亦稱歷史文獻法文獻分析法,為質化研究中受到研究者廣泛所採用。文獻資 料分析法的應用具有幾項特點,包括:其研究的事項與使用的資料是過去其他研 究者紀錄或研究的成果,利用可得資料來進行分析的方法,是研究者間接而非直 接的觀察。因此,文獻分析法,是尋求歷史資料、檢視歷史紀錄並客觀地分析、

評鑑這些資料的研究方法。因此,當研究者對歷史資料進行蒐集、檢驗與分析後,

便可以從了解、重建過去所獲致的結論中,解釋社會現象的現況,甚至預測未來

(葉至誠,2000)。

所以本文將蒐集關於社區營造方面文獻,除相關學理外,內容尚包括:台灣 社造歷程、社區營造概念、社造政策評估、產業分析以及原住民社造研究...

等相關期刊論文為主,蒐集方式以內政部社會司所發行的社區發展季刊為主,並 利用該期刊參考文獻來延伸範圍。

(11)

二、深度訪談法:

「訪談」是研究者「尋訪」被研究者並且與其進行「交談」的一種活動。由 於質的研究涉及到人的理念、意義建構和語言表達,因此「訪談」便成為質性的 研究中一個十分有用的蒐集資料方法(陳向明,2002)。此方法常用在區域歷史、

人文發展...等類型研究,並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统地蒐集有關研究資料 為主,優點是可利用事先設計好的問卷來取得或篩選資料,本文中在訪問對象的 遴選分述如下:

一、核心幹部:對象包括

1.三仙發展協會理事長(2006-2010 年)A1,為比西里岸部落重點計畫的發 起人之一,曾任成功鎮鎮民代表。

2.2008 年比西里岸部落重點計畫營造員 A3,協助比西里岸部落擬定重點計 畫及協助執行計畫,曾任聯合報記者。

3.原住民藝術工作者 A2,曾任原民會駐村藝術家,於 2007-2009 年間協助比 西里岸部落成立 Paw Paw 鼓隊,並協助執行 2008 年重點部落計畫。

二、三仙里居民:三仙里共分為四個主要社區,分別由白守蓮(比西里岸)、芝 田、高台、基翬所組成,本區在地理位置上雖緊密連結,但在政治利益區分 上卻又壁壘分明。而三仙發展協會是由這四個社區所組成,各社區也各自擁 有所支持的政治人物及家族勢力,不管在利益、資源分配上都處於一種競合 的關係。其中漢人居民在原住民社造發展中的位置以及感受,亦是原住民社 區中的特殊氛圍。人選以曾經參與發展協會事務或已缷任民選公職人員、地 方團體幹部為主並隨機抽樣走訪部落內的居民。

三、Paw Paw 鼓隊隊員:三仙發展協會所屬的 Paw Paw 鼓隊,現今已是比西里 岸社造的亮點,其中多數隊員也參與了整個社造過程,從隊員的觀點中可以 更清楚的分析出,在各個時期外圍團體進入部落協助社造的樣貌,以及原住 民菁英在社造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四、NGO 組織:在本區活動的 NGO 組織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及以嚴長壽先 生為首的「財團法人公益平台基金會」為主,這二個組織分別於不同時期介 入比西里岸部落社區發展歷程,也因為各擁有不同的社團宗旨及營運策略,

間接或直接的影響了部落發展的運作方向。

五、宗教團體:原住民社區經常會存在多個宗教團體,而這樣的宗教團體通常是

(12)

各自孤立不相往來,這樣的現象可能會導致社區活動只是由某一宗教團體所 主導,並非由「社區居民」所共同參與,這樣的相對落差可能會導致社區內 更多的矛盾與衝突,是故,宗教信仰影響原住民社區社造運動的成敗,宗教 領導者在社區活動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六、民選公職人員:這類人士經常是政策推手,甚至申請各項補助用於部落,但 在原住民部落中區域性的劃分非常明顯,多數居民只會支持部落中所推派的 人選,這樣的結果也嚴重的影響到資源分配,政治人物與宗教團體間也有著 緊密的關連性,這也意謂著社造運動存在多方勢力的糾葛。三仙發展協會是 由三個不同社區所組成,也各有其宗教與支持的政治人物,這樣的微妙連結 是原住民社區研究必需注意的一環。

因受訪者兼顧社區發展組織、外圍團體、區域不同團體(含教會)三方觀點,

將有助於研究者描繪文化創新中的各種論述競爭。

本研究採田野訪談調查方式,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架構來設定訪談大綱,將 訪談內容區分四個對象,質性訪談大綱如下:

一、社區居民:

社區中的居民是社造成敗的關鍵,「社區發展是一種變遷的過程,最重要的 關鍵力在改變社區居民的價值觀與態度,造成一種自覺自治的意願與能力」(林 勝義,1993),是故,社區意識也將左右社造的運行方向,這是社造工作者最在 乎也最容易忽略的部份,如何顧及居民的心聲又同時保持社造團體的自主性,是 每個社造團體必須面對的難題。這部分問題包括:

(一)你是否知道社區發展協會目前所進行的工作,主要的工作人員有那 些?

(二)你是否曾經參加過發展協會所舉辦的活動?

(三)你覺得發展協會是否為社區帶來新的氣象?為什麼?

(四)你覺得發展協會目前是否有遇到什麼困境,或你覺得發展協會有什 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五)你如何看待發展協會與其他非營利組織及政府機構間的關係?

(六)社區的居民對發展協會有什麼期許?

(七)對Paw Paw鼓成為社區文化之一有何看法?

(13)

二、社區領導人:

除了針對發展協會理事長做深入訪談外,也針對區域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政 治團體、利益團體、教育團體、宗教團體領導人進行訪談,以了解區域中的精英 對於社區發展所進行的策略思維。這些問題包括:

(一)請問你如何看待社區發展工作?你認為發展的目的為何?

(二)請問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性質與社區發展間的關係?工作內容 包含那些?

(三)社區中其他團體是否支持你們的計畫?誰曾反對?為什麼?

(四)你曾經執行過內容並不適合社區的計畫嗎?如果有,你如何處理?

如何整合居民意見或向上反應?

(五)當重點部落計畫結束後,你要如何繼續經營社區?或如何再取得資 源使成果得以繼續運作?

(六)為何當初會以Paw Paw鼓為部落發展的根基。

三、非政府(或非營利)組織:

本研究個案中的比西里岸社區經歷了二個不同的NGO組織參與其社造過 程,而這二個NGO組織也各具其組織特色,本文將訪問相關人士了解其進入部 落的動機與歷程。

(一)透過何種機會進入部落工作?

(二)社團如何看待與發展協會的合作關係?

(三)社團曾經與發展協會合作過那些活動?如何合作?

(四)近期與發展協會合作的計畫。

(五)社團與發展協會及居民的互動方式為何?

(六)Paw Paw鼓是如何成為基金會重點扶持的單位?理由和原因為 何?

四、社造員:

社造員於重點部落計畫中擔任計畫擬定、資源分配與計畫申請與成果報告的 角色,在比西里岸重點部落第一期的計畫中的社造員並非部落中的居民,但本身

(14)

曾執行(申請)過相關計畫,於執行重點部落計畫之前長期協助部落進行社區營 造的工作,其中包含了青年培訓計畫、Paw Paw鼓隊訓練計畫...等工作。本 次訪談將針對社區營造員於草擬計畫時的思考面向、參與重點部落計畫審查的過 程,其間所遭遇的問題與解決方案,並從旁觀者角度觀察社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內 部與外部壓力、NGO組織參與社造所形成的效應與觀感。

(一)社造員如何擬定發展計畫,而計畫中的重點如何建構?為何選定 Paw Paw鼓?

(二)在執行過程中曾遇到什麼難題?

(三)你認為社區的優勢是什麼?如何與其他重點部落執行單位區分?

(四)你如何看待自己、發展協會與其他團體間的關係?

(五)社造員如何在公部門計畫願景與部落需求之間取得平衡?

透過上述訪談可以從不同的面向中取得其社造的歷程與轉變,而其他面向的 參與者又是如何看待這樣的改變,以歸納阻礙社區發展的變因與成就社造成果的 因素。

第三節 研究重點與架構

本文預計討論的重點將以相關文獻中所指出的社造發展方向的定位,發展過 程中社區與輔導單位(政府組織)的互動依存關係,以及社區內部的整合過程,

社區與其他團體互動關係,而其他團體對社區又造成了何種影響,最後將評估社 造至今,社區成就了何種有利永續發展的條件,或是形成了那種窒礙難行的困 境,分析重點如下:

一、部落的定位與自我認知

就三仙社區發展協會「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計畫-98年度重點部落計畫補助 申請表」的內容與第一期執行成果而言,許多執行內容較偏重部落硬體景觀及就 業機會,計畫內容雖對部落發展的需求以及社區集體意識再凝聚有著初步的研擬 與期程規劃,但礙於公務部門核撥經費時間冗長、部落組織鬆散、部落族人參與 不足、參與意願不高等現象,影響執行成效。這個部份也凸顯出部落內部未能有 效整合,地方政府的介入與輔導不足的問題,發展協會於擬定計畫前未針對部落 的文化屬性、傳統領域、社會規範、信仰等基本資料作調查,以充分了解需求及 問題,故未能規劃出更適當的發展策略。

(15)

而比西里岸部落在文化呈現上也異於其他的原住民部落,其社造執行方向較 不重視恢復(重建)部落固有文化這個部份,或說他們把大部份的資源與精力放 Paw Paw鼓隊的成立與訓練,然而社區發展是「在社區中造人與造產的組識動員 過程,所謂的造人是要提昇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能力及意願。所謂的造產是要改 善社區事環境,創造產業資源,使社區具足活力與生機,居民可以快樂富足的在 社區生活」(蔣玉嬋,2005)。從表面上看,發展協會投入的是造人工作,但實 質上卻是一種文化產品的呈現,這樣的發展方向在短期內的確成就了一些成績,

Paw Paw鼓隊迅速的得了一致的好評,也吸引了NGO組織的資源進入部落,但就 長遠的角度來看,多數的資源只關注到少數的居民,是否能達到以點拉線,以線 接面的成效還有待觀察,不過發展協會已經大幅度的躍進,也造成了內部無法協 同一致,外部卻又要抗拒外來團體對其發展方向的約束,形成了一種進退兩難的 窘境。

二、地方團體與部落議事慣習的媒合

男子聚會所(sefi2)是阿美族群最早的議事平台,也是頭目及長老研商決策 的場所,決策之事項交給年齡階層組織辦理。部落中所有的男子都必須經由會所 的洗禮,再邁入部落這個大家庭,會所同時也是男子學習各項知識與技藝的重要 場所,在阿美族傳統社會中,會所它代表了政治、軍事以及教育中心(劉斌雄,

1965)。

承上述,傳統的阿美族社會其社會組織框架在一個年齡階層之中,由上而下 的執行每件關於部落中的事物,所有的事項在頭目與長老階級決議完成,並交由 青年組織完成,是故,這樣的組織階層是維繫部落凝聚力的關鍵。反觀比西里岸 部落的社會組織幾乎已經完全漢化,雖也意圖想要重建傳統的年齡階層組識,但 這樣的意識也只能在鼓隊的青少年中發酵卻無法完全施行到整個部落,本研究將 探討是否保有傳統社會組織的部落對推動社造將會有所助益。

此外,部落中存在著不同社團,而社團間的互動關係也會影響部落共識形成 及計畫執行成效。當執行團隊在計畫初期無法整合不同社團,並依屬性來分工負 責,部落內對權力和資源的角力,並沒有因為成為重點部落而減緩,反而更加劇 烈。不同的族群、團體在議事上並非依循相同的模式,要如何考量每個族群、團 體的差異性,如何在傳統和現代議事規範中找到平衡點,恐怕是目前原鄉部落及

2 男子聚會所依各地區部落之不同而有不同之稱呼,例如:花蓮北部及海線豐濱以北大多稱 talo’an,壽豐以南至秀姑巒溪以北稱 soraratan,瑞穗、奇美一帶稱’adawang,而臺東境內海線 至臺東市郊全數稱 sefi。參見:http://citing.hohayan.net.tw/citing_content.asp?id=2312&keyword=

男子聚會所。

(16)

比西里岸部落社區永續發展所要面對的課題。

三、權責(輔導)單位的願景規劃與部落需求之間的落差

政府計畫案多半希望受輔導單位經由經費引導達成可以展現的目標,呈現一 種具體有形的成效,而硬體建設、社區樣貌(環境)改善,更是輔導單位的審查 重點,對部落反映與需求卻較不重視。以比西里岸來說原核准計畫中所表列之計 畫輔導員,與實際參與社區輔導座談的輔導員名單不符,行政機關所派遣之輔導 員(評審)專業度受到部落的質疑,或是提出的論點太過學術性,無法與當地文 化或計畫主持人達成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此外,政府單位所派遣的輔導員只有在 年度結算時才會出現,並對社區工作成果進行評估,也因為從未按照計畫期程對 部落進行輔導訪視的動作,所以僅能從書面的文字報告中去評定部落的執行成 效,社區的工作人員認為計劃案的評審委員是站在理想化、學術化的觀點來看待 社區工作,但對於處於一線工作的他們而言,評審委員的提案往往造成部落更多 困擾,卻礙經費必須符合核銷項目,而耗損更多有限的資源。

輔導單位未適時協助其文書作業及經費核銷作業流程,導致經費無法按時核 撥,造成活動無法遂行及居民反感,冗長的公文作業對原鄉部落的計畫主持人太 過沉重,訓練課程交由已完成重點部落計畫之社區辦理,淪為消化經費之形式,

對受輔導單位無任何實質上的幫助。

四、社區依賴性與自主性之間的矛盾

「重點部落計畫作業須知」旨意為希望部落在凝聚共識後,提出部落發展的 階段性目標及需求,並由公家提供資源,在專業團隊的輔助之下,達到部落永續 發展的目標。但部份原住民部落對公務部門資源過度依賴,一旦3年重點部落計 畫執行完畢,該社團未再獲得其他資源,造成社區執行計畫期間的活力嚴重衰 退、空間閒置等現象。也因為居民欠缺經濟面的操作策略,沒有足夠的資本,加 上對地方文化缺乏認同觀點,無法預見未來的願景,當地方特色資源曝光以後,

吸引利益團體進入,受益者通常不是居民本身,即使居民受益,也無法達到利益 均分(蔣玉嬋,2005)。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除了部落無法有效利用 資源達到永續的目標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可以規劃階段目標的人才。

「社區發展的過程包含兩種基本要素:即由人民自己參與並靠自己創造以努 力改進其生活水準;由政府以技術或其他服務以促進其發揮更有效的自覺、自助 與互助。」(徐震,1985)原鄉部落人口老化、青壯年人口外移是一個普遍的現 象,目前比西里岸社造的運作情形是由協會的理事長決定與執行,並承擔所有成

(17)

無法自省的狀況往往是導致社造停滯不前的主因,在這個過程中產生許多值關注 的議題。例如:負責審查輔助案的政府部門如何有效評估並有計劃性的輔導部 落,並從短、中、長三個時期規劃出屬於個案的願景,協助社造在地生根。

五、原住民藝術家與部落的關係

在政府有計畫的輔導下,近幾年有許多的原住民藝術家漸露頭角,但是他們 的生活收入十分不穩定,大部份依靠承辦公部門計劃來維持生計,在原住民社造 運動的精神上,這群原住民藝術家似乎更能了解並發揮其部落特性。2009年,在 原住民藝術創作者A2的協助下,三仙發展協會向原民會提出了重點部落計畫的 申請案,在通過補助之後,協會便開始與其展開了社區改造運動,從文化層面的 鼓隊訓練到硬體建設的設計藍圖均由其一手包辦,當社造漸有成果時,因為NGO 組織的介入與社區內部的利益關係,A2黯然退出社區運作,改由NGO組織接手 其後續工作,將其操作成更商業化表演團體,並以漢人的角度來詮釋原住民文 化,這樣的後續效應也導致發展協會與NGO組織間產生嫌隙,並使得文化根基 就不深厚的比西里岸部落,在其鼓隊的文化呈現上與社區營造方向變的更商業 化,與原有理念漸行漸遠。

在原住民社區特色中有一部份是在於文化產業,台灣目前文化產業的現況呈 現出一種物化、商品化,以宰制、貨物交換價值、有效至上的原則來規劃人類的 文化活動(葉維廉,1990:44)。這種大量化、唯利是圖、商業取向的行為,將 使人淪為缺乏主體性、失去創造性的消費個體(葉智魁,2002)。本研究中所討 探的原住民藝術家與部落間的關係,其意圖是想呈現出由原住民觀點中所想表現 文化產業的運作方式,並與當NGO組織介入部落運作後的操作模式作一比較分 析。

六、NGO組織的介入社區發展後的效應分析

絕大部份的NGO 組織的運作資源,來自於民間或企業的捐款,甚至是政府 的資源補助,而NGO 組織在找尋可吸引資源挹注個案時,其手段操作上卻有許 多值得探討的部份,例如其角色定位對於社區發展而言是在主導控制還是互助參 與,NGO 組織的偏好是否會造成社區發展方向的變異,這將對部落會產生不同 的影響。

目前台灣的NGO 組織已經非常活躍於各種領域,其中也包含了社區運動。

不同於政府機構緩慢的行政效率,NGO 組織的多元性與目標達成率的確比政府 機構來的確實,也因為這樣迅速而有效的工作效能,間接造成了部落發展的文化 產業變因,NGO 組織介入社造的深度與面向是如今研究社區發展所必須考慮與

(18)

分析的議題。

本文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方法,並架構研究方向及重點。

第二章節在探討學理上對社區的定義,歸納目前台灣對於社區發展的經驗研 究成果與社造歷程,在推行社造的過程中對原住民部落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第三章中將以本研究的個案比西里岸部落重心,探討原住民社區發展社造的 動機背景與發展歷程,以及外圍團體介入社區發展的時機與過程,並分析外圍團 體介入後所造成的影響。

第四章將討論原住民社造的背後,當強勢的外圍團體進入後他將對部落原有 的社會型態造成什麼樣的傷害,以及外圍團體在操作漢人想像中的原住民文化 時,在實際層面上是否忽略了部落居民的的聲音。

第五章為結論,並對現行社造政策提出建議。研究流程如圖一。

從2005 年至今,重點部落計畫已執行逾 6 年,而針對其執行成效或發展過 程的學術研究卻非常地少,近六年原民會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進入原鄉部落,目的 是讓部落能發掘本身所擁有的優勢,並達到部落永續經營。本研究從五個不同的 面向來探討原住民社區進行社造運動的歷程,分別為社造領導者的角度、居民及 工作團隊、轉導單位、區域團體及NGO 組織,以深入了解團體間因為互動影響 造成社造成敗的變因。

(19)

圖一、研究流程圖。

文獻研究

訪談大網設計 研究架構設定

訪談 社區居民

訪談 社區領導人

訪談NGO 組織成員

訪談 社造員

研究成果分析

與再討探 原住民傳統社會組 織形態比較分析

社區研究相關期刊與本研究 成果之比較探討

研究資料彙整

論文發表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所謂的社區營造就是以文化建設的方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行為 規範,宣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修養,使社區居民認識人 與社會、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個人、家庭與社區等各種關係,形成健康向上和 相互關愛的文化氛圍,並在這種文化氛圍薰陶下,培養社區居民良好的社區責任 感、正義同情心和奉獻精神(葉至誠,2010)。本研究文獻回顧共有五小節,第 一節將分析「社區」定義,在不同學門或環境各自有何種脈絡,其中包含西方社 會對社區的定義(歷史共通性、情感上的認同)、台灣對社區概念的的演變、以 及原住民族群對社區空間,文化,人群的界定與現有定義有何不同。第二節將整 理社造的相關學理,從各式理論思考社造策略的異同。第三節探討台灣社區營造 政策的演變,各時期執行的重點為何,各部門的資源競爭﹙如內政部、文建會、

原民會、客委會、農委會、林務局﹚等,以及其所面對的結構性限制。第四節則 是現有國內經驗研究的歸納與整理,探討台灣社區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及其發 現。第五節將討論原住民社區在這一波社造活動中受到了何種影響,以及國家在 部落進行的社造存在何種思維的限制,進而形塑部落發展的框架。

第一節 社區的定義與演變

從「希臘羅馬古代社會史」一書中我們可以得知,早期人類的群聚原因、乃 至於家庭的組成,並非僅是血緣或地域上的聚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有的是來自 於宗教,人們透過宗教的儀式而與家族、城邦有了緊密的連結(李宗侗 譯,F. D.

Coulanges 著,1998)。而社區概念的興起較為現代,簡單的來說是通過血緣、鄰 里和朋友關係建立起來的人群組合。它根據人們的自然意願結合而成,人們的關 係建立在地域關係、風俗習慣、傳統和宗教之上。早期的社會學家如何詮釋「社 區」意義及性質有著諸多的見解,有的以宏觀的角度從整個「社會」的架構來探 討,有的從微觀的角度以「人」為出發點,如同翟本瑞教授所言:「社會學家是 立基於對『社區』的認識來建構出他們心目中的社會」。當時的社會學思想家,

諸如 F.Tönnies 對民俗社區/法理社會(Gemeinschaft/Gesellschaft) 經典性的區 分,提供了社會學者在分析社會變遷時一個重要的理論依據。再者,Durkhwim 機 械 聯 帶 (mechanic solidary) / 有 機 聯 帶 (organic solidary) 、 Weber 社 區 性 的 (Vergemeinschaftung) /社會性的(Vergesellschaftung)區分,都在試圖解釋著歐洲社 會在二十世紀初的重要轉變,這些發現也成為後續社會學家探討及研究社會現象 的理論基礎。

(21)

(通釋為共同體、團體、社區…等)一詞首先運用於社會學上,因此被譽為社區 概念的創建者。1887 年他進一步在其所著的《社區與社會》(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頻繁使用了社區的概念,他將「社區」定義爲富有人情味的、有著 共同價值觀念、關係親密的社會生活共同體﹙葉至誠,2010;夏周青,2010﹚。

滕尼斯使用 gemeinschaft(民俗社區)與 gesellschaft(法理社會),以說明社會的 變遷及人際互動的變化,同時強調這二種理想類型的對立。民俗社區它以共同的 居住區及對周圍﹙或附近﹚為基礎,如鄰里、村莊、城鎮等。其中的成員由共同 價值觀和傳統維繫在一起,其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生活樣態。法理社會的 特徵是更多理智作為和多元化形式,人們崇尚的是個體、自主、契約與個人至上 法則,這種社區只為共同目標而進行的合作和協調行動,與地理區位沒有關係,

例如宗教團體和某種職業群體等(葉至誠,2010)。美 國 學 者 查 爾 斯 ·羅 密 斯

( C.P. Loomis) 在 英 譯 滕 尼 斯 的 著 作 時 , 把 德 語 gemeinschaft 翻 譯 為 英 語 的 Community3( 譯 為 社會、社區、共同體、體團等 )(李鹏展、屠江寧,2008)。

隨著美國經驗社會學研究的興起,尤其受到當時美國社會學界如日中天的芝加哥 學派對於城市區位的人文生態學研究的影響,許多社會學家在研究社會共同體的 過程中發現,要具體研究城市、各類居民的共同體,必須從地域共同體著手,因 而發現了更多社會組織與地域的相關性,因此在使用 Community 一詞時便賦予其 更多的地域涵義(王小章,2002;李鹏展、屠江寧,2008)。

1920 年代,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的一群教授們深入探討芝加哥這個在當時 大量湧入新移民的城市,這樣的社會現象改變了其環境因素,也形成了許多社會 問題,他們的研究發現受到眾多社會學者的重視,也奠定後來社會學研究的基 礎。學派中以芝加哥大學社會學主任派克(R.E. Park)於 1921 年首創的人文區位 學的理論和方法為代表。人文區位學主張人與其他生物一樣,也存在一定的生活 環境之中,他們把這種人類的生活環境稱為社區。該學派認為社區的本質特徵是

4

(1)一個由特定地域組織起來的人口。

(2)這裡的人口或多或少紮根於它所佔用的土地上。

(3)這裡的人口的各個分子生活於相互依存的關係之中。

3 community 源 於 拉 丁 語 communis, 意 為 伴 侶 或 共 同 的 關 係 和 感 情 。

4人文區位學,中國大百科智慧藏網,2011 年 11 月 21 日,參見:

http://203.68.243.199/cpedia/Content.asp?ID=17783。

(22)

(4)文化是適應環境的一種機制。

派克以物種競爭的概念來解釋社區中的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他進一步認為 社區中的人與環境的關係雖可以達到平衡狀態,但經常發生變動。這種區位的變 動 可 以 分 成 四 個 階 段 : 競 爭 (competition ) 、 衝 突 ( conflict ) 、 順 應

(accommodation)、以及同化(assimilation)。這四個階段構成了派克人文區位 學的整個「特徵表現」或分析架構,並將其應用到種族關係與都市結構的探討上

(蔡宏進,2005;葉肅科,1993)。派克除了探討生物性的社區概念外,同時把 文化社區的概念包含於區位研究之中。他指出人類的社區與動植物的社區最大的 不同之處,在於人類的社區具有文化性,而動植物社區無此性質(蔡宏進,2005:

7)。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傳統的農業社會,也同樣存在於現代的工業社會中,

進一步在內涵與外延上發展了社區的概念和理論。人文區位學在理論觀點上不斷 修改,研究方法也有新的發展,例如定量技術、社會區域分析,以及模型與模擬 等。

至今大多數社會學家認同的社區概念應包括「社會互動」、「地理區域」和「共 同關係」三個特徵(羅建平,2009)。因此「社區」一詞可指稱一群具有相共同 文化背景並且居住於同一區域的人群。「社區」的本意比較接近一定地域性的社 會生活共同體的含意,它既非單純的空間地域單位,也非行政體系的一環。這種 共同體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的社會個人、群體和組織在社會互動的基礎上,依 據一定的社會文化規範結合而成的地域性社會生活共同體,既是一個地域性概 念,同時也是一個社會文化的概念(陳其南,1998;劉堯,2009)。

社區研究的概念延伸相當廣泛,許多經驗研究或政策都以社區為基底。英國 自 1601 年制定「濟貧法案」(The Elizabethan Poor Law),開世界各國由政府直 接辦理貧民救濟工作之先河。1869 年,倫敦成立「慈善事業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實施對貧民家庭之「友誼訪問員」(friendly visitor)制度,

是為英國濟貧法案之第一次改革。1889 年,倫敦東區猶太教牧師巴涅特(Samual A. Barnett)與牛津大學講師湯恩比(Arnold Toynbee)率同教友及牛津大學學生 進駐貧民區,與貧民一同生活、一同工作、一同學習,以帶動貧民自助、自強與 自立的精神。此種改善貧民生活之方式稱之為「社區睦鄰組織運動」(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Davis, 1971: 1175-1180),是英國濟貧制度之另一次改革,

亦為「社區組織」工作注入新的思想與工作方法。尤其英國工黨於 1997 年重掌 政權後,「社區新政」成為了執政黨的主要政策之一,當時的英國是一個充斥著 失業、教育失靈和犯罪,社區逐漸解組、公共服務失靈以及人們對政府失去希望 的社會。有鑑於此,英國前首相 Tony Blair 上任之初,即陳述他對「社會排除」

(23)

5(social exclusion)的新觀點,並將被剝奪之鄰里/社區的更新和復甦列為其主 政的優先工作項目。為解決這些鄰里/社區所遭遇之嚴重且多面向的問題,他認 為必須在第一線(基層)採取必要的行動,一種強調鄰里/社區為導向的地方或 社區治理(local or community governance),遂成為其挽救國家與社會趨於頹敗的 政策主張(黃源協、劉素珍、蕭文高,2011)。從英國的經驗來看,「社區」在 社會工作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地方性的健康與服務同時成為社會工作的三 大區塊之一6,「社區」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價值與政策目標﹙吳明儒,2009﹚。

同時,在歐洲「福利國家」的思維下,社區工作多偏向於社會服務的方向發展,

政府的焦點在於培力(empower)訓練,協助弱勢團體…等。然而現在愈來愈多 的政府已深切體認到:社區乃是社會甚至是國家建設的基礎,社區的健全發展更 為社會、國家安定的力量,所以優先強化社區建設、發展社區意識為現今公民社 會發展的首要任務。

從上文所述,歐美國家的「社區組織」工作是從事濟貧制度改革而來的。歐 洲國家早期的貧民救濟工作多由教會辦理,稱之為「教區救濟」(parish relief)

(林萬億,2006)。及至工業革命來臨,生產方式改變,農村失業人口大量湧向 都市,教會人力物力均不夠應付。1788 年,德國的漢堡市(Hamburg)實施濟貧 改革制度,稱之為「漢堡制」(Hamburg System)。1852 年,德國的愛伯福市(Elberfeld)

亦實施濟貧改革制度,稱為「愛伯福制」(Elberfeld System)。這兩種濟貧制度 可歸納為下列四點:劃分城市為若干社區;結合社區中教育、衛生、福利及宗教 的組織,合力辦理救濟工作;運用社區志願工作人員從事服務,改變消極的財物 救濟為積極的就業訓練;鼓勵貧民自助自主的精神。此種濟貧制度相當成功,使 德國將農村的剩餘人口轉變為都市中的生產力量,造成人力資源運用的兩利(徐 震,2004:22)。

美國學者將「社區組織」歸屬於社會福利的範圍之內,並將「社區發展」納 入於地方自治的範圍之中(徐震,2004:24)。美國仿照英國湯恩比館(Toynbee Hall)之制度,於 1886 年在紐約東區建立第一所「大學社區服務中心」(University Settlement),並於 1889 年在芝加哥建立「赫爾館」(Hull House)。此種社區 服務中心之建立,在美國發展迅速,至 1910 年已超過百所(Davis, 1971:

1175-1180)。另於 1917 至 1920 年,在辛辛納堤(Cincinnati)市進行「社區實 驗」(CinCinnati Social Unit Experiment)之研究,乃逐漸發展為社區工作三種基 層組織:即社區福利委員會(Community Welfare Council),社區聯合募捐會(The

5弱勢社群因年齡、性別、種族、身體缺陷、社會身分和價值取向不同遭受排斥,他們並未獲得 一般公民的渠道、資源和機會,以滿足生活的需要。

6 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分別為:個案工作、團體工作和社區工作。

(24)

United Way)與社區福利中心(Community Welfare Center),至 1939 年始由蘭 尼(Robert P. Lane)於全國社會工作會議中提出報告,通過「社區組織」列為社 會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於是,「社區組織」一詞乃成為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界 中通用的術語(蔡漢賢,2000)。

綜上所述,「社區組織」一詞已成為社會工作的方法之一種,由歐美國家的 濟貧制度改革中演進而來。其作法在運用社區中的內外資源以協助社區中的弱勢 群體,是一種偏向於治療模式(Treatment Model)的專業工作,亦可稱之為以服 務為導向(service-oriented)的路線(李宗派,2002)。

就文獻上的呈現,西方「社區」以公民培力、政策作為、志工參與、社區教 育與協助弱勢團體的社會福利為主體,無論是中央與地方的伙伴關係,抑或是地 方公、私部門的互賴合作,皆是西方社區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環,其優點是以民間 的力量協助政府穩定社會基礎,這樣的伙伴關係建立在彼此的認知、協調、互信 與互利的基礎上,其目的是為了「由社區治理」(governance by the community)

以達到「無須政府的治理」(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之目標(黃源協、劉 素珍、蕭文高,2011)。但是過度賦權的「個人主義」很容易讓社區淪為少數人 所把持及操控,這些結果多少隱含著過度倚重少數個人的投入,卻忽略「制度」

建立的重要性。

而台灣的原住民社區在這一波的社區發展歷程中,不管在發展的時間與成果 上都要來的緩慢,其中有許多因素值得探討,台灣在一開始進行社區發展政策 時,政策中所指的「社區」乃是行政區域上的村里,與一般原住民部落居民所認 同的「社區」有著一段認知上的差距。就目前的現況而言,一個村里之中通常會 存在兩個以上的部落,這種以行政區域來決定原住民社區的方法實與現況不合,

不但經費分配不均,也造成無法全面動員的後果。再者,原住民社區在血緣、文 化與族群認同上,無法以歐美社造的地域性概念來涵蓋,「部落」才是居民所認 同的社區,而行政區並不是真正的部落。

第二節 社區營造的學理

所謂的社區理論,是指有關社區的邏輯性概念或命題。而此種合乎理論的概 念或命題,通常是由包含並串聯兩個或兩個以上有關係的變數(variables)而成

(蔡宏進,2005)。因為社區研究是社會學的一個派別,本研究將以「結構功能 學派」及「芝加哥學派」做為研究基礎的引導,來深入探討有關社區實際問題間 的關連性;結構功能學派將有助於本研究了解各部門影響社區發展的因素,以及 各部門間的互動依存關係,而芝加哥學派對於區位特徵的解析將有助本研究了解

(25)

如何分析社區的形成因素及其發展背景:

一、結構功能學派(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結構功能學派著重文化體系的整合功能,始袓是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

(E.Durkheim),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書中,提出宗教信仰的功能是 鞏固社會團結,並探討文化與社會功能間的關係(蔡文輝、李紹嶸,2009)。「神 聖的(the sacred)」和「世俗的(the profane)」成了涂爾幹社會學中兩個基本範 疇,它們決定了社會事實系統。在其著作《社會分工論》中提到社會學的基礎建 立在處理關於個體與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二種關係之上,他將個人與社會 間 的 連 帶 關 係 區 分 為 機 械 連 帶 ( mechanical solidarity ) 與 有 機 連 帶 ( organic solidarity)兩種。早期,涂爾幹認為強烈的共同信仰體系構成初民社會中機械連 帶的特色,而有機連帶乃是逐漸分工造成的結果,因為分工增加互相依賴,比較 不需要共同信仰來將個人整合到社會中。後來他改變看法,強調即使在高度發展 的有機連帶社會中,仍然需要有共同的信仰,如果不想使團體解組成許多相互敵 對而且只顧自己的個人,便需要一共同意識的團體。

帕森思(T. Parsons)將涂爾幹的學說擴充,區分社會為四種體系(生物體系、

精神體系、社會體系、文化體系),每一個體系又具有四種功能(穩定、整合、

調適、追求目標)(蔡文輝、李紹嶸,2009)。在 1970 年代以前,功能理論曾 經是美國社會學的主流派理論,尤其在 1950 及 1960 年代幾乎可以說它獨霸美 國社會學界。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社會在這兩個時期正是太平盛世,社會安定,國 勢強壯,功能理論強調社會的穩定性與整合,正適合解釋當時的美國。基本上結 構功能論將社會視為一個有組織的結構體,在此結構中的各組織(部門)各司所 職,彼此的運作與所產生的功能並不互相干格,而且具有互相合作與依賴的特性

7

就社區而言,社區內的每一種組織或制度,都成為構成此社區的要素之一。

此種要素彼此間相互依存,交織互錯,在一些因果脈絡之中,成為一個相互關聯 與影響的複雜體,是為一種社區結構,亦可稱為一個社會體系(徐震,1980)。

結構功能學派對社區的社會現象與性質的研究,也強調以下幾個基本概念(蔡宏 進,2005):

(一)功能性的需求

7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理論學派與發展〉,查詢日期2011 年 12 月 08 日,取自:

http://content.edu.tw/primary/society/ks_ck/lotus/a8.htm。

(26)

由於社會是一個完整、縝密的結構體,結構功能學派的學者也認定社會成 員是互相依賴且合作的。這種依存的關係可區分兩個方向來說明。其中之一是從 社會結構層面來分析,若是社會架構呈現緊密的連結性,社會成員便有明確所屬 的功能與責任。第二個觀點並不從群體性的角度來剖析,而是從人類個人的需求 出發。社會賴以生存及延續的是成員之間的互助合作,社會活動的產生是源自於 個人需求。

(二)社會結構中各部門功能的必要性

功能學的第二個重要概念是社會結構中各部門存在及其功能的必要性。社 區中須有各種不同的功能,社區兼具政治、經濟、教育、宗教等功能。在社區發 展的過程中居民的動員能力以及社造經費的取得,是社造成功與否的關鍵,以原 住民社區為例,在組織動員方面教會份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經由教會的宣導 與參與,對社區發展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經費的取得上,地區的政治團體 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無論是對公務部門經費的申請,或行政程序上的指導,

政治團體都能給予社區必要的協助。

(三)功能的代替性

社區中某項部門或次級體系所盡的功能常可由其他的部門所取代,因為某 一部門所能盡的功能常包含兩種以上,因而各部門所盡的功能之間也常有重疊的 現象。以各地區的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其功能性不僅以發展社區產業、文化為目 的,協會所舉辦的活動對社區的歷史教育、公共衛生、親職教育也有著密切的關 連性;而近年來也因為政府對地方文化的重視,所謂的鄉土教材也納入教育部門 的課程之中,其中可能包含了母語教學、地方文史、地質環境等。

(四)外顯功能與隱含性功能之分

功能學派把社會結構中各體系或各單位能盡的功能,分為外顯性功能

(manifest function)及隱含性功能(latent function)。前者指各社會體系或單位 蓄意達成的功能,故此種功能是外顯的;後者則指各社區體系或單位無意達成、

卻終於達成的功能,這種功能通常是不被正式承認的,故也是不公開之隱含性。

例如原住民地區的教會,其外部所呈現的功能應與宗教有關,但是當其面對近年 各地方政府在各原住民社區所推動的文化活動時,對其社區內的團體分化卻帶來 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為某些教會將參與傳統祭典的居民劃分及區隔,這也造成 了因為傳統文化與宗教的對立。

二、芝加哥學派—人文區位學理論(human ecology)

(27)

1920—1930 年代,由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所倡導的都市社區研究是早期社區 研究的主流,派克(R.E. Park)及麥肯齊(R.D. Mckenzie)所提出的區位組織、

區位過程、自然區域及同心圓…等,已經成為研究都市社區的基本概念。

(一)派克的生物及社會層次組織說

派克首先將人類社會或社區分成生物及社會二個層次的組織。生物的組織是 指生物群體之間互相依賴的關係體,此等生物群體包括植物與動物等,派克認為 人類社區也會有此等類似生物間的依賴關係(蔡宏進,2005)。在派克人文區位 學的分析架構裡,區位過程有它時間與概念上的優先性,其中競爭是最重要、最 基本而普遍的形式,它指的是自由的有機體間無意識地爭奪某一地區生存資源與 空間位置的過程。競爭是相當普遍且持續不斷的現象,人們為爭取自然界之立足 點。而衝突則是時續時斷的敵對行為,它是爭取社會團體內之高低不同地位(葉 肅科,1993)。人文區位學理論(human ecology)是一門探討人與環境關係的科 學。派克指出從「區位秩序」到「道德秩序」間的「社會過程」可以分成四個階 段:競爭(competition)、衝突(conflict)、順應(accommodation)、以及同化

(assimilation)的現象,這也恰好可以解釋台灣原住民區位上的變動關係。台灣 的歷史是一部殖民者入侵原住民領域的過程,有競爭、衝突、順應、以及同化。

但學者有鑑於人文區位學理論的缺失,也提出了許多質疑,例如美國的唐人街就 是一個顯著的例子,該區並未完全順應與同化,反而保留了原有的傳統特色及價 值觀。所以在進入原住民社區展開田野調查時,應對其現有的社會型態及文化特 徵與其傳統的社會觀做一比較,以了解其社區現形的運作模式及演變過程。

(二)麥肯齊(R.D. Mckenzie)的人類社區之區位探究法

麥肯齊除了接受派克區位探究取向的四個概念—競爭、衝突、順應和同化 外,還進一步將此四個概念加以補充和精緻化。例如麥肯齊以經濟影響力辨認包 括工業、商業、初期服務與休閒區域優勢的層次。它大致可分成四種類型(葉肅 科,1993):

1、基本服務型社區

這類社區的規模完全取決於它在消耗區域內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生產事業的 性質和形式,以及它和毗鄰地區之貿易往來的程度而定。這類的社區有農業村 鎮,以及其他捕魚採礦和林業等社區。例如成功鎮新港漁港就是一個典型因為捕 魚事業而興起的城鎮。

2、生活資源分配過程中履行次要功能的社區

(28)

這類型社區從其周圍的基層社區吸取基本原料,並向更廣泛的世界市場去銷 售。另一方面,它又對世界各地運來的產品進行再分配,並輸送到基本服務社區 去供應當地的消費需求。它的規模小至農業區中心地帶的一個小型城鎮(例如台 灣目前最大的果菜交易站西螺果菜市場),大至腹地深入半個大陸的區域型港口 都市(例如以港口貿易聞名的上海)。

3、工業城鎮社區

它是商品製造業的中心,並且兼備基本服務型社區和商業型社區兩種功能。

這類社區的特點是工業製造業具有支配其他功能的地位,它的發展取決於該地區 內的工業發展空間及其市場組織的狀況。一般而言,此類社區又可分成兩類,其 一為由多種不同工業組成,以向當地銷售其產品為宗旨的工業區,其二則為向全 國甚至全世界銷售其產品的工業社區。

4、缺乏自身明確經濟基礎之社區

這類社區見諸於我們當代的一些防衛性社區、休閒旅遊地點、政治和教育中 心,以及刑罰或慈善事業的群居地。它在經濟上依賴世界各地以求生存,並在商 品的生產和分配過程中不具有任何功能。因此,從社區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類社 區並不受一般規律的支配,和其它基本服務型的人類社區相比較,這類社區更易 受到人類愛好之變遷、法律之更替等因素所影響。

當然麥肯齊也並不否認各類社區又往往可能出現一些伴生現象,例如某個社 區可能同時是某大學的所在地、州監獄所在地,或是休閒的地點。人文區位學理 論主要的是從社區的空間關係上,去觀察一個社區的經社分布,從而研究人類聚 居的共生關係(symbiotic relation)。其運用社區區位組織、區位過程及自然區域 等概念,以分析一個社區的結構功能,對於了解此一社區的問題與特質,觀察此 一社區的生長與變遷均有裨益(徐震,1980)。

(三)鄧肯的人文區位結叢論

鄧肯(O.D. Duncan)是美國的一位人文區位學家,也是人口學家,他提出 人文區位結構(human ecological complex)的理論,用四個概念─人口、環境、

技術及組織,及其間的關係來加以解釋、分析並說明區位之結構。

人口(Population)是構成社會的主要因素,故人口的特質必然會影響到社區 的社會現象。因此分析一個社區的人口特質有助於了解社區性質的分類及研究

(徐震,1980)。例如一個人口常常流動的租屋區,其社區互動必定較為冷淡,

(29)

業必定較為稀少,而導致青壯人口必須到大都市找尋工作,該社區也容易產生親 職教育等問題。

環境(Environment)即指區域週遭的自然環境條件而言。自然環境條件包括 地質、地形、位置、氣候、土壤、自然資源、自然災害(水、旱災和地震等)等 現象。這些現象的聯合或其中任何一種的作用,都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運作,進 而導致人口組合與結構等的不同發展。以台灣環海的地形為例,在沿海地區以港 灣的深淺及地形的不同,發展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漁業生態,也造就了當地特有 的職業及文化特色。

技術(Technology)指的是開發自然資源的能力。人們對環境的調適能力很 明顯的受到技術水準之影響。技術水準高的地區,自然資源的利用程度也較深而 廣泛,工商業的發展也比較發達,居民人數及其營生機會必多,生活水準必高,

其社會流動也必大。台灣林業的開發史正能說明此一現象,日治時期所引進的技 術使得當時的台灣產生了許多以開發林業而聚合而成的城鎮,當時這些城鎮因為 林業而興盛,如今也因為林業的衰敗而逐漸沒落。

組織(Organization)特別指資源分配的社會組織而言,組織就是力量,任何 社會的興衰基本上取決於其組織力量的強弱。任何地域上的居民在生活上必然有 各種互賴,產生分工與合作,最終完成每個人的生活需要。藉由組織,不同階層 與集團的人群,保有其生存與福祉8。地區中各階層組織的強弱與互動關係的確 是影響地方發展的重要關鍵,這樣的組織又可以分成政治組織、利益組織、公益 團體、教育組織…等,各組織間有其特有的運作模式,彼此間又存在著一定的依 存關係。

上述各派的學理雖然各有其優缺點以及分析上的限制,但在學術研究上的確 可以提供研究者一個準則性與方向性的思考脈絡,也有助於界定研究個案的發展 背景、社群型態及組成因素,在研究的過程中可以使研究者對個案的描述性及結 構性有更完整分析。

8 林綱偉,〈中國農耕文化的擴張—鄧肯的人類生態系統解說實例〉,查詢日期:2011 年 12 月 08 日,取自:http://csm01.csu.edu.tw/0150/Geog-C/course/gc95104-1.htm。

(30)

圖二、鄧肯的人文區位結構系統。資料來源:林綱偉,〈中國農耕文化的擴張—

鄧肯的人類生態系統解說實例〉,取自:

http://csm01.csu.edu.tw/0150/Geog-C/course/gc95104-1.htm。

第三節 社區營造經驗研究

社區研究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理論性的研究與行動性的研究。前者係社會科 學家對人類行為或社會現象,以社區為單位,提出假說以尋求實證研究方法,其 目的在利用人類聚居的種種因素,證實或建立對人類行為某些變數的因果關係與 理論。後者指社區工作者或社區民間人士為了了解其社區的事實、需要、問題、

資源或以往服務的成效而舉辦的調查與研究,其目的在求了解社區的實際情況與 問題,以引起社區的計畫與行動,及改進方法(徐震,1985)。而台灣目前的社 造研究大致上可以分成以下三種面向:

一、社造個案研究

這類型的研究多半以一個社區為研究主題,探討社區營造過程中居民的社區 意識與培力的認知,社區居民是否能發揮本身的特質及地方特色,並以居民自 主、自立與自律的精神,再輔以公務部門的資源,建立社區長久而永續的發展。

社區於執行營造過程中的策略與方法也是該研究重點,研究者最後會針對研究的 經驗分析結果提出具體政策規劃,以及對該社區營造政策的改善建議。例如在王 鴻濬(2011)研究中發現,居民背景資料與社區參與程度有顯著的關聯,特別是 在性別與年齡兩個背景資料,對於社區參與程度皆有非常顯著的相關性,這也提 供了研究者不同的面向來了解社區居民背景與社區發展間的互動關係。

(31)

「社造政策」也是目前台灣關於社區研究的期刊論文中討論最多的類型,例 如在周惠民(2010)針對行政部門所提出的社造計畫以及政策方案類型的實務運 作概況,分析其可能潛在的差異性與問題特質,研究發現許多部落透過「原住民 部落永續發展計畫」確實找到地方活化的生機,對部落的未來發展確有助益,但 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仍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例如部落永續計畫的經費除營造員 薪資由地方政府核撥外,其餘經費係由行政院原民會直接撥付給計畫執行社團,

造成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在經費預算上並沒有太多權責,因此無法較積極地參與部 落永續計畫,對部落提案計畫之初審及複審未確實,導致許多計畫內容不夠嚴 謹,造成部落未能正視重點部落計畫的規範及核心價值。因此該研究建議原民會 仍應繼續推動相關計畫,延續部落發展的動能,帶動原鄉部落的均衡發展。惟在 作法上需作適度的調整,避免執行過程中的缺失。劉正輝(2005)的研究中更點 出社造過程中各組織間的協力關係與策略運用。台灣的社區營造工作能否繼續擴 展與發酵,所仰賴的不僅是中央部會能否研訂出良好的政策工具與操作機制,縣 市政府是否能扮演具體落實資源整合與行政協力,鄉鎮市區公所及農會體系能否 更積極與社區及地方組織進行協力運作,社區組織能否與村里機構、其他社區及 地方組織、教育體系、宗教及專業團隊建立更為良善的互動往來與伙伴關係,甚 而積極形成一個常態性、跨越單一社區的地域聯盟機制,進以有效解決目前社區 單元過小,人力及資源有限的具體困境,進而將台灣社區營造工作,由鼓勵社區 居民參與公共事務,過度到建立不同工作面向之新伙伴關係,也將成為未來社區 營造工作之重要課題與發展指標。

對於政府部門的社造執行政策上,黃源協(2004)指出分歧散亂的社區政策 是社區實務混亂的根源,當政府期待社區扮演更多的功能卻導致一套欠缺主軸和 整體性的散亂政策。目前許多部門和單位各行其是,他建議政策的設計要建構在 理念的基礎上,也必須思考實務的可行性。理念的基礎在於能力、公平、正義和 適宜居住的目標;實務的可行性在於徵詢意見、資源的投入以及成本效益。一套 周全且整合性的政策是解決當前社區亂象的必備工具。

三、社造產業分析

自 1996 年起,文建會以「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的口號,鼓勵各鄉鎮 社區積極的挖掘在地特色,然而,當「全球在地化」或「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成為流行的口號時,也使得地方社區成為政府部門施政上新的焦點,同時「文化 社造模型」也成為學者所關注的研究重心。

目前台灣社造運動多數主張從產業的角度切入社區,但究竟產業發展在社區 生活中可以發揮何種功能?如何透過產業活動來轉化社區人際關係?如何透過

(32)

產業來建構(或強化、改善)社區?它又是如何成為重新建構社區的運作機制?

再者,這種的社區產業發展若能成功建立,地方社會既有之政經利益,是否會受 到新的社區產業的新興派系所影響,或者說,社區原有的利益(政治)團體也積 極的參與(干預)社區的新興產業?這些都是社區產業研究者所關心的議題。台 灣目前的社造方向在政府部門以「文化特色」為核心的運作方式下,相關研究類 型也以此為主要議題,其中的面向可分成下例幾個類型來討論:

(一)文化觀光型

黃國超(2003)認為觀光已經成爲全民一種急欲脫貧救窮的夢想,政府、民 意代表、地方社區工作者都冀望可以用觀光收益來帶動地方的發展,使眾人急於 朝響觀光事業,然而不管是較佳的規劃或一時的失察,都忽略掉一個事實,就是 這種經濟活動可能觸發一個社會的經濟結構、文化、生態、甚至地方意識的改變,

所造成影響的廣度和深度幾乎是無法預料和控制的。但是就台灣各社區的發展現 況來看,「觀光」已成為多數社區對未來發展的想望,尤其透過歷史遺產、文化 特色、地方景觀等面向,使社區將經濟發展、地方認同、文化保存及自然環境等 議題付諸實際行動。確實,許多社區希望提倡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透過社 區歷史與產業技藝、以觀光產業重新活化社區經濟。但是,在觀光的運作上並非 想像上的順利,原因之一是從轉型過程中出現許多待克服的問題:沒有生產的控 管以及行銷的規劃,並且缺乏觀光資源管理的機制,許多社區更出現不同利益團 體之間彼此削弱對方的集客能力(張育銓,2011)。

(二)文化經濟型

台灣自 1990 年代社區主義抬頭後,在政策催生和地方文化、自主意識興起 助長下,文化產業正在島內興起另一波地方經濟再發展策略的風潮,文化規劃和 城市文化經濟政策的重要性慢慢浮現促使城市可以在工業化、科技化之後,文化 應該是「有創意」且值得推動的產業。目前文化產業發展需要更多的垂直整合機 制以及資源合作的建立,在許多城市的經驗確實已經看到對一些小規模文化企業 注入新的生命力、活力,以及形成一些城市內有創造力的新社區現象,也直接讓 城市內部有激發創意和凝聚共識的機會(古宜靈、廖淑容,2004)。

(三)文化造產型

文化產業的發展是指文化本身和其關聯發展之活動、社會、環境與經濟所共 合的一種現象。除了城市再發展所亟須的經濟效益,社會結構重整、意識凝聚與 相關元素的調和,應該是首要考量;即藉由文化重塑地方經濟的特質,才是重新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In addition to the new measures to be implemented in the 2019/20 school year set out in paragraph 10 above, the EDB will continue to provide public sector ordinary primary

Task: Writing an article to the school newspaper arguing either for or against the proposal 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undertake 50 hours of community service, in addition to

an insider, trades or procures other persons to trade in the securities or derivatives of the company so as to make profits or avoid losses before the public are aware of

There are existing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cater for different learning abilities, styles and interests. Teachers can easily creat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resources/tasks for CLD and

They are: Booklet (6) – Healthy Community, exploring the communicable and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ow they affect community health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