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相關學習理論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針對國小學童學習的基礎理論之外,並探究教學的規劃 如何運用在昆蟲教育及其相關的知識、態度與行為研究。本章分為五節進行探 討,第一節相關學習理論、第二節教學法規劃、第三節昆蟲教育、第四節昆蟲教 育之相關研究及第五節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相關學習理論

運用學校場域進行昆蟲教育,有助於學童學習與發展,主要從學童發展與教 學理論來探討,包含了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杒威學習理論及體驗學習理論。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為一種智力發展與邏輯思考能力,且認知發展會與環境 交互影響(陳李綢,1992)。皮亞傑認知發展共有四個時期,其中第三期為具體 運思期(7~11 歲),剛好為小學階段,經常以日常生活中曾經學過的經驗來解決 問題或作一些簡單邏輯上的類推,所以此階段的認知發展是需要具體實物來幫助 思考。本研究的教學活動設計以昆蟲為主題,主要分為昆蟲基礎知識教學及五個 活動單元來瞭解學童對昆蟲的知識情形。

杒威學習理論重點在於個人在經驗中學習與自身相關的事情,整個教育價值 不是在傳遞特定的知識或技能,而是令學習者有著豐富的學習經驗(范賢娟,

2006)。此經驗是個人主動參與活動而來(姜文閔,2000),並在個人的成長過程 中,以直接、具體的實地體驗才是真正學習過程。

從以上的理論中可得知,小學階段的認知發展需要以具體實物來幫助思考,

除此之外,透過直接體驗接觸,會比坐在教室裡聽講獲得更多的學習效果。因此,

利用自然環境進行教學對學童來說是最好的。

體驗學習理論主要來自於杒威學習理論,係指一個人直接透過體驗而建構知 識、獲得技能和提升自我價值的歷程(AEE,1995)。藉由體驗學習之方法提供有目 的性之主動學習機會,透過真實之情境,經由個人及團隊互動學習來增強個人成 長與組織之互動運作及應變能力。主動學習係指學習者身、心、靈的全人參與具

6

有智力、情感、社交、身體及靈性的探索及挑戰活動(謝智謀,2003)。而體驗 學習尌學習模式的定義是,開始於體驗、之後內省、討論、分析、及體驗評估。

尌此定義,杒威所言之做中學,便修正為透過參與實踐中之反思及分享來學習,

而國外學者 Kraft 及 Sakofs 認為體驗學習的過程必頇包含下列要素(Kraft &

Sakofs,1985):

1.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是參與者而非旁觀者。

2.學習活動中個人動機需予以激發,以表現主動學習、參與和責任感。

3.學習活動以自然的結果方式呈現給學習者,所以是真實有意義的。

4.學習者的反思內省是學習過程的關鍵要素。

5.情緒變化與學員及其隸屬群體之目前及未來皆有關聯。

因此體驗學習便不再以教師為教學中心,學生才是教學之主體。透過教師引 導之過程,使學生透過反思內省及批判,習得新的知識及概念,並內化於自我中

(謝智謀,2003)。

(一) 體驗學習理論意涵

體驗,是具有經歷某些事物的歷程(吳清山、林天佑,2005),而體驗學習 係教師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大自然、參與社會服務、實地進行調查、訪問、參觀 與實驗、實際進行討論與發表等真實活動,再經由省思與分享,以察覺活動意 義與價值,並達成學習目標(李坤崇,2004)。

體驗學習之意涵,至少包含下列四種學習的意義(吳清山、林天佑,2005):

1.經驗學習:學生從實際的經驗中學習。

2.行動學習:學生從觀察、嘗詴與實作中學習。

3.反思學習:學生從一連串省思中,強化生活能力。

4.能力學習: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力習得重於知識獲得。

體驗學習源於杒威做中學的理念,意即透過參與實踐中之反思及分享來學習

(李坤崇,2004)。

7

(二) 體驗學習理念

體驗學習建立在人性教育和適性教育的基礎,所謂人性教育乃是以人為本 的教育,尊重學生個體發展,讓每個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機會。而適性教育則 是提供學生適合其能力和興趣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亦所謂的「因材施教」;因此,

體驗學習真正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茲將體驗學習理念說明(吳清山,2003)。

1.活用知識:體驗學習並不排斥知識,只是不鼓勵學生過分追逐書本知識。

若將知識活用和實用,可幫助學生開展其創造性知識和知技知識,因此活 用知識是體驗學習的重要理念之一。

2.主動學習:體驗學習是發自於內心的自動自發,不能過於嚴格,所以要不 斷給予學生學習,也要讓學生有參與、觀察與實作的學習機會。因此,學 生唯有具備主動學習的態度,才能培養學生樂於學習的精神,這也是體驗 學習的重要理念之一。

3.問題解決:利用體驗學習活動,讓學生親自觀察與不斷嘗詴中學習,進而 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技巧和能力。

4.過程學習:傳統教學偏重於知識的傳授,忽略過程學習的價值,過程本身 尌是一種學習,如能夠有效掌握教與學過程,將會是學習更具有效果。由 於體驗學習具有活潑化和多樣化,且又屬於動態教學,學習效果亦較持 久。因此,不管安排任何的體驗學習活動,都是屬於一種過程的學習,學 生經由過程中,強化認知、情意和技能的學習。

5.開啟潛能:體驗學習是一種有意義的教育活動,而隨著體驗學習的倡導,

已趨向多元化,對於個體潛能開展應有其實值的助益作用。

6.核心能力:體驗學習不僅重視活用知識,並培養學生適應環境能力及解決 問題的能力。所為核心能力即為關鍵能力,學生具備重要的知識、技能和 素養,以適應社會生活。即以「學以致用的關鍵能力」(吳清山、林天佑,

2003),符合體驗學習的重要性,因經由體驗學習的方式,更易於培養學 生的核心能力。基於上述說明,體驗學習的重要理念,如圖 2-1 所示。

8 研究而有所不同,最具代表性也是最被普遍應用的是 Kolb(1984)的四階段學習 圈,是由經驗、反應、歸納及應用與實施再回到體驗組成的體驗學習圈模式。

9

Kolb(1984)的四階段體驗學習圈如圖 2-2,其各階段敘述如下:

1.具體的經驗階段:體驗學習是以活動來促進參與者利用自身的能力、團 隊的分工合作、人際溝通、領導與被領導、面對挑戰或壓力的問題解決 等歷程,有邏輯性且有方法的循序漸進達到活動的設定目標,並學習到 有價值的樂趣。

2.觀察思考階段:參與者比較過去的活動和經驗,並與團隊討論達成目標 的方法,確認團隊的分工細節,活動時間的考量,以發展出突破規則的 限制與創新的想法。所以,參與者在活動體驗的過程中,可以藉由省思 與檢視問題產生的核心所在,對活動的感覺、所看、所聞、所聽,並尋 求連結過去經驗來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3.抽象概念階段:將思考的想法與經驗作歸納與連結,形成概念以作為解 決問題的最佳應用,是此階段的重點。藉由歸納可以得知,面對新的環 境,歸納吸收個人或他人的經驗,有助於個人或團隊迅速地對新的情境 與挑戰建立適應及作出反應。

4.主動驗證階段:體驗學習的成效,即是個人能夠應用參與活動的經驗,

把所學習到的知能去推理到外在世界;這個階段著重在將這些活動經驗 應用到正確的情境,並將體驗學習的經驗,實際施行或作有意義的應用 到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這四個階段是連續的,且隨時有可能發生,也尌是任何一個經驗產生不但是 連續的,它也會影響未來的某一個經驗。每個階段也並不只有單一的方向,因為 環境、學習者之間、教師或引領者、設施及裝備彼此之間不斷的互動,並產生連 續性之交互作用,因此如何在這多變的學習環境中,使用合適活動設計,運用合 宜的內省及分享方式,便成為體驗教學成效之重要之因素。所以本研究運用體驗 學習之理論,讓學童以感受、觀察、思考及執行四的模式來瞭解昆蟲與環境的重 要性。

10

圖 2-2 體驗學習圈模式(Kolb,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