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相關研究的探討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推動下的教師經驗,在教育研究裡有沒有受到 研究者的關注?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以「學校本位課程」為關鍵字,

分別輸入「全國博碩士論文網」與「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資料查詢」

這兩個電子資料庫進行搜尋。首先,進行「全國博碩士論文網」的搜 尋,以「學校本位課程」為論文名稱或關鍵字輸入,共計 220 筆資料,

根據研究主題與範圍,逐一刪去不適合的資料,例如:曾巧如(1999)

的《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

其研究目的在於建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策略,並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收 集嘉義縣市國中小校長的意見,非關注教師經驗;同樣的,邱佩誼

(2003)的《國中藝術與人文教師實踐學校本位與統整課程之個案研 究》以學校本位與統整課程為背景,主要探討教師理念與實踐的關 聯,非以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歷程為核心,兩者皆不符我以學校本位 課程發展推動下教師經驗為研究主題,故予以刪除;另外,黃惠珍

(1997)的《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一所學校之個案分析》則 因不符我以中小學為研究範圍而被捨去等等,最後獲得 50 筆學位論 文資料。

最後,再針對國家科學委員會網站的「專題研究計畫資料查詢(含 成果報告)」資料庫,善用綜合查詢,輸入計畫名稱關鍵字「學校本 位課程」搜尋 80-97 學年度相關專題研究案,得 28 資料筆,同樣以研 究主題與範圍為限制,並捨棄無成果報告電子檔的資料,得 4 筆專題 研究案資料。經過上述的資料搜尋與篩選,共計 54 筆資料,學位論 文 50 筆,專題研究案 4 筆。

Foucault 所揭示的權力與知識的生成是一體兩面,因此也影響筆 者探討相關研究,研究本身就是權力關係的實踐,那麼研究再現的教 師經驗論述是如何被描述、分析與生產?最後,從當前的研究成果中 反思,回饋到本研究的設計。

壹、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推動下教師的「共同經驗」

49

自 1998 年張嘉育的博士論文《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 研究》開始,一連串關注國民中小學教師相關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經 驗,就在教育研究領域綻放開來, 2001 年之後更是數量大增,

1998-2000 年相關論文僅為 11 篇,2001 年-迄今則增至 43 篇,將近四 倍之多。對照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動脈絡,90 學年度正值「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開始實施,可見教育政策的推動對教育 研究領域具有直接且深刻的影響力。

瀏覽 54 筆研究資料,筆者發現研究再現與分析學校本位課程發 展推動下的教師經驗,不管研究核心主題為何,超越不同研究取徑與 方法,以相似的研究模式與歷程,包括研究關係的差異、問題意識的 形成、教師經驗的採集與分析等等,產生出某種「共同經驗」。 一、研究者與一般教師的位置差異與關係

在研究中,研究者與被研究者是一種關係,會因存在文化與社會 網絡中不同的位置,經驗也會不同;在「知」與「被知」間涉及複雜 的權力協商,研究者應該要有自覺保留此一協商空間(卯靜儒,2004:

6)。

綜覽當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研究者的背景與位置出現變化,

一開始是來自純學術背景的教育界學者專家或研究生,到後來有越來 越多現場教師投入,尤以擔任行政職務者為眾,例如校長、主任與組 長。由此可說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動對學校現場帶來相當的撼 動,刺激教師紛紛加入研究行列;然而為何多為學校行政人員呢?或 許是因為學校行政人員是教育現場承受教育政策的前線,因此當他們 進入學術殿堂再進修時,為兼顧研究與實務工作,這樣的研究主題可 以收到一石二鳥的效果。例如,王瑞輝(2002)身為研究個案學校的 校長,遭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衝擊,面對新的課程概念:學校本位 課程、學習領域等,教育當局又無明確的規範,來自現場的課程發展 的疑惑與需求,促使其進行行動研究以建立服務學校的學校本位生活 課程。

總言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動對整個教育界,不論是學術領

50

域或教育現場,都投下激發論述能量的巨石,研究者前仆後繼地探究 在此脈絡下的教師實務經驗。

不管是專家學者、研究生,還是學校行政人員,他們所處的位置 都與我研究所關注的一般教師不同,位置的差異除了帶來經驗的不 同,研究歷程也可能形成權力效應。不乏有研究者注意到此關係,例 如位王瑞輝(2002)認為校長與教師的法職關係,很可能造成教師的 過度服從,而非教師真正的經驗,影響資料收集的可信度;另外,陳 勝裕(2003)也提及避免扭曲參與人員的觀點,所採取策略是盡力地 搜集資料和仔細地分析資料。

然而上述研究都只關注到關係差異對研究「真實」的影響,在知 與被知的權力協商中研究者的學術地位居於主導,對教師經驗的分析 與解釋仍相當權威,對不符理論視框預想的經驗,通常模糊帶過,或 認為其知能不足。例如緒論所提陳莉麗(2000)、王瑞輝(2002)的 研究。

二、問題意識的形成

所有研究的問題意識與動機多來自相似的背景,教育改革政策的 促動,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實施,帶進新的課程理念,例如學校本位 課程發展、學習領域、統整課程、六大議題等。另外,認為是為滿足 教師專業自主與學校發展的需求。

三、教師經驗的採集與分析

總體的研究取徑與方法傾向質性研究,甚至有固著於某些取徑或 方法的現象,例如行動研究、個案研究、(參與)觀察、(深度)訪談 等,僅見兩例例外,例如顏學復(2001)的研究《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的實踐與反省:以一所開放空間學校為例》,為求更貼近教師現場的 主觀經驗與意識,採用教育民族誌;而陳勇男(2005)的研究《課程 改革中的教學實踐、對話與省思:一位國小資深自然科教師教學專業 成長之路》則使用敘說研究法。

51

絕大多數是以一個個案學校內的教師為研究對象,運用與結合多 種質性方法,以更貼近教師的在地脈絡,重視他們的觀點,以及詳細 描述他們的經驗,然而這類研究考驗著研究者的傾聽和溝通的敏銳 度,以及如何剪裁、組合和分析解釋文本,處理理論與經驗的複雜對 話關係、文字的運用能力等(卯靜儒,2006:5)。

其中尤以宣稱行動研究法與個案研究法為眾,其研究方法的理論 基礎特別強調理論的角色,前者強調個體反省批判以促成理論與實踐 的對話,藉以改變現狀問題(甄曉蘭,2004:203-205),而後者訴諸 明確的理論命題指引研究所要觀察的範圍(Yin, 1994; 引自潘慧玲,

2004:200-202),因此絕大多數的研究架構是先行進行學術理論的探 索,再引之檢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下的教師經驗,期能完成有理論支 持的經驗研究;即便有研究者的書寫突破傳統架構,以敘說的手法描 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教師經驗,但仍然隱含上述的框架,展現出理 論「檢查」經驗的效果,帶有評價的意味。

雖然研究者會因研究旨趣對教師經驗著墨有輕重或主題的差 異,但是眾研究呈現教師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經驗,多循課程發展的 時間歷程、或參照學者們提出的模式,依先後階段呈現線性的書寫,

而透過觀察、訪談所得的教師經驗就在這樣的框架下,被剪裁、選擇 與編排,呈現相似度極高的發展經驗。例如:在郭蒨樺(2007)的研 究中,教師發展課程的歷程就是參照 Tuckman 和 Jensen 的模式,分成 形成、溝通、調整、表現與轉換等階段。

而剖析這樣的經驗論述,其核心主要環繞「專業」、「自主」與「不 斷成長」等概念,訴說教師的知能、角色、態度等層面的「應然」,

透過規範、納入與排除等機制,形塑教師主體。

貳、反思、啟發與前進:本研究的展望

一、教師經驗的歷史面向

Foucault 認為主體是歷史的累積,換言之,我們之所以成為今天

52

的我們,是來自於好幾個世紀的個體性,在當前的權力關係運作下,

透過經驗的構成,強加於我們身上(Foucault, 1982:216)。因此,當我 們要瞭解教師經驗的構成,不可忽略時間的歷史脈絡,包含社會層面 與個人層面。對此,可借鏡 Denzin 所提出歷史進入研究過程的幾種途 徑:其一,將現象置放於較大的歷史社會結構之中-此一結構形塑、

影響或限制了社會的過程,包含微觀與鉅觀的權力關係、日常社會互 動與經驗中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文化意義等;再者,個人歷史與生命傳 記也是一種歷史,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歷史帶入被研究的事件之中

(張君玫譯,2000:46)。

基此,本研究在文獻探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動」,以教師 為中心,以政策實踐與學術論述的角度,描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推動 下較大的社會結構。再者,研究方法選擇敘述訪談法為資料蒐集的方 法,蒐集長時間的經驗資料,將個人歷史帶進研究歷程。

二、研究本身就是權力關係的實踐

傳統認為知識與權力是二元對立,認為知識追求的是真理,而權 力只會帶來扭曲的意識型態。事實上,Foucault(1995: 28)認為權力 產生知識,知識與權力是直接地相互包含,權力關係總有相應知識領 域的建構,任何知識也同時預設與構造著權力關係;因此,主動認識 的主體、被認識的客體以及知識的模式,必須被視為權力/知識的基本 牽涉及其歷史轉變的多樣效應。易言之,Foucault 強調知識是社會與 政治的建構物,取決於權力關係,而知識實踐本身就是權力關係的效

傳統認為知識與權力是二元對立,認為知識追求的是真理,而權 力只會帶來扭曲的意識型態。事實上,Foucault(1995: 28)認為權力 產生知識,知識與權力是直接地相互包含,權力關係總有相應知識領 域的建構,任何知識也同時預設與構造著權力關係;因此,主動認識 的主體、被認識的客體以及知識的模式,必須被視為權力/知識的基本 牽涉及其歷史轉變的多樣效應。易言之,Foucault 強調知識是社會與 政治的建構物,取決於權力關係,而知識實踐本身就是權力關係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