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Foucault 的主體與權力論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Foucault 的主體與權力論述

課程改革的推動是集合社會不同領域的意見與力量,透過影響中 央與地方政府的政策決定、規劃與運作,往往以立法或行政命令的形 式,由上而下地實踐於教育現場,改變其課程內涵與基層教育人員的 價值觀念等等,這一切看似理所當然的推動歷程,由中央到地方、由 地方到學校,每一個環節都牽扯著「決定」,到底由誰來決定,其決 定的合理性為何,又造成什麼實質上的改變,背後都離不開對權力運 作與效應的討論。換言之,課程改革實際上是揭開一場多方權力的角 力秀,提供它們彼此競逐的舞台。

「權力」一直是社會學不斷研究與探討的重要主題,隨著時代變 遷與累進,權力的相關理論與研究擁有豐富的成果,而課程改革議題 也有不少權力的相關研究。吳裕聖與卯靜儒(2004:1)就曾指出,

課程改革往往涉及兩種不同的權力運作:一是比較接近新馬克思主義 和韋伯主義的權力壓制性與合法性的問題;二則是比較接近傅柯的知 識/權力共生關係的權力生產性和策略性的問題。前者是把權力視為一 種壓抑,認為擺脫了上對下的法治權,顛覆了機構的宰制,人就可以 獲得自由;對此 Foucault 提出質疑,認為權力不該只有壓抑與禁止(當 然這也是權力的一種策略),它還可以生產論述,引出愉悅、形成知 識。

本研究基於筆者自身經驗反思,與 Foucault 的主體與權力論述多 有共鳴,因此對他所謂生產性的權力深感興趣,好奇其權力內涵為 何,與主體間又呈現怎樣的關係。底下筆者將簡介 Foucault 思想的特 性,再針對本研究所關注的權力觀做探討,並兼論主體與權力關係。

壹、 Foucault 的思想特性

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國人,被視為繼 Jean-Paul Sartre 之後,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領域中重要的思想家。他是法國典型思想 家,具備跨領域的廣泛思考-哲學、歷史、心理學、醫學等,也因此

34

他的思想與作品蘊思磅礡,難以確切歸類為哪一範疇(Fillingham, 1993:

2-5)。

Foucault 的思想相當多變,以致於他的思想存在難解的矛盾,不 易被全盤掌握;這一點他自己似乎也有自覺,但他樂見這樣的思想發 展,在《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這本書緒論的最後一 段話充分表現他的立場:

不要問我是誰,也不要要求我保持不變:讓我們的官僚及警察們 來清理歸納我們的文件吧。至少在我們寫作時,不要用他們的「道 德標準」來衡量我們吧。(王德威譯,2001:88)

美國學者 Hubert Dreyfus,是研究 Foucault 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Dreyfus(2004)就曾肯定 Foucault 不同時期思想的改變,認為「這可 以證明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開放自身的鑲嵌(embeddedness)以修正他 或她的文化實踐」。換言之,Foucault 勇於檢討、批評自己過去的思 想,求新求變,也藉此不斷擺脫自我。

儘管 Foucault 的思想有些難以捉摸,但其獨到之處隨著後現代風 潮,已造就當前人文科學領域出現「Foucault 熱」(何乏筆、楊凱麟、

龔卓軍譯,2006),此一現象也顯見於教育學研究領域。尤其是他中 期對知識與權力的觀點,以及對主體的重新思考,已開啟教育領域另 類研究觀點與模式。目前英美或者台灣的教育學術研究應用其觀點,

所牽涉的主題相當廣泛,而本研究便是在這樣的學術脈絡中產生,受 其思想的啟發。

面對 Foucault 思想廣博與變動的特性,與過去對理論研究的刻板 印象相衝突,筆者曾為此迷惘,也曾因無法全盤通透他的思想而感到 困窘。不過正如同 Peters 和 Besley(2007: 3)指出今日閱讀 Foucault 的另類思維,建構性的詮釋觀點反而能鼓舞與激勵出更多元豐富的研 究想像:

Foucault 是個思想彈性的人( Mr. Elastic Man),獨創與混成

(portmanteau)的思想家。我們可以在他的思想方面上或思考的

35

影響去選擇,以闡述一個主張,說明一個觀點,檢視一個論點或 視野,以梳理我們自身的理論直覺(hunches)。Foucault 也鼓勵 這樣零碎、無系統與富想像力地運用他的作品,他也是以『工具 箱取向』閱讀尼采與海德格,以完成他自身的目的。

概述其思想發展,Foucault 早期研究一直被認為是以權力為主 軸,但到了後期他突然興趣轉向:「我研究的中心議題,不是權力,

而是主體」(Foucault, 1982: 209),一時間主體取代了權力成為他的研 究核心。這看似斷裂的轉變,仍有不少學者認為他的權力研究與主體 研究是相互交疊、一體兩面的關係(林淑芬,2004:130;姚人多,

2000:128)。就筆者的瞭解,兩者的關係的確是相輔相成,雙邊的認 識有助於理解他的思想。接下來將介紹 Foucault 的權力觀,並兼論其 對主體的思想。

貳、 Foucault 的主體與權力論述

一、解構現代性主體的謊言:人是在權力關係運作下進入主體位置 體察台灣當前的社會與文化氛圍,「主體」二字時常出現在眾人 的話語裡,被認為是無庸置疑、理所當然的用詞。蘇永明(2006:2)

曾指出台灣自解嚴以來,在政治上、文化上、教育上都出現建構台灣 主體的呼聲,然而在參照後結構主義「主體已死」的主張,讓人質疑 前述主體的正當性,甚至還隱含著排他性,過份強調自身的正當性。

主體概念在西方哲學史的發展脈絡,可以現代與後現代的分野來區分

(蘇永明,2006:10),而當前眾口同聲所指的主體概念,其假設指 涉對象具有理性、自主性與創造力等無可取代的普遍本質,就是屬於 現代主義下單一、共同與形而上的主體觀。

現代性主體觀源自 René Descartes,其透過方法的懷疑論(dubitatio methodica),對一切加以懷疑,懷疑感官事物,也懷疑主體狀況;當 走向思維主體,反省式的探討中,他認為懷疑的主體及行為(思想)

都是不可懷疑的,基此找到並肯定思維主體的存在,將能思、理性的 自我視為哲學的起點、知識的源頭(鄔昆如,2000:14-15),即名句

36

「我思故我在」,因此「我」就是思維、心靈、智能、致力、理性、

意志等現象,即追求真理的能力。也因此中世紀以降,人們不再相信 上帝為真善美的來源,認為憑藉理性人就能追求上帝保證、清楚明確 的真理,找到真善美。承之,Immanuel Kant 賦予我思主體先驗哲學 基礎,使理性具更高的地位,而人的(思想)主體-所有人都一樣的 認知結構,亦更具認知權威(蘇永明,2006:48)。Georg Hegel 則是 進一步將主體放入社會、歷史及文化層面,擴展主體的內容,主體已 經膨脹為歷史辯證過程的本身和全體,主客觀的關係已邁向統一(馮 朝霖,2000:50)。主體在哲學家的演繹思考下已然獨立於個體、世 俗與歷史之外,人們透過追求它可以展現真正理想的自我。而這樣的 主體是普遍存在,其理性、完美與獨一無二的特性是永遠領先與指導 人類。

回顧當今教育改革的理念與思想,對於人亦隱含如此的現代性主 體觀。被視為教育改革火車頭的四一0教改運動,以及後來底定教育 改革藍圖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從它們宣示理念與目標的相 關文件中,可以看到對教師與學生寓有現代性主體之假設。以四一0 教改運動發起期間首度公開刊登之號召性文章〈四一0教育改造與推 動教育現代化〉4一文為例,對於教師與學生皆假設其理性與自主的本 質,只是深受舊有社會與教育結構裡中央集權式壓迫,導致教師有志 難伸、學生身心殘害,主體的展現有賴掙脫社會與教育結構的權力宰 制:

學生自從踏入學校開始,小小年紀便承受著難以掙脫的壓力,一 方面是升學考試的重擔,另一方面是集體管理的箝制。學生的個 體發展與個別差異,無法像一般現代國家的學童一樣,受到教育 工作者應有的重視。同時教師也沒有自主的教學空間去發揮他

(她)們的教育抱負,時常不自覺的流為升學與管理的工具,一 些自覺的教師雖想據理力爭,但面對強大的中央集權的教育體 制,個人很難奮發,……。至於家長,則只能無助無奈卻無比憂 心的眼看自己的小孩身心忍受著千百次考試的煎熬,眼看他們的

4此文是原載於 1994 年 1 月 29 日自立晚報第三版。

37

個性、好奇與創造力,一天天被壓抑而消失(黃武雄,1997:

157-158)。

而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所完成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 書》,延續四一0教改運動的理念,在論述教育改革的理念與目標,

更揭舉主體的追求是現代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領域共同努力的方向,

此亦即教育改革的目的,促使教育現代化、正常化,以協助學生完成 主體的追尋;而為完成前述目的,教師專業自主亦須受到重視,實踐 自身的主體。

目前社會各階層、各領域都在逐步加強自主能力,主體性的追求 成為現代社會的明顯趨勢,這種趨勢使指導式的教育越來越不能 充分符合需求。家長、社區對教育事務要求有更多、更廣泛的參 與,公民也要求更多終身學習的機會。為因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的 特點與變遷方向,教育現代化更應配合主體性的追求,反映出人 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國際化的方向。...。教育改 革的工作既要矯正現有體制的弊病,更要建立新的秩序與價值。

在理念上,首要的措施應該是教育鬆綁,不僅要解除教育體制上 的不當管制,還應該祛除錯誤觀念與習慣的束縛。其次應該由保 障學習權出發,讓學習者的主體性得到尊重。為維護未成年人的 學習權,父母的教育權應給予適當的保障。而另外從施教者的立 場看,教師的專業自主也必須加以維護。(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

而本研究所探討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其推動實際上就是要落實

而本研究所探討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其推動實際上就是要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