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省思

第三節 省思

本研究以「變革準備度」為主題,選擇一所完全中學為研究對象,主要原因之 一乃是研究者本身也是完全中學的校長,兩所學校地理位置、規模大小、文化氛圍 差異極大,但正可透入訪談及文件深入了解兩所完中在準備變革的歷程之「同」與

「異」。研究者期待這份為偏鄉小校在變革巨輪下留下的印記,不但對學術有所貢 獻,同時也可以從中獲得不同的啟示。研究者從一心高中的故事獲得的省思有以下 幾點:

第一點是有關兩校面臨的挑戰和突圍的勇氣與策略。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位於 都會區,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比起一心高中,在推動新課綱上較具優勢。不過,

無論學校處於何方,兩校校長皆認同課綱變革的精神與價值,也同樣掌握新課綱核 心理念致力於擘劃學校願景、勾勒學生圖像、繪製課程地圖、爭取校外資源、激勵 學校老師。當然,因為學校文化差異、脈絡不同,所以面對的挑戰也有差異。一心 的發展出現生存危機,高中部招生尤其不易,PH校長的使命為奮力拯救一艘即將 沈沒的船,以推出高中部的特色課程、國中部的多元選修為切入點,讓課程成為翻 身或轉型的槓桿。相較之下,研究者所在的學校尚不至於面臨存亡命運,不過從內 在變革最大的挑戰是與傳統的升學思維抗衡。「實施新課綱,讓課程發光發熱」是 一心穩住學校的策略之一;「實施新課綱,會不會讓升學率下降?」是研究者學校 教師於推動課程改革初期的疑慮。兩校面對的挑戰不同,不過學校與多數教師都逐 漸展現變革意願並展開變革的行動策略。一心高中部老師動能很強,國中部老師慢 慢跟進;研究者的學校師長也慢慢認同推動課程的必要性,不過比較之下,一心突 破重圍的勇氣更值得敬佩,變革的作為也值得學習。

第二點是兩校都有跨領域社群,不過一心高中的社群以開發一門課為任務,是 值得學習之處。一心高中教師人數少,一人身兼數職,卻能夠落實跨領域課程設計,

難能可貴。受訪的老師表示,學校員額編制小,單打獨鬥頗為吃力,團結合作方為

王道;此外,他們也認為小校相較於大校,容易凝聚、形成共識。但在這些優勢之 後,是老師們展現變革效價與組織承諾,信任領導和共識的夥伴,願意犧牲時間共 同備課、觀課和修正課程。國高中部皆透過優質化經費成立跨領域的社群作為研發 課程多元選修及校訂必修的單位,社群召集人成為核心小組的成員,讓他們更接近 決策核心,並擁有較多的資訊和資源,無形之間提升變革準備度。跨領域開發的課 程超越教師所教授的學科專門知識時,這些老師主動積極安排相關增能活動,有個 別學習、有共襄盛舉,也會主動連結校外資源,拓展學生學習的機會、豐富學生學 習的內涵。

在研究者的學校,課程往往以教師個人或是學科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為研發設計設計單位。雖然學校有成立多元選修社群和校訂 必修社群跨領域社群,但這些社群並非以共同開發一門課程為任務,主要專業學習 活動為確定課程實施的流程、選課、評量規準等,有時會安排老師分享其設計的課 程,不過實質跨領域的課程尚不多見。最近,有一個社群比較貼近一心的跨領域社 群是由圖書館主政,號召20多位教師成立的自主學習社群,這些老師為高一新生共 同設計三個自主學習微型培力課程,於108學年的彈性課程,頗受好評。其他跨領 域的社群則屬自發性,在適當的時機,以主題式合作設計課程活動,如國文與音樂、

英文與科技等,展現不同的學習亮點。雖兩校開發課程各有策略,跨域社群開發一 門課程的作法更可直接促使教師進行更多的專業學習和對話,是未來研究者的學 校可以學習之處。

第三,研究者從一心高中招生宣導策略學習到行銷學校不同的策略。受少子化 的影響,行銷學校、展現亮點為當務之急。不過一心高中以課程為招生的策略,是 研究者覺得可以學習之處。其實,除了由輔導室進行校外宣導招生活動之外,在過 去,研究者的學校也曾像一心一樣辦理過國小數學營或是國高中Open Day,後來 評估效益不大,就停止類似的活動,改為拍攝影片或製作系列海報來行銷學校。不 過,研究者自我反省,與其讓招收對象被動了解,不如讓他們實際體驗。若學校參 訪活動或是營隊效益不佳,應該積極調整作法,而不是取消活動。此外,研究者有 時會以體恤老師的思維,減少勞師動眾的動員活動,不過看到一心的老師們可以配 合規劃1-2小時的微課程,讓小學生或國中生體驗,還可以到校外以社團的方式展 現學校的特色,領悟到老師其實都具備共同的特質,只要領導團隊更加堅定,更多

誠意,相信老師們會以發揮課程亮點為榮,並且以提高學校能見度為為己責。「溫 柔的堅持」是研究者可以再深化之處。

最後,研究者感覺各校對於此波課程變革的認知和準備因校而異,結果也會大 不同,但是對於總綱所要求的基本盤勢應該有一致性,當學校落實準備這些基礎工 作後,「應該」有機會呈現以下從外到內的轉型樣貌,(1)空間轉型:新課綱各類選 修課程或分組教學對於空間需求量大,為滿足不同課程與教學的需求,學校必須盤 整空間、改造空間、製造空間,改變既有學習空間樣貌。(2) 課程轉型:部定必修 不再是學習唯一的重點,多類型課程的安排不但打破學校原有的作息安排,並且促 進教師發揮團隊精神,共同設計課程及分享歷程。(3) 教學轉型:因應入學考試納 入素養導向題型的趨勢,教師努力增能、突破傳統教學法,從單向灌輸學生知識轉 變為給予學生機會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室教學風景因此改變為多樣化。

(4) 學習轉型:新課綱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增加學習選擇,提升「學習如何學習的 能力」和獨立思考受到重視,學生被訓練具備思考、自學、表達、研究和解決問題 的能力。(5) 角色轉型:普高課改新增「課程諮詢教師」和「學生學習歷程」,賦 予導師新角色和新功能,有些學校甚至思索打破傳統導師制,讓全校教師共同承擔 責任。(6) 組織轉型:多元複雜化的課務帶入大量的行政業務,連動學校行政組織 變革,分工成為藝術,組織重整成為新選項。(7) 文化轉型:最深層的變革在組織 文化,為了讓新課綱順利上路,理想的校園文化充滿信任、合作,處室與處室間、

行政與教師間的對話與溝通順利和諧。

在課程改革的脈絡下,一心高中譜寫的課變革準備歷程故事,不但是扭轉學校 命運的希望工程,同時實踐新課綱「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願 景、以及轉化教育內涵與品質的機會。然影響教育的因素錯綜複雜,正因如此,可 能許多學校對於學校或是課程未來發展,就如本研究之個案學校,「沒有把握,先 做了再說!」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卯靜儒 (2014)。改革即改變嗎?─ 教育改革理解路徑之探索。教育學刊,42,1-37。

白亦方、劉修豪、黃炳煌 (2011)。形塑完美的國民:課程史觀點。載於國家教育研 究院(主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頁253-276)。臺北市:國家教育 研究院。

石滋宜 (1996)。世紀變革。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石滋宜 (2005)。变革:企业永续经营之道。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吳武典 (2005)。臺灣教育改革的經驗與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3(1),35-68。

吳秉恩 (2013)。新時代卓越領導與發展~兼論變革領導力。文官培訓季刊,2,1-24。

李子建、尹弘飈 (2005)。教師對課程變革的認同感和關注:課程實施研究的探討。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107-128。

李家同 (2012年5月16日)。我對12年國教的16點看法與7疑慮。【線上論壇】。取自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20516/46686.htm#ixzz5Y67oSYSj

杨小微 (2005)。转型性变革中的学校领导。教育研究与实验,4,23-27。

周祝瑛 (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 臺北市:心理。

林天祐 (2002)。認識研究倫理。載於林淑玲、陳麗鳳、張金年、傅明儀、謝雅惠、

林天祐、劉春榮(主編),研究論文與報告撰寫手冊(頁96-134)。臺北市:

臺北立師範學院輔導中心。

林永豐 (2017)。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學習重點的規劃思維與意涵。課 程與教學,20(1),105-125。

邱惠美 (2015)。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教師教與學變革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姚美華、胡幼慧 (2008)。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 實例 (頁117-132)。臺北市:巨流。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 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頁133-142)。臺北市:巨流。

范信賢 (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明輝 (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及其因應策略。教育研究集刊,38,1-21。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

87-120。

張盈堃、陳慧璇 (2004)。矛盾: 基層教師生活世界的宰制與抗拒。應用心理研究,

21,35-62。

張茵倩 (2017)。面對十二年國教的校長課程領導新思維。研究教育月刊,276,27-40。

教育部 (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陳佩英 (2008)。教師領導之興起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71,41-57。

陳佩英、Wang、Olivier(2020)。教育變革準備度的概念發展與重要因素之探究。

未出版手稿。

單文經 (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 例。教育研究集刊,45,15-34。

單文經 (2004)。論革新課程實驗之難成。教育研究集刊,50(1),1-32。

甄曉蘭 (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

歐用生 (2003)。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 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集刊:教師專

歐用生 (2003)。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 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集刊:教師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