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真積力久則入」與「習熟」

第三章 習熟論中的身體實踐思想

第一節 「真積力久則入」與「習熟」

一、「禮教」與「思慮」的先後關係

荀子與徂徠都重視外在規範,是故特別重視學習的對象以及學習環境。禮教 作為學習的對象,必須要有崇高而不被質疑的地位,才能作為準則。對於禮教的 位階,荀子認為禮教乃是聖人所生,故曰:

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度 者,是聖人之所生也。77

禮教既是聖人所生,那麼作為學習標竿就不會誤入歧途。而徂徠對禮教的起源明 顯受到荀子影響,且對於「聖人」的信仰可說是堅定不移,徂徠曰:

學問之道,以信聖人為先,蓋聖人知大仁至,而其思深遠也。其所立教 人之法,治國之術,皆有若迂遠不近人情者存焉,乃後儒好自用其智,

而信聖人之不深。故其意謂上古之法不合今世之宜,遂別立居敬窮理主 靜致良知種種之目焉,是皆其私智淺見所為耳,殊不知道無古今一也。

77 李滌生:《荀子集釋》,〈性惡〉,頁545。

設使聖人之教不合今世之宜,則亦非聖人焉,故學者苟能一意遵聖人之 教,習之久,與之化,而後能見聖人之教亘萬世,有不可得而異者也。78

甚至出現「聖人之教一定是好的,如果聖人之教不合時宜,那就不是聖人」的循 環論證,以及提出「其教人之法、立國之術若有迂闊不近人情的部份,是後儒不 信聖人別立名目的淺薄之見所造成」的論述來維護對聖人的信仰。在徂徠「古有 聖人,今無聖人,故學必古」79的立場下,學習的先決條件就是「信聖人」,學 習的對象則是「先王之道」,而學習的方式為「習之久,與之化」首先來看徂徠 界定的學習「教材」為何,徂徠曰:

學者,謂學先王之道也。先王之道,在《詩》、《書》、《禮》、

《樂》,故學之方,亦學《詩》、《書》、《禮》、《樂》而已矣,是 謂之四教,又謂之四術。《詩》、《書》者,義之府也。《禮》、

《樂》者,德之則也。德者,所以立己也。義者,所以從政也,故

《詩》、《書》、《禮》、《樂》,足以造士。然其教之法,《詩》曰 誦,《書》曰讀,《禮》、《樂》曰習。春秋教以《禮》、《樂》,冬 夏教以《詩》、《書》,假以歲月,隨陰陽之宜以長養之,使學者優柔 厭飫于其中,藏焉、脩焉、息焉、游焉,自然德立而知明焉,要在習而 熟之,久與之化也。是古之教法為爾,《論語》所謂博文約禮者是也。

雖然,先王之道所以安民也,故學先王之道,而不知其所以然,則學不 可得而成矣,故孔門之教,必依於仁,茍其心常依先王安民之德,造次 於是,顛沛於是。終食之間,不敢與之離,則德之成也速,而可以達先 王之心也。80

聖人所立的教人之法、治國之術就是先王之道,內容具體記載於《詩》、

《書》、《禮》、《樂》等等各部經典中,是以學習先王之道必先由經典入門。

78 荻生徂徠:《弁名》,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50。

79 荻生徂徠:《学則》,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57。

80 荻生徂徠:《弁名》,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49。

徂徠認為對學習的事物熟稔且不離棄,「習而熟之,久與之化」自然就會了解學 問的道理,長久下來則可通達先王之心以達安民之德。徂徠認為先王之道其中的

「禮」是用以立己成德之準則,接下來就要來探討荀子與徂徠對於禮教的學習態 度與方式有何異同。

荀子與徂徠在學習「禮」的過程中可以歸類出三點,第一點:目的相同。第 二點:方法相似。第三點:態度不同。兩者習禮的目的都集中在個人成德與政治 統御而用。而在學習方法上,荀子因主「性惡」,強調透過「偽(人為)」的方 式來向善,這種人為的方式乃是「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作為 可學、可事並且能使人為善的對象,就是禮。荀子言學習的要點在「真積力久則 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81其中「積」為積學、「力」為力行、「久」為不息。

透過不止息的學習與實踐,自然能夠進入聖人之域。荀子曰:

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 後成謂之偽。82

如前所述,荀子認為情是性的外在反應,人動情起念而心為之擇其可否稱之

「慮」,慮就是心的理智活動。經由心的的理智選擇之後,由「能」83實踐為現 實行動的行為稱之「偽」。而經過多次的思考並付諸實行、積慮習能所養成的人 格,就是人為之「偽」的結果。由此觀之,荀子重視的是透過理智思考判斷並不 斷累積經驗所得的成效,「偽」雖然是人為的行為,但不是盲從規範而已,還要 透過心智思考抉擇而成,而最終要能達到「化性起偽」之效。荀子曰:

人無師法,則隆性矣;有師法,則隆積矣。而師法者,所得乎積,非所 受乎性,性不足以獨立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積 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也。注錯習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

81 李滌生:《荀子集釋》,〈勸學〉,頁10。

82 李滌生:《荀子集釋》,〈正名〉,頁506。

83 此「能」即為〈天論〉篇之「耳目鼻口形能」之能。參照李滌生:《荀子集釋》註釋九,頁 508。

二,所以成積也。習俗移志,安久移質。並一而不二,則通於神明,參 於天地矣。84

積習並非人所本有的,是透過師法得之的「可為之力」,「性」乃是自然天生而 不可為,但如以人之力量導正感化,將「禮」安排於生活中使人們接觸習染,就 可使其達到改善風氣、感化人性的效果,學習的態度需專心一志心無旁礙,便能 積累學習成效。荀子學習的目標見〈勸學〉篇所言之「始乎頌經,終乎讀禮」,

積學的主要內容當然離不開「禮」,師法禮教並學之積累,最後便能達到以人為 的方式改變自身性情的結果,即是「化性起偽」。

在教育與學習論中,相較於荀子的「偽」連結人性論與禮教學習,徂徠的

「習熟」較為偏向單純的學習論,徂徠曰:

風俗,習也;學問之道,習也。以習善則為善人,以為惡而成惡人。學 問之道,習熟而成習慣也。85

風俗是一種社會特殊的習性,而求取學問的方式擇是學習,學習善的事物則可成 為善人;學習惡的事物就會淪於惡人,為學的道理,就是學習並且熟悉直至成為 習慣。徂徠曰:

學之方,習以熟之,默而識之。至於默而識之,則莫由所不知焉,豈言 語所能及哉。86

徂徠強調學習方法中的「熟」必須要能夠「默而識之」,也就是強調對學問的認 識並記憶。辻本雅史教授表示:「所謂『習熟』,意味著體會這個反複經驗的身

84 李滌生:《荀子集釋》,〈儒效〉,頁153-154。

85 荻生徂徠:《太平策》,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473。

86 荻生徂徠:《弁名》,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19。

體或心的全體(『心志身體』),那種認識未必是被意識化的認識。」87學習之 後必須記憶,接著要以長時間以身體力行進入反覆學習的階段,等到習慣之後就 會熟悉、熟悉之後自然會了解,不必透過以言語傳授的方式來教化,自然就可以 達到目的,徂徠曰:

禮樂不言,何以勝於言語之教人也,化故也。習以熟之,雖未喻乎,其 心志身體,既潛與之化,終不喻乎。88

故徂徠的學習進程可整理為:「習 ─ 熟 ─ 化」之步驟,學習並且熟悉之後,再 潛移默「化」。而荀子的學習進程則是:「慮 ─ 積 ─ 偽」。荀子的「偽」與徂 徠之「習熟」彼此都強調「累積學習」的重要,但兩者在此過程中有一明顯的差 異,在於荀子的「積習」必須建立在「慮」的前提上,「真積歷久則入」的過程 中有注重理智思考的部份,而徂徠卻強調「習」而「熟」之,「默」而「識」

之,兩者對於「思慮」過程的先後順序與重視程度,成為荀子與徂徠在各自「學 習論」中的不同思想特色。

二、「化性」與「潛移默化」的學習方針

如前所述,徂徠與荀子的禮教學習論中,有一極為關鍵的相異之處,在於兩 者雖然都強調禮教積習的重要性,卻對「知識教育」與「理解過程」上有明顯不 同的態度。荀子為推行禮教,提出「性惡」之人性論來說明為何要施行禮教,強 調後天經驗之學。在《荀子》各篇章亦散見實行禮教的預期成效,並有〈勸學〉

一篇詳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荀子認為「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 矣。」89由此得知荀子在學習的態度上,重視理解和反省,是「以智成德」。荀 子曰:

87 辻本雅史著,張崑將、田世民譯:〈荻生徂徠的習熟論和教化論:近世教育思想試論〉,收錄 於《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與媒體》,頁114。

88 荻生徂徠:《弁道》,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05。

89 李滌生:《荀子集釋》,〈勸學〉,頁2。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 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 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 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 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

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 矣。90

從此段可看出荀子認為學習以誦讀經書為始,以研讀禮法為終,對於學習的順 序、範本、目的都有明確的說明,再加上學習過程中也強調「積慮習能」的理智 思考和實踐累積,於吸收知識的過程中就不只是單純的認識記憶而已。而徂徠的 學習法在「成德路徑」則與荀子有些不同,徂徠曰:

學問之道,其始在默而識之,然後能學而不厭也。學而不厭,而後能教 而不倦也。此德者己之德也。易曰:「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人各以 其性之所近而成德焉。91

徂徠的學問之道就是學習禮教之道,由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至教而不倦是對學問 的輸入到輸出,當能夠輸出時就已經算是有仁且智的「德者」。若欲進一步探討 成德與禮教的關係,可以從徂徠對於「智」與「禮」之間的優位關係來分析,張 崑將教授表示:

徂徠則又把仁齋的「仁義禮智」之普遍道德,劃分為「仁、智,德也;

徂徠則又把仁齋的「仁義禮智」之普遍道德,劃分為「仁、智,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