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習熟論的政治效用

徂徠之身心禮儀簡圖

第三節 習熟論的政治效用

一、作為建構封建體制的位階關係

作為學習方法和教育觀念的習熟論,除了能成就個人成德目標之外,是否也 能影響或運用於國家治理?筆者在第二節結論提到,徂徠要向先王治世目標前 進,需先由「身體力行 ─ 學而習之 ─ 久而化之」的步驟展開,當自我修為達到 個人成德的目標後,就能夠過「實踐的自由」進而影響他人改善社會風俗,最終 則可達成「境界的完成」,也就是「先王之道」的實現。若以經營蜜蜂農場來比 喻這一連串的進程,首先要有一部分好的種子成為優良的花蜜供應源,而當這些 花朵吸引蜜蜂前來採集,之後也會使這些好的種子隨之散播,令其它花朵得到優 良的基因得以改造下一代,而後該農場就會充滿好的花朵,蜜蜂能採集優良的花 蜜,農場自然豐收。好的種子就是「先王之道」,勤勞的工蜂就是「不斷習熟的 君子」,最後能夠豐收的農場就是達成「先王治世」的目標,這是「習熟」在個 人教化所展開的路徑,那麼如果以「國家 = 治理者」的角度而言,接下來將探 討習熟對於「治理」的助益為何,又是否能作為政策來使用。

108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頁32。

109 杜預注、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襄公三十 一年,卷四十,頁23。

在進入徂徠的政策理念之前,首先要了解徂徠對於「教化民眾」抱持著什麼 樣的態度,張崑將教授曾提出:「徂徠學派所抱持的教化論基本上是一種『愚民 論』,嚴格區分武士和庶民階級,各有不同的職份倫理。」110徂徠對於民眾的教 化觀點如下:

民間的百姓,要讓他們知道孝悌忠信的事情。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不 必教導之,所以不可以教導他們超出《孝經》、《列女傳》、《三綱行 實》範圍之類的書。那些書籍以外的學問,只會增長人邪惡的智慧,以 至散亂無章,無所適從。如果百姓的邪惡智慧很流行的話,就會變成很 難治理他們了。111

上述可以觀察出徂徠帶有愚民論色彩的教育觀點,甚至認為需要篩選並限制民眾 取得知識的內容與和權力。徂徠所處的德川幕府時代嚴守士、農、工、商「四民 之防」,宛如金字塔的封建體制自然不會重視發展「人民主體性」的思想。另外 徂徠對於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分際非常明確,徂徠對於統治階級稱為「君子」,

而被統治者稱為「小人」,徂徠曰:

君子者,在上之稱也。...君者治下也。士大夫皆以治民為職,故君尚之 子以稱之,是以位言之者也。雖在下位,其德足為人上,亦謂之君子,

是以德言之者也。古之人,學而成德,則進之士,以至大夫,故君子者 成德之稱。112

小人,亦民之稱也,民之所務,在營生。故其所志在成一己,而無安民 之心,是之謂小人。113

110 張崑將:〈丁茶山與太宰春臺的論語解釋之比較〉,收錄於《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神 道、徂徠學與陽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頁161。關於徂徠愚民論觀點,張教授 於本章第五節:「愚民論」與「牧民論」中有詳細的分析。

111 荻生徂徠:《太平策》,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485。

112 荻生徂徠:《弁名》,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54。

113 荻生徂徠:《弁名》,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54。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君子在上之稱,小人謂民。114

君子,治民者之稱。包大夫以上,雖在下,其德足以長民,亦謂之君子 也。士學先王之道以成德,將以用於世。115

「君子=統治階級」與「小人=民眾」的觀念使得徂徠對兩者的期望和教育目標 完全不同,「君子以安民為己任,天命之人也。」116君子既是受天命之人「以治 民為職」,必須有不同於常人的特殊性和抱負,目標為學以致用,徂徠曰:

蓋先王之道,安民之道也。學者,學之也,學優則仕,已行其道。117

君子學以致用的目的當然就是治理下愚的「小人」,徂徠曰:

下愚謂民也,下愚之人不能移,則以為民,而不升諸士也。118

徂徠認為無法期待「下愚」的民眾移轉至「上知」的層次,所以民眾只要能遵循 既定的道理而行即可,不必也無法期待人民自知、成德。且徂徠對於「上知」之 人則沒有特別說明「能不能移」,或許徂徠已深植「君子者在上」的觀念,認為 上知之人根本沒有「移的必要性」,只要負責「治下」即可,從此可以觀察到徂 徠的階級觀念已經影響到人性思考的層面了。但也因為如此,徂徠對於人性「能 不能移」的部分出現矛盾,徂徠曰:

物者謂美也,美必傲效,是人之性也,是亦言其善移也。孔子又曰:

「上知與下愚不移。」亦言其他皆善移也。貞者不變也,謂人之性不可

114 荻生徂徠:《論語徵》己〈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章〉(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日本東洋圖書刊 行會排印本影印,1966年),頁245。

115 荻生徂徠:《論語徵》甲〈子曰學而時習之章〉,頁5。

116 荻生徂徠:《蘐園三筆》,收於《荻生徂徠全集》第一卷,頁511。

117 荻生徂徠:《論語徵》甲〈子曰學而時習之章〉,頁8。

118 荻生徂徠:《論語徵》壬〈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章〉,頁315。

變也,成之者性,言其所成就各隨性殊也。人性萬品,剛柔輕重,遲疾 動靜,不可得而變矣。然皆以善移為其性,習善則善,習惡則惡,故聖 人率人之性以建教,俾學以習之,及其成德也,剛柔輕重,遲疾動靜,

亦各隨其性殊,唯下愚不移。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19

一方面說「下愚不移」,一方面又說「人之性善移」,對人性抱持著「性者,生 之質也」自然性論的徂徠卻在「不移」與「善移」中出現了矛盾,會有此現象想 必為受到當時德川封建體制的影響,對統治階級的「武士」與被統治者的「農、

工、商」的位階定位分明,在位階高低已定的大前提下,將民眾「設定」為下愚 不能移,只要服從並遵循體制即可。但若要使民眾遵循體制而行,不論「能不能 移」教育仍是必要手段,故徂徠才會提出「美必傲效,是人之性也。」的觀點,

讓「習善則善」有了合理性和正確性。

徂徠雖在人性「能不能移」中出現矛盾,也不妨礙其追求「習善」的目標,

如同荀子的「性惡」其實是為了強調「人為而善」的重要性,即便徂徠無意脫離 封建位階意識的框架,也能用「習」來設計一套配合封建位階的系統。徂徠曰: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者性質也,人之性質,初不甚相遠,及所習 殊,而後賢不肖之相去,遂致遼遠也已。孔安國曰:「君子慎所習。」

得之矣,然孔子之心,實在勸學。如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

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正與此 章相發焉,上即上知,下即下愚,學知困學,乃指常人。故習誠有善 惡,而孔子之意,專謂及學而為君子,而後其賢知才能,與鄉人相遠 已。120

生而知之乃為聖人,無法用「習」來歸類。能利用「習」來劃分出位階的有「學 而知之」、「困而學之」、「困而不學」三類,其相對關係如下圖:

119 荻生徂徠:《弁名》,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40。

120 荻生徂徠:《論語徵》壬〈子曰性相近也章〉,頁314。

「習」與「位階」分析表

徂徠在構思心中理想的治世型態時,已經把所有的位階職份都設定好,甚至 一併認定了該位階之人的智愚。舉例來說,若讓徂徠規劃一間工廠,裡面的廠長 就是身為統治者的後王或時王,監工則是屬於統治階級的君子,而生產線上的作 業員則是被統治的小人,讓整座工廠人員和機械運作的就是先王之道。但這樣的 工廠有個結構性問題,雖然在進入工廠前施行了人員篩選,能力佳者為監工,在 其之下為作業員。但現實中的工廠人員,可以透過再度進修而提升階級,若是懈 怠也可能會被辭退。但徂徠理想中的工廠,作業員乃因其「下愚」、「困而不 學」而成為作業員,階級與能力在初始就被綑綁在一起,則永無翻身機會。放在 治理國家上,雖然封建社會本來就不講求階級流動,但徂徠否定民眾「知的能 力」,等於是不讓人民理解統治階級的想法,當民眾與政府的思維被斷開而無法 互相連結時,難保政府與民眾不會出現溝通落差,民意是否能確實的傳達給政 府,統治者是否能掌握民意動向以維護國家社會的安定,都是令人擔憂的地方。

另外再觀察徂徠對《論語》「民可使由之章」的詮釋,徂徠曰:

人之知,有至焉,有不至焉,雖聖人不能強之,故能使民由其教,而不 能使民知其所以教也,自然之勢矣。至其俊秀,則使學以知之,亦唯禮 樂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故其知之也,自知之也。故曰:「默而識 之。」...夫人之性殊,知愚不得而一之矣,苟以使知為教,則天下有不 被其化者,可謂小已。122

徂徠認為常人的智愚、性情不一,就算是聖人也無法改變這點,所以只要教育民 眾依循制度即可,不必期待達到成德的目標。而天資聰穎者,就可以讓他們知 道,但所謂的「知道」其實是天資聰穎者對教育內容的「行與事」有所體悟而

「自行理解」,這就是前一節所提徂徠的「習 ─ 熟 ─ 化」之功效。雖然施教對 象的智愚、性情不一,但徂徠的推行教育方式皆為「習 - 熟」,乃因學習的都 是相同之「物」,自然能建立相同的風俗與價值觀,而最後能夠進入「化」之境 以成德的人,就是領受天命的統治階級-「君子」。

122 荻生徂徠:《論語徵》丁〈子曰民可使由之章〉,頁64。

是故,徂徠的「習熟論」除了是教育方法外,用於治理國家上也成為劃分階 級的方式,成為上位者可以分成兩種情況:第一種、 只有達到「化」的境界才能 成為統治階級。 第二種、 只有統治階級才能達到「化」的境界。這兩種情況的 因果關係顛倒不一,而第一種情況是徂徠的「學優則仕」論點,第二種情況則是

是故,徂徠的「習熟論」除了是教育方法外,用於治理國家上也成為劃分階 級的方式,成為上位者可以分成兩種情況:第一種、 只有達到「化」的境界才能 成為統治階級。 第二種、 只有統治階級才能達到「化」的境界。這兩種情況的 因果關係顛倒不一,而第一種情況是徂徠的「學優則仕」論點,第二種情況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