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禮法過渡的推力與橋樑

第四章 習熟論所展開的禮法過渡

第二節 禮法過渡的推力與橋樑

一、習熟作為過渡的「推力」

先前一節中,徂徠辨明了「禮」與「法」的差異,而且在此差異中明確的選 擇「禮」作為「習熟」的對象。但徂徠的選擇並沒有掩蓋其學術中逐漸向法治靠 近的現象,其中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習熟論的「三個面相」造成的影響,第二是 與習熟的對象「物」-徂徠的「實學」特色有密切關係。首先回顧作為學習學問 之道的徂徠「習熟論」:

133 荻生徂徠:《孟子識》,頁12。

風俗,習也;學問之道,習也。以習善則為善人,以為惡而成惡人。學 問之道,習熟而成習慣也。134

徂徠的學問之道是「習熟」,而習熟的對象「物」是包含「禮」的先王之道,也 就是六經,在此是很明確的路徑。但為何要推行「習熟論」?學習包含「禮」的 先王之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什麼?徂徠曰:

故聖人之道,以習熟為第一:聖人之治,以風俗為第一。135

習熟的最大目標正是為了確立淳美的風俗制度,以實現徂徠理想中先王之治下的 社會形態。為了實現此目的,必須從兩處著手,其一為對民眾施以禮教,其一為 在社會中養成禮教風俗,對徂徠而言,這兩者並非一先一後的步驟,必須同時並 進相輔以成。因為沒有良好的風俗,就難以使人民親炙禮教環境。而若不從民眾 教育入手,亦不可能移風易俗,在這裡習熟論同時具有作為學習方法和作為模式 框架這兩種面相。

確定「禮教教育」與「風俗養成」這兩條目標後,將其聯結並實踐的方法就 是「習熟」。首先,民眾若不經教育則無法「知物」,在這裡的「知」為「認 識」的意義,而不是「了解」的意義。不知「物」就等於無法認識「禮」,而人 民若不認識「禮」更遑論取得「共識」。在「不被認識」及「沒有共識」的情況 下,根本無法推行制度。所以徂徠重視習熟之法,可說是希望人民能夠「認識制 度」並「親身接觸制度」。讓人民「認識制度」與「親身接觸制度」的下一步,

即是進入使人民「服從制度」的階段。對徂徠而言,「服從制度」如同服從禮 教,但「徂徠之禮」如前所述,是隱含「刑政」的禮學觀,徂徠曰:

制度云者,法制、節度之事也。古聖人之治也,立制度,是以立上下之 差別,抑奢侈而豐饒天下之妙術也。136

134 荻生徂徠:《太平策》,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473。

135 荻生徂徠:《太平策》,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473。

136 荻生徂徠:《政談》,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311-312。

在這段引文中可以看到「節度」、「差別」等荀子所提出的禮之用的觀念。而聖 人治理的方法其中有立制度,制度又是法制,順著此脈絡下來,即便徂徠很明確 的區別「禮」、「法」之異並選擇「禮教」原則,一旦碰上「制度」就無法擺脫

「法」的存在了。

另外徂徠又提到若更替制度就等同於變異風俗,徂徠曰:

制度更替之云者,風俗變異之謂也。易世界一律之風俗,如以手之御 海,如革具之難矯。然矯之有術,所謂聖人之大道術是也。137

從這裡可以觀察到在徂徠眼中,「制度」相似於「風俗」一事。藉由往回聯結

「聖人之治,以風俗為第一。」之說,已可導出徂徠認為聖人之治首重「風俗、

制度」。而當聖人面對需要矯正風俗此等高難度狀況所用的「大道術」,徂徠表 示:

大道術也不然,不以治是為務也。其大道術云者,非觀念也,非咒術 也,非神道也,非奇特也,技法也。因技法之巧而自然移易者也。138

在這裡韓東愈教授認為:「徂徠固然沒有明言『術』就是韓非子之『術』,然而 在《太平策》中,徂徠雖然標榜荀子的禮治主義,但實際上卻痛感運用韓非子

『術』的絕對必要性。」139在此韓教授的看法或許認為「大道術」的「術」有韓 非之「術」的可能性。但筆者以為徂徠所言大道術「非觀念也,非咒術也,非神 道也,非奇特也」乃「技法也」不斷強調出徂徠重視實學的特質,而徂徠於《弁 道》 中亦提及:

先王之道,古者謂之道術,禮樂是也。後儒乃諱術字而難言之,殊不知 先王之治,使天下之人日遷善而不自知焉。其教亦使學者日開其知月成

137 荻生徂徠:《太平策》,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473。

138 荻生徂徠:《太平策》,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473。

139 韓東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頁90。

其德而不自知焉,是所謂術也。樂正崇四術,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 詩書,是之謂也。140

先王之道,於古人時稱為「道術」,其實就是禮樂,而先王以禮樂為治術,使得 天下人民於不知不覺中日益向善,使學者於不知不覺中開智成德。這裡的「先王 之道」和「聖人之大道術」幾乎可以視為同一件事物,筆者以為徂徠使用「大道 術」一詞是在彰顯移風易俗之難度。另外,因「技法之巧」而能「自然」移易的 過程,很接近作為學習方法的「習熟」所提出的內涵與成效。而依照徂徠的方式 欲移風易俗必須先處理一個問題,若「先王之道」=「禮樂」=「大道術」,禮 樂又可作為制度的情況下,如何「更替制度,變異風俗」?接下來就必須結合徂 徠對於禮樂之教的認知「習熟論」兩方來解析。

徂徠對於禮樂教化的態度並非急功近利,提出聖人之道乃是一種逐步養成的 功夫,徂徠曰:

故聖人之道,在養以成之矣。天地之道,往來不已,感應如神,為與此 而驗於彼,施於今而成於後。故聖人之道,皆有施設之方,不求備於目 前,而期成於它日。日計不足,歲計有餘。使君子有以自然開知養材以 成其德,小人有以自然遷善遠惡以成其俗。141

雖然無法在三五時日看到禮教成效,但可成於數年之內,且徂徠又多次強調「自 然而然」的影響力,對於君子乃是錦上添花之效,對於小人則有趨惡近善之功。

這種不求立即看到成效的態度,應是受到以「物」為學習對象的實學觀影響,回 顧徂徠所言:

蓋先王之教,以物不以理。教於物者,必有事事焉。教於理者,言語詳 焉。物者眾理所聚也。142

140 荻生徂徠:《弁道》,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06。

141 荻生徂徠:《弁道》,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06。

142 荻生徂徠:《弁道》,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05。

被徂徠視為「物」的「禮樂刑政」,可以分為兩方面來看,一方面是當作制度的

「物」,一方面則是「行事」的「事」, 既然先王之教展示了各種事項其中又蘊 含各類道理,因為「物」與「事」都是具體存在並可以實踐,兩者都是先王之教 的「教材」,自然不能急於一時,必須留有接觸和熟悉的時間,一日不成則待一 歲,累積時日必有成效展現。徂徠反對宋儒理學在於「理無形,故無準」,有物 有則方能透過實際的學習及操作而見其效。徂徠認為先王之道是具體呈現的事 物,可以學習之,可以作為言行舉止判斷的準則,既然是準則,就必須一體適用 於所有人,徂徠曰:

且先王所以紀綱天下立生民之極者,專存於禮矣。知者思而得焉,愚者 不知而由焉。賢者俯而就焉,不肖者企而及焉。其或為一事出一言也,

必稽諸禮。而知其合於先王之道與否焉,故禮之為言體也,先王之道之 體也。143

不同於「習熟論」因人事制宜而生的三個面相,先王之道乃是將禮作為天下百姓 絕對的準則,且適用於智者、愚者、賢者、不肖者各類人士,在此「先王之道」

=「體」=「禮」=「制度」,因為這就是徂徠期待的理想治世,所有的作為都 是在追求先王之道的實現。既然把實現先王之道視為崇高的具體理想及準則,那 就會透過「習熟」來讓人民遵循制度,而不是讓制度配合人民。又人民有男女長 幼智愚善惡之別及環境因素,徂徠了解到在這種狀況下學習制度、實踐制度都需 要時間,不可能一蹴可幾。

既然已經了解學習與實踐都需要時間,又人有智愚之別,面對禮樂徂徠一開 始就點出「好學」的重要,徂徠曰:

又有文質之說,文者道也,禮樂也,質者學者之質也。貴忠信者,謂受 教之質耳。忠信而無文,不免為鄉人矣。故孔子十室之邑,不貴忠信,

而貴好學。144

143 荻生徂徠:《弁道》,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07。

144 荻生徂徠:《弁道》,收於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頁205。

徂徠於《論語徵》中解釋「子曰十室之邑章」時提出:「蓋孔子門人,或有仕為 邑宰而不興學,乃以人不好學為辭者,故云爾。」145由此觀之徂徠期待「貴好 學」的對象明顯是身為統治階級的君子,而且學是以學禮樂為主,就算忠信之人 還必須有「道」才能避免成為鄉人,在這裡好學的目的除了鼓勵君子成德、學優 則適外,也隱含了不學就會淪落為被統治階級(鄉人)的結果。禮樂除了是外在 的制度,作為學習教材也可以培養性情、改變思想,徂徠曰:

禮樂不言,能養人之德性,能易人之心思,心思一易,所見自別。故致 知之道,莫善於禮樂焉。146

禮樂作為君子個人成德的教材,從「不言」到「致知」的過程需要「習熟」的步 驟參與其中,若不經學習其後養德性易心思的功效都將成為空談。而好學的對象 除了先王遺留下來的六經典籍之外,禮樂行事等風俗也是非常重要的環境教材。

徂徠表示:

而單言學者,學先王之道也。學先王之道,自有先王之教。...習者,肄 其業也。時習之,王肅曰:「以時誦習之。」傳(《禮記‧.文王世 子》)曰:「春誦夏絃,秋學禮,冬讀書。」其習之亦如此,以身處先 王之教也。147

不論是熟讀六經等文本典籍或是操練禮樂儀軌,「習以身處先王之教」實際的接 觸浸淫其中,是徂徠為學的不二法門。在春秋時期教育學生的六藝-「禮、樂、

射、御、書、數」與儒家六經《詩》、《書》、《易》、《禮》、《樂》、《春 秋》,雙方都是具體能視可學 的「事」與「物」,而六藝與六經都是經過歷代各 朝制訂累積而成,傳承而來的切實經驗與具體制度,使徂徠不斷述說先王之道的

射、御、書、數」與儒家六經《詩》、《書》、《易》、《禮》、《樂》、《春 秋》,雙方都是具體能視可學 的「事」與「物」,而六藝與六經都是經過歷代各 朝制訂累積而成,傳承而來的切實經驗與具體制度,使徂徠不斷述說先王之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