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知覺風險

一、 知覺風險的概念

Bauer (1960) 首先提出「知覺風險」(perceived risk)的概念,認為消費者的 行為可能產生無法預期的結果,某些結果甚至可能造成不愉快,使得消費者的行 為隱含了「風險」,因此可將消費者行為視為承擔風險的情況(an instance of risk taking) (Ross, 1975)。

許多學者(Bauer, 1960; Kogan and Wallach, 1964; Cunningham, 1967)認為,

知覺風險包含二個因素,亦即「不確定性(uncertainty)」與「後果(consequences)」。 其中,「不確定性」表示負面結果發生的可能性,而「後果」則表示負面結果造 成損失的嚴重性(importance of a loss)。Bauer (1960) 更強調知覺風險是消費者 對此二因素的主觀知覺(Ross, 1975)。

而Bettman (1973) 則認為知覺風險乃由「固有風險(inherent risk)」與「可 控風險 (handled risk)」所組成,其中「固有風險」是指產品類別的潛在風險,而

「可控風險」則是指,當購買者在其習慣的購買情境下,從產品類別中選擇某品 牌之後,該產品類別所能引起的風險。換句話說,「可控風險」是針對「固有風 險」進行蒐集資訊與降低風險後的結果 (Bettman, 1973)。Dowling and Staelin (1994) 則提出類似的分類:「產品類別風險(product-category risk)」與「特定產 品風險(product-specific risk)」 (Mitchell, 1999)。

另外,有些學者 (Peter and Ryan, 1976; Mitchell and Greatorex, 1993; Stone and Gronhaug, 1993) 則將知覺風險定義為「對損失的主觀期望值」(a subjective

expectations of loss)。本研究亦將知覺風險視為「對損失的主觀期望值」,即消費 者對不確定性與後果之主觀知覺。

二、 知覺風險的構面

Cox (1967a) 首先提出財務(financial)與社會—心理(social-psychological)

兩類風險。Roselius (1971) 則認為有時間、危險(hazard)、自我(ego)與貨幣

(money)風險四種。「時間風險」意指當產品失效(fail)時,為了調整、維修 或更換該產品,我們所需花費的時間、便利與心血;「危險風險」則指當產品失 效時,會危害到我們的健康或安全;「自我風險」則是當我們購買的產品為瑕疵 品時,我們會覺得自己愚蠢,或是別人認為我們愚蠢;「貨幣風險」是指產品失 效時,為了使其正常運作或以良品取代所損失的金錢。

Jacoby and Kaplan (1972) 認為「整體知覺風險」(overall perceived risk)中 包含五種獨立的風險類型:財務、績效(performance)、安全(physical)、心理 與社會風險,並證實此五種風險能解釋整體知覺風險61.6%的變異。當中的安 全、社會、財務風險,與Roselius (1971) 所提之危險、自我及貨幣風險是相同 的構面(Ross, 1975)。而「績效風險」是指該產品無法妥善運作所可能導致的損 失;「心理風險」則指該產品無法適配於自我形象(self-image)或自我概念

(self-concept)時所可能導致的損失(Jacoby and Kaplan, 1972; Murray and Schlacter, 1990)。同時,學者們 (Jacoby and Kaplan, 1972; Kaplan, Szybillo, and Jacoby, 1974) 進一步指出,各風險構面的重要性會因產品類別(product category)

的不同而有不同。

Stone and Gronhaug (1993) 以結構方程式模型證實,財務、社會、時間、心

心理風險更是其他風險構面與整體知覺風險的中介因子。而隨著線上購物的出現 與發展,Cases (2002) 認為,除了產品本身之外,遠距交易、網際網路與網站也 會引發新的風險型態(包括傳遞、隱私、付款與來源等風險),而且消費者對新 型態風險構面的知覺更甚於傳統的風險構面 (Cases, 2002)。茲將上述諸位學者所 提出之知覺風險構面整理如表2-1。

表2-1:知覺風險之構面

學者

知覺風險

構面數目 知覺風險的構面

Cox (1967a) 2 財務、社會—心理。

Roselius (1971) 4 時間、危險、自我、貨幣。

Jacoby and Kaplan (1972)

5 財務、績效、安全、心理、社會。

Stone and

Gronhaug (1993) 6 財務、社會、時間、心理、績效、安全。

Cases (2002) 8

隱私、來源、績效、付款、傳遞、時間、財務、

社會。

三、 降低知覺風險的方法

許多研究 (Cox and Rich, 1964; Cox, 1967b; Barach, 1969) 證實消費者在購 物前會採取一些降低風險的手段,稱為「風險降低策略」(risk reduction strategy, RRS)。Dowling and Staelin (1994) 進一步指出,當特定產品風險(product-specific risk)超過個人可接受的風險(acceptable risk)時,消費者採取更多風險降低策 略的意圖,會隨著特定產品風險的增加而上升。

Stem, Lamb, and MacLachlan (1977) 認為當時將降低風險的方法描述地最完 整的是Roselius (1971)。Roselius (1971) 選出 11 種較具代表性的方法,分別是背 書(endorsements):購買廣告中有名人或專家代言的品牌;品牌忠誠度(brand loyalty):購買過去曾購買過,且覺得滿意的品牌;民間檢驗(private testing):

購買通過民間檢測公司檢驗的品牌;退費保證(money-back guarantee):購買提 供退費保證的產品;選購(shopping):獨自在多家商店選購,並比較不同品牌 的特色;挑選昂貴者(expensive model):購買該產品中最昂貴、最精緻者;主 要品牌形象(major brand image):信賴知名品牌的商譽,並購買其產品;商店形 象(store image):購買值得信任之商店所提供的品牌,仰賴商店的聲譽;免費 試用品(free sample):在購買前試用該產品;口碑(word of mouth):詢問家人 或朋友對產品的建議;政府機關檢驗(government testing):購買通過政府機關 檢驗的品牌。

該研究發現「品牌忠誠度」與「主要品牌形象」是受試者最偏愛的二種方法,

並在研究後將11 種方法分為「特殊目的(special purpose)」與「一般目的(general purpose)」二類。高度風險知覺者(high-risk perceivers)對前六種方法的偏好,

在四種風險構面(時間、危險、自我、貨幣)中皆無顯著的差異,因此將這些方 法歸類為「一般目的」用途;而高度風險知覺者在面對危險風險時,對「主要品 牌形象」方法的偏好程度明顯低於其他購買者;在面對時間風險時,高度風險知 覺者對「商店形象」的偏好顯著低於其他購買者;高度風險知覺者認為「免費試 用品」較能有效降低自我風險,但降低危險風險的效果卻較差;「口碑」則在面 臨危險風險時較無效,降低自我或貨幣風險則較具效果;高度風險知覺者較其他 消費者認為「政府機關檢驗」能有效降低貨幣風險,而其他消費者則認為「政府 機關檢驗」相較於其他風險,能更有效地降低危險風險。由於後述五種方法在特 定風險構面的效果不同,因此Roselius (1971) 將之歸類為「特殊目的」之方法。

雖然Roselius (1971) 在「背書」策略中有提及廣告,但其焦點為廣告中之 代言人的背書效果,而非將廣告視為降低知覺風險的方法並加以探討。至於 Roselius (1971) 的研究為什麼沒有包含「廣告」這無處不在的資訊來源,學者本 身亦沒有加以解釋(Stem, Lamb, and MacLachlan, 1977)。在 Roselius (1971) 之 後開始有學者將廣告視作一種降低知覺風險的策略加以討論(Gronhaug, 1972, 1973; Feldman and Spencer, 1975; Guseman, 1981)。亦有學者們開始針對不同的風 險構面提出不同的應對策略,整理如表2-2。

資料來源:Cases (2002)

但Cases (2002) 在分析後發現,單一風險構面並無法對應至單一方法,換言 之,任一風險構面都需利用多種策略方能有效予以降低。另一方面,「購買知名 品牌」與「品牌忠誠度」的效果排名,分別在18 種策略中排名第 11 與第 14 位,

與Roselius (1971) 的研究發現不同。

Mitchell and McGoldrick (1996) 採用 Cox (1967c) 的分類方式,將降低風險 的策略分為「釐清(clarifiers)」與「簡化(simplifiers)」二類,他們回顧過去一 百多篇文獻中提到的37 種方法,並對最常被研究的 18 種策略做了探討,其中用 以協助消費者釐清其為何購買該物品(包括購買目標、價值比較)的方法稱為「釐 清策略(clarifiers)」;而消費者若將某項資訊(方法)作為簡化其購買決策之用,

則稱該策略為「簡化策略(simplifiers)」(Mitchell and McGoldrick, 1996)。例如 消費者若直接以報章雜誌上對「飯店整體服務」的排名而決定其投宿之飯店,則 此項排名資訊便屬於簡化策略;若消費者在閱讀此項排名資訊之後,依照自身之 需求,進一步深入比較各飯店在各方面的服務(例如機場接送、餐飲服務等), 則該項排名資訊便屬於釐清策略。

在該文獻中,Mitchell and McGoldrick (1996) 認為平面廣告可提供關於產品 與服務的詳細資訊,但在1967 至 1987 的二十年間,對於平面廣告的研究通常亦 含有其他非人員(non-personal)資訊來源,因此針對平面廣告本身效果的研究 其實不多,也沒有令人驚異的結果。由此,本研究選擇平面廣告作為降低知覺風 險的策略,並針對其效果單獨予以討論。

四、 無形性對知覺風險的影響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無形性與知覺風險呈現正相關(Finn, 1985; McDougall and Snetsinger, 1990; Zeithaml and Bitner, 2000; De Ruyter, Wetzels, and Kleijnen, 2001),亦即無形性愈高,消費者的知覺風險也就愈高。上述學者們也大多相信,

由於服務比產品更加無形,因此購買服務的知覺風險亦大於產品的購買 (Zeithaml, 1981; McDougall and Snetsinger, 1990; Murray and Schlacter, 1990;

Mitchell and Greatorex, 1993; Zeithaml and Bitner, 2000)。Murray and Schlacter (1990) 更指出,相較於產品,消費者在面對服務時,各構面的風險皆較高,原 因是服務本身固有的無形性,讓服務比產品更難以評價。Mitchell(1999)也認 為,由於服務的四個特性使得決策的不確定性上升,可能降低消費者的自信並增 加其知覺風險。

Laroche, McDougall, Bergeron, and Yang (2004) 則清楚地指出,企業可利用 二種方式降低消費者的知覺風險,一種是直接降低知覺風險本身(例如提供保 證),另一種則是降低會造成知覺風險的因素。研究證實無形性是造成知覺風險 的重要因素(Laroche, McDougall, Bergeron, and Yang, 2004),因此若業者能降低 服務的無形性(尤其是心理無形性與一般性二構面),應能有效降低消費者對服 務的知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