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知識論壇中學習活動情形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究知識翻新教學對於學生的閱讀理解和閱讀動機之影 響,並且探討在知識論壇輔助下,學生於課堂中的閱讀學習表現情形。在經過 18 週的實驗課程後,將學生的閱讀理解、閱讀動機及論壇的學習表現進一步分 析與探討。

第一節 知識論壇中學習活動情形

本研究目的之一為瞭解實驗組學生在知識翻新教學中,所進行平台學習活動 之樣貌。因此,本節將透過分析「知識論壇活動量化資料」及「貼文內容」,以 瞭解學生在平台活動的參與和閱讀理解理解討論之情形。

壹、實驗組學生於知識論壇中參與情形

在為期 18 週的知識翻新課程中,實驗組學生於知識論壇上,與具有共同或 不同想法的同儕進行交流,而為瞭解學生於學期前後參與討論情形是否具有變化,

研究者將 18 週之學習時間切割,分為前期(第 1 週至第 9 週)和後期(第 10 週至第 18 週),以相依樣本 t 檢定進行實驗組學生於實驗前後期各類活動之比較。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於閱讀課文後,張貼任何的想法,或是分享新的資訊;同 時,學生亦可在閱讀貼文後,以回文的方式,與同儕進行課文理解的想法討論,

使問題能夠藉由一來一往中得到解答。除此之外,在貼文過程中,鼓勵學生使用 平台所提供之鷹架和關鍵字,前者協助學生能夠進一步深化想法;後者則是一方 面讓學生再次思考,整理出自己想法的重點,其次,讓他人在閱讀貼文時,能更 快速且準確掌握此篇貼文的關鍵要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由表 4-1 結果可得知,整體而言,學生於各類活動情形皆呈現不錯表現,由 相依樣本 t 檢定中,可得知在貼文數方面(t = -5.35, p < .001)、閱讀貼文數(t = -4.15, p < .001)、使用關鍵字(t = -3.49, p < .01)以及使用鷹架(t = -5.21, p < .001)等 部分,皆達到顯著差異。此分析結果表示學生在經過 18 週的知識翻新課程後,

對於發表看法、與他人互動交流等方面,均有提升其活動量,也顯示學生於後期 更能投入於知識論壇的討論活動,產生更多主動式的學習行為。而在回文方面並 未達到顯著差異,研究者觀察學生於論壇中使用情形,發現學生無法完全掌握知 識論壇之回文功能,論壇中學生雖是回答前一位學生之問題,但仍使用新增貼文 之方式進行回應,研究者推測可能是其原因,因而造成回文數並未具有顯著差異。

表 4-1

學生於知識論壇活動量之相依樣本 t 檢定摘要表(n=24) 前 期 後 期

活動種類 M SD M SD t 值

貼文 12.42 3.63 16.42 3.91 -5.35***

回文 8.29 3.46 8.50 2.62 -0.34 閱讀貼文 92.63 46.22 161.17 106.76 -4.15***

使用關鍵字 9.17 4.03 11.67 3.74 -3.49**

使用鷹架 11.25 4.33 15.75 4.10 -5.21***

*p < .05, ** p < .01, *** p < .001

接著,研究者進一步將上述資料進行 Pearson 積差相關進行分析,以瞭解知 識論壇各類活動之間的關係,其分析結果如表 4-2 所示。其結果顯示,各類活動 之間,大致上皆達到中至高度相關,換言之,學生若在一類平台活動中表現越活 躍,另一種活動同樣也會表現出較積極的參與性。以貼文與回文兩者之間為例,

其相關係數達.93,呈現高度相關,表示學生若於知識論壇積極發表想法,亦表 示該學生能夠踴躍回應他人想法,與同儕積極地展開論壇上的互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表 4-2

學生於知識論壇各類活動之相關係數分析摘要表 (n=24)

1. 2. 3. 4. 5.

1.貼文 1 0.93*** 0.31 0.87*** 0.91***

2.回文 - 1 0.43** 0.82*** 0.85***

3.閱讀貼文 - - 1 0.44** 0.21 4.使用關鍵字 - - - 1 0.83***

5.使用鷹架 - - - - 1

*p < .05, ** p < .01, *** p < .001

貳、國小學童於知識論壇中閱讀理解討論活動之歷程分析

在知識翻新教學中,學生可藉由知識論壇與同儕進行課文閱讀理解之想法互 動與交流,本研究欲瞭解學生於在學習平台中所進行之閱讀理解討論活動情形。

分析學生貼文內容時,研究者發現學生有時會有非文本的問題討論,看到課 文的某一人事物便提出自我好奇的問題,例如:第四課〈追風車隊〉主要是作者 在描述騎單車的一路風光,希望未來能欣賞更多不同的風土人情。但有學生僅就 文章主題就會進行與課文內容無直接關聯的討論,S8 在平台中提出「為什麼你 喜歡騎單車? 」的問題、S3 提出「腳踏車為什麼要有龍頭?」。而這類非文本 問題並不需要閱讀文本,端以個人生活經驗即可進行詮釋。但閱讀理解主要著重 於文本內容,不論是從文本裡進行推論連結,又或是以自己的觀點來詮釋文本,

更甚至進一步以個人的認知來檢視作者的想法,所有討論皆需要專注於課文內容,

故這類非文本問題本研究並不進行探討。為避免學生花太多時間在這類問題討論 上,教師於平台學習活動中,一方面會提醒學生聚焦於課文內文之探究,同時也 會關注學生的討論,避免學習者著重於非文本類問題的討論,因而失去閱讀理解 學習的焦點。本研究目的是探討學生閱讀理解層次之影響,故僅針對文本討論之 貼文進行後續分析,並未針對非文本之貼文進行後續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首先,針對學生於平台上所提出之問題進行歸類並分析,學生提出之問題總 共分為以下四類:提取訊息、推論訊息、詮釋整合、比較評估等,各類所產生的 問題紀錄如下所示:

表 4-3

學生平台整體討論之問題提出與回應統計表

前期 後期

問題數 被討論之

問題數 問題數 被討論之 問題數 1.文本

1.1 提取訊息 16(35%) 9(35%) 6(11%) 4(11%) 1.2 推論訊息 16(28%) 8(31%) 12(23%) 8(22%) 1.3 詮釋整合 11(22%) 5(19%) 18(35%) 13(35%) 1.4 比較評估 9(15%) 4(17%) 16(31%) 12(32%) 總數 52(100%) 26(100%) 17(100%) 15(100%) 2.非文本 14(100%) 7(100%) 17(100%) 9(100%) 註: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學生文本類的閱讀理解表現情形,非文本類貼文則並未進 行分析。

由表 4-3 可得知學生在前期的討論關注程度上,多半是進行提取訊息和推論

訊息的討論,在提出的問題數上,基本文意問題數佔前期總問題數的 63%,而其 討論佔總題目被討論數之 66%,顯示在實驗前期學生將關注的重點放在於基本文 意理解,較少能夠以整合和批判的方式,針對文本進行理解討論。另外,在後期 的關注度上,學生多提出深層文意理解的問題數,佔後期總問題數的 66%,而其 討論佔總題目被討論數之 67%,此表示學生於實驗後期的討論關注度多朝向詮釋 整合和比較評估的深層理解討論,較少關注文本基礎理解類的討論。

接著,研究者將其討論內容歸類於閱讀理解討論貼文編碼表,並統計學生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發現,學生於前期討論活動數量上比較少,後期討論活動數量上有越來越多,顯 示學生在平台討論上,其討論情形越來越熱絡。此外,實驗前後期學生之提取訊 息和推論訊息討論量上有減少情形;而詮釋整合和比較評估討論量上則有增加情 形,換言之,學生於平台進行閱讀理解討論活動有越朝文本進行深層討論之趨 勢。

再者,就閱讀理解貼文類型而言,學生在進行課文閱讀理解之討論,於前期 多偏向進行較為基礎的閱讀理解討論,對課文閱讀理解討論主要以課文基礎為主,

例如:討論字詞的意義,或是詢問作者是如何描寫某場景等,較少花時間討論作 者的主要想法中心,或是站在另一種角度思考文章。而於後期,學生在文本基本 理解上,開始逐漸多偏向進行較深層的閱讀理解討論活動,針對課文逐漸花較多 心思於內容深層的探討,例如:討論書中主要對象之特質、特徵,歸納課文中心 想法,或是以另一種角度思考可能的結局等,進行更多元、更深入的探討。

圖 4-1 學生於知識論壇整體閱讀理解討論貼文類型趨勢圖

註: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學生文本類的閱讀理解表現情形,非文本類貼文則並未進 行分析。

閱 讀 理 解 討 論 貼 文 次 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其次,研究者以相依樣本 t 檢定,進行學生於知識論壇前後期討論之貼文次 數比較,以瞭解是否具有顯著差異。由表 4-4 可得知,學生各閱讀理解層次中,

提取訊息(t = 2.07, p < .05)和推論訊息(t = 2.08, p < .05)兩類的討論呈現顯著 下降,而詮釋整合(t = -1.17, p < .01)和比較評估(t = -2.14, p < .01)兩類的討 論則是有顯著增加。分析結果顯示實驗前期學生討論多以基礎的理解為主,較少 有學生會針對課文內容進行更深層的討論。然而,於實驗後期,學生逐漸聚焦在 文意基本理解之上,進一步加入個人詮釋和評價的閱讀理解討論部份。

表 4-4

學生平台整體討論貼文數量前後期之相依樣本 t 檢定摘要表(n= 24)

前期 後期

M(SD) M(SD) t 值 1.文本

1.1 提取訊息 1.5(1.32) 0.92(1.21) 2.07*

1.2 推論訊息 1.92(1.18) 1.13(1.33) 2.08*

1.3 詮釋整合 1.17(1.09) 3.04(2.29) -3.28**

1.4 比較評估 1.13(0.99) 1.96(1.78) -2.15*

2.非文本 2.33(1.43) 2.13(1.30) 0.61

註: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學生文本類的閱讀理解表現情形,非文本貼文則並未進行 分析。

*p < .05, ** p < .01, *** p < .001

最後,研究者針對平台討論之貼文內容,以具體例子進行深入分析,以瞭解 前後期貼文討論轉變情形。研究者分成基本閱讀理解和深層閱讀理解兩方面,分 別進行討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一、基本閱讀理解之轉變

學生於前期的討論上,較為關注文意基礎理解的討論,且特別在提取訊息的 部分,學生多是一問一答即結束討論,其討論情形如下:

「追風車隊是由哪些人組成?」(S25)

「追風車隊是由喜歡騎單車的人所組成的。」(S24)

S25 提出關於文章中的名詞理解問題,而平台上僅有 S24 根據課文提取文章 中清楚陳述之訊息,此在閱讀理解討論品質上屬於較低層次的討論,乃基本文意 理解的互動討論。此類型對於課文基本人事物的討論,學生只要能夠辨別文本明 確說出的細節即可回應。S25 和 S24 兩人進行課文中特定目標的明確陳述訊息之 討論,建構出對於文本的基本文意理解。於後期,學生對此類問題和討論於後期

S25 提出關於文章中的名詞理解問題,而平台上僅有 S24 根據課文提取文章 中清楚陳述之訊息,此在閱讀理解討論品質上屬於較低層次的討論,乃基本文意 理解的互動討論。此類型對於課文基本人事物的討論,學生只要能夠辨別文本明 確說出的細節即可回應。S25 和 S24 兩人進行課文中特定目標的明確陳述訊息之 討論,建構出對於文本的基本文意理解。於後期,學生對此類問題和討論於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