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 不可替代:每種知識具有之獨特性、無法相互取代性。

2. 不可逆轉:知識被傳播開尌不可收回,人掌握某種知識便不 會被剝奪。

3. 不會損耗:知識可以重複使用而不會耗損,但會因時代發展 而過時。

4. 可以共享:一個人能擁有的知識,他人也能同樣完整擁有。

5. 能夠增值:在產生、傳播和使用過程中,知識有不斷擴充性。

知識的特性相較於其他有形資產,有下列幾個主要特色,如表 2-2

(林東清,2009):

表 2- 2 知識的特色

知識的特色 特性

知識是隱性的(tacit) 知識儲存於個人弖智模式內,難以定義與模仿 知 識 是 行 動 導 向 的

action-oriented 知識能直接指導人類的行動,有行動的知識才有價值 知識是動態的(dynamic) 知識隨人類弖智模式不斷學習並隨時修正

知 識 是 主 觀 獨 特 的

subjective and unique 相同現象,每人詮釋與了解皆不同 知 識 可 複 製 再 利 用

replicable and reusable 透過適當程序,知識可複製移轉至其他場所再利用 知 識 有 無 限 延 展 累 積 性

extension 知識透過不斷學習、交流、循前例產生,可無限延展 知 識 不 會 磨 損

irreducible 知識運用或分享者多,其價值仍不因此磨損 知識有無限利用性 知識生產一次便可無限利用

貳、 知識領導之理論基礎

知識領導與知識管理之概念多所重疊處,其理論基礎亦有相通處,以 下尌知識領導於實務應用層面相關之知識管理理論,包括知識轉換論、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識移轉論、知識螺旋理論等,茲分述如下:

一、 知識轉換理論

Hedlund(1994)針對知識與知識管理提出知識轉換過程模式,包 括反省、對話、吸收與散布三步驟,如圖 2-5,茲說明如下:

(一) 「反省」(reflection)

是指「外化」(articulation) 與「內化」(internalization)兩者 的互動。

「外化」係指思維清晰化,讓內隱知識可清楚表達的過程,其可 增強資訊的移轉、擴散與進步,是組織成長的關鍵;「內化」是指將 知識變成個人內隱知識的過程,使得有限認知、知覺、協調的資源變 得更佳經濟。而真實的知識往往藉由「外化」與「內化」兩者互動的

「反省」方式產生。例如學生對課程內容吸收的知識,必頇透過反省 的過程與內在經驗的結合,形成自我的認知系統。

(二) 「對話」(dialog)

是指「延伸」(extension) 與「凝聚」(appropriation)兩者的 互動。

「延伸」是指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的知識移轉(層次分為個人、

小團體、組織、跨組織);而「凝聚」則是與「延伸」反向的過程,

此兩種過程牽涉外顯或內隱的知識經由「延伸」與「凝聚」兩種過程 互動間之「對話」,可發生在某一特定層級當中(從個人到跨組織的 領域)。例如企業管理部門與員工在會議上的對話以及員工自身的省 思均同等重要。

(三) 「吸收」(assimilation)與「散布」(dissemination)

是指「吸收」與「散布」知識到另一個環境中。

「吸收」與「散布」基本上是知識輸入及輸出的概念,這些知識 可以是內隱的,也可以是外顯的,包括認知、產品及技能等形式。例 如複雜的內隱專業知識技能藉由教師的教導經學生吸收,內化成為個 人的知識,進而設計出具創意的成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 2- 5知識類型及轉換過程模式

資料來源:Hedlund, G. (1994).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5, 86.

二、 知識移轉理論

Nonaka 與 Takeuchi(1995)指出有五種情境可增進組織知識的 創造:意圖、自主權、變動或混沌、重覆與必備的多樣才能,另提出 一個整合的組織創造過程五階段移轉模式:(1)分享內隱知識;(2)

創造觀念;(3)證明觀念的適當性;(4)建立原型(archetype)以 及(5)跨層次的知識擴展。模式如圖2-6 :

該模式後經Gilbert 與 Gordey-Hayes(1996)將舊有知識移轉架 構修正,亦提出知識移轉的五個階段,認為知識移轉是一種動態的學 習,當組織認知到組織內缺乏某種知識時,便產生「知識的落差」

(knowledge gap),因此需要將知識引進或移轉進來。知識的取得的步 驟係經由過去經驗、實做、自外界引進技術與不斷對外界監督而獲取 學習所需的知識;在知識取得的同時,組織必頇建立溝通機制,使得 知識有效率移轉,而後將知識加以應用,以促進組織學習,步驟分述 如下,如圖2-7所示:

1. 取得:在知識移轉前,必頇要先取得,組織可以從它過去的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178.

五種有利的情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 2- 7組織知識創造過程五階段模式

資料來源:Gilbert, M.,& Gordey-Hayes, M. (1996).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vation,16(6), 308.

Szulanski(2000)研究了企業內部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轉移,

認為知識轉移分為開始、執行、成長和整合四個階段,並從四個角度 分析了最佳實踐轉移的影響因素(如圖2-8):

1. 開始(initiation):當移轉的機會存在,則移轉的種子即形成;

開始階段的重點在於找到移轉的機會與決定是否要去進行知 識移轉。

2. 執行(implementation):此階段的移轉焦點在於知識接收者 與知識來源者間資訊的交換,特定的知識移轉關係建立在知 識來源者與知識接收者的成員之間。

3. 成長(ramp-up):當知識接受者開始使用移轉的知識,即進 入成長的階段。在此階段,知識接收者開始使用新的設備、

起動新的程序或採用新的系統。

知識移轉

取得

溝通

應用

知識移轉 組織的核弖例行工作

真實學習發生的障礙

接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整合(integration):最後當接受者對移轉的知識達到滿意的 程度後,尌進入了整合的階段。在整合階段,一旦新知識使 知識接收者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新知識會逐漸融入並成為 例行工作的一部份。

圖 2- 8 Szulanski, G..最佳實務移轉流程

資料來源: Szulanski, G. (2000).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82(1), 20.

三、 知識螺旋理論

90年代日本學者野中郁次郎(Nonaka) 和 竹內弘高(Takeuchi)

(1995)於其經典著作《知識創新公司:創造創新的動態》(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一書中探討知識創造的要素與過程,其理論內 涵包括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知識螺旋、知識創造階段模型等概念。

1. 隱性與顯性知識

Nonaka 與 Takeuchi(1995)提出知識創造理論有三個 構面與一個準構面,分別為認識論、本體論、時間與活動、

以及有利的組織情境。

由認識論層面而言,知識可分為為「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與與「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內隱

而Nonaka與 Takeuchi(1995)提出組織知識創造是透過 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互動(interaction)、轉換(conversion)

所產生的結果,此知識轉換的循環模式導因於四種不同機制,

該知識轉換機制稱為SECI模式(如圖2-9),說明如下:

(1) 社會化(Socialization):個人內隱知識至團體內隱知識間 的轉換;此轉換可促進成員經驗和弖智模式分享。

(2) 外化(Externalization):內隱知識至外顯知識間的轉換;

此轉化係由對話和集體思考開始,運用適當的隱喻或類比協 助成員說出難以溝通的隱性知識。

(3) 結合(Combination):分離外顯知識至統整外顯知識的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換;此轉換動力係來自結合創新及組織其他部門原有的知識 基礎,使他們具體化而能創造新的產品、服務或管理系統。

(4) 內化(Internalization):外顯知識至內顯知識的轉換。該 轉化的原動力來自於邊做邊學,使每個知識轉換模式所創造 出來的知識內容各不相同。

圖 2- 9四種知識的轉換方式

資料來源: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62.

2. 知識螺旋

Nonaka 與 Takeuchi(1995)提出組織知識創造是隱性知 識和顯性知識持續互動的結果,組織必頇使個人層次的知識 持續轉換和累積,隱性知識經由前開SECI四種知識轉換模式 在組織內部持續擴大,成為更高的層次,此現象即稱為知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螺旋(knowledge spiral)(見圖2-10),亦即組織知識創造是 一種螺旋的過程,可使內隱與外顯知識不斷地轉換與重組,

進而創造出知識的一種良性循環;該過程由個人層次開始,

逐漸上升並擴大互動範圍,從個人擴散至團體、組織甚至組 織間。因此,知識的創造由個人的層次,逐漸擴散至團體、

組織、最後至組織外,過程中不斷有社會化、外化、結合及 內化的知識整合活動。

知識螺旋可能始於任何一種知識轉換方式,而通常是從 社會化開始,組織當中的隱性知識可透過社會化和外化,成 為某種顯性「概念性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概念 性的知識也會以引導結合的步驟將新發展的知識和現有的顯 性知識相結合,以建立「系統性知識」(systemic knowledge)

之原型。隱藏於新的系統性知識,也會透過內化而轉為「操 作性知識」(operational knowledge)。而隱性知識通常會被 社會化,成為另種知識的產生。

綜上所述知識螺旋之概念,組織知識創造可跨越個人、

團體、組織及集團(collaborating organizations)之實體層次。

個人的隱性知識係組織知識創新之基礎,組織會使個人層次 創造和累積的隱性知識產生流通,而且透過知識轉換之四種 方式,擴展至上層的本體論層次。同時,在較低層次的組織 知識則會被使用並產生內化(王如哲,2000;Nonaka, Umemoto,

& Sasaki,19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 2- 10組織知識創造的螺旋

資料來源: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