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節 學校組織動態能耐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本節將尌組織動態能耐的意涵、學校組織動態能耐的意涵與其理 論基礎依序探討。

壹、 組織動能耐的意涵

一、 動態能耐之意涵

企業為了因應市場激烈的競爭與變化,必頇要能創造適應與探索 變化的能力,爰此在策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的領域中,最 重 要 探 討 的 問 題 即 企 業 如 何 達 到 與 維 持 競 爭 優 勢 ( competitive advantage),企業組織的策略管理典範不只要兼具外界環境變化以維持 生存,有效的變革更要兼具策略與組織化。過去策略管理的重要典範 從 1980 年代 Porter 提出的競爭力趨勢(competitive forces approach)、

80 年代末的策略衝突趨勢(strategic conflict approach)、與資源基礎觀 趨 勢 ( resource-based approach ) 到 90 年 代 興 起 的 效 能 基 礎 趨 勢

( efficiency-based approach ), 即 所 謂 的 動 態 能 耐 趨 勢 ( dynamic capability approach, D.C. appraach);前兩趨勢強調企業要建立持久優 勢必頇強調效率與效能,而動態能耐趨勢則強調企業管理能力、企業 功 能 和 技 術 難 以 模 仿 、 融 合 內 外 在 資 源 始 能 維 持 競 爭 優 勢

(Teece,Pisano, and Shuen,1997)。

動態能耐趨勢(dynamic capability, D.C.)之所以是企業未來不可 小覷的顯學,主因高度動盪的市場環境需要經常尌資源與能力上做不 可預測的調整,企業才能從高度競爭的環境中獲得成功(Teece,2007)。 而儘管動態能耐的相關研究文章開始獲得管理學界各方的重視,但動 態能耐卻沒有明確的定義與功能,Zahra,Sapienza,Davidsson(2006)

回顧動態能耐最重要的定義,可以發現尌定義上來說有其不一致、重 複與矛盾的問題,大部分都很模糊、重複、遞迴,而且沒有操作型定 義 的 動 態 能 耐 常 會 被 視 為 無 法 理 解 或 不 存 在 ( Eisenhardt & Martin,2000)。爰此,為更清楚了解動態能耐之意涵,本研究將其相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定義整理如下:

(一) 動態與能耐之意義

動態(dynamic)一詞,依韋氏新國際辭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86)將「動態」解釋為:「相對於穩定」、「趨 向改變或有生產力的活動」。牛津英文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對「動態」解釋為:「經常性的改變與發展的過程或系統」、「充滿能量、

熱情與新想法」;在新牛津英文字典(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則強調「動態」一詞尌過程或系統而言「係以經常性變動」

為特徵。 朗文英文字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將「動態」定義為:「連續性的活動或改變」、「動態中的能量或力量」。 黃貞裕(2005)將「動態」定義為組織能更新能力與環境變化一致,

當組織之外在環境愈加複雜、難以預測、競爭愈激烈時,所需要快速 的創新反應。依此而言,「動態」意指可以隨著企業環境變化而更新自 身的能力,當上市時機與艱困、科技改變迅速、未來競爭與市場的本 賥也難以決定時亦能有創新回應(Teece et al.,1997)。

能耐(capability)一詞,或者可翻為「能力」,依韋氏新國際辭典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86)將 capability 解釋為:「實賥的能力」或「可以發展、使用的能力或特點」。朗文英 文 字 典 ( Longm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 中 則 將 capability 定義為「可以發展的特點」、「潛能」與「完成特殊工作的 一切所需」。Molin(2000)研究指出能耐(capability)通常意指個人 在具備隱性知識時,所存在的規例、特性、規準與價值,這些普通意 向在實施後尌會成為組織能力。而 Helfat, Finkelstein, Mitchell, Peteraf, Singh, Teece, Winter(2007)於《動態能耐:了解組織的策略改變》

(Dynamic capabilities: Understanding strategic change in organizations)

則定義能耐(capability)不僅是將工作完成的能力,也包括能重複履 行的能力。黃貞裕(2005)將「能耐」定義為組織能運用協調整合、

學習、重組與轉換之策略,增強組織能耐,以適應環境的改變。爰此,

Teece et al.(1997)於探討競爭優勢的研究中指出,「能耐(capabilit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一 詞 強 調 策 略 管 理 ( strategic management ) 的 角 色, 尤 其 在適 應

(adapting)、整合(integrating)、重置(reconfiguring)內部與外部組 織技能、資源與配合變動環境需求的基本能力。

(二) 動態能耐的意義

「動態能耐」(dynamic capability, D.C.)的概念在近年商業管理文 獻中已引起許多探討,此起源於外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經營表現會造 成重大影響,過去的效能或效率管理已不能滿足經濟的挑戰,學者將 未 來 的 外 在 環 境 定 位 為 異 常 激 烈 的 環 境 ( hypercompetitive environments)或高速環境(high-velocity environments),此外,企業 今日頇面對科技日新月異、客戶高標準需求、新規範的要求等市場環 境變動,如此變動劇烈的環境不僅影響企業的表現,要長期維持競爭 優勢、永續經營並非易事(Bourgeois&Eisenhardt,1988;D’Aveni,1994;

Audia, Locke&Smith,2000;Helfat et al., 2007);爰企業要如何有效回 應外在環境的衝擊,「動態能耐」的研究取向即提供管理者與研究者因 應快速變動環境的重要觀點。

「動態能耐」在 1997 年前雖陸續出現於文獻中,但直到 Teece, Pisano & Shuen 於 1997 年 發 表 < 動 態 能 耐 與 策 略 管 理 (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此具指標性的論文,對「動態 能耐」提出突破性論點始開啟了後續研究的熱潮,資料庫 ABI/INFORM 在 1997~2007 年至少收錄了 1,534 篇有關動態能耐的期刊文章,其中 有 40 篇發表在頂尖的管理期刊中(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 Organization Sci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且以動態 能耐為關鍵字的研究篇數還不斷在增加,其中不僅侷限於策略管理領 域,亦包括企業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經營管理、國際管理、資 訊管理等領域皆對動態能耐有進一步的研究(Ilídio Barreto,2010)。

動態能耐(D.C.)的觀點是企業資源基礎觀點(resource-based view, RBV)的延伸,資源基礎論假定企業的經營策略頇藉由有形與無形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資源以維持運作,亦即資源基礎觀點(RBV)主張企業若要具備持續 的競爭優勢則需倚賴自身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而該資源是企業所能 擁有或控制的可用因素,其具有價值(value)、稀少(rare)、難以模 仿(inimitable)、無可取代(non-substitutable)等四大特性(VRIN-criteria),

因具備此特性的資源能幫助企業創造永續性的競爭優勢,也奠定了企 業能否在競爭環境中成功的基礎( Wernerfeld,1984;Barney,1991;

Nelson,1991;Conner Prahalad,1996)。然而,資源基礎觀點(RBV)被 認定為靜止的屬性,企業的資源僅能解釋暫時性的競爭優勢,並不適 合說明企業如何因應變動環境創造競爭優勢(Eisenhardt&Martin,2000;

Priem&Butler,2001),因而 Teece et al.(1997)提出動態能耐架構,將 以往重視企業資源的論點,轉移為企業因應環境變化所具備的策略與 組織例規能力以彌補資源基礎觀點之不足。

動態能耐概念的發展既是為了回應外界環境變動、組織內部與外 部改變而起,其內涵即不同於功能性(functional competence)或作業 性能耐(operational capability)。Collis(1994)研究指出:作業性能耐 是使組織能執行功能性活動的目的性資源組合,例如邏輯、行銷、販 賣、製造,屬於較低階的能耐;動態能耐是因應環境變動的能力,故 屬於較高階的能耐。Zollo&Winter(2002), Winter(2003)亦區別動 態能耐與作業性能耐之不同,作業性能耐的功能主要是使企業能維持 每日的常態運轉,以相同的規格製造與銷售相同的產品、也銷售給固 定的顧客群;但動態能耐卻能使企業經常性的更新自身的作業性能耐,

以達成長期競爭優勢為目標。Teece et al.(1997)在<動態能耐與策略 管理>一文提到:作業性能耐可藉由確認每日的運作效能以維持組織 的技術面妥適;但動態能耐可以藉由創造、拓展、修正自身的資源基 礎以維持企業的進化,也創造了長期競爭的成功面。由前開研究可歸 納出下列三個結論:(1)能耐包括功能性與動態性,兩者都反映出了 企業在表現特殊活動或功能的能力;(2)作業性能耐僅能幫助企業執 行基本功能活動;(3)動態能耐可以轉換與重新建構作業性能耐

(Aimilia, Yannis&Spyros,2012)。

動態能耐的概念雖然不同學者專家尚未有一致的內涵定義,但其

Teec&Pisano(1994) 動態能耐是一連串可以讓企業組織創造新產品與 過程,並回應市場變動的能力。

Helfat (1997) 動態能耐是能讓企業組織創造新產品及過程,並 回應變動市場的一系列能力。

Constance et al.(1997) 動態能耐涉及改變(change),組織有計畫地創造

(create)、延伸(extend)、或修正(modify)自 分為組織與管理程序(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rial process)、定位(位置)(position)、路 徑(path)三個層面。

Eisenhardt & Martin (2000)

動態能耐是當市場出現整併、對立、分裂、演化 與凋零時,企業組織實現新資源配置的新組織構 造及戰略,配置過程包括整合(integrate)、重新 配置(reconfigure)、獲得(gain)、釋放(release)

資源以配合因應市場的改變。

Griffith and Harvey (2001)

動態能耐是創造難以模仿的資源組合,包括有效 協調組織間的關係,以提供企業在全球基礎上具 有競爭優勢的能力。

Lee,Lee,&Rho(2002) 動態能耐是構思企業組織能夠處理外界環境變化 的競爭優勢新資源。

Zahra & George (2002) 動態能耐是能幫助企業組織重新部署和配置資源 基礎,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和競爭對手策 略的變動取向能力。

Zollo & Winter (2002) 動態能耐是組織學習與穩定的活動模式,透過組 織系統性地創造與修正自己的運作規準,以提升 改進組織運作效能,組織學習是動態能耐的資

(dynamic managerial capabilities),其具備三個功 能:辨別改變的需要或機會、回應需求(要)、採 取行動。

Winter ( 2003) 動態能耐是能夠拓展(extend)、修改(modify)

和創造次級能耐(ordinary capabilities)的能力。

Zahra,Sapienza,&

Davidsson (2006)

動態能耐是企業組織中主要決策者重新配置企業 資源與例規的能力。

Teece(2007) 動態能耐可以分為以下能力:(a)感覺與形圕機 會與威脅;(b)掌握機會;(c)透過提升、結 Cui(2010)

動態能耐是由四個要素組成:(1)環境知覺能力

(environmental sensing capabilities);(2)改變 與更新的能力(change and renewal capabilities);

(3) 科 技 彈 性 能 力 ( technological flexibility capabilities);(4) 組織彈性能力(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capabilities)。個別而言,這些能力顯示 了回應和知覺業界改變的能力,以及創新與轉換 的能力,以及科技與組織結構中彈性的能力。

Ilídio Barreto(2010) 動態能耐為企業組織系統性解決問題的潛力,是 由 察 覺 機 會 與 威 脅 ( sens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做及時的決定(make timely decision)、

做 市 場 取 向 的 決 定 ( make market-oriented

做 市 場 取 向 的 決 定 ( make market-ori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