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者之省思

本研究過程中的各個細節,研究者雖己盡力詳細考量,力求整個研究流程中 各環節的周詳與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但仍有不少欠周之處。提出以下幾點省 思,以為研究者後續研究改善及其他相關研究者之參考。

一、研究對象、時間、實驗設計和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及時間的考量,在研究對象、教學時間、實驗設計和研 究工具方面都仍有不完備之處,使實驗教學的效果和研究結果的推論性受到相 當之限制。因此,以後若擬進行類似研究,在以上各項之考量應更為慎重與周 詳。

二、研究對象之程度分組方面

在研究對象依程度分組方面,本研究對象除了使用「多邊形概念測驗」和

「吳-薛氏國小學童 van Hiele 幾何測驗」的前測之外,並未做其標準化測驗,

如能加上標準化的語文成就測驗和數學成就測驗,將使研究對象程度分組依據 更為妥善完整。

三、教學時間的規畫與上課時間的選擇方面

本研究的教學時間為期約一個月,期間密集的上課,學生的學習效果可能 受到一些影響。研究者使用每週一次的午休時間上課,有時會影響原班導師的 級務工作和學生的社團時間,希望以後的研究應盡量避免類似情形。

四、教學軟體的運用與程式設計的技巧方面

本課程的重點在於使用 Logo 的小海龜繪圖輔助多邊形概念的學習,加上

時間的考量,因此並沒有很強調程式設計的技巧。若教學的時間許可下,除了 程序之外,可以引進變數、條件式和遞迴的方法,從奇妙的效果中激發兒童邏 輯思考的能力。

五、在教學情境內容方面

研究者在教學時沒有多提供形成概念的例子和非例子作為觀察、比較、辨 別和概括,因此兒童的迷思概念還是普遍存在。若能提供更多方位、大小或邊 長比例改變的圖形讓學童操作,不要局限於典型的範例,學童才能獲得較完整 與周詳之相關概念,也可避免某些誤解或錯誤的發生。

六、兒童統整圖形的性質與建立圖形間的關係引導方面

在讓學生完成指定的圖形後,應充分討論各種圖形的性質和關係,補充學 童未發現到的性質或澄清其錯誤概念,研究者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充分,可能 因而學童在這方面能力的提升極為有限。因此以後進行類似研究時,在相關圖 形都教完之後,應引導兒童統整其經驗,建立圖形間的關係,以培養其統整與 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譯(1989)。兒童的認知發展導論。臺北:文景出版社。

王文科(1994)。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 版公司。

王立行(1992)。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29,24-35。

王振德(1984)。兒童與電腦。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萬清(1988)。兒童的 LOGO 問題解決課程設計及效果分析。臺南師院學報,

21,117~206。台南:台南師範學院。

尹玫君(1991)。LOGO 電腦語言的特性。初等教育學報,4,135-148。

左台益、梁勇能(2001)。國二學生空間能力與 van Hiele 幾何層次相關性研究。

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6(1,2),1-20。

朱莉文(2005)。國小五年級學童平面圖形學習表現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李文政(1991)。Children's Learning Geometric Concepts: Logo As A Learning Environment。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3,373-400。

何榮桂(1996)。我國電腦輔助教學的發展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台灣區網際網 路(TANet’96)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吳貞祥(1980)。國民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數、量、形。臺北:幼獅文化事業 公司。

吳德邦(1998)。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之研究。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6-2511-S-142-001。

吳德邦(2003)。九年一貫數學圖形與空間課程學生在知覺、操弄性、作圖性、

論說性了解之研究-從 Duval 和 van Hiele 的觀點。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521-S-142-004。

吳德邦(2004)。使用 van Hiele 五階段學習模式開發九年一貫課程第一階段圖形 與空間教材教法之詮釋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 告,計畫編號:NSC-92-2522-S-142-004。

沈佩芳(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平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軍治(1992)。兒童幾何思考之 van Hiele 水準分析研究-VHL、城鄉、年級、

性別、認知型式與幾何概念理解及錯誤概念之關係。臺中:書恆出版社。

林國平(1992)。兒童學習方式與立體造形之題解探討。國教園地,40,29-38。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東華書局。

林裕雲(2002)。實施電腦 LOGO 程式設計教學對台灣國小學生解題能力之影響

-國小六年級學生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林碧珍(1993)。兒童「相似性」概念發展之研究--長方形。新竹師院學報,6,

333-377。

林寶山(1990)。教學論: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周淑惠(1995)。幼兒數學新論-教材教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洪榮昭(1992)。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高耀琮(2002)。兒童平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崔夢萍(1999)。電腦程式語言 Logo 和電腦多媒體教學對臺灣省國小五年級學童 的創造思考力之影響。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209-228。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陳勝利(1989)。LOGO 繪圖自學課程對兒童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屏東:屏師 附小國民教育輔導叢書。

陳澤民(譯)(1995)。R. R. Skemp 著。數學學習心理學。臺北:九章出版社。

張英傑(2001a)。兒童幾何形體概念之初步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

491-528。

張英傑(2001b)。兒童幾何形體概念調查及診斷教學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511-S-152-022。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富強(1992)。在 LOGO 環境中學習幾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第 3 期。

張靜嚳(1996)。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第 7 期。

國立編譯館(1980)。教育心理學。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編譯館(1997a)。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97b)。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曾錦達(1995)。國小 LOGO 程式設計教學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4-2511-S152-009-CL。

黃文聖(2001)。國小學童在 Logo 學習環境中數學學習與解題之研究。國立新竹 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晰勛(2000)。中文程式語言 CLogo 融入電腦與數學課程之研究。國立雲林科 技大學電子工程與資訊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廖遠光(1993)。電腦程式對認知學習的影響-後設分析。新竹師院學報,6,

213-239。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趙貞怡、劉傳璽(2004)。結構性 LOGO 環境對國小學童在角/旋轉認知及解決 問題策略之影響。教育研究資訊,12(2),61-94。

劉湘川、劉好、許天維(1993)。我國國小學童對稱概念的發展研究。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2-0111-S-142-001。

劉好(1994)。國小數學科新課程中幾何教材的設計。八十二學年度數學教育研 討會論文暨會議實錄彙編,69-79。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劉好(1998)。平面圖形教材的處理。八十六學年度數學教育研討會論文暨會議 實錄彙編,33-50。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劉秋木(1996)。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歐陽鍾仁(1987)。科學教育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盧銘法(1996)。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幾何概念之分析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文正(2005)。國小五年級學童角概念表現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 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謝貞秀、張英傑(2003)。國小三四年級平面圖形概念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學報,16(2),97-134。

謝如山、謝名起、謝名娟譯(2002)。C. Alan Riedesel, James E. Schwartz, & Douglas H. Clements(1996)原著。數學科教材教法(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韓善民(2000)。資訊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77,3-7。

薛建成(2003)。依據 van Hiele 幾何思考理論-探究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幾何 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 碩士論文。

羅昭強(2001)。國小數學虛擬教室教學/學習材料模組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511-S-134-009。

羅清水(1998)。認知心理學理論對電腦輔助教學設計發展與成效之影響。研習 資訊,15(1),1-15。

譚寧君(1993)。兒童的幾何觀-從 van Hiele 幾何思考的發展模式談起。國民教 育,33(5,6),12-17。

蘇順德(2000)。實施電腦 LOGO 程式設計教學對台灣國小學生思考技能之影響。

屏東師院學報,13,211-230。

貳、英文部分

Alessi, S. M., & Trollip, S. R., (1991).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ggett, P., & Ehrenfeucht, A. (1992). What should be the role of calculators and computer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11, 61-72.

Binswanger, R. (1988a). Discovering perimeter and area with Logo. Arithmetic Teacher, September, 18-24.

Binswanger, R. (1988b). Discovering division with Logo. Arithmetic Teacher, December, 44-49.

Brazier, G., & Watkins, W. (1986). MATRIX.TURTLE-Linear algebra in the Logo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5(4), 44-45.

Burger, W. F., & Shaughnessy, J. M. (1986). Characterizing the van Hiele levels of development in geometry.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7(1), 31-48.

Chen, L. C., & Silverman, F. (1993). The effects of Logo programming on children’s cognitive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花師數理教育學報,2,45-61。

Clements, D. H. (1985). Computers in early and primary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lements, D. H., & Battista, M. T. (1989).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in a Logo environment.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20, 450-467.

Clements, D. H., & Battista, M. T. (1989).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in a Logo environment.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20, 45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