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前言

第四節 章節安排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發展趨勢。

(二)、過去台灣關於貧窮女性化的研究鮮少從女性主義的角度探討貧窮女性化 的原因,多著重於測量指標和迴歸分析的統計來檢視台灣是否存在貧窮 女性化的現象,本研究基於過去研究的理論缺口,將側重於社會主義女 性主義的角度來探討女性與貧窮之間的關連。

(三)、從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的理論探討女性分別在家庭中與工作中的處境,特 別是家務勞動如何讓女性失去選擇的權利,同時剝奪了女性獲得經濟獨 立的可能。在資本主義和父權體制交互運作之下,兩性地位趨於平等的 台灣,其實仍處處充滿著性別不平等的現象。

第三節 研究方法

過去國內外許多貧窮女性化的研究多側重探討貧窮的測量方式是否能夠確 實評估女性的貧窮程度,從美國學者Diana Pearce 開始,學術上持續討論的問題 除了集中在「貧窮女性化」的現象是否真的存在,更多研究同時也挖掘出「貧窮 女性化」議題中不同的討論面向與變化趨勢。由於貧窮女性化相關的指標定義、

計算公式與統計數據已經有許多研究專門討論(詳見第二章的文獻探討),因此 本研究希望從女性主義的理論視角探究貧窮與女性之間的關連,特別是由社會主 義女性主義的角度分析社會性別對於女性處境所產生的影響。本文採取質化的研 究方法,透過文獻與理論的分析試圖釐清貧窮女性化背後的原因,運用社會主義 女性主義探索性別壓迫的各種來源,以補充在「貧窮女性化」的量化研究中較少 見的女性主義視野。

第四節 章節安排

本研究的章節安排包含:第一章前言,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主題。

第二章開始探討相關概念,包含貧窮、貧窮女性化的定義與成因,並從社會主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女性主義的角度深入瞭解女性與貧窮之間的關係,同時連結到近年來後工業國家 所浮現的非典型就業現象,從理論層面剖析當女性投入參與勞動市場之後,卻仍 然無法成為主要勞動力的原因,並藉官方統計資料初步釐清台灣女性貧窮的情 況,特別是台灣貧窮女性化的趨勢以及女性非典型就業的型態。第三章開始從父 權體制和資本主義的角度切入探究女性的社會、經濟地位,特別是社會主義女性 主義認為家務勞動和照顧責任女性化的現象對於女性的處境有何影響,以及家庭 照顧女性化和貧窮女性化之間的關連。第四章從第三章的家務勞動延伸,在性別 角色分工和女性照顧責任的基礎上,理解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如何讓女性大量投 入勞力市場之後,卻仍改變不了男女經濟不平等的狀況。最後一章為研究結論,

並提供未來可持續拓展的研究方向以及政策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要多「窮」才稱得上貧窮?

台灣社會中的貧窮人口受到台灣政治經濟體制的侷限而未能成為國家社會 政策的重要目標,在經濟發展與威權國家結構的背景下,貧窮階級是被忽略的一 群。台灣戰後快速成長的經濟容易使貧窮隱藏在相對均等的社會分配指標之下,

而缺乏大眾的重視。50 年代後國家引導的外銷導向工業化政策則使得社會政策 極易受到統治菁英的壓抑,國家與資本的結盟更加深了勞動階層的不利處境。在 快速且持續的經濟成長,以及家長式政治(國家)與經濟(生產組織)體制支配 下,台灣社會對於「經濟奇蹟」產生近似崇拜的集體情緒,卻很少嚴肅面對社會 中貧窮者的問題(蔡明璋 1996)。要處理貧窮問題,必須始於如何界定貧窮,因 此本節首先探討貧窮的概念以及常見的貧窮分類與測量,並初步地理解台灣官方 的貧窮標準。

一、貧窮概念的探討

(一)、所得貧窮

一直以來,貧窮都是經濟學關注的焦點。在傳統經濟學中,貧窮的概念是以 滿足人類基本的生存需要為標準,都以所得收入或消費為主要的指標。這種關注 收入和消費的貧窮定義是測量貧窮人口的主要方法,也是多數貧窮研究的起點

(Haughton and Khandker 2009),並將增加收入視為減少貧窮與不平等的政策核 心(Grusky and Kanbur 2006)。世界銀行對貧窮的定義為「生活福祉的剝奪」

(deprivation in well-being),而傳統定義中的生活福祉則取決於個人或家戶所掌 握的資源多寡,因此當人的所得或消費低於某個門檻時就會被歸類為貧窮。

McLanahan 與 Kelly(1999)則特別指出貧窮的家庭屬性(Poverty is a famil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attribute),因許多國家在測量貧窮時是以家庭為單位,當一個家庭被歸為貧窮,

該家庭內的所有成員都是貧窮人口。

隨著對貧窮的認識越豐富,越突顯出傳統經濟學對於貧窮理解的侷限。首先 是傳統的貧窮研究忽略了脆弱性(vulnerability)與貧窮之間的雙向關係,而脆 弱性就是個人或家庭陷入貧窮(或更嚴重的貧窮)風險的可能性。4傳統經濟學 也忽略社會公共資源在降低貧窮人口的脆弱性時的重要地位,因為個人或家庭陷 入貧窮的風險可能來自社會經濟層面,國家若發生天災人禍也會讓家庭與個人遭 遇貧窮的風險,缺乏抵抗風險的能力往往會增加貧窮的風險。儘管貧窮的脆弱性 較難以測量和追蹤,目前世界銀行已運用所得收入、消費指標以及健康狀態等非 貨幣性的資產來衡量個人與家庭的貧窮脆弱性(Alters 2009)。其次,所得貧窮

(income poverty)的概念使我們看不到因制度性安排而無法獲取資源的社會群 體,如女性與少數族群。在亞洲,重男輕女的性別觀念讓女性無法得到平等的醫 療資源,將近一億的女性人口因此死亡或根本無法出生5,即便能夠出生,女性 受教育、就業和參與決策的管道亦受限制,使得女性在每個生命階段都必須面臨 貧窮的侵襲(王佐芳等 2003)。最後,傳統貧窮的測量是以家戶為單位,更忽略 了家庭中並非每一個人都能享有同樣的機會與資源,因為資源的多寡往往取決於 家庭成員的輩份、年齡、性別、身份等社會建構賦予的地位與權力,男性往往比 女性獲得家中較多的資源而能擁有較高的學歷與較好的工作前途(Sen 1987;

Wang 1997)。

過去只用所得貧窮來測量貧窮與不平等,產生了許多問題,例如GNP無法讓 我們瞭解與經濟較少關連的其他生活面量(健康、教育、性別或種族平等),而

4 世界銀行對於生活福祉的討論主要圍繞三個方面:貧窮、不平等(inequality)與脆弱性。見 http://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TOPICS/EXTPOVERTY/EXTPA/0,,contentMDK:20 202198~menuPK:435055~pagePK:148956~piPK:216618~theSitePK:430367,00.html。

5 2010 年UNDP研究報告指出東亞地區的男女出生比例為世界最高(119:100),而亞洲「消失的 女性(missing women)」將近一億人,其中印度和中國各占了約四千兩百萬人(Rajivan 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且收入移轉並無法讓窮人免除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6的感受,因此不該把 收入視為唯一的貧窮定義與特徵(Nussbaum 2006; Bourguignon 2006)。而社會排 除的概念,主張除了所得貧窮外,貧窮者亦面臨在勞動市場、社會參與和政治參 與等方面的社會排除現象(王永慈 2001),唯台灣這方面的研究較少。

鑑於上述傳統貧窮定義的狹隘,現今很少國家與國際組織會一味地從傳統經 濟學的貧窮概念來理解貧窮並制訂減少貧窮的政策,經濟學領域中也多了對貧窮 研究的不同反思,嘗試運用更多的社會性指標來瞭解貧窮的面貌與結構性因素。

(二)、人類貧窮

貧窮最廣泛的定義要屬Amartya Sen(1987; 2001)所提出的相關概念。Sen 的研究領域遍及福利經濟學、社會選擇理論與發展經濟學,其最大貢獻在福利與 貧窮指標的定義及飢荒的實證研究,也讓他於199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Sen 在《經濟發展與自由》一書中重新詮釋了「發展」和「自由」之間的關係,超越 傳統經濟學「效用分析」的侷限。其認為發展是擴展人們享有真正自由的過程,

狹隘的發展觀點如國民生產毛額(GNP)的成長、個人所得的增加、工業化、現 代化等等,在Sen看來只是達到自由的工具,除了這些工具,自由也取決於其他 的因素,如教育、保健措施以及政治和公民權利。Sen強調發展進步必須從自由 來評估,要發展就必須排除不自由的來源,包括貧窮、暴政、經濟機會的缺乏與 社會剝奪等問題。貧窮剝奪了人們免於飢餓的自由、獲得醫療、住所以及乾淨飲 用水的自由,經濟上的不自由助長了社會不自由,就如同社會或政治的不自由會 助長經濟不自由一樣。

6 社會排除的概念最早源自於法國,指涉多重面向的劣勢情況,即個人或群體被排除於政治、經 濟、社會與文化之外,強調排除並非只有物質剝奪或經濟資源的不平等,同時也包含如住宅、教 育、醫療等權利的不足或是制度性排除與空間排除,從而使人產生孤立、社會距離、缺乏社會支 持網絡及社會參與等情形。貧窮是造成社會排除最明顯的因素之一,但並非只有貧窮人口才會遭 遇社會排除的問題,其他如種族、年齡、性別等因素也會導致社會排除。反之,社會排除也可能 導致貧窮,例如長期被排除於勞動力市場之外,因此貧窮與社會排除的關係是交互影響且彼此累 積的(Berghman 1997,王永慈 2001,張世雄 2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en反覆強調:自由不僅是發展的主要目的,也是發展的主要手段,自由的 真諦在於個人有能力去做他認為有價值的事,發展以自由為基礎讓個人能力得以

Sen反覆強調:自由不僅是發展的主要目的,也是發展的主要手段,自由的 真諦在於個人有能力去做他認為有價值的事,發展以自由為基礎讓個人能力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