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學生的幽默感、創造性潛能與創造力傾向間的關係,並依據 研究結果歸納結論與建議,期許能做為日後創造力工作研究的參考。第一節為說明 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我國政府從 2002 年公布的創造力白皮書開始,持續推展創造力相關教育活動,

而 2013 年公布實行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大綱」, 更將「創造力課程」綱要明訂於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中,詳細說明在教導創造力 時,小學、中學、高中職學生分別可以學會的內容,讓教師有明確的規準可進行創 造力教育。而臺北市政府更是承攬 2016 年世界設計之都活動,不但是讓全世界有 機會看到我們的人才、創意與設計實力外,更進一步推動設計教育扎根計畫,希望 將設計人才的培育能拓展到高中職以下的學生,並帶動基層教師再次對創意、創造、

設計有新的認識。而這 10 來年的努力與成果,不但讓我們在設計領域、發明、各 式競賽、學術研究中都有亮眼的表現,仔細發現,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輕易 可見。舉凡是曾轟動一時的馬桶冰淇淋,讓國內外遊客為之驚艷;Facebook 上的

「神在創造我的時候…」、「如果你在幼幼台出道,藝名會是什麼?」等無厘頭的創 意小測驗,結果雖屬隨機,但其幽默有趣的言語和圖片組合,讓遊戲者都能會心一 笑;「PTT」社群網站中的笑話、幽默圖片、生活趣事分享,讓人看了都能舒緩平 時的壓力;補習班名師呂捷,其幽默有趣的授課方式,引起不少的網路討論與新聞 報導。這些都是種生活藝術(蕭颯、王文欽、徐智策,1995),也是創造力的展現。

學術研究上,已有許多的研究讓我們看到幽默感和創造力在本質上有其共通 性。從認知歷程的角度來看,他們似乎具備相似的思考歷程。舉凡是用新方法看待 舊事物、將原本不相干的事物組合在一起、對問題重新框架並做不同的詮釋等,兩

者能力皆具有高度相似性(陳學志、蘇嘉鈴、葉季蓉,2011;邱發忠,2010;O’Quin

& Derks, 1997)。而個體在進行講笑話、喜劇表演、說相聲、詼諧有趣的圖片或影 像創作,都是需要具備對事物有新想法、聯想能力與讓人意料之外的笑點,並不是 運用一般的邏輯思考即可理解或想出,此外,在理解笑點上需要能懂它們在認知上 的脈絡與不一致,需具備高度彈性的應用背景知識來進行解惑,這都和創造力的擴 散思考、頓悟、遠距聯想上都有所關聯,是種高層次的認知能力(Coulson, 2010)。 而 Hauck 與 Thomas(1972)研究也指出越有創造能力的兒童被認為越有幽默感,

且較有趣的人通常有高於平均值的創造力(Fisher & Fisher, 1983)。

從情緒的觀點來看,幽默感往往能帶給人們正向、開心的情緒,而當個體處在 正向情緒當中時,研究發現能因此提升其認知處理能力,展現較為流暢、原創性的 創意表現,且會較願意嘗試冒險新事物(Isen, 1999;Schwarz, 1990;陳學志、卓淑 玲、賴惠德,2005)。這間接說明了幽默感引發的正向情緒,會影響個體的創造力 展現以及創造傾向。

我們再從人格的角度來看,能發現富有幽默感的人,除了使用一般正面積極的 內容進行創作外,也常對挑戰世俗規範、挑戰禁忌、敏感議題展現高度的興趣與好 奇(陳學志、徐芝君,2006;陳學志、蘇嘉鈴、葉季蓉,2011)。而這些情形,往 往在富有創意的人身上也看的到,能看到他們都極具豐富的想像力、冒險心、樂於 挑戰與對事物充滿好奇心,而這就是種創造傾向的人格展現。

而這些學術研究成果,也可從教育現場中看出它們的關聯。在我國「創造力課 程綱要」中,國中教育階段之課程指標更有一項為「能利用幽默詼諧的方式解決難 題與挫折」,並有透過幽默訓練提升個體創造力的研究成果(陳學志,2004)。綜合 上述,可得知創造力與幽默感彼此是相輔相成的,且它們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雖然這些研究能讓我們推斷其共通性,但仔細探討能發現大多都是分別探討 幽默感及創造力,真正進行「幽默感」與「創造力」的相關研究卻不多(孫聖和,

2010;邱發忠,2010;姚玉鳳,2010),且這些相關研究探討的構面也並不全面,

創造力部分可能只局限於擴散性思考或創造傾向,而幽默感亦只探討部分構面,推 斷原因,幽默感中有項「幽默創造」能力,此能力可能被概括認定為是創造力的一 種,故未再詳加探討彼此間的關聯性。再者,幽默感與創造力間相互影響的層面廣 泛,常是數種因素交互影響難以詳加細分,因此少有人願意去釐清並探究。其三,

探討其兩者的評量工具,能發現無論是幽默感或創造力,都沒有一套工具能完整測 量出個體的幽默或創意,且新工具亦有學者一直在研發當中,可知兩者的構面可能 仍有不明確或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更多的基礎研究來支持並穩固其核心概念。第四,

研究幽默感與各種創造能力之相關研究工程浩大,無論是對象、使用工具、時間、

分析、資料蒐集等都將會較一般研究來的多且長,因而未有整合性的研究出現。

此外,針對幽默感與創造力文獻中的研究對象,我們可以發現國中教育階段的 研究明顯比其他教育階段要來的少許多,大多以國小、高中、大學或成人為研究對 象,推斷可能原因是國中與其他教育階段相比,學生須面臨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升 學壓力,課業與小學相比明顯繁重許多,因此,家長期許亦會較過往來的高。其二,

中學生的身心靈變化與其他教育階段學生相比是較為快速的,相對也是較為叛逆 的,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測驗,可能會較不願意配合、亂作答或拒答,因而影響研究 的結果。故較不容易成為研究者的研究對象。

綜合上述,幽默感與創造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然而,彼此間的相關並未有 全面性的探討,且以中學生為對象的相關研究又明顯比其他教育階段少許多。但國 中階段,高層次認知能力是發展最為快速也最重要的階段,倘若能因此清楚了解幽 默感與創造力之相互關係,定能供相關研究人員在此領域有更清楚的研究方向,並 給學生更好的教育學習策略。而補齊的國中部分,也能讓研究人員在未來研究時,

能有更完整的資料能了解小學生到成人間幽默感與創造力的連續變化。故本研究 將進行中學生的幽默感與創造力潛能、創造力傾向間的關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