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語法研究

文與詩是中國文學的兩大傳統,大體而言,文出於語言,長於說理與敘事,

表達方式著重在明白顯豁;詩出於歌唱,長於言志與抒情,表達方式著重在含蓄 不露。若以二者相比,詩的語意濃度極高,其文學價值高於文,則是公認的事實。

許世瑛在《中國文法講話》中提到:文法或語法的名稱都是西方 Grammar 的譯語,屬於外來的意念。我國成系統的文法或語法從《馬氏文通》開始,這部 書無疑是畫時代的著作。後來黎錦熙著《國語文法》、楊遇夫著《高等國文法》

都稱文法,直到王力著《中國現代語法》,才有語法這個名稱。文法或語法所代 表的意義是相同的,都是成系統的研究詞與句之形成規律的一門學問。1 下文中 為方便閱讀,將統稱為語法。

語言風格學(Sylistics)是近十年來新興的學科,結合了文學和語言學二大 領域。語言學家認識到語言的研究不應把文學語言排斥在外,語言學是關於語言 的學科,應該能夠對文學語言進行剖析。而文學評論家們則認為要對文學作品提 出精確的闡釋和評定,不能不採取語言學家嚴謹的態度。在講究科際整合的現代,

文學和語言學,便逐漸有了較好的溝通與融合。

對於中文語法的研究,學者乃是從自然語言開始。所謂自然語言,是指我們 平時所說的話,它是約定成俗的社會現象。例如趙元任在《中國話的語法》一書 中所討論的便是在二十世紀中葉不拘形式的場合裡所說的北平話。2

之後陸續有學者留意到中文的特色,認為以西方主語--動詞--賓語的架 構來分析中文句式,與中文語法有格格不入之處,如趙元任認為主語和謂語在中 文句子裡的文法意義是主題和解釋,而不是動作者和動作。3 在談話中可運用的 口語,可謂近代中國語法發展的最大成就。

至於中國古代文言的語法研究,由於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極少,相對地研究 也較遲,此中關鍵在於語言與文字的區別,王力所著的《漢語詩律學》可謂先驅。

《漢語詩律學》是以語法理論中主語--動詞--賓語的架構對中國文言句法與 五言、七言近體詩的句法進行分析。

二、詩的語法研究

中國古典詩的文學價值極高,傳統上對於中國古典詩,多從文學的角度研

1 參閱許世瑛著,《中國文法講話》(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2),第一章,頁 1-2。

2 參閱趙元任著,《中國話的語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第一章,頁 7。

3 參見趙元任《中國話的文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頁 40。

究,若從語言的角度研究古典詩,則涉及語言學與文學。

所引的詩句,並非全是錯位。例如「溪喧獺趁魚」是緊縮句,它的詞序並沒

在新詩的語法研究上,如仇小屏以主謂句(Nominative-predicate sentence)

的角度分析新詩句法的特色,10在近年的博碩士論文中,也有針對新詩的語法進

其後又以作論文為基礎,將語料擴充至杜甫所有的七言律詩,也將分析的句 式結構擴充到主謂句以外的句式,以求全面探討杜甫七言律詩的語法特點。

因為杜甫的創作過程可分為若干不同的階段,故將杜詩分為前後兩階段來比 較,以探討杜甫句式風格在前後兩階段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