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謂語句與複句分析

第三節 複句分析

(91-2)巫峽清秋/萬壑哀(《諸將五首之五》)

(119-2)兩見/巫山楚水春(《赤甲》)

2、處所詞與時間詞不連續出現

在處所詞在前的情況中,其處所詞與時間詞不連續出現者,共有三句。

(72-5)復有/樓臺銜暮景(《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

(98-7)一臥滄江/驚歲晚(《秋興八首之五》)

(104-4)獨留/青塚向黃昏(《詠懷古蹟五首之三》)

綜合以上分析,在同時含時間詞與處所詞的謂語句中,時間詞在前的情況共 有十八句,處所詞在前的情況共有十三句。詳見下表之整理。

表三十六 同時含時間詞與處所詞的謂語句分析

表現形式 連續出現 不連續出現 句數 比例

時間詞在前 5 13 18 58.1%

處所詞在前 10 3 13 41.9%

合計 15 16 31

由上表可知,在同時含時間詞與處所詞的謂語句中,以時間詞在前的比例較 高,約佔五成八。其表現形式則以連續出現的比例較高。

第三節 複句分析

在本文第一章第三節中,談到杜詩七律的句式分析架構時,曾對複句的定義 進行說明。一般認為複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語意有聯繫的單句所組成,而構成 複句的單句可稱為子句(或「分句」)。

根據各子句間的語法關係,複句可分為聯合複句和偏正複句兩大類型。若是 複句的子句中還包含著複句,便稱為多重複句。但在杜詩七律中,複句的種類只 出現聯合複句和偏正複句兩大類型,並未出現多重複句。

因本文的句式分析是以杜詩七律中的每一句作為一個單位,故所謂複句亦是

(5-2)地分清切/任才賢(《贈獻納使起居田舍人澄》)

例句(5-2)之語意為「(獻納司)地位清貴切近,任用的都是英賢。」在 表面結構中,省略了深層結構中的主語「獻納司」。此句描述這一機構不同的兩 個方面,即「地分清切」與「任才賢」,兩分句,在語法上的地位平等,不互相 修飾或說明,為平列關係。

(8-3,4)旌旂/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例句(8-3,4)之語意為「在陽光溫暖的映照下,旌旗上的龍蛇圖案緩緩舞 動;微風徐徐,燕雀盤旋於宮殿的上空。」杜甫將二句中的「旌旂」、「宮殿」提 前作為主題,使主題後的「日暖龍蛇動」、「風微燕雀高」作為修飾主題的謂語結 構。兩句的謂語結構均可分析為平列關係的兩分句,即「日暖/龍蛇動」、「風微

/燕雀高」。依原句之語序來看,其語意為「旌旂,在暖日下,有如龍蛇動;宮 殿,在微風中,燕雀在高處盤旋。」

2、承接複句

在複句的句式分類上,以此類句式的比例最高,共有一百二十六句,比例約 佔四成五。

此種複句在敘述上,依次敘述連續發生的幾個動作或幾件事,各分句的順序 固定,不能顛倒。如例句(6-6),其語意為「(我們)無緣相見,(我也)未能(替 你)餞行。」

(6-6)邂逅無端/出餞遲(《送鄭十八虔貶台州司戶》)

在複句中亦有分句為兼語句者,如例句(242)。

(127-4)借汝遷居/停宴遊(《簡吳郎司法》)

例句(127-4)之語意為「借汝遷居於此,我也可常來此停宴遊。」句式結 構是由前四字和後三字兩個子句所組成,屬複句,其前子句「借汝遷居」為一個 動賓結構和一個主謂結構所構成,「汝」字為兼語,故前分句為兼語句。

3、遞進複句

遞進複句屬於聯合複句,而其後一子句比前一子句表示更近一層的意思。在 杜甫七律中,屬於遞進複句者只有一句,即例句(143-2)。

(143-2)城上擊柝/復烏啼(《暮歸》)

例句(143-2)為「城上擊柝」與「烏啼」兩子句所組成,並以連詞「復」

將二子句連接起來。連詞「復」所連接的兩子句在語法上是平等的關係,在語意 上含有又或而且之意,其後一子句比前一子句表示更近一層的意思。故此句為遞 進複句。

(二)偏正複句

偏正複句中的兩個子句,其中一個子句修飾、限制另一個子句。在偏正複句 中,被修飾、限制的子句稱為正句,修飾、限制正句的稱為偏句。

杜甫七律共有一百二十八句偏正複句,比例在複句中約佔四成六。若依其偏 句與正句間的意義關係,可再加以細分為因果複句、轉折複句、條件複句、假設 複句、讓步複句、時間複句共六種,以下分別說明。

1、因果複句

此類複句的偏句表示原因,正句表示結果。例如:

(34-4)兵戈阻絕/老江邊(《恨別》)

(62-6)遠下荊門/去鷁催(《奉待嚴大夫》)

(84-7)不可久留/豺虎亂(《返照》)

(87-5)見愁/汗馬西戎逼(《諸將》五首之一)

(106-8)志決/身殲/軍務勞(《詠懷古蹟》五首之五)

(127-7)卻為姻婭/過逢地(《簡吳郎司法》)

上述五句均以斜線將分句予以區隔。例句(34-4)之語意為「因兵戈阻絕了 歸鄉之路,故我將老死於江邊。」例句(62-6)之語意為「我準備遠下荊門,所 以船隻也一再催促。」例句(84-7)之語意為「因豺虎作亂,故不可久留。」例 句(87-5)之語意為「因汗血馬直逼京都,故愁現眼前。」例句(127-7)之語 意為「因為是親戚關係,你才來此暫住。」

其中例句(106-8)較為特殊,乃將表結果的子句「身殲」置於句中,「志決」、

「軍務勞」表原因,分別置於句首及句末,其語意為「(諸葛亮)心志堅決,為 軍務操勞,以致於以身殉職。」

2、轉折複句

此種複句的正句並未順著偏句得出公認的結論,而說出了個相反或部分相

反的事實,參見下列例句之說明。

(27-7)出師未捷/身先死(《蜀相》)

例句(27-7)之語意為「出師未捷,卻身先死。」此句為「出師未捷」和

「身先死」兩子句所合成。因後子句的語意並未順著前子句而來,語意出現轉折,

故判斷此句為轉折複句,其中以前子句為偏句,後子句為正句。

(49-1)秋盡/東行且未迴(《秋盡》)

例句(49-1)之語意為「秋已盡,(但我)東行梓州仍未能回家。」此句為

「秋盡」和「東行且未迴」兩子句所合成。後子句的語意並未順著前子句而來,

語意出現轉折,故判斷此句為轉折複句。

3、條件複句

此種複句的偏句表示條件,正句表示結果。如例句(51-6)。

(51-6)青春作伴/好還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例句(51-6)中「青春作伴」為偏句,正句為「好還鄉」,其語意為「(有)

明媚的春光作伴,正好可以回歸故鄉。」

(14-3)酒債尋常/行處有(《曲江》二首之二)

例句(14-3)為無條件句,其語意為「酒債對我而言很尋常,無論我走到哪 裡都有。」

4、假設複句

此種複句的偏句提出一種假設,正句說明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的結果。如例 句(137-3,4)。

(137-3,4)短牆若在/從殘草,喬木如存/可假花。(《舍弟觀自藍田取妻子到江 陵喜寄》三首之三)

例句(137-3,4)之語意為「如果短牆尚在,賃居時就任憑它立在殘草叢裡;

如果喬木猶存,花開時倒可藉花娛心。」句中「若」、「如」均表假設之意。

5、讓步複句

此種複句的偏句承認某種事實,正句則從相反的角度敘述正面之意。在杜甫 一百五十一首七律中,並未發現為讓步複句的單一句子,但有二句合為一組讓步 複句,如例句(128-5,6)。

(128-5,6)即防遠客/雖多事,使插疏籬/卻任真。(《又呈吳郎》)

例句(128-5,6)之語意為「(她來打棗時)就對你心存防範,雖然多慮,(你 一來)便插上籬笆,也未免過於認真。」前一句「即防遠客雖多事」在讓步複句 中屬偏句,表示承認西鄰寡婦來打棗的事實。後一句「使插疏籬卻任真」,在讓 步複句中屬正句,乃是從相反的角度敘述,開導吳郎應以寬厚之心面對,不要禁 止她來打棗。二句均以句首所述的事件「即防遠客」、「使插疏籬」為主題,本身 均各屬於動詞謂語句。

6、時間複句

此種複句中,修飾、限制的偏句表示時間,正句表示在這個時間裡發生的事 或出現的情況。一般將表時間的偏句放在前面,正句則放在後面,如例句(255), 較特殊者為例句(9-8),其將表時間的偏句放在句中。

(9-8)退食/從容出每遲(《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例句(9-8)之語意為「下班回家吃飯時,雖然(我)每每延遲出來,但(態 度)仍從容自得。」句中「退食」為表時間的子句,「從容出每遲」為另一被描 寫的正句,有謂語移位的錯位情況,詳見第四章第一節<移位句類型分析>。

(108-5)岸容/待臘-將舒柳(《小至》)

例句(108-5)之語意為「已到臘月,江岸將舒展遍地綠柳。」句中將表時 間的子句「待臘」置中,為時間複句中的特殊情況。

二、複句的數量分布

本文對句式結構的分類中,以複句的意涵最豐富,故本段將透過複句在律詩 中數量的分布情形,分析杜甫詩中複句的分布情形,並比較前後期的差異。

在杜甫一百五十一首七言律詩中,複句共有二百八十句,其中前期有四十三

句,後期有二百三十七句。若分別比較杜詩前後兩期複句所佔的比例,可發現複 句在前期或後期的比例均約為二成三左右,可知杜甫在前期創作時,便已注重複 句之運用。詳見下表對前後兩期杜甫在複句運用上的比較。

表三十八 杜甫七言律詩之複句數量及比例表

句式結構 句數 前/後期比例(%) 全部句數 複句 423/237 22.3/23.3 280

總計 192/1016 1208

進一步分析複句在杜甫各首律詩中所含的數量,發現全首詩中均無複句者共 三十六首,比例約為二成四。而詩中所含複句數量最多者,為(147)[酬郭十五 判官受],詩中含有七句複句。統計杜詩中複句的數量分布後,其結果詳見下表。

表三十九 杜詩中複句的數量分布情形

複句數量

(句)

0 1 2 3 4 5 6 7 8 合計

數量(首) 36 40 27 23 12 10 2 1 0 151

比例(%) 23.8 26.5 17.9 15.2 7.9 6.6 1.3 0.7 0

複句在杜甫一百五十一首七言律詩中,共有二百八十句,據此,可推知在杜 甫七律中,平均每首詩的複句約有一點八五句。

在前期的杜詩中,除(1)[題張氏隱居二首之一]與(10)[紫宸殿退朝口號]

二首詩各含五句複句之外,其餘各首詩所含複數均不超過三句。由下表可知,在 前期杜詩中,其複句數量超過三句的律詩只有兩首,比例約佔前期杜詩的 8.3%。

而後期杜詩中,複數的數量超過三句的律詩共有二十三首,比例約佔後期杜詩的 一成八。可見在後期杜詩中,各首詩所含的複句比例較高。詳見下表。

表四十 複句在前後兩期的數量分布情形

複句數量

(句)

(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