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每個研究的緣起都是一個個念頭、一個個好奇觸動著內心深處,才會展開後 續一段漫長的探索歷程。本章一開始,將說明本研究的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 題,再針對研究中的重要名詞釋義加以敘述,最後陳述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開始這個研究的動機,乃因研究者本身扮演的一些角色而來,一來研究者是 小學現職老師,另一個角色則是福智教育園區(以下簡稱園區,指福智國民小學)

的家長。在教學時,深刻感受到有怎樣的老師,就會教育出怎樣的學生,除了老 師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責大任外,學生在整體的學習過程中,外在環境 的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所以除了老師本身的身教、言教外,整體環境的配合更 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

壹、值遇快樂的泉源-《菩提道次第廣論》

研究者自 1997 年開始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由於日漸少子化的緣故,班上的 學生已降為三十人以下,應該比以往的教學輕鬆愉快,但其實不然,孩子接受過 多聲光刺激導致上課不專心、自我很大、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等狀況越來 越多。再加上學生家長意識抬頭,給予老師教學工作的壓力越來越沈重,讓大多 數老師苦無解脫之道!過程中,研究者利用寒暑假不斷的充電學習,終於在 2003 年遇上福智文教基金會所舉辦之「全國教師生命成長營」,經過五天的洗禮,才 讓研究者慢慢找回對教育工作的熱誠和希望,福智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日常法師說:

「教育是人類升沈的樞紐。」這句話深深地震撼著我,原來老師是掌握教育升沈 樞紐的關鍵人物。

在學習《菩提道次的廣論》(以下簡稱《廣論》)的歷程中,研究者相當讚歎

佛法的內涵能鋪陳出如此次第且圓滿的學習,在活動中得到快樂和心靈的撼動。

領悟到真正的快樂不在世間滿足,而是欲求的減少及煩惱的拔除。此真實的快樂,

是未接觸到的人難以領會的。在研討後的法喜,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試著從 信仰中尋求力量。即使再繁忙,也會自行學習《廣論》,它已成為研究者生命的 精神食糧。接觸其他《廣論》學員時,看到他們遇到困難時常先反求諸己,抱持 著正向的生活態度,並待人著想,其特質迥異於一般未學習的人。還有常在營隊 中,聽到學員分享著學習《廣論》後所帶給他們生命的正面影響,從中獲得能量 與生命的價值。更感受到佛法是可運用在生活中的法門,是可用來改善生活品質,

面對種種困難的心的食糧。

貳、生命教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1999)在「世紀願景-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

一文中指出:「這一代的孩子吸入太多如真似假的假像,對真實世界已無反省力,

這才是真正的危機。缺乏情意學習,教改令人遺憾。教改的列車不僅在唯智、唯 形、唯物的改革外,還要重視情意的薰陶,這要從培養學童對生命的尊重開始做 起。」而目前的教育著重知識和技能的教導,未能培育學生懂得尊重自他,並對 他人有同理心,導致對社會上的人情冷暖表現出較冷漠的文化。因而唯有了解生 命的意義才懂得尊重他人,當學生本身瞭解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人造成影響 時,才會真正體悟生命存在的價值。

教育部於 2009 年提倡「台灣有品運動」,以品德、品質、品味作為建立教 育核心價值之基礎,冀望促進全人民達到有品德、做事有品質及生活有品味,以 達品質、品德、品味兼備的公民社會。 教育當局對生命教育推動的重視,也是 教育現場的老師落實生命教育,以改善學習環境、提昇心靈,使學生能「深化人 生內化價值觀、整合行動力」(孫效智,2000)的最佳契機。

近代教育思潮強調全人格的培養與育成,「全人教育」已成為培育學生的重 要共識之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營造溫馨的學習環境、建立終身學習的習慣,

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願景。徐超聖(2015)指出以全人發展為目標的生命教育,

已是當前政府推動的重要政策。凡先進文明的國家,皆重視學生的教育權,兒童 的知識、品德與生活習慣的養成、潛能之發揮等,童年期的學習經驗均為未來發 展的重要基礎(吳庶深、曾煥棠、詹文克,2002)。以兒童發展理論而言,兒童 期的可塑性大,是轉為青少年期的重要基礎,因而教育應從小學開始,尤其是涉 及倫理道德、價值觀念、人我互動等的生命教育,更需及早實施以奠定良好的基 礎(徐超聖、劉子菁、郭美麟,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已於 104 學年度開 始實施,在「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願景下,訂出「啟發生 命潛能、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涵育公民責任」的教育目標(國家教育 研究院,2014)。如何啟發孩子自我潛能、促進生涯發展,已是當前教育切要的 目標,若能藉由生命教育課程的推動以培養全人發展的學生,規畫全程完整有次 第的課程,方能達成每位孩子的願景。

參、良善的學習環境是教育升沈之鑰-「福智教育園區」

日常法師對於藏傳佛教宗喀巴的教法《廣論》極力弘揚,發願帶領眾弟子 藉《廣論》統攝諸佛成佛的要道走上成佛之路。日常法師因自小精學儒家,對儒 學有深厚基礎。他發現儒學和《廣論》中的「道前基礎」和「下士道」的義理之 間其實是暗暗相通。因此,體會儒學是學佛的基礎,而將儒家強調的內涵及佛法 所蘊涵的深義互為融通,發現其共通價值後,便為弟子講授《論語》。藉以弘揚 儒家思想,二來則累積弟子學習佛法的智慧資糧(蔡纓纁,2006)。因此,日常 法師的教育理念常出於佛法的知見,而行於儒學的實踐。

總之,日常法師懷著無限悲智力,帶領弟子成立園區,憑著《廣論》學習 並實踐佛法,同心同願的弟子們齊心推廣淨智事業、慈心事業、及文教事業等;

對弟子的佛學提昇、身心健康著重,以達身心靈的淨化與提昇。日常法師窮極一 生,所行皆為饒益一切有情,實是悲智力的最佳典範;而園區即是提昇身心靈之 最佳環境。

心靈教育須在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中才能實現。秉持「環境即教育」的理念,

希望創辦一個以教育為主的學習園區,經多年的努力,終於在 2001 年雲林縣古 坑鄉覓得土地,弟子們齊心合力創建「園區」。「園區」佔地四十公頃,外圍又有 一百公頃有機農地環繞著,是一個極清淨、健康的全人教育環境,使每一個人從 小到老的身心靈都能提昇與成長。園區中的學校本位課程更以生命教育課程貫穿 整個學習主軸,期望培養出成聖成賢、安邦定國及安定社會的三種人才。

人才的培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二十一世紀「生命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 趨勢,如何將其融入至十二年國教各領域課綱中,使之在「人的培育」中發揮力 量,適齡、適性化的人性觀,是身為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究的重要課題。而園區早 在十多年前已規劃十二年一貫的生命教育課程,使得研究者備感好奇,是甚麼生 命教育課程內涵讓大部分的園區校友進入大學後的學習頗受好評,例如:學習態 度主動積極,在校學習對老師恭敬、對同學友愛,甚至遇到困難與挫折時都能正 向思考、努力朝向光明,更清楚自己未來的生命方向,到底甚麼樣的學習讓這群 孩子擁有這些美好的特質?而研究者接觸《廣論》已十三年,加上本身是小學老 師,希望藉由深入了解福智國民小學的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及探討其生命教育課程 的實施,進而了解對親師生產生的影響,期待將其精神意涵傳遞給身邊的孩子,

讓更多孩子受惠。這是一條值得的探究歷程,祈願藉此研究,讓讀者更了解園區 的生命教育課程,進而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有更正向的理解與詮釋,並和大家分 享這些寶貴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