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翻轉式創意教學應用於公民科,對國中生的學習表現之影 響,根據翻轉教學理論以及過去公民教學相關文獻資料,發展公民科翻轉教學 創新課程,進行實驗設計,並對研究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以供教育相關實務 與研究工作參考。本章共有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 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 翻轉教學對教育的幫助

翻轉概念風靡全世界,許多致力精進自我教學的教師亦搭上這波熱潮,為 教育工作嘗試了許多「翻轉」的努力,翻轉教學可以鋪天蓋地的成為家喻戶曉 的教學策略,跟它的特點有很大的關係。「教師上課,課後學生回家寫作業」這 種教師先引導,學生再學習的模式是傳統教學的常態,但翻轉教學正好相反,

讓學習者在課堂前先自學,到了課堂中,教師再引導學習者寫作業,因此,由 過去教師主導的「教師引導、學生再學」變為「學生先自學、教師再引導」,學 習者被賦予更多的責任和學習主導權,學習任務的次序和學習主導者的調轉,

讓「翻轉」之名由此來。翻轉教學最大的特色,或者說跟傳統教學最不一樣的 地方,就是教師不再是學習主導者,也不需將焦點放在課本每一個概念的解 釋,因為學習者在上課前都已經利用影片學習完這些基礎知識了,到了課堂 中,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向教師請益,或者藉由教師安排的學習活動,有更多 師生、同儕的互動機會,這也是和傳統教學最不一樣的地方---課堂時間空出來 了。那麼空出來的課堂時間,就可以去培養以往講述教學沒有時間處理的情意 與技能知識。

再者,翻轉教學塑造的環境促成師生以及同儕更多的互動溝通,讓學習者 有更多聆聽他人、表達自己的機會,營造了鼓勵多元的開放式環境和脈絡,點 子在產出的過程有環境的支持和他人的回饋,Amabile(1983)、

2

Csikszentmihalyi(1996)、黃國禎(2016)等學者均主張這有益創造力激發。而 不管是知識經濟下的世界潮流還是當前教育政策,都越來越看重創造力的培 養,創造力亦是我國教改強調的重點,總綱更明確指出「學習者應系統思考以 解決問題,並具備創造力與行動力」(教育部,2014,頁 4)要改變過去「效率 驅動」的考試教育方式,以「創新驅動」來規劃課程。

是以本研究跟過去翻轉研究最大的不同,便是研究者希望在教學過程中,

更著重發揮翻轉教育多元思考的特性,在翻轉的原則與條件下,以「創意」融 入教學,在課程設計融入創意思考技法,如 635 腦力激盪法、心智圖法等,以 期達成學科學習目標與創造力提升雙重目標。

因此,翻轉教學所欲達成的,不僅只是學習者課前學習認知方面的成效,

更希望以翻轉來達到學習者做中學的能力、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同儕互動溝 通的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力,這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理念「自發」、

「互動」、「共好」本質上相同,也就是說,國民對於教育的寄望與翻轉教學欲 達成的目標幾無二致,翻轉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時尚」,亦很有可能做為承載 國人教育期待的教學策略。

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當一個學生英文成績、數學成績或者其他科目學習成績高分時,我們會認 為學習者在該科表現卓越,但當學習者在公民科拿高分時,我們卻不會認為他 是一個「好公民」,因為我們都知道,社會期待的好公民並非僅只有在學科知識 表現卓絕,他還需要具有共善的情懷與公共參與的實踐能力。懂法律知識,不 見得能有法治精神、能遵守法律;懂選舉的運作與流程,不見得就會有參與及 批判能力。是以,公民教育做為一個實踐科目,目標是讓學習者妥適社會化,

能關心周遭事物、能與他人良好互動、能具有公共參與的能力。十二年國民基 本教育強調素養導向,在國教院公布的四項總體課程目標「啟發生命潛能」、

「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以及「涵育公民責任」(教育部,2014),

其中一項便直指公民科的重要性,換句話說,公民科的教學內容,不需要想方 設法去與教改強調的素養做結合,公民教育本身便是素養教育,也就是說,公 民科所要培養的公民,不能僅只具有公民認知能力,還需要有公民責任、公民

3

態度與公民參與。

但是,上述的公民教學目標在教育現場的一般教學法中,其實頗不容易達 成,理由在於公民科教學時數一週僅一到兩節課(各校七到九年級時數安排不 同,最少一節,最多兩節,也可能與其他社會科單雙輪流開課),因此,在考試 領導教學與進度壓力的狀況下,教師往往著重在認知知識的講述及舉例,而考 試卷考不出來的情意、技能知識,則在這樣的取捨下被犧牲。

三、翻轉教學對公民養成具有潛力

每位學習者的學習速度並不一致,是一個已經被教育現場普遍接受的事 實,即便教師已經注意到班上有少數同學跟不上,也因為要照顧大部分的人,

無法停下處理。是以,翻轉教學或許是一個可以為公民科教學提供契機的教學 策略。

當學習者能夠在課堂之前,以影片先對記憶、理解的基礎層次知識有先備 知識,到了課堂中,以往在公民課被忽略但卻十分重要的情意養成、實踐能 力、公民責任就有機會可以在教師安排的教學活動中,透過同儕互動和師生溝 通獲得處理,也更貼近公民教育的學習目標,畢竟公民責任與公民參與態度,

無法透過寫講義、整理表格來學習,翻轉教學的特性以及培養的能力也許可以 讓學習者將公民科學習的更完整,也更符合「好公民」應有的知識、思維與行 動。

當然,國內亦不乏翻轉教學在各學科的相關研究,許多的研究結果都發現 翻轉教學能夠為學習帶來正向的結果,像是能夠帶來良好的班級氣氛(鄧鈞 文、李靜儀、蕭敏學、謝佩君,2014),能夠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白雲霞,

2014;宋秋儀、張婷華,2015;張淳杰,2016),或者能夠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成 效。而學習成效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指在學科方面記憶、理解基礎層次知 識的成就,也就是能提升學習成績(黃能富,2015;張深淼,2015;張其棟、

楊晉民,2016;鄧文傑,2016;戴文雄、王裕德、王瑞、陳嘉苓,2016),一種 是指高層次的學習表現,通常是情意或技能方面知識的養成,像是批判能力

(徐新逸、項志偉,2016)、合作學習態度(陳國泰,2016)或公民核心能力

(楊書濠,2016)。

4

以當前的翻轉教學相關研究來看,翻轉教學或許能提升學習者在公民科的 學習動機,幫助學習者產生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就比較容易能將公民科學習成 效提升,不管是學習成績或是其他活動表現。舉例來說,八年級上學期的公民 科教學主題為「政治」,這是一個國中階段,學習者不易覺得親切的主題,但透 過翻轉教學,可以在課堂中提供更多和同儕討論、共同解決學習任務的機會,

也有更多時間可以去處理與討論以往受教學時間排擠的高層次思考問題,像是

「國中生應不應該參與政治?」、「投票年齡應該訂為幾歲?」、「我國公民投票 的狀況與他國有何不同?」等,在傳授學習者公民相關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 公民素養與提升公民參與的態度。

綜合以上,雖然從許多面向切入都可以推論翻轉教學的策略和欲培養的能 力或許能貼合公民科的學習目標,但過去幾無針對國中公民科進行的翻轉教學 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翻轉式創意教學應用於國中公民科對學生學習表 現之影響」為題進行探究,也期待能夠為現職教師提供一套翻轉式創意教學應 用在人文社會科的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