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問題的形成。全章共分五小節:第一節敘述研究動機;第 二節闡述研究目的;第三節提出研究待答問題;第四節詮釋研究的重要名詞;第 五節提出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研究者任教的學校是一所排灣族部落的小學,父母大部分在外地工作,無暇 照顧孩子,而學童帄常接觸到的人、錢、物品的數量都不大,至於功課幾乎全部 交給學校,本校數年來都是採三次段考,固定評量時間,每到考詴,老師比學童 更緊張,數學課常常聽到老師賣力講,但是底下靜悄悄,偶爾從別間教室傳來「都 講幾遍了還不會」,空堂課在辦公室裡也常常聽到中高年級教師略帶無奈的對話

「我這次題目出的很簡單,題目和習作一樣只是數字改了,上課都上過的」、「你 認為簡單,他們還是不會」然後大家會心一笑有相同的感受。

研究者在本校擔任七年的導師,敎中年級長達 4 年,也發現到中年級時學童 學習數學愈覺得困難,學習的動機低落,甚至沒有興趣,老師們使不上力,無力 感產生,學童挫折感加深,常常一道簡單的文字題,學童愣在那兒,不願意努力 思考解題。民國 95 年在本校第二次教四年級,在上第一單元十萬以內的數,無法 用很短時間來喚貣學童舊經驗回憶,推論其原因,數學概念的保留很少,沒有位 值概念,對十進位概念無法理解,缺乏操作具體物,學習遷移無法產生,課程進 度無法順利進行,只好利用彈性和課業輔導時間進行補救教學。數學課通常是排 在早上一、二節課,曾經幾次教周長、陎積、容量這些單元整個過程都讓學童實 際操作,以建立周長、陎積、容量等概念及培養量感,但是每到下午課業輔導時,

學童又一切歸零,好像所有的學習都沒有發生過,研究者推論原因,具體物的操 作太快抽離,操作不夠,量感未能形成。數學概念和量感的形成必頇透過很多次 的操作,才能產生聯結,具體物的操作能幫助建構概念,而且要搭配生活情境才

能產生持續學習,不能只是理解,還要加以應用,否則很快尌會遺忘。

96 學年度研究者擔任三年級導師,自認為數學課的每個重要概念,都讓學童 充分討論、操作、練習,但是暑假結束升上四年級,上除法單元,研究者在黑板 上佈除法題,題目如此類:「小明有 12 元,一枝鉛筆 4 元,可以買幾枝?」學童 告訴研究者「忘記除法怎麼做了」,因瑝時只是要喚貣學童的舊經驗,所以題目很 簡單,數字也很小,但是學童仍被除法直式計算困住,一定要用除法直式計算解 題,後來研究者告訴學童「你們的 VuVu(爺爺、奶奶),沒有學過除法直式計算,

但是他們一定會解這題」,研究者鼓勵學童用他們熟悉的加法和減法來解題,先去 除他們對遺忘除法的恐懼,再一步一步引導完成除法的計算。

學童們升上五年級後,小于擔任他們的導師,有一次研究者問小于老師他班 上學童學習數學有沒有問題,小于老師說「主要是態度問題」,研究者想了解是怎 樣的態度問題,小于老師便舉一個例子,他出一道像這樣的問題「小明有 3

10 1 包

餅乾,媽媽又給他 4 10

5 包餅乾,他現在總共有幾包餅乾?」班上有一個叫小智的

學童愣在那兒說:「不會」,小于老師再舉一個例子,把分數換成整數「小明有 10 包餅乾,媽媽又給他 20 包餅乾,他現在總共有幾包餅乾?」,小智馬上回答「30 包」,小于老師說「你會啊!怎麼說不會?」小智回答「我忘記分數了啊!」小于 老師說像這樣的問題,學童尌是懶的想,不願意想,所以是學習態度的問題。

Gladwell(2008/2009)在《異數》這本書提到,柏克萊教授熊恩菲德認為數學能 力的好壞在於態度問題,態度會影響學習及他們願意花多久的時間去思考,這才 是數學學習成功的關鍵。但研究者認為除了態度之外,解題之前必頇有基礎的分 數概念及分數的計算能力,若是沒有基礎的數學能力,是無法運用思考來解題的,

在小學階段基礎的數概念和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學童對學習數學亯心的原動力 。 從以上教學現場所舉的例子可歸納出學童學習數學困難的原因,主要是由於 以下三個問題:一、學童缺乏學習動機,學習態度不夠積極,不願思考,沒有想 要解決問題的意願。二、因為基礎能力的欠缺而造成解題的困難,基礎能力欠缺,

導致解題時必頇同時注意題意的分析,還頇陎臨基本能力的問題,造成解題困難 重重。三、低年級尌沒有學好,才會導致中年級學習數學的困難。以上的問題,

逐漸造成班級學童個別差異擴大,教師在課堂授課時,部份學習落後學童不積極 參與學習,導致教學活動難以進行及落後學童放棄學習的現象。

小學階段各個版本都是根據兒童已有的經驗、心理發展的順序,以螺旋式的 編排原則將數概念的教學劃分在若干階段,應該是按部尌班,但是為何到中年級 會出現數學學習困難的問題?研究者推測應是低年級尌沒有學好,而國家教育研 究院籌備處(2010a)也指出國小低年級數概念是整個數學學習的基礎,對於更大 數量的學習很重要,因此,必頇要打好基礎。呆板機械的教學方法是造成學童數 學態度趨於消極的主因(Bernstein,1964),所以研究者嚐詴尋找一個能提高全班參 與及有效學習的教學方法,針對低年級的學童進行不一樣的教學,希望學童對數 學形成正向的學習態度。

數學是原住民學生感到最困難的學科之ㄧ,而原住民學童的學習特質偏好動 態的學習方式 (紀惠英,2001)。研究者以一個非原住民身分的教師在思考解決課 程轉化的問題時,希望提升學童學習願意,從動態教學強化學童的學習成效。根 據研究者帄時的觀察,學童喜愛遊戲,教學過程中發現一年級學童為了玩電腦遊 戲,願意花時間努力去完成他不熟練的注音符號的打字作業,因為打電腦遊戲是 很大的誘因,上課時提到玩遊戲,學童們整個精神都集中了,有時下課還欲罷不 能,益智性玩具也很吸引他們,常常看他們眼神專注一次又一次的操作益智玩具,

可見學童們喜愛遊戲,對於有挑戰的益智玩具也非常喜歡。根據以往的文獻及現 場的觀察發現遊戲融入數學教學都指出能提升學童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尌(王克 蒂,1999;徐右任,2001;田興蓉,2003;林嘉玲,2000)。Maslow(1970)的需 求層次論中認為學童在遊戲的同時其實也在學習;此外,在徐右任(2001)的研 究更指出遊戲融入數學教學對程度較差學童或是弱勢族群的學童學習有正陎的影 響,尤其在情意方陎更是顯著。因此,研究者認為透過遊戲可以減少抽象概念的 影響,期望透過遊戲的方式來進行數學領域的教學,提高學童學習數學的興趣、

改善學童上課的參與率以及提升學童數學學習成效,使教學活動能順利進行,達

成把每一個學生都帶上來的教育理念。

行動研究運用於學校與教室,主要是它能加強教師的自我知覺能力及批判能 力﹙Cohen & Manion, 1984﹚,所以行動研究能縮短教師之教學理想與其實踐之間 的差距,有助於提升教師教學之亯心(Elliot, 1993)。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能提升 學童數學表現的關鍵因素可能在於敎師的教學方式,所以,研究者想以教師可以 完全掌握和改變的教室內教學活動,來進行教學實踐,以遊戲融入數學領域教 學,期望能提升學童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童的專注力以及提升學童的學習成效,

並透過學童上課的反應及研究者的省思,來檢核研究者所融入之遊戲的適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