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學習態度關 係之研究。本章首先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據以形成待答問題,進 而界定本研究之重要名詞,最後提出研究範圍與限制。內容共分五大節,

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待答問題,第四節為 名詞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茲依序說明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藉由生活經驗與周遭環境所接收到的刺激引發的 學習動機,並經由觀察、模仿、訓練等方式,逐漸發展而成屬於自己的 一套模式。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兒童誕生於家庭,成長於家庭,加 上少子化的因子,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不讓子女輸在起 跑點,父母總是投入許多心力、物力與財力來栽培子女。從子女出生的 那一刻開始,父母總是想盡辦法四處打聽名師與提供良好學習環境的學 校,但往往卻忽略了父母本身對子女的影響開始得早,甚至影響深遠。

有許多研究發現父母的角色與功能對子女的影響關係著他們未來的發展 方向與模式,且家庭中的生活經驗對子女行為發展也具有重大、深遠且 不可抹滅的影響力,父母更是子女心目中永遠無可取代的重要人物,因 此,其所持之教養方式和行為對子女的影響自然甚於其他。

人類長久歷史的學習過程中,最基本的學習對象就是父母。父母的 教養方式會讓孩子產生不同的價值觀,也會影響孩子日後的言行舉止、

待人接物與應對進退,Van Ijzendoorn 等人也曾指出,家庭環境多由父 母教養方式所塑造而成,早至依附期開始,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即開 始對個體產生影響(引自賴正珮,2004)。由此可知,父母親對子女的 教養方式是親子之間最密切的互動,藉由持續的親子互動與相處過程,

父母教導子女學習並協助他們成長,提供必要的支持,進而培養其各種

2

能力。吳萬春(2006)曾指出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命中之「重要他人」,

是同性別子女模仿的對象,同時也是子女主要的認同對象,父母親的所 言所行,都將成為子女學習的主要內容。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會影響 孩子的認知、行為、習慣與對人事物的知覺態度。由此可之,父母對子 女之教養方式極為重要。

早期的台灣,在中國傳統社會文化的洗禮下,父母擁有較高的權威,

在當時講究倫常的時代下,為人子女不可以挑戰權威,因此也就盛行「權 威式的管教類型」。檢視中外教養方式的相關文獻,以西方教養理論架 構而言,中國父母常被歸類為專制型父母(莊雪芳、呂孟育、曾柔鳴、

黃財尉,2007)。在傳統的教養方式下,使得子女因不敢反抗家長的意 見,而開始壓抑自己內心的情緒,甚至進而產生歸順的態度,使子女於 成長過程中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可見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對子女產生 莫大的影響。如今,社會生活型態與家庭結構開始出現變動,少子化、

資 訊媒體 普及 ,使得現 今的父 母對 於教養子 女不再 承襲 自己父母 的方 式,而是從更多管道得知並學習有效的教養方式。

然而,根據康健雜誌(2004)所做一份「三明治世代新幸福關係調 查」發現,父親與母親對「養兒育女」這一概念卻有落差。當受訪者被 問到「當一個三明治女人/男人最幸福的是什麼?」調查發現有較多女 人視孩子為幸福來源;然而有較多男人因為擁有安定的生活重心、生命 更完整,而感到幸福。而女人第二煩惱的就是孩子教養,不同於男人把 教養壓力擺在第三位,果然孩子是女人幸福的來源也是壓力源,難怪家 中常因教養態度爭執時起。

Hoffman 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父母會因孩子的性別差異而採用不同 的教養方式,要求兒子獨立自主、高教育、有抱負、聰明努力,對女兒 則要求和善、可愛、有禮貌、不自私、有好歸宿等(引自孫碧蓮,2002)。

吳萬春(2006)的研究也指出家庭結構、社經地位的不同,造成父母親 在經濟收入、價值觀念及生活壓力等方面的差異,同時也反映在父母教 養子女的行為與態度上。因此,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先深入探討現今父母 之教養方式為何?父親與母親的教養方式有無不同?是否會隨著其背景

3

變項而有所異同?此乃是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

研究者大學畢業後隨即投入教育工作,在國小服務十多年,我熱愛 我的工作,且時時遵照教育改革政策,處處落實教育改革工作,心中最 深切期盼的是每個學生都能發揮潛能、實現自我。然而在教學的場域中 卻發現,即便是課程、教材、教法、師資、學習環境、行政支援皆相似,

但學生的表現卻差異頗大,尤其是學童的學習態度方面。有的上起課來 非常專心,有的卻被動消極;有的求知慾旺盛,有的卻意興闌珊。然而 國小教育是學生的奠基石,求學階段中,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未來行為表 現的指標之一,不得不加以重視它。

長久以來,在考試領導教學的桎梏之下,學習結果與考試分數常被 畫 下等號 ,低 成就學生 在 以 團 體教 學 為主要 型態 的 校園 中嚴重地 被忽 視。根據一份由全國教師會(2001)問卷調查發現: 教師對「家長關 心」、「學生的學習態度」、「行政作為」三項最不滿意。由於學習態 度對國小學童在學習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故什麼因素可能影響學生的 學習態度?這是研究者所關心的課題。杜威曾云:「教育即生活,學校 即社會」。教育必須與實際生活相聯繫,才有意義;學校與社會環境必 須成為一體,才有價值。

然而林倩瑜(2008)的研究發現家庭因素對高年級學童學習態度的 影響,無論是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環境乃至家庭結構,其對學生學習態 度之影響是環環相扣的。林進材(1992)也曾指出不同社經地位的國小 學生在學習態度上有顯著差異,來自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生優於來自低 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生。研究者認為不同的家庭所能提供給子女的經濟物 質條件、文化條件及價值觀並不相同,對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業成就 也就有不同的影響。再加上由於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結果,生活水準明顯 的提高,社會也日趨多元化,兒童自幼即接收各方的刺激,在行為、觀 念和態度上也比傳統社會的兒童更加早熟,因此提高了研究國小高年級 這一個年齡層的價值,故本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者 想了解現今高年級學童的學習態度之現況為何?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是 否影響著其學習態度?此乃是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二。

4

家庭是兒童最早的學習場所,他們在家庭中被撫育、照顧,並學得 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念。此外,父母更是兒童的第一位「老師」,在兒童的 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成為兒童日後認同及模仿的對象。Bowlby

(1977)亦指出早期親子關係、教養態度以及互動方式,對於個體性格 發展有重要之影響。因此父母的教養方式,著實影響到兒童對事物的認 可程度,對於其往後的學習態度更是息息相關。精神分析學家 Freud 認 為「本我」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的部分,也是與生俱來,是無法改變的,

但可經由外在的導引而修正。如同兒童的行為剛開始由父母控制,最後 再由「自我」學得控制(引自李雅芳,2003)。Freud 在分析學中,強調嬰 幼兒期的生活經驗,是構成人格的主要因素,也是奠基期。從 Erikson 心理社會論的觀點來看,個體在一生中,都有不同的階段發展任務,在 12 歲以前,其發展任務有:信任感、自主性、創造進取性、勤勉感等,

因此,孩子於各個階段之任務是否能順利發展,父母在其中扮演極為重 要的角色。

IC 教父張忠謀領導的台積電影響全球科技發展,在他小時候,很有 教育觀念的的母親盡己所能地買了大量的書讓他閱讀,因此奠下了他往 後學習與思考的基礎;而耿直負責的父親則是奠定其誠信正直、做人的 方寸等重要的價值觀。國際先驅論壇報曾以如此鮮明的新聞標題形容哈 佛好小子林書豪的成功:「林書豪崛起的背後,是一個家庭的推動力」。

如果不是林家全家人的支持,這世界就不會有一個如此激勵人心的籃球 故事。他的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陪伴孩子,成為他的支柱。不扼殺孩 子的天份,給他去追求夢想的人生態度。許多學者也認為影響子女學習 態度的核心是父母(吳國淳,1996;張春興,1994)。由此可見,父母的 教養方式影響著子女的行為與態度,態度和行為之間似乎存有強烈的關 連,兩者會相互影響。加上張春興(1991)曾提出學習態度由認知、情 感 與行為 三個 成分所構 成。可 見父 母教養方 式是會 影響 子女的學 習態 度。如何讓孩子在此一多變的社會中有正確的學習態度足以面臨來自各 方的刺激與考驗,將是現代父母們的重要課題。故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 性是否會影響學童之學習態度,此乃是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