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動機與內容,首先研究者以身心障礙者身分描述對 於愛情渴求卻又害怕的矛盾情境做開端,接著描述近年來身心障礙者的婚 姻狀況,其中造成未婚率的成長的可能原因,最後回顧相關研究,奠定本研 究之重要性的第一節研究動機;依循動機延續至第二節的研究問題與目的 核心,從單身邁向婚姻的三個階段「單身、穩定交往、婚姻」做為研究問題 層面;從問題導引出目的,試圖呈現「情中的阻礙與阻礙轉化關鍵,第三節 則為本研究重要名詞釋義,最後第四節呈現研究的整體流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是什麼讓我遇見這樣的你…是什麼讓我不再懷疑自己…是什麼讓我 不再害怕失去…」(白安:是什麼讓我遇見這樣的你)

在這茫茫人海中,人與人的相識是那麼的奇妙,而人海中能遇到一個和 自己相知相惜的另一半又是何其的幸福。從相知、相惜、相愛再到婚姻,需 要克服多少難關,且能從牽手後不輕易放手需要多少勇氣?愛情無論你、我、

他,人人都有權利去尋找與追求,而後決定攜手走向婚姻共創家庭。但這一 路絕非全然順遂的,就一般人而言,男女交往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阻礙參伴 其中,諸如個性上的差異、生活習慣的磨合等,而就功能相較一般人來的不 完善的身心障礙者而言,遇到的阻礙是否因不可逆的障礙造成他們比一般 人的愛情歷程又多了幾分酸苦?

當身心障礙者交往的對象又是非身心障礙者時,要從牽手的愛情步入 互許終身的婚姻,經歷的波折與挑戰可能是荊棘滿布的,不論是自身、愛人、

家人、甚或是社會,來自輿論的壓力、眼光的歧視、身體功能的限制等種種 的考驗,試想絕不比一般人來的容易克服。而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彼此安 定一條心,從愛情衍展到婚姻的呢?

壹、渴求的觸動--緣起

情竇初開的小學,一個小女孩寫了一封情書給了自己喜歡的小男生,

純純的愛卻陳屍在垃圾桶中;血氣方剛的國中,男孩們成群結隊的到心 儀的女孩教室外圍觀,但這個不一樣的女孩遇到的卻是同學間捉弄的情 書告白;升學為目標的高中,兢兢業業的考試、測驗,猶如身在勝者為 王、敗者為寇的弱肉強食競技場中,師長不時的囑咐,等到上大學再戀 愛吧!對於愛情仍舊懵懵懂懂;青春洋溢的大學生活,必修的四大學分 -社團、課業、打工、愛情,唯獨愛情還是一知半解,最終仍舊不及格。

-(研究者心情感受紀錄) 研究者在愛情路上的縮影誠如上述,對於「愛情」保持著一顆期待 的心,但是,得到的往往是不如預期的結果,直到現在還是未能遇到一 同牽手走向下半輩子的「Mr.Right」…。

在時下的這個新興世代,外在美的展現是自我信心的嶄露,曾想過 是否因為沒有傑出外表,缺少吸引人的特點?又或者因為研究者身為一 名身心障礙者,在本身條件的缺陷下,讓他人有所顧慮而被納入待觀察 名單?抑或是自我有心無力,缺乏勇氣去追求、接納渴望的愛情呢?

或許這般論調看似膚淺,但早期文獻指出外表是選擇伴侶的重要條 件之一。林鴻達(1996)即指出個人擇偶的困境及原因至少有三,其中 之一為個人條件的限制:人際間的吸引的確是有一些條件的,如美貌、

健康及令人欣賞的才幹能力等;倘若缺乏這些特點,在擇偶市場裡較不 易受到青睞,例如身心障礙者。此外,一般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多存 有無法獨立生活、學習能力差、教育程度低、未來前途發展性不佳、就 業困難、生活無保障、不適合結婚等刻板印象,甚至認為與身心障礙者 結婚是種犧牲或別無選擇(王秋霜、許維素,2008、林伶旭,2003;黃 忠賢,2003)。

外界的污名化影響身心障礙者的生活與自我形象,進而內化成對自

我的貶低。無論是「內隱身心障礙者」或是「外顯身心障礙者」,在主觀 污名的負面感受與污名內化的情形皆存在。社會污名對許多身心障礙者 會帶來衝擊,尤其是導致了自我污名可能會對生活面向有所妨礙,包含 工作、家庭、健康照護及自尊等。污名內化與抗拒社會污名是相對的兩 個觀點,在其中一端是對自身的障礙有著悲觀期望的人,導致持有較低 的自尊,便是所謂的自我污名(唐宜禎等人,2009)。

社會污名有其可能使身心障礙者內化成對自身的貶抑,在缺乏信心 的情況下,即使對於渴求的事物抱持著期待,但在現實社會既有的框架 下產生了陰影。

回顧研究者的生命歷練,視覺障礙為自身帶來諸多不便,也遭遇許 多挫折,但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韌性,卻也在受限中油然而 生,關關難過還是關關過。

卻唯獨在愛情上,一道高牆始終跨不過,深怕與生俱來的障礙成為 心儀對象的負擔。在這樣的畏懼中,激盪了研究者對於身心障礙者與非 身心障礙者兩方,為何選擇彼此成為伴侶感到好奇,到底雙方是如何跨 越單身身份來到愛情萌芽的開始,是經過怎樣的磨合、阻擋、扶持等種 種歷練後,甚而邁進結為連理組織家庭的呢?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愛情的最後未必是步入婚姻,但研究者認為,

當子女邁向婚姻階段,對父母而言,是交托與肯定其獨立的能力。正如 結婚典禮上,母親將女兒的雙手交付到女婿手中,父親的位置由女婿繼 續接棒一樣,婚姻中的當事人須共同為彼此負起責任與廝守承諾。故然,

當愛情步入婚姻時,不再只是兩情相悅的個人,而是兩家聯姻的家庭,

遭逢的狀況或許是更繁瑣且意義非凡呢?

誠如上述,研究者希冀探討身心障礙者與非身心障礙者的愛情歷程 係以單身至結婚。考量至結婚階段乃希望呈現的不只有愛情關係中當事 人的狀態,而是延續至婚姻關係中所遇到更現實的生活狀況。

貳、身心障礙者婚姻狀況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資料顯示,身心障礙者佔總人口數從 2015 年 的 4.92%上升至 2016 年的 4.93%,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人口數呈現逐年 略增的狀態。

在身心障礙者逐年增加的趨勢下,各國政府機關也透過訂定相關發 令來保障其該有的權利。以我國來說,2007 年第七次修訂的「身心障礙 權益保障法」(衛生福利部,2015)、「特殊教育法」(教育部,2014)、「各 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教育部,2010)及「身心 障礙者生涯轉銜計畫實施辦法」(衛生福利部,2013)等,均提及彈性提 供身心障礙者特性之需求與生涯規劃,其中包括婚姻的支持與輔導。檢 視 2006 年至 2011 年身心障礙者婚配狀況(未婚、有配偶或同居、離婚 或分居、喪偶),有配偶者從 50.29%下降至 48.47%,另外未婚比例更從 28.83%上升至 29.21%(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綜合報 告,2011)。

圖 1.1 2006 年至 2011 年身心障礙者婚姻趨勢圖

由此數據發現,婚姻狀況以中,有配偶或同居比例下降了 1.82%,

未婚比例上升 0.98%。其中,未婚上升比例沒有與有配偶或同居的下降

28.83 29.21

50.29

48.47

25 35 45 55

2 0 0 6 2 0 1 1

身心障礙者婚姻趨勢圖

身心障礙者未婚者 身心障礙者有偶或同居

率成同比例反向發展,換言之,已婚或同居率的減少未必造成未婚增加,

這尚有許多討論空間,值得探究。不過,身心障礙者未婚狀態增加,的 確是不爭的事實,或許身心障礙者本來就沒有步入婚姻的打算,但就想 結婚卻沒機會遇到適合的對象,或者想結婚卻又恐婚,未婚數值的增加 受諸多原因所影響。

伊甸基金會曾在 2015 年 2 月 13 日情人節前夕,發布一則關於「身 心障礙者社交及人際關係現況調查」其結果發現,有超過 70%的人認為

「身心障礙者找到伴侶是困難的」,對此解釋為二(伊甸基金會,2015):

一、 環境上:環境與空間的友善程度對於身心障礙者外出交友與約會 安排息息相關,相較與一般情侶或夫妻,身心障礙者每月約會次 數僅一次居多,硬體環境的不友善造成交友空間的狹隘,結交異 性拓展人脈機會相對減少。

二、 觀念上:非障礙者認為與身心障礙者成為伴侶後,需負擔更多的 心力在照顧對方;經濟壓力無法負擔;一般大眾對於身心障礙者 的伴侶有著比常人需負擔更多「照顧子女」、「負起家計」甚至是

「照顧另一伴」的責任,因此有 58%的非障礙者「不願意選擇身 障者成為伴侶」。

上述環境因素與觀念影響下,認為身心障礙者交友機會相對有限,

且未必被納入擇偶的考量對象。此外當身心障礙者本身對自我在異性交 往的態度若顯消極,同樣可能造成想婚而未婚的情況。黃忠賢(2003)指 出,自卑心理的影響下,使沒有戀愛經驗的身心障礙者,對自己的能力 有所質疑,且對未來的婚姻生活缺乏足夠信心,因而不敢與異性多一些 互動、交往甚或是結婚。

然而就一般人而言,感情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心理學家 Maslow 提出的需求五層次理論中,愛與歸屬感便是重要環節之一。同 樣地,身心障礙者對於愛情與婚姻的渴望與眾相同,甚至連智能障礙者

對愛情與婚姻都會有所需求(王怡婷,2001 轉引自嚴嘉楓,2010)。但在 窠臼的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存在刻板印象以及污名的影響,使身心障 礙者產生自卑心理,使其被認為或自我認為找到伴侶是相對困難的。然 則,尋無伴侶導致未婚狀態雖非線性因果關係,其背後或許尚有其他因 素造成身心障礙者未婚趨勢上升比非身心障礙者來的快,但是有結婚意 願卻無法尋得良緣致使未婚,仍是促使未婚趨勢上升的可能原因之一。

對愛情與婚姻都會有所需求(王怡婷,2001 轉引自嚴嘉楓,2010)。但在 窠臼的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存在刻板印象以及污名的影響,使身心障 礙者產生自卑心理,使其被認為或自我認為找到伴侶是相對困難的。然 則,尋無伴侶導致未婚狀態雖非線性因果關係,其背後或許尚有其他因 素造成身心障礙者未婚趨勢上升比非身心障礙者來的快,但是有結婚意 願卻無法尋得良緣致使未婚,仍是促使未婚趨勢上升的可能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