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關係發展歷程

人與人在未相識時,是陌生而疏離的關係,因為外在環境促成相識的機 會或者因為個人的特質、外表所吸引而有了接觸、交流的開始,對於人際互 動的過程,國內外學者分別提出不同的階段性,茲下回顧人際關係發展歷程,

並探討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關係進展阻礙及解決方式。

壹、關係發展階段性

一、國外學者提出的人際關係發展階段:

DeVito(1938)提出人際關係的六個階段:

(一) 接觸:聽聞此人,對此有些許的初淺認知。

(二) 投入:試著與他人有更進一步的互動,來瞭解、判斷與最初 想法是否相同,透過互動繼續投入,個人不只對他人有更多 瞭解,而且也會開始揭露自己。

(三) 親密:對他人建立更進一步的關係,此階段又可細分為二,

一是當事人彼此許諾階段,二是社會約束階段,此階段的許 諾非當事人認定。此階段包含婚姻時會三個主要的婚前不安:

1、 安全上的不安:配偶的不忠?離開?

2、 滿足上的不安:能否擁有平等關係?能否獲得親近、親切的 關係?

3、 刺激上的不安:無趣、一成不變、失去自由會不會發生?

(四) 惡化:關係緊密程度削弱,且顯示關係發展走下坡。

(五) 修好:試著解決關係中的困難,彼此協商新的共識、行為模 式等。然而,此階段具選擇性,非必然發生。

(六) 分離:關係分離,開始脫離以彼此為中心的生活圈,雙方開 始將自己視為個體,如果這樣的關係是婚姻,那就等於是離 婚。

人際關係的發展歷程可能是更深入階段(投入到親密)、減弱 階 段 ( 親 密 到 惡 化 ) 、 穩 定 停 留 階 段 或 接 觸 關 係 後 便 退 出 (DeVito,1938;沈慧聲譯,1998)。Baxter 和 Simon 於 1993 提出辯 證理論假設,每個階段中存在著所謂動態張力關係,關係階段中 存在著相對概念,分別為(1)自主與聯繫張力:渴望維持個人個體 性,但也希望和他人建立關係、親密接觸;(2)新奇及可預知張力:

強調對新事物的冒險和安逸熟悉的雙重渴望;(3)開放與封閉的張 力:指關係的穩定及多涉略不同結交機會的渴望。關係發展初期,

開放與封閉的張力較常出現,而自主與聯繫張力及新奇及可預知 張力則是關係進展後的重要因素(DeVito,1938;沈慧聲譯,1998)。

圖 2.7 人際關係六階段發展圖 資料來源:DeVito,1938;沈慧聲譯,1998

Kelley 等人於 1983 認為任何親密關係是由一種非常淺薄的 階段進入到較深與親密的連結中,將其分為四個階段(Deaux et.

接觸

●互動

●認知

投入

●測試

●加強

親密關係

●人際傳播

●社會規範

交惡

●自我嫌惡

●人際嫌惡

解除

●人際分離

●社會分離 修復

●自我修復

●人際修復

退出

退出

退出

退出

退出

al.1993;楊語芸譯,1997):

(一) 相識期:雙方初識,第一印象形成。部分關係在此階段之後就 不會再有進展。

(二) 確實建立關係:彼此在關係中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互動增加 下發現彼此的其它層面,也有更多揭露關於自己的訊息。

(三) 維持以建立好的關係:此階段發展並非是平順的,當面臨不可 預期的環境和問題,將會暫時增加彼此間的緊張關係。

(四) 真實的承諾:關係中的好明顯優於壞,對某些人而言,承諾就 是愛情的結果。

二、國內學者提出的人際關係發展階段:

卓紋君(2000a,2000b)認為兩性親密關係的演進路徑並非單純 直線方向,而是以近似螺旋運轉的方式進行,每段關係的演進持 續且未有截然可分的界線,當中存在的影響因素也有橫跨階段與 階段間,故以「樂章」的比喻呈現兩性關係發展模式:

(一) 前奏曲:與對方由陌生到初接觸階段,個人所感受到的自身狀 態。此階段的發展主要受到個人狀況影響,其次為人際間的互 動與環境因素。當三者間有所內在交互作用,形成內在動力,

將影響個人是否有意展開一段親密關係的可能。當中包括親 和動機、近似效果以及外在特質的吸引。

(二) 序曲:較為頻繁互動下,關係中的自我揭露多寡、適當性;相 互瞭解程度;吸引特質或是外力介入將影響關係是否持續或 停止。

(三) 進行曲:此階段為彼此正式公開情侶關係,亦是一般所稱愛 情。在此,雙方為關係共同體,亦會對關係期望檢驗,藉以考 量彼此是否適合再繼續甚至論及婚嫁。無論關係的漸入佳境 或無疾而終也常與當事人對彼此承諾程度有關。

(四) 交響曲:由進行曲邁入交響曲的婚姻階段。當中考量到對婚姻 的準備度與承諾、角色分配與扮演、衝突因應與溝通及性生活 等。

圖 2.8 兩性親密關係發展模式 資料來源:卓紋君(2000a,2000b) 貳、關係發展阻礙

係停滯或惡化,曾素真(2010)以女性為對象,歸納出情感關係 中失去自我經驗的五個面向,其中為避免關係的破裂而選擇 蒙蔽自己,造成在關係中失去覺察自己內在感受,在接受對方 批評中自我懷疑,失去自信、自我價值、自我能力。在「關係」

與「自己」間失衡的現象,來自一旦「做自己」會破壞關係,

為使關係維持,面對他人讓自己不舒服的言行舉止採取忍讓、

順從,對於自我的形象與認同需要來自別人的肯定,「我」的 形象與認同建立在關係上,個人為了維持自己完美的形象,必 須想辦法維繫「好」的人際關係,以及和諧為重的關係理念忽 視了自我在關係中的感受(趙容嬋,2011)。

甘乃瑩在 2003 年研究指出,個體因自我概念不清晰、或 對關係中的自我不確定(例如自我在關係中的角色定位不清 楚),在表達情緒時會有較多的猶豫,關係中存在較多的情緒 矛盾,對關係或自我也都有較少的正向感受(轉引自曾素真,

2010)。

(二) 畏懼被拒絕而隱匿真實自我:

Rubin 等人於 1980 年曾針對約會的情侶進行研究,發 現:(1)男女皆會向其伴侶說明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但女性對 自己害怕的事揭露比較多;男性對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情揭露 比較多;(2)具有兩性平等角色態度者,其自我揭露度高;(3) 自我揭露和伴侶之間相愛的程度有強烈的正向關係,至於自 我揭露的程度多少,會因認知對方揭露的程度高低而有所不 同(轉引自沈立明、許樹珍,2011)。顯見個人的揭露程度與 相愛程度、性別平權具有相關性,但自我接露非一件容易之 事,萬明美與柏廣法在 1999 年研究 182 位(眼盲 118 名、低 視力 64 名)大學畢業的視障者婚姻狀況中同樣發現,低視力 男性與低視力女性結婚率遠低於全盲男性與女性。當中低視

力男性與女性面臨和明眼人交往時是否要告知視力缺陷的 壓力,當隱瞞視障而被發現時,對方往往會選擇離去,又或 者未隱瞞視力缺陷,選擇將問題丟給對方去抉擇(萬明美,

2001)。

近期沈立明、許樹珍(2011)分析歸納出慢性精神病患在 兩性交往時,對病情揭露的心路歷程發現,病者要揭露病情 前,有所逃避、掙扎與退縮心境。一則,曾有過提及後遭拒 絕的經驗,因為如此,擔心提出後遭受分手,害怕承擔說的 後果,陷入難言之隱的兩難中。二來當家人貶抑病者時,使 其偏向負面評價,甚至產生無望感。然而,病者在發病前、

後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對異性追求的所有面向,卻因為疾病 被他人和自己所拒絕,這與病者親近人群尋找歸屬感相違背,

病者普遍在對交往的伴侶說出自己的病情前有許多考慮,為 維護彼此關係的持續感,或擔心對方知道後不認同,病者為 防範自己被拋棄或受傷害而選擇不說、或暫時不說;即使要 說,也會考量說的時機,有的病者希望感情穩定或有性關係,

甚至結婚後在揭露病情。

(三) 羅列擇偶條件的門檻:

個人對伴侶的理想標準,可能是外表、身體特徵、人格 特質、能力或是在關係中表現出的行為(李慧玲,2010;張思 嘉、李雅雯,2009)。當雙方在考慮婚嫁時,會考慮到彼此的 相似性,像是價值觀、生活習慣、信仰等是否契合。除此之 外,互補性亦是被考量進去,乃因需求的互補是吸引彼此的 重要因素,在相互學習下,發展彼此默契構成相互吸引(謝文 宜,2006)。其實相似性與互補性在關係中應該是相輔相成,

正如孫中興(2016)所言:交往前,因為相似而投合,交往後,

時間拉長,互補性逐漸變得重要,生活中彼此是相互合作的

模式。因此,尋找伴侶可以是一個跟自己大處相同小處相異 之人。

(四) 角色轉化的顧慮:

步入婚姻不僅是關係上的改變,亦是一種角色的改變,誠 如方美文(2015)指出華人單身女性在考慮是否和男友結婚時,

會有關係層面的考量。這樣的關係轉換包含了「角色的轉換」, 此種角色轉換係指單身女性在角色轉換時,伴侶是否能幫助 或理解自己在角色轉換的焦慮。另外,在婚姻中的親密關係、

對於婚姻的想法與標準,像是個人在婚姻中的自由程度、個人 對結婚的適當時機等都會成為對婚姻關係的期待考量因素 (張思嘉、李雅雯,2009)。

二、個人以外的層面:

(一) 重要他人:

即便在個人自主選擇的當今,不免還是會受到社會支持 網絡所影響,就如需要得到父母的首肯下婚姻才得以定奪,雖 然當今選擇伴侶的空間自由,但是在考慮婚嫁時還會顧慮到 結婚不單單是兩人的事更是兩家的事,必須思考到兩家的相 處、家人喜不喜歡、是不是與父母合得來、能否孝順自己的父 母、扮演好對方在關係中要求的角色,相互建立承諾,這都是 考慮的因素(謝文宜,2006)。

(二) 人際因素:

1、 朋友或其他重要他人對關係的評價:進入婚姻除了受到 雙方家庭的相處與期待外,在同儕與職場上亦會面臨他 人的輿論關切(謝文宜,2006)。

2、 身邊有無其它人選:Oppenheimer(1988)認為婚配是由

婚前選擇的過程以及社會化的調適兩個機制所主導。為 避免婚後的調適失敗,而耗費過多的人力以及經濟成本,

因此男女雙方會更重視婚前的選擇(轉引自許嘉珍,2013)。

因此男女雙方會更重視婚前的選擇(轉引自許嘉珍,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