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我概念

「自我」一詞的概念可追朔到 1890 年,美國心理學之父 William James(1890)在其出版的心理學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一書中,對自我 下的定義:「自我是自己所知覺、感受與思想所成為的自己」。

Hubner&

Stanaon

1976

資料來源:轉引自吳怡瀅(2016) Plucker&

Stocking

2001

壹、自我概念的架構

一、James 所提出的自我架構:

包含了主體我(I)與客體我(Me)兩部份 (James,1890 轉引自廖 名顗,2014):

(一) 主體我:「認知的主體」(self of knower)又稱純粹的自我,指 個體所經驗、感受、思考、判斷、與規劃的主體,以一個行 動的主體,來適應外界的歷程。

(二) 客體我:「被認知的客體」(self as know)又稱經驗的自我,並 加以區分,而客體我由下列三種組成:

1、 物質我(The material me):身體是物質自我最內層的部分,

其次包括個人對身體、衣物、親族、家庭、財產、及創造 物等的知覺及滿足。

2、 社會我(The social me):社會我來自於團體的認可,表示 社會生活中的我,包括尊重、讚美、重要他人的認可等,

亦即個人對重要他人的認知。

3、 精神我(The spiritual me):精神我指個人內在及主觀的部 分,包括個人思想、心理傾向、感受與行動的意識等,精 神我居於自我的最高層次,從 James 的定義中些許看出 自我有著不同層次的內涵。

二、Fitt 與 Warrem 提出的自我架構:

另外 1988 年,Fitt 與 Warrem 發展出的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將自我分成內在架構與外在架構兩 部分(轉引自李睿哲,2015):

(一) 內在架構:

1、 自我認同(self- identity):個體對自我現況的瞭解與認識 2、 自我滿意或接納程度(self- satisfaction or self- acceptance):

個體對自我現況的滿意或接納程度。

3、 自我行動(self-behavior):個體對自己的行為,或表現在外 的行動的看法。

(二) 外在架構:

1、 生理自我(physical self-conpect):個體對自己的身體、外 貌、健康狀況、技能等生理狀況的看法。

2、 道德倫理自我:(moral-ethical self-concept):個體對自己的 道德觀念、道德實踐、宗教信仰、品德及對好壞人的看法。

3、 心理自我(personal self-concept):個體對自我內在主觀的 部分,包括對自己的價值觀、人格、心理感受、情緒、思 想、行動的意識。

4、 家庭自我(family self-concept):個體對於自己身為家庭成 員的一份子的價值觀看法。

5、 社會自我(social self)::個體與他人交往中的價值感與勝 任感。

6、 學業/工作自我概念(academic self-concept):對自己在學校 或工作場合表現的看法。

三、郭為藩所提出的自我概念組成內容:

國內學者郭為藩(1996)將自我概念的組成分為三個部分:

(一) 身體我(bady image):個體對自我身體或生理需求的認同。

(二) 社會我(social self):個體在社會生活中所扮演各種角色的綜合 知覺與感受。

(三) 心理我(psychological self):個體信念、價值觀的認定等,使個 體各有不同的評價觀念與態度,使人具有獨特的個別性。

貳、自我概念的特徵

一、自我概念的階層模式:

Shavelson、Hubner 與 Stanton 於 1976 提出「自我概念的階 層模式」中,說明自我概念有七項主要特徵,如下說明(轉引自 吳佳娟,2014):

(一) 有組職與結構性:個體在各方面的基礎構成自我知覺,是相 當複雜的,為了減低其複雜度,個體將其轉換成簡單形式或 類別,以具有結構與組織性的方式存在個體的認知系統。

(二) 多層面性:自我概念包含了多種層面,每一層面皆反映出個 體或與群體獨特的互動經驗及有關的向度。

(三) 階層性:自我概念具有縱向階層,最底層為個體在特殊情境 下的具體行為、經驗,逐層而上,最高層為一般性自我概念。

(四) 逐級穩定性:接續自我概念的階層性,學者表示越下層越易 因不同情境而改變,因而越趨不穩定,而越上層之自我概念 則越穩定,因此由下往上慢慢穩定。而若欲改變最上層之一 般性自我概念,必須有許多特殊情境改變才會發生。

(五) 發展性:自我概念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分化發展。

(六) 評價性:個體會在特殊情境發展自我的看法,進而在情境中 做出自我評價,從中感受到自尊或自我接納。

(七) 區別性:自我概念和其他心理相關構念有所區別,且不同的 構念間的自我概念是具有區辨性。

參、自我概念的發展

一、自我概念的階段性:

自我概念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個體的社會經驗與活動過程中,

與外在環境互動的交互作用中逐漸發展而出(Mead,1934;胡榮、

王小章譯,1995)。郭鏡晃(1993)亦提及自我概念是個人在成長過

程中,逐漸認識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在別人眼中自己又是什麼,

而自我概念形成有四個階段(轉引自尤敏,2014):

(一) 自我覺知(self-awareness):從嬰兒開始,逐漸了解自己和其他 人、事、物是分開的,有思索自己和自己行動的能力。

(二) 自我認定(self-identity):個人認定自己是誰。

(三) 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判斷。

(四) 自我理想(self-ideal):係指個體希望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人,大 約從青春期左右才開始發展,此階段也是自我概念發展的最 高階段。

此外,郭為藩(1996)則認為自我概念的發展是延續性不斷,難 以確切切割的過程,自我概念的發展約略劃分為三階段:

(一) 客體化期-身體我的出現:「身體我」的觀念做早在出生後八 個月產生,兩歲半至三歲逐漸成熟,個體的自我概念是以身 體為基礎,三歲前後算是將自身與外界客體逐漸分開,此時 期自我最主要的功能是滿足身體所需,以維持生存,而自我 概念發展健全的必要因素是安全感。

(二) 客觀化期-社會我的發展:約莫從三歲至青春期之間,此階段 與前一階段最大的不同在於開始有初步的社會生活,認同、

參與各種社會角色(同儕、重要他人),逐漸覺察外在行為規 範,同時自我概念也形成客觀化的特色。三歲到青春期之間 身體我與社會我不斷持續發展,而心理我尚未出現。

(三) 主觀化期-人格我茁壯:從青春期開始到身心發展成熟大約 十年左右,自我概念的發展經歷了客體化(身體我)與客觀化 (社會我)之後,轉向主觀化階段,包括價值觀、社會態度、

興趣、信念等,展現自主獨立思考的特性。

圖 2.4 自我概念發展階段圖 資料來源:郭為藩(1996) 肆、性別意識下自我

一、環境行塑性別的意識:

家庭是個人第一個接觸的環境,家庭成員間的角色呈現,是有 待間延續到下一代的可能,在朱蘭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父母的 教養是造成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原因之一,經由觀察或學習父母 的互動狀態,形成性別的概念,例如:男人說話才算話,女性是無 權發聲的角色。除了父母,家庭其他成員在賦予性別的價值,諸如 男性需功成名就、完成既定的階段任務等,同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個 人的性別意識。在性別意識的建構過程中,除了家庭是性別首要養 成現場外,學校場域對於性別意識的形塑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影 響力,教育現場的師長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領導者及參與者,

扮演執行教育的實施者身分下,傳遞性別觀念經學生主體意識解

主觀化期

客觀化期

客體化期 人性我

社會我

身體我

出生

三歲

十二、三歲

釋後,產生性別印象,顯見學校教育對於學生性別觀念和作為有決 定性的影響(廖美蓮,2012)。再從整體的社會文化脈絡觀之,亦可 發現社會建構出對於性別的既定期待,吳怡卿(2004)以質性方式探 究未婚單身女性的催婚情境發現,台灣的社會文化脈絡底下,加諸 在未婚單身女性身上的催婚壓力仍舊存在,傳統上,女性一定要為 人妻、為人母的性別角色期待,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理所當然」, 傳統的性別角色、婚姻對女性的意義和家庭觀念仍舊持續流傳在 台灣社會中,成為普遍的外在催婚聲浪,進而影響個人有著自我催 婚的壓力。顯然,性別的建構,由個人的最親近的家庭延伸至整體 社會建構出的性別價值觀,再再影響個人對於性別的意象。

二、性別意識:

(一) 男性:

陳安琪(2004)以批判女性主義觀點探討中年父親父職角色 實踐與父子關係之跨世代影響中發現,在原生家庭的性別分工 文化與上一代父親的楷模示範下,傳統父權文化形塑的性別角 色刻板印象仍存在於下一代的中年父親認知基模中,以「男主 外、女主內」的家務性別分工,父親仍是主要經濟供應者與懲 戒者,以及重大決策權的身份,「大事歸父親定奪、小事由母親 打理」的權力分配原則,此為上代父親父職角色的再現,依舊 傳衍複製在現代中年父親的家庭活動中,而親子的對偶互動關 係,亦因彼此的回應而相互強化性別刻板印象的固著。在鄭予 靜(2004)研究同樣發現,男性對親職角色的認知大多仍維持傳 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刻板觀念,並沒有因為外籍妻子母職 與台灣婦女母職的差異性而調整自己,使父職角色充滿僵化而 缺少彈性。

在蕭春媚(2001)研究結果中雖同樣發現,父職角色上,爸 爸們認為自己在家務分工上,「賺錢養家」仍持傳統的看法,認

為自己責無旁貸,但面對家事及育兒工作上,卻跳脫了傳統父 系觀點,而以男女平權的角度當起現代奶爸,只是每個爸爸參 與的程度有所不同。

(二) 女性:

國外女性主義學者 Gilligan 認為,兩性的自我概念發展是 不同的,相較於男性以自我為中心的發展經驗,女性的自我概 念是依附在社會關係中,以滿足他人須由為主(轉引自潘淑滿,

2005)。由於女性具有生育與哺乳的能力,便認為照顧子女是女 性的天性、天職且是應當盡的責任,母親就承擔起社會文化所 賦予他們該盡的角色責任,在同為女性的女兒眼中,母親成為 模仿、學習如何扮演女性角色的榜樣,透過對母親的認同而產 生性別的分化,也依據著文化背景的角色期待來建構自己的性 別角色(楊文娟、高淑清,2017)。

上述文獻烙印男強女弱的性別觀念,女性是依賴他人與滿 足他人的供給者。不過卻也不盡然,劉珠利(2005)研究指出,

女性本身的需要也是需受重視的,改變犧牲自我的觀念,拒絕 以家人的需要優先於自己的需要,亦拒絕以性別區分事情與行 為舉止,應以能力而非性別作為可從事或不可從事的事情。張

女性本身的需要也是需受重視的,改變犧牲自我的觀念,拒絕 以家人的需要優先於自己的需要,亦拒絕以性別區分事情與行 為舉止,應以能力而非性別作為可從事或不可從事的事情。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