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近年來,在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改革下,對於許多教育制度的不確定感,

擔任教師及行政人員是越來越難為,所面臨的工作壓力亦隨之增加。 教育 部自八十六年起開始推動國民教育及技職教育兩大體系一貫課程的規劃,

八十九年三月之「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專案已完成藝術群各領域之教育目 標、基本能力、課程架構、科目名稱及設備標準,次年則透過公聽會、研 討會及座談會,檢討並完成「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藝術群課程綱要草案」。藝 術群之課程發展包含美術、音樂、戲劇、舞蹈、表演藝術、傳統音樂及視 訊傳播等領域。依「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暨設備基準」中,藝術群教育 是以:1、培養學生具備藝術群共同核心能力,並為相關專業領域之學習或 高一層級專業知能之進修奠定基礎。2、培育藝術與科技結合初級實務人才,

並具備藝術基礎知能、善於人際溝通、負責盡職、注重團隊精神之實務操 作人才為目標。

高中職藝術群教師在我國技職教育體系中是極少數的一群,但在藝術 教育裡是學校專業課程的領導者,亦是培育藝術人才的重要角色之一。在 高中職藝術群大部份的學校依編制僅聘少數的專任教師,其餘依照各科專 業屬性之不同,皆聘兼任相關專業之教師,因此,專任教師除了擔任專業 課程的教學外,有些教師必須兼任行政工作,有些老師則必須配合學校政 令,要策畫學校專案事宜、配合學校各處室行政工作、協助各行政單位及 有關人員工作、進行學生學習及生活輔導、出席校內外大小會議、參加教 師進修及研習、批改學生作業及週記、參與學校大大小小的活動、製作學 習成果展之外,每週還得上十二至十六節不等的課程。面對這麼多工作,

高中職藝術群教師其工作壓力感受程度如何?過去許多學者曾對一般教師 此議題進行研究,但在探索高中職藝術群教師工作壓力時,尚未發現有相 關文獻呈現,然而,研究者之教育背景與藝術教育相關,瞭解在 學校教育 除教學、行政工作等之外,有大部分的時間需額外從事學生練習、排練及 製作等課後活動,到底高中職藝術群教師其工作壓力屬於何種程度?是研 究者極為感興趣的課題之一。

面對每日繁複的工作壓力,有些人對於學校日漸增長或突如其來的工 作多可迎刃而解,但有些人卻因無法承受大小的工作壓力而一蹶不振甚至 陷入憂鬱。這也就是表示面對每天大小不同的壓力,有人雖歷經創傷與壓 力對抗或挫折等逆境,仍能夠迅速恢復正常的生活、正向克服逆境。這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使個人能夠適當因應困境,順利解決困難,達成任務的良好良力即是復原 力(陳宜娜,2010)。與復原力相關的研究近年來引發多位研究者的興趣與 認同,在教師復原力方面,亦有多位學者投入(王淑蓉,2009;邱惠娟,

2009;陳宜娜,2010)。其中王淑蓉(2009)針對台北市國小教師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他們的復原力屬中上程度;但邱惠娟(2009)卻發現台灣中部國 中教師復原力屬中高程度。這些不一致的結果,再加上研究的數量有限,

研究者認為有再進行研究的必要,尤其是針對高中職藝術群教師。到底高 中職藝術群教師其復原力概況為何?成為本研究想探討之範疇。

幸福感是一種個人的主觀及生活經驗,也是一種情緒表現及態度;它 是個人在物質生活及心理精神的滿意程度。近年來,我們的教育環境不斷 推出新的政策,以符合時代潮流。而教師在如此多變的教育環境及體制中,

教師的心理狀況引發許多研究者的關注,尤其在教師的幸福感 方面相關的 調查及研究,與教師幸福感相關的趼究引發多位學者的關注。國內對於教 師幸福感的研究頗多,大部份研究發現,教師幸福感屬中等以上程度(邱 惠娟,2009;陳柏青,2008;陳銀卿,2007;黃惠玲,2008;蕭惠文,2009),

但卻也有研究發現教師幸福感屬中等程度(陳鈺萍,2004)。這些研究結果 的不一致,且目前尚未有針對國內高中職藝術群教師進行相關研究,研究 者認為有再確認的必要。

根據上述的情形,本研究想瞭解高中職藝術群教師在面對繁瑣的工作 及各種限制下,所感受到的工作壓力程度為何?其復原力強度如何?幸福 感受高低又為何?因此,瞭解高中職藝術群教師工作壓力、復原力及幸福 感概況成為本研究首要動機。

根據過去國內關於工作壓力、復原力及幸福感研究發現,人口變 項(性 別、年齡、婚姻、服務年資、學歷)及環境變項(學校規模大小)的不同,

教師工作壓力、復原力及幸福感的表現也會有所差異。研究者對於這些背 景變項,如: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學歷、服務年資 及學校規模等變項 均感興趣,茲將相關研究的發現分述如下:

在工作壓力方面,以教師的「性別」來說,多數研究指出,性別不同 教師的工作壓力並無顯著差異(陳怡如,2006;李彩如,2010;陳記隆,

2013;張秋發,2013;黃雅蘭,2013);但亦有研究發現,男性教師工作壓 力高於女性教師(林美慧,2012;陳宏成,2012)。以教師的「年齡」來說,

多數研究發現,不同年齡教師的工作壓力並無顯著差異(陳怡如,2006;

林美慧,2012;陳記隆,2013;張秋發,2013;黃雅蘭,2013);但陳宏成

(2012)卻發現,不同年齡教師之工作壓力在「工作負荷」與「學生行為」

構面則達顯著差異。以教師的「學歷」來說,大部份研究發現學歷在工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教師之工作壓力並無顯著差異(林美慧,2012;張恩滋,2012;陳記隆,

2013);但陳怡如(2006)卻發現「大學」學歷的教師在「行政工作」壓力 高於「研究所在職專班」教師。以教師的「婚姻狀況」來說,大部份研究 指出,不論是已婚或未婚教師,其在各層面的工作壓力並無顯著差異( 陳 怡如,2006;張恩滋,2012;陳宏成,2012;張秋發,2013;黃雅蘭,2013);

但陳記隆(2013)卻發現未婚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大於已婚兼任行 政職務教師。以教師的「服務年資」來說,張恩滋(2012)發現年資 1-5 年教師工作壓力大於年資 6-10 年教師。以教師任教「學校規模」來說,大 部份研究指出不論學校規模是大是小,張秋發(2013)其工作壓力並無顯著 差異,其發現(林美慧,2012;張恩滋,2012;陳記隆,2013;黃雅蘭,2013) 達顯著差異。

根據上述與工作壓力相關的研究發現,性別、年齡、學歷、婚姻狀況 不同的教師,有研究顯示期間有顯著差異存在,但亦有研究發現其間並沒 有不同。這些不一致的結果,再加上國內目前尚未針對高中職藝術群教師 進行相關研究,研究者認為有再確認的必要。對於學校規模來說,雖然大 部份研究指出,學校規模的不同,教師的工作壓力並沒有顯著差異,但研 究者認為,規模較大的學校,各處室組織及分工明確,教師或行政人員上 課時數少、行政工作份量也少;但是規模較小的學校,由於人力少,教師 除要上很多的課之外,還要兼任繁雜的行政工作,而且行政所處理的事務 和大學校相同。因此研究者推論,規模較小的學校,其學校教師及行政人 員工作壓力較高於規模較大的學校。

在復原力方面,以教育工作者的「性別」來說,王淑蓉( 2009)研究 發現女性教師的復原力高於男性教師。以 教育工作者「年齡」來說,大部 份研究發現,不同年齡教育工作者的復原力表現,無顯著差異存在(王淑 蓉,2009;梁寶苓,2011;鄒家芸,2011,周佩姿,2012)。以教育工作者

「學歷」來說,大部份研究發現,不同學歷之 教育工作者,其復原力並無 顯著差異存在(王淑蓉,2009;蕭如怡,2010;王淑女,2011;梁寶苓,

2011;鄒家芸,2011;郭婷婷,2012)。以教育工作者的「服務年資」來說,

不同服務年資之教育工作者在整體復原力表現上, 雖然大部分的研究均顯 示無顯著差異存在(王淑蓉,2009;梁寶苓,2011;鄒家芸,2011,周佩 姿,2012;郭婷婷,2012)。但王淑女(2010)研究中仍指出,年資不同之國 中教師的整體復原力有顯著差異存在。服務「5 年以下」與「16-20 年」之 國中教師的整體復原力顯著高於「11-15 年」之國中教師,且服務「10 年 以下」及「16-20 年」之國中教師的「嘗新向度」復原力顯著高於服務「 11-15 年」之國中教師。然而王淑蓉(2009)卻研究發現服務「16-20 年」之國小教 師的「組織風格」層面之復原力顯著高於服務「6-10 年」之國小教師。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教育工作者的「婚姻狀況」來說,婚姻狀況不同之教育工作者的整體復原 力表現,並無顯著差異存在(王淑女,2011;梁寶苓,2011;鄒家芸,2011)。

但王淑蓉(2009)、郭婷婷(2012)卻發現「已婚」者的整體復原力顯著高於「未 婚」者。以教育工作者的「學校規模」來說,大多數研究發現學校規模不 同之教育工作者的整體復原力表現,無顯著差異存在(王淑女,2011;梁寶 苓,2011;鄒家芸,2011;周佩姿,2012;郭婷婷,2012)。但王淑蓉(2009) 卻研究發現,臺北縣市 49-72 班國小教師的「社交能力」復原力,高於 48 班以下教師及 73 班以上教師。

由上述研究發現,在教育工作者的服務年資及婚姻狀況方面都得到不 一致的結果,且國內目前較少見到針對人口變項不同之高中職藝術群教師 進行相關研究,研究者認為實有探討的必要。

在幸福感方面,以教師的「性別」來說, 多數研究均得到性別不同教

師的幸福感無顯著差異的結果(陳鈺萍, 2004;鍾偉晉,2008;周碩政,

2009;曾艾岑,2009;王淑女,2011;鄒家芸,2011;周子仁,2013;黃 玉萍,2013)。以教師的「年齡」來說,有些研究者得到不同年齡教師的幸 福感無顯著差異(鄒家芸,2011;周子仁,2013;黃玉萍,2013),但周碩 政(2009)卻研究發現40歲以上兼任行政職務國中教師的幸福感較高於21 歲以下者;黃惠玲(2008)也研究獲知46歲以上女教師的幸福感較高於20-45 歲者;蔡明霞(2008)亦研究得知51歲以上兼任行政工作國中教師的幸福

2009;曾艾岑,2009;王淑女,2011;鄒家芸,2011;周子仁,2013;黃 玉萍,2013)。以教師的「年齡」來說,有些研究者得到不同年齡教師的幸 福感無顯著差異(鄒家芸,2011;周子仁,2013;黃玉萍,2013),但周碩 政(2009)卻研究發現40歲以上兼任行政職務國中教師的幸福感較高於21 歲以下者;黃惠玲(2008)也研究獲知46歲以上女教師的幸福感較高於20-45 歲者;蔡明霞(2008)亦研究得知51歲以上兼任行政工作國中教師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