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在青少年的狂飆時期,面對著一連串的挑戰與成長的困頓:家庭中親子與成員之間的 衝突、從冰山的一角到日益浮現的校園霸凌和師生衝突問題、莘莘學子埋頭在課業中鑽 研、初嚐愛情的酸甜滋味、對未來的憧憬揉合著徬徨到對自我認知的不安和探索……人生 種種可能面臨的課題在他們的眼前鋪展開來。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重要的一個階段,從兒童的懵懂跨越到成人世界的一個轉折點,近 年來中輟生的問題1、校園暴力、犯罪年齡層往下降2等,就是凸顯出該時期的重要性。張 子樟在《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中,並提到 1976 年「國際安徒生獎」的 得獎人丹麥女作家瑟希.包德克(Cecil Bodker)在頒獎典禮上說的一段感人的話:

青少年時期是生命長河中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是人生價值觀逐漸成形的重要時 刻。青少年思想單純,接受力強。如何去引導,怎樣去關懷,是社會不容推卸的責 任。3

青春時期身心的改變、人格的養成、未來志向的決定、與他人的互動學習等都在這時期奠 下基礎蛻變。如何幫助他們在這時期引導到一個正確的道路?少年小說就是個扮演良師益

1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00/09/21) 99 學年度教育部全國中輟統計數據分析, 99 學年度中輟生總數為 5639 人,

其中男生 3124 人(55.40%),女生 2515 人(44.60%)。http://www.edu.tw/displ/index.aspx

2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02/15) 2011 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歷年兒盟的全國抽樣調查發現,

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童 ,近兩個月在校經常甚至每天被同學欺負的比例,從 96 年的 9.9%,99 年已上升 到 16.1%,上升速度驚人。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p?id=349&typeid=4&offset=0

3 轉引自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台北:天衛文化,1999 年),頁 26。

友的角色,幫助他們朝積極的方向前進。

少年小說不僅是讓他們在煩悶的課業中,找到一條可以宣洩的喘息出口,好的讀物可 幫助他們在困惑無助時,將書中人物之經歷引以為戒,無形中得以將其偏差的行為藉此導 引至正途,甚至進而成為生命的轉捩點。

因為忠言逆耳,良藥苦口,父母的苦口勸戒和師長的諄諄教誨,在世代差距的隔閡下,

青少年因以防衛心態為前提,而有了溝通上的障礙,因此,有時往往比不上同儕之間相互 影響的力量,因為同儕間才有他們彼此共同的矛盾經歷和共通的語言世界,而少年小說的 功用亦是如此,小說中鋪陳人物的難題抉擇和衝突歷程等,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鳴迴響,所 以不論是否與自我情境類似,都會有所感同身受。馬景賢在〈寫少年要說的話〉一文中,

提出:

一本傑出的少年小說...除了要說出少年心裡的話,⋯⋯要能啟發他們獨立思考,

透過書中他們認同的角色認識自己、認識別人⋯⋯」。4

青少年在小說中看到了別人,也反思自己,透過故事情節和衝突,學習獨立思考。而一個 好的少年小說家,從小說衝突事件處理的情節中,導引少年讀者跳脫出自身的框架,幫助 探討解決少年目前或未來也可能面臨的衝突困境,從另一個思索的角度出發成長,學習到 更圓融的處理方式,增加生命的深度與廣度。張子樟曾說:

這一段年齡的孩子正處於快速成長的轉變期,面臨許多困惑與期待。啟蒙與成長並 非少年小說專用的主題,但少年小說的內涵卻可用啟蒙與成長全部概括之。5

不論少年小說如何分類,它的基調永遠是啟蒙與成長。換句話說,啟蒙與成長是少 年小說的永恆主題。6

4 馬景賢:〈序.寫少年要說的話〉,《兒童文學研究叢刊 認識少年小說》(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1986年),頁1。

5 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台北:天衛文化,1999 年),頁 7。

6 同註解 5,頁 15。

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少年小說仍是以具教育意涵的主題來啟迪人心,幫助他們學習成長。

環顧當今,相較於過去年代,新世代的青少年得面對更多成長中的混亂、矛盾和衝擊,

並提早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誘惑。今日網路便捷,彈指之間就能輕易取得更多、更快速、

正確的或錯誤的訊息,社群網站自動連結交友功能,快速拓展人脈,在人際關係日益複雜 的同時,卻又造成了更多人際疏離的宅男宅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既親密又疏遠。

在這時代的劇烈演變下,電玩的刺激、目不暇給的聲光誘惑、網路陷阱、隨手可擷取 充斥著光怪陸離的自由言論等,都易讓青少年在成長路上陷於迷惑而失去自我,讓原本已 是徬徨的心靈更加難以處理種種的衝突考驗。像是誤闖入一片幽暗的叢林,一不小心就被 陷阱絆倒摔跤。在跌跌撞撞摸索之中,扭曲了人格,甚至稍一不慎即可能因不諳法律,在 同儕相仿下衍生出校園暴力事件,和因網路自由大放厥詞、叫囂漫罵而誤觸法網。

另外,獨生子女因無手足共享經驗,而缺乏團體互相之精神,現代的青少年還多了一 項人際互動功課。因此,學習衝突之處理、創造兩造雙贏消弭紛爭、高 EQ 轉化偏執的信 念等,可以幫助青少年在成長的路上避免走偏至岔路或多繞了冤枉路,或在人生的十字路 口、在選擇依循自我或迎合父母的兩難之間時,可以釐出一個明確的方向走出自己的一條 路來。

小說中人物所面對的問題可能就在讀者本身,也可能就在你我週遭。透過小說人物的 衝突處理情節,可以幫助青少年朝正向、積極的態度來解決目前生活中,或未來可能發生 的困境,幫助他們邁向成人之路7。好書如良師,指點迷津導引出人生方向,本論文即是以 此立論分析。

7 閱讀少年小說不是唯一親近少年的心、點撥他們尷尬問題的方法,但是文學性的故事體少年小說,能夠提 供自在的敏思空間、深刻的人情案例、閱讀的快樂和不著痕跡的潛移默化,讓少年在文學小說裡面對自己,

解決問題,更不尷尬的步向成人之路。李潼:《李潼的兒童文學筆記.己卯兔年篇》(宜蘭市:宜蘭縣文化局,

2000 年),頁 45-46。

二、研究目的

青少年對象牙塔外在的廣闊世界,有著一雙欲振翅翱翔的翅膀,想一覽世界風光,

卻又同時存著一股對未知領域和未來的茫然;而在象牙塔內的互動:親子、師生和同儕,

也在成長的路上因人際衝突,讓青少年在焦慮、徬徨中度過。

張子樟在〈意蘊與關懷——讀《綠衣人》有感〉一文中,指出:「李潼以虛實互補 手法鋪陳了當代臺灣青少年必須面對的一些現實問題:如何與長輩互動,如何與同儕競爭 或互助,如何體驗生活、了解生活,如何承擔文化傳承重任。這些問題協助他們成長,脫 離成長的種種困擾。」8因此,好書猶如明燈點亮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句話一個轉念可以幫 助他們茅塞頓開,故本論文以分析少年小說中之衝突為研究主題,彙集李潼短篇少年小說 文本,並進一步探討與分析,面對衝突之處理因應之道。

本論文從心理學層面、人際、成長試誤等探討故事中的人物如何處理衝突事件?及分 析衝突事件在小說情節中的作用。本論文衝突類型分別從人與自我的衝突、人與人的衝 突、人與社會的衝突及人與自然的衝突探究。人與自我的衝突包括現實與理想的衝突、對 對未知事物的懷疑與恐懼;人與人的衝突包括人與權威之間的衝突和與同儕之間產生的衝 突,權威代表的對象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師長;人與社會的衝突有校園暴力的危機及人與 社會事件的衝突;另外人與自然的衝突包括面對大自然反撲和保護動物的省思等。

將青少年可能面對的衝突對象從家庭的觸角延伸到學校、社會並進而擴大關懷層面至 週遭生活的自然環境,以及進一步分析衝突解決的關鍵點,和衝突事件對青少年所產生的 成長意義,幫助青少年學習面對處理衝突時因應之道。

8 張子樟〈意蘊與關懷——讀《綠衣人》有感〉,《回顧中的省思——少年小說論述及其他》(澎湖縣:澎湖縣 文化局,2002 年 11 月),頁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