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屏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 究。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 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家庭是人出生後最早的生活環境,是子女最早接觸的生活天地,也是子女成長時 期最主要的場所。父母是子女認同最早、接觸最深的對象,家長抱持的管教態度及方 式即為父母教養方式,影響子女觀念形成。(洪聖陽,2002)、 (王鍾和,1993)研究提出 孩子人生的第一位導師就是家長,良好的親子關係能幫助孩子適應困難及面對社會問 題,故父母如何採取合宜的管教方式,影響子女健全人格的建立,並帶來深遠的影 響。父母的教養態度與管教方式都會讓孩子產生不同的價值觀,也會影響孩子日後的 人格發展。Coleman和Karraker(2000)提出教養的主要潛在元素為父母教養的自我效能,

亦即父母教養經驗的豐富性與否和其教養態度,將會影響孩子能力的發展與行為表 現。因此,親子間在自然且長期的接觸中,最能發揮潛移默化的功能。父母親的所言 所行,都將成為子女學習的主要內容。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與方式會影響孩子的認 知、行為、習慣與對人事物的知覺態度。

一般人認為原住民父母對子女在教育期望之教養信念與主流社會大多相似,然而 譚光鼎(1998)在研究中指出,原住民家庭對於子女教育的價值觀、教養態度與方式、

親子關係等與一般家庭有別,他特別指出「物質環境」的缺乏,是影響原住民父母照護 子女和子女學習的主要因素。同樣地,林平烘、陳學堂(2001)曾指出原住民家庭由於 長期以來一直住在偏遠的山區或離島,早年交通不發達,物質條件明顯的比一般平地 同胞落後,以致於原住民子女於物質之獲得較缺乏。

在研究者所任教的原鄉國小學區中,學生父母大都屬於勞力性臨時工,在工廠或 工地從事粗重且消耗體力的僱員或臨時工。工作不穩定且薪資偏低,且時常因工作的 關係必須遷居到外縣市,導致許多隔代教養的家庭結構。此外,有能力的父母如軍公 教等家庭大都外移遷居平地都市,留下來的大都是低社經地位且貧困弱勢的家庭。在 經濟弱勢與文化不利的狀態下,直接形塑了原住民父母的教養觀念,其所採取的教養 方式也就深深地影響其子女未來的成長與發展。

此外,屏東縣原住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及歷史背景中,自然地形塑其獨特的傳

統社會文化制度與習俗。在部分傳統文化價值觀較重視長嗣制度的屏東縣原住民家 族或家庭中,父母視家中的長子或長女為未來當家的繼承人(vusam),因此對長子或 長女抱持的較多的期望與關注,與其他家中的弟妹相較之下,能得到父母較多的重 視與資源,有別於現今國內普及存在於一般家庭父母所持守的平權教養觀。

綜合上述研究所論,屏東縣原住民父母在教育價值觀和教養態度與方式的確有別 於一般平地同胞,然而究竟現況如何呢?探討屏東縣原住民父母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生 教養方式,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

所謂「情緒智力」是指個體能正確的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在覺察情緒的過程中 進行區別及辨識,運用情緒訊息來引導自身的思考與行為。藉此歷程,個體可以學習 控制及調節自己的情緒,還可產生自我激勵作用,進而以適切、合宜的方式去因應人 際關係,並對他人的情緒做出適當的回應(王春展,1999;賴怡君,2002;羅品欣,

2004)。

情緒智力自出生便不斷發展與成長,隨著年齡增長、習得經驗的擴展以及家庭教 育等因素的影響,情緒逐漸分化與複雜化(張春興,1992)。Goleman 認為個體藉由童 年階段從重要他人或主要照顧者身上學習到的情緒管理方式,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重複 的分化與調適,形成恆久的情緒連結,該基本情緒架構並不會輕易改變,顯示童年的 經驗與教養是養成人類一生情緒智力表現與特性的重要時機(張美惠譯,1996)。兒童 的發展是日後成人的基礎,因此兒童時期的情緒發展對未來的成長有相當深遠且重要 的影響, 兒童除了要學習如何有效表達自己的情緒之外,也必須學習正確解讀他人的 情緒,才能在人際關係中有良好的互動(曾端真,1998)。

根據《親子天下》的報導:2008 年3 月,《Time》雜誌指出,英國的孩子因為缺乏 愛與大人的陪伴,使得整個世代傾向暴力、情緒失控,仿如另類的恐怖份子,讓國家 面臨著最大的危機;美國的研究發現,每十個孩子,就有一個孩子有心理健康的困 擾,致使校園霸凌事件經常發生;而在台灣,情緒障礙的學生人數不斷上升,情緒困 擾成為學生尋求諮商的第一大原因。另外,《親子天下》2009 年的調查發現,近四分之 ㄧ的中小學生對自己不滿意、覺得自己人緣差、老師也不喜歡他,處在負面的自我形 象與人際困擾的情緒中。其中「缺乏挫折容忍力」、「缺乏同理心」、「容易鬧脾氣」,

是目前中小學生情緒管理的三大問題(許芳菊,2009)。兒童之所以會出現讓父母與家 長頭痛的行為,可能是孩子無法處理情緒。

綜合以上得知,情緒智力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而父母、師長需教導孩子學習

理自我的情緒,達到自我激勵,促進人際關係的圓融與和諧(陳麗好,2010)。擁有良 好的情緒智力,能懂得適時的抒發情緒,避免長期累積下來的情緒失控,同時可以增 加情感的表達,促進人際關係。而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的身心發展屬於兒童期與青春 期的灰色地帶,也是身心與情緒調整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因此,欲深入探討屏東縣原 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智力的現況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父母的教養態度與管教方式都會讓孩子產生不同的價值觀,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智力及日後的人格發展。鍾思嘉(1997)認為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往往不知如何控制 自己的情緒而導致孩童受到父母傷害時,才來悔恨不已。若是要幫助孩子,就得從父 母本身情緒管理著手。當然父母更要幫助我們的孩子,如何去提升他們的情緒智力。

兒童階段的經驗與教養是養成人類一生情緒智力與特性的重要時機,兒童時期情緒智 力的發展情況與培養,值得父母、學校、社會的重視(王春展,1999)

綜合以上得知,現代家庭中父母對孩子們的情緒智力的發展與輔導,是處於第一 線的重要人物,若孩子在情緒上得不到父母正確的輔導,國小學生就有可能會產生偏 差行為。也就是說,如果家庭成員間彼此互動親密,家庭氣氛良好,父母教養方式良 好、能關注兒童的生活及有品質的陪伴兒童,將影響兒童情緒智力往健康及正向的方 向發展,如果家庭成員間衝突不斷,父母管教方式不當或長期忽視兒童,勢必對兒童 的情緒智力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家庭對兒童情緒智力的發展具有關鍵的影響 性。

此外,研究者發現國內有關原住民國小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與其情緒智力之相關文 獻很少,而國小學生之情緒智力不僅對個體重要同時也影響父母教養態度與親子互動 關係;研究者擬由探討屏東縣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生覺知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關 係,找出父母管教養態度影響孩子情緒智力的模式,期能將研究成果提供父母、學 校、社會教育當局及未來研究者做建言及參考,乃是本研究動機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