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38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邀請於隔代教養家庭中成長,且曾有親職化之經歷者,以探究 其復原歷程中的保護機制,參與者來源將採立意取樣,透過個人人際網絡,

採滾雪球的方式尋找參與者。

壹、研究參與者的條件

參與者選取考量來源異質性,邀請不同情境之參與者,以求資料的豐 富度與飽和度,依據文獻分析,以下列出本研究選取參與者的條件:

一、隔代教養家庭:在兒少期間(六至十八歲),無論父母有無同住,曾由 祖父母擔任主要照顧者。

二、親職化:在兒少期間曾承擔過親職化任務者,依照任務類型可分成工 具性與情感性兩大類。工具性親職化任務又包含了家務照顧、個人化 的照顧、手足照顧與經濟協助四個內涵,其中,在家務照顧方面,將 以家務負擔的強度(非個人空間與物品整理)與時間(一週超過兩小 時)為判斷條件;情感性親職化任務則可能包含需仔細觀察家人的情 感、承擔其情感需求並回應、協助其建立與維持情緒層面的健康、在 必要時擔任監督的角色,實際上可能是專注的陪伴,包含單純坐在身 旁、為其朗讀、與其說話互動的方式等,將以不限於上述的任務內容 為判斷條件。

三、親職化子女:為避免敏感性問題引起未成年者與其家庭日後的衝突與 不可測知之因素,影響未成年者身心發展,將以十八歲以上之青年為 研究參與者最低年齡之考量;而研究欲以回溯的方式進行資料蒐集,

亦衡量研究參與者須具備陳述生命經歷之能力,根據 Levinson(1978)

的週期理論定義二十二至二十八歲的青年為初入成年者世界的年齡,

39

正處於建構個人主要生命階段的他們面臨到婚姻與離家的生命任務,

與家庭成員關係正適轉變的時期,故將研究參與者設定在十八歲至二 十八歲之青年。

四、復原歷程:本研究以Luthar 等人(2000)的觀點,認為復原力是一個 歷程,指的是個體在重大逆境中仍有正向適應的一個動態過程,討論 個體在逆境中所展現的調適歷程。本研究將隔代教養家庭中的親職化 經歷視為不利兒少發展的逆境,以親職化子女之角度,檢視在逆境中 曾有什麼內、外在力量或資源能夠支持自己走過,即復原過程中的保 護機制發展;而復原判準以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狀況為條件,與主要 照顧者仍會聯繫與互動,自評關係程度為普通以上者,即視為正向適 應條件。

貳、研究參與者的確認

依據上述條件以滾雪球法招募研究參與者,為確認其符合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問卷篩選經介紹而來的參與者,問卷設計旨在確認研究參與者於 兒少時期身處隔代教養家庭並經歷親職化之情境,調查問卷見附件三,問 卷的面向參考簡匯育(2011)測量高中生親職化傾向的量表設計。首先確 定參與者符合復原標準中與主要照顧者關係良好,接著確定是否符合親職 化的條件,此部份分成兩大面向:親職化任務的面向及負面影響,任務面 向因情感性任務的界定較難量化呈現,因此以工具性任務的界定為主,題 項依照文獻探討內容分成三項,自簡匯育(2011)之量表中修改問題後呈 現;負面影響則以不公平感與罪咎感各提出一題,總共二題。若參與者的 條件符合具隔代教養家庭之生活經驗,並曾承擔一項(含)以上的親職任 務者,則合乎研究參與者之標準。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