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壹、對家庭教育的建議

當祖父母成為孫子女的主要照顧者時,因著社會變遷的快速,祖孫兩 代生活的情境有許多的不同,當祖父母對於孫子女的生活議題看法有所歧 異,兩代卻無法有雙向的溝通時,往往在衝突中帶來關係間的裂痕。而在 隔代教養的處境中,祖父母除了要面對身心、經濟狀況不同以往,與同住 者、中間世代的溝通同時也是壓力來源,在遇到孫子女處於不同成長階段 時,增進祖父母適合適齡的教養方法,成為祖父母在教養孫子女時的諮詢 與幫助。

而針對祖孫之間,本研究發現與過往研究發現相合:孫子女處於青少 年時期,祖孫之間的衝突往往較大。如能為隔代教養家庭設計適合祖孫互 動與溝通的親職教育方案,增進祖孫正向互動,讓祖孫彼此愛的存款成為 面對價值觀不同、衝突時的緩衝與資源;培養青少年換位思考,看見祖父 母承擔親職的不易之處,同時也學習合宜的表達與溝通技巧;更重要的是 創造一個讓祖孫雙方都能夠感到安全,且能互相溝通的契機,讓正向的祖 孫關係成為隔代教養家庭面對種種難關的力量來源。

貳、對學校輔導的建議

研究參與者中的 F4 在過往求學時,每當填到學生紀錄表中的家庭型 態時,都會令她苦惱,因為「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家庭」同樣都屬於 她的家庭生活經驗,父母離異是她與祖父母共同生活的起點,接下來因著 父親經濟狀況、祖父母與父親兩代之間的關係等因素,才致使了 F4 為祖 父母所主要照顧的隔代教養型態出現,因此單看隔代教養的成因並不能完

97

全描繪隔代教養家庭的圖像。而因著家庭中同住家人與經濟狀況等因素,

隔代教養家庭承擔親職化任務的青少年,需要的資源不一定是經濟方面的 協助,本研究發現,親職化子女在遇到來自家庭情境的壓力時,難以從生 活處境不同的同儕身上得到同理與接納,反之,當他們遇到同儕之間的隔 閡或是衝突時,家中的祖父母也較難以理解或給予建議,這時,來自學校 老師的傾聽與支持會成為他們在調解家庭壓力以及面對人際議題時的幫 助。

而在隔代教養家庭中,因著主要照顧者年齡的影響,親職化子女可能 在其青少年階段便會面臨到主要照顧者離世或是生病等事件,當家庭資源 不足時,教師若能針對失喪與照顧的議題提供親職化青少年輔導與相關資 源協助,則能夠減低他們任務的重擔。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同住的中間世代可能之影響

在訪談過程中,三名研究參與者的父親都在其成長過程中有同住的經 驗,但都是從以親職化子女為出發,評估自己與中間世代,以及自己與祖 父母的關係,然而中間世代的同住與否、其與祖代的關係、其分擔經濟的 程度等狀況,對於主要照顧者而言是否會造成其行使親職時的影響,建議 未來研究可以從祖代的角度深入探詢之。

(二)排行與性別對親職化任務的影響

在影響親職化子女的因素中,排行與性別其實有許多的討論。然而當 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時,性別對親職化的影響較看不太出來,建議未來可以 針對有手足的參與者,藉由質化訪談深入了解不同排行與性別的相互影響 下,青少年承擔親職化任務之內涵與程度的脈絡。

(三)生命事件對親職化任務的影響

98

在隔代教養家庭中,主要照顧者的生理狀況不如青壯年,同時也有可 能遇到離世或生病的情境,在本研究中,參與者因著祖父母生病、離世而 開始承擔照顧性與情感性的任務,未來可針對其他重大生命事件對親職化 任務的影響進行探究。

本研究以滾雪球所招募的參與者中,三名女性的參與者剛好都是獨生 女,家中除她們自身以外沒有其他手足,因此無法分析是否呈現過往親職 化研究中,性別與排行的條件在她們親職化的情境中的影響,故,性別可 能的影響於本研究結果中之推論存在前述限制。

99

100

參考文獻

內 政 部 統 計 處 (2018 )。 戶 籍 人 口 統 計 速 報 。 2018 年 3 月 , 取 自 https://www.ris.gov.tw/346

王智弘、劉淑慧、孫頌賢、夏允中(2017)。文化脈絡中的危機、轉與復原 力:本土諮商心理學研究的方向目標策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0,

1-28。

王舒芸(2015)。隔代教養家庭生活需求及福利服務研究調查成果報告。衛 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04 年度委託辦理。臺北市:衛福部。

石芳萌、吳麗娟、林世華(2010)。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 康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1(4),823-846。

江麗美、李淑珺、陳厚愷(譯)(2008)。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 療癒。(原作者:Froma Walsh)。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 年:2003)。

行 政 院 主 計 總 處 (2017 )。 家 庭 組 織 型 態 。 2018 年 4 月 , 取 自 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i GJRpsNX45yniGDj%2Bw1ueQ%3D%3D

吳沛妤、譚子文、董旭英(2012)。家庭暴力經驗、復原力與台南市都會區 國中生自我傷害行為之關聯性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4(2),

69-107。

吳佳蓉、張德勝(2003)。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 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3。

吳書昀(2010a)。被忽略的照顧者:認識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社區發展 季刊,130,85-97。

吳書昀(2010b)。「甜蜜的負荷」外一章: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的生活境遇

101

與福利建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1,155-192。

吳淑賀(2009)。台東縣隔代教養學童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東市:台東大學。

吳嘉瑜(2005a)。倒轉的親子位置--「親子化」兒童之相關文獻探討。輔導 季刊,41(1),21-28。

吳嘉瑜(2005b)。「小大人」長大了—當親職化兒童成為治療者。輔導季刊,

41(4),29-36。

李美枝(2001)。手足與朋友關係的內涵與功能:從猩種與人種的表現看演 化的藍圖與文化的加工。本土心理學研究,16,135-182。

沈瓊桃(2010)。暴力的童年、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之 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60。

林如萍(2019)。108 年度「臺灣民眾之祖孫互動」專題調查分析計畫。教 育部108 年度委託辦理。臺北市:教育部。

林如萍、黃秋華(2013 年 10 月)。不平等的童年?!隔代教養家庭:青少 年知覺的家庭功能與學習表現、生活適應。教育資料庫建置與應用國 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邱珍琬(2010)。國中生在隔代教養下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8,33-66。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12)。弱勢家庭兒童被迫成為「早 熟小大人」8 成孩子分擔親職工作 4 成 5 自覺是大人 6 分之 1 對未來 沒 盼 望 。 財 團 法 人 台 灣 兒 童 暨 家 庭 扶 助 基 金 會 會 刊 。 取 自 https://tfcfrg.ccf.org.tw/?action=reply_text&did=2464。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5 至 150 年)。臺北市:

國發會。

康韶珊(2012)。華人文化對親職化兒童自尊形塑之影響。諮商與輔導,316,

102

41-44。

張耐(2002)。老少配、祖孫情-祖父母家庭親職教育方案。師友月刊,422,

41-48。

梁雅舒(2003)。祖父母的孩子-隔代教養家庭輔導。學生輔導,88,35。

莊慧美(2008)。親職化角色經驗之大學生的人際特色及團體處遇初探。輔 導季刊,44(4),21-27。

許雅惠(2016)。隔代教養家庭生活需求及福利服務研究調查成果報告。衛 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05 年度委託辦理。臺北市:衛福部。

郭李宗文(2011)。原住民隔代教養家庭中順利成長之重要元素探討。台灣 原住民研究叢論,9,71-105。

郭李宗文、吳佩芳 (2011)。原住民隔代教養真的註定失敗嗎?。幼兒教 育,(301),4-24。

郭孟瑜(2003)。青少年的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人際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郭芳君、譚子文、董旭英(2011)。內在性自我控制、復原力對不同類型青 少年偏差行為之交互作用效應。教育與社會研究,22,1-37。

陳若喬、鄭麗珍(2003)。破繭而出--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之大學生生 活歷程的優勢經驗。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學刊,7(1),35-97。

陳雅玲(2007)。貧窮學童復原力發展之研究:以總統教育獎得主為例。屏 東教育大學學報,26,1-36。

陳麗欣、翁福元、許維素、林志忠(2000)。我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之分析

(下)。成人教育通報,4,51-66。

陳昱均(2014)。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之福利需求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南投縣:國立暨南大學。

曾文志(2017)。復原力的概念分析與評估工具之建構。教育與心理研究,

103

40(1),87-118。

曾珮瑜(2013)。高中職餐旅群學生親職化、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宗堅、李佳儒、張勻銘(2010)。代間關係中親職化經驗之發展與自我轉 化:以成年初期女性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33,59-106。

黃宗堅、周玉慧(2009)。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親密關係適應之研究。

中華心理學刊,51(2),197-213。

楊國樞(2005)。華人社會取向的理論分析。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

(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上)(173-213 頁)。臺北市:遠流。

葉光輝(2009)。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

32,101-14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

蔡宜臻(2016)。逆風的祝福-原住民經濟弱勢單親家庭之青少年的復原力 展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4)。102 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生活狀況調查。臺 北市:衛福部。

鄭凱芸(2010)。談與成年子女關係對隔代教養者壓力調適之影響。民生論 叢,(3),35-61。

鄭凱芸(2011)。從生命歷程觀點看危機家庭隔代教養者之困境。家庭教育 雙月刊,(34),6-27。

簡匯育(2011)。高中職生親職化量表編製與其復原力、身心健康之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4). The road to resilience. Retrived from http://www.apa.org/helpcenter/road-resilienc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