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隔代教養家庭親職化經歷與風險機制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二節 隔代教養家庭親職化經歷與風險機制

64

第二節 隔代教養家庭親職化經歷與風險機制

在隔代教養家庭的生活經驗有其獨特性,當身為主要照顧者的祖父母 因著各種壓力,如:個人身心與經濟狀況、與孫子女的世代差距、與中間 世代的關係,以及未預期的親職任務等,在未必能夠成為合宜親職角色的 處境下,孫子女成為早熟的小大人的處境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根據過往文 獻,這些親職化子女展現的層面包含:經濟支持、家人照顧、家務整理、

情感支持等,可能發生在小學到高中的階段中,親職化本身是承擔不屬於 該年齡有的階段任務,且性別與排行也會產生差異,而親職化造成的影響,

則會因為成長歷程中的風險與保護機制而有所不同。

壹、親職化歷程的分析

一、親職化因素與任務之關係

根據過往文獻,在單親家庭中無論男女生都會承擔工具性親職化任 務 , 在 高 衝 突 的 單 親 家 庭 中 , 女 孩 承 擔 的 情 感 性 親 職 化 任 務 最 高

(Hetherington,1999;引自 Jurkovic 等人,2001);在排行方面,年長的手 足通常會成為承擔較多照顧弟妹責任的人,然而,若比較獨生子女與非獨 生子女(鄭淑君、郭麗安,2008;郭孟娟,2003),過往則發現獨生子女親 職化的表現顯著高於在手足中各種排行順序的其他人。

本研究的參與者中,除M1 有同住的手足、且為排行較小的以外,F2、

F3、F4 三位女性都是獨生女,整理四位參與者展現的親職化任務如下表:

卻會造成額外的經濟負擔(張耐,2002;邱珍琬,2010),M1 家中主要的 經濟來源由祖父母務農,然同住的孫子女有五人之多,既沒有來自於中間 世代的經濟與教養支持,加上當時家中又有債務負擔,使得M1 與其他手 足在高中時,便須思考以能夠經濟自立的學習管道與方式來面對家裡不能 供給的情況,與Hetherington 於 1999 年發現的結果相符,單親家庭子女無

66

論性別皆承擔較多工具性任務的發現相同,而當隔代教養家庭資源不足 時,無論性別或排行都需要主動幫忙補足中間世代無法提供的支援。

(二)家中獨生的女兒

而 F2、F3、F4 三位女性同樣都是獨生女,在親職化展現的層面卻十 分不同。F2 在小學居住在祖父母家中時,因有姑姑給予祖父母的經濟支持,

身心需要照顧的祖母主要由外籍看護負責照護,F2 是以協助者的角色,在 看護需要協助時才提供祖母個人化照顧的行動;而在高中開始半工半讀,

則是因為無論是中間世代的父親或是已成為被援助者的祖父母,都沒辦法 提供其經濟支援,但在高中期間,F24 仍偶爾需支持經濟狀況不穩定且出 入監獄的父親。

F3 因祖父工作一段時間後退休,在期間內有工資與退休金可以緩急,

直到高中時才以校內工讀、短期工讀的方式支持自己的學費、生活費;而 祖母與同住的嬸嬸則會打理家中的家務,因此在家務層面是出自祖母的要 求,而以協助者的角色分擔居多。對F3 而言,在面對這兩項親職化任務時 仍是自己能夠承擔的,較大的壓力是源自於與祖父母的觀念落差。過往研 究發現,不同世代的祖孫之間存在價值觀的差異,在教養方式上,祖父母 也無法與孫子女的生活情境互相契合(邱珍琬,2010),F3 的祖父母對於 她的交友選擇與互動有些要求,也會對F3 的課業上有所期待,會與 F3 提 及鄰居友人家中子女的成就,雖 F3 明白祖父母的照顧行動是源自於愛,

但仍讓當時F3 感到壓抑,而與祖父母的關係略顯緊張。

在 F4 小學被祖父母照顧時,雖兩人皆已退休,然而當時同住者有兩 位叔叔與兩位姑姑,經濟與家務主要都是由中間世代的叔叔與姑姑們負 擔,F4 多半是擔任家務協助者的角色,直到國中祖父過世、叔叔與姑姑陸 續搬離家中,當 F4 的祖母遇到受傷偶爾需要人幫忙時,F4 開始會以協助 的方式來分擔照顧任務,也是在祖母幾次受傷之後,心理狀態比較負面,

69

二、親職化對個人的影響

(一)身心發展

參與者中唯一有手足可比較的 M1,因其上有三個姐姐做為榜樣,在 高中階段便開始工讀賺取生活費,因此 M1 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會因為 工讀影響自己的交際,但仍會覺得高中開始打工、不依賴祖父母的金援是 自己能夠承擔的,也接受這個現實狀況,並一直穩定的工讀到高中畢業。

F2 則是在國小時知道祖母身心皆有狀況而會幫忙,國中以後回祖父母 家的時間比較少,所以回去會盡量以協助者的角色幫忙;反倒是在與父親 的關係中,從兒時被家暴到高中仍不時地提供父親經濟協助,不論是成為 父親暴力宣洩情緒的出口,或是實際上的提供其金錢,都讓在機構、學校 曾被霸凌的她,不但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甚至會覺得是自己在「保護」這 個家,進而仍會產生負向的感受,雖然如此,但她依然在外在行為上持續 工讀、養活自己與支持父親。

F3 國中開始在家務上看見性別差異,祖母和嬸嬸需要幫忙常態性家務、

其餘男性成員則不需要,而曾經感到不公平,但因著祖母與嬸嬸付出的行 動,也看到在照顧表妹時祖母的生理狀況不一定能負荷,進而轉變自己的 想法,認為有緣當家人就多幫忙一點;另外在高中開始的校內工讀與短期 打工的經濟協助上,因收入多半是供應自己花用,在無法幫助到家裡經濟 的情況下會感到愧疚,而大學離家生活之後除辦理學貸以外,生活費用也 多自己承擔,盡量不跟家中拿錢花用,整體來說,對其而言,來自祖孫兩 代之間的互動比起親職化任務更讓其感到壓力。

F4 體認到家庭事務的必要,且也同時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在家務與照 顧祖母的協助、分擔其情緒時,仍會懷著體諒與感恩的心情承擔任務,對 她來說,家人在成長歷程中照養、關心自己,自己的付出也是應該的,與 Goodnow 於 1988 年的發現相同(引自石芳萌,2010)。

70

(二)生涯抉擇

在生涯層面,M1 和 F2 都因為家人不能承擔其經濟,所以在生涯上都 較早定向。M1 係因家中手足也從事餐飲業,在手足的推薦下而選擇了餐 飲這條路,認為是一謀生方式的他並沒有想過要換其他行業,而是在完成 學業、兵役後,因工作機會、結婚等原因才自主離家;F2 則是早在小學時 便因父親家暴入住機構中離家生活,處於兒童階段的她並沒有選擇離家的 能力,後因國中時僅有美容美髮科來招生,期待可以離開家鄉機構並快點 自立的她便選了美髮這個專業。

F3 雖在青少年時期承擔親職化的家務與經濟協助任務,但促使她大學 離家的原因是和祖父母之間緊張的關係,而離家承擔自己開銷、但能夠選 擇自己所好的這件事情,讓她在大學期間能夠發展興趣並到海外探索,反 而成為其舒緩與祖父母關係的重要事件。

F4 則是在國中之後面臨祖父過世、叔叔與姑姑們陸續搬出家中,考量 到祖母需要,高中填志願時便會根據距離遠近、興趣、成績等因素考量學 校,到了大學時本來在外縣市有她興趣之一的輔導學群,但考量成績落點、

祖母需要以及自己對與人互動和語言的興趣之後,仍以同個縣市、家裡方 便通勤的學校為主,在生涯選擇上取得平衡,F4 並不認為這是犧牲,而是 對家人的感謝與掛念,讓她在選擇中取得一個好的平衡,也盡情的享受了 大學的生活。

(三)人際關係

M1 因課後與假日的工讀而失去與同學出遊的機會、也因此減少與同 儕之間的話題。F2 從住在機構中以來,在機構與學校中面臨同儕霸凌,但 比較大的原因是其家人無法支持、被安置在機構以後,提早進入社會體系 中面臨到的結果。

71

F3 則是因為與祖父母的觀念相異,祖父母不太讓其與同儕出遊,減少 F3 與同儕交際的機會,在國中成為 F3 被排擠的原因之一,高中時沒有這 樣的情況,但人際一直到 F3 離家讀大學前都是兩代之間衝突的議題。F4 則是祖母會擔心她晚上在外而會一直打電話要求其返家,會讓 F4 感到壓 力,經過 F4 與祖母的溝通以及祖母身心狀況較穩定以後,狀況已經好很 多,而 F4 認為自己從國高中以來,在家裡之外的人際場域都是她自己探 索而致的,家裡的影響較小。F3 和 F4 在人際層面的受限比較是屬於祖孫 兩代之間對於與同儕交際的觀念不太一樣,前者以離家的方式減少人際方 面的受限,後者則以溝通、陪伴祖母穩定心情的方式減緩影響。

貳、親職化處境中的風險

整理上述親職化的影響,在親職化的處境中,有什麼機制可能使兒少 在面臨自身發展任務與承擔親職化任務時,會往負面的方向發展呢?整理 參與者的風險機制如下:

一、中間世代缺席

F2 的父親在將其託給 F2 的祖父母時,一方面幾乎和祖父母沒有正向 的互動,另一方面自身經濟狀況並不穩定、時常有暴力行為,讓當時已成 為被扶養者的祖父母也不太有心力多為 F2 做些什麼。成長過程中,父親 角色功能的消失,甚至在 F2 於高中半工半讀時,父親的欠債與經濟不穩 定甚至成為F2 的壓力來源,讓 F2 需要不斷調適心情與給予父親經濟支持。

二、祖孫兩代之間的價值觀差異

F3 和 F4 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祖父母與其對於同儕相處的觀念不同,而 導致的壓力。F3 覺得當時祖父母是採取較為權威式的管教方式,自己較難 有機會表達想法,一方面演變成祖孫溝通衝突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讓

F3 和 F4 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祖父母與其對於同儕相處的觀念不同,而 導致的壓力。F3 覺得當時祖父母是採取較為權威式的管教方式,自己較難 有機會表達想法,一方面演變成祖孫溝通衝突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