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壹、隔代教養家庭的現況與處境

台灣在107 年 3 月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內政部,2018),再者,依據國 發會(2016)105 年至 150 年之中推估結果,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率 將由 13.2%增加為 38.9%,再加上出生率不斷下降,台灣人口結構逐漸老 化的改變。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含飴弄孫」是老後生活的美好圖像,然而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之調查(2016),2016 年祖孫兩代家庭共計 95,904 戶,

相較二十年前(2001)的 75,175 戶增加了 20,728 戶,由祖孫組成的隔代教 養家庭自2001 年以來一直占總戶數 1%以上,隔代家庭中由老人承擔起主 要照顧者角色的議題值得關注。

貳、隔代教養家庭中親職化(Parentification)子女的重擔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3)之「102 年低收入戶及中生活狀況調 查」中顯示,由「祖父母與未婚孫子女」所組成的隔代家庭分別佔低收入 戶與中低收入戶的 1.8%與 1.2%;而在經濟弱勢的家庭中,除經濟風險以 外,往往也出現家庭功能失衡之情況,影響了家中子女的成長(Minuchin, Colapinto, & Minuchin, 2007)。

另一方面,根據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委託家扶基金會、兒福聯盟進行 的「2011 臺灣弱勢兒童親職化現況調查」,臺灣有八成以上的弱勢家庭兒 童與青少年,除一般家務以外也須協助家人的照顧工作或任務,提供家人 情感支持與陪伴(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12)。許雅惠

2

(2016)則在「105 年度隔代教養家庭生活需求及福利服務研究調查成果 報告」指出隔代教養家庭成長之青少年,在看見家中經濟困難與祖父母照 養他們的辛苦後,會產生希望自己快點長大以分擔家中壓力的期待;而在 隔代教養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可運用的資源又比一般家庭學童來得更少,

包括在經濟層面、祖父母與自身的健康照顧層面,以及來自其他親屬與家 人的關懷等(侯玫杏,2012;轉引自許雅惠,2016),當資源不足而家中的 需要又如此之大時,在隔代教養家庭中成長的子女,常需負擔起「小大人」

的職責,包含了主責家中家事、分配經濟資源、賺錢養家等工具性職責,

抑或是成為祖父母在情感需求上主要的支持與提供者等情感性職責。

Jurkovic 於 1997 年提出,親職化影響的關鍵因素是「關係裡的對等與 平衡」,若是子女在負擔親職化任務時能獲得足夠的支持與關注,對子女而 言未必是負面的影響(引自石芳萌、吳麗娟、林世華,2010);然而,身處 在強調孝道文化的台灣社會中,回應父母情緒上的需求,滿足父母的情緒 上的需求與期待往往被認為是「孝順」的一種表徵,在此種情境脈絡下無 論是父母或是子女,可能因此而不易覺察「不對等關係」是如何影響子女 的自我評價與自尊建構(康韶珊,2012),在隔代教養家庭中,聽從與回應 身為長輩的祖父母也同樣被視為孝順的表現之一。

Boszormenyi-Nagy 和 Spark(1973)以家庭系統的觀點切入,認為親 職化子女被父母賦予家庭中的權力、角色與責任,其實隱含著某種規範上 的缺陷,子女被父母指定承擔或被迫放棄某個角色,家庭藉由被犧牲的子 女來維繫家庭的正常功能,最終,可能除了親職化子女以外的家庭成員都 得到滿足與照顧(引自Hooper, 2011),而在隔代教養家庭中成長的親職化 子女也面臨相似的處境,藉由替補與滿足家庭中無法提供的角色需求,以 維繫自身與家中的平衡、和諧。

3

參、突破逆境的發展

根據Luthar、Cicchetti 和 Becker(2000)的復原力理論,隔代教養家 庭 中 成 長 的 親 職 化 兒 童 與 青 少 年 所 面 臨 的 處 境 即 為 所 謂 的 「 逆 境

(adversity)」,指的是不利兒童與青少年發展之處境;而 Werner(2005)

則在復原力的長期研究中發現,身處酒精成癮、父母離異、父母有精神疾 病家庭中成長的兒童,之中有三分之一卻擁有好的發展,甚至有部分兒童 的教育或職業成就等同或超過其他生長在穩定環境中的孩子,雖然環境對 人的影響很大,但逆境並不絕對等同於一個人未來的發展。

研究者關心成長於隔代教養家庭且有親職化情況之兒童與青少年,欲 了解其超越逆境、發展出復原力的歷程,考量到研究參與者所在處境或有 不可選擇與決定之際,為避免對未成年兒童與青少年的影響,聚焦在十八 歲以上之青年為研究參與者;再者衡量研究參與者須具備陳述生命經歷之 能力,根據Levinson(1978)的週期理論,定義二十二歲至二十八歲的青 年為初入成年階段,處於建構個人主要生命階段,與家庭成員關係正適轉 變的時期,於此階段探究過往經歷對其而言是一種回顧與展望,故本研究 將研究參與者設定在十八歲至二十八歲之青年,期望以回溯的方式,從他 們的眼光檢視與詮釋成長於隔代教養家庭且有親職化情況之生命逆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