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命題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8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命題發展

一、 產業背景與成員選擇 (一) 創立共同品牌的背景與動機

有關策略聯盟形成動機之理論包括:資源基礎理論、交 易成本理論、組織學 習理論、網絡理論、資源依賴理論以及策略行為理論。「資源基礎理論」以資源 作為策略思考之焦點,決策前,必須考 量此決策將創造哪些績效、產生哪些優勢 資源與填補哪些資源缺口(司徒達賢,1995)。「交 易成本」包括事前和事後成本,

前者包括:契約搜尋、議價與締約成本;後者包括:締約後適應不良成本、交 易 後為了改正錯誤產生的討價還價成本、為了解決紛爭設立和執行管理機制的成本 與為了有效確保契約承諾的成本(Williamson,1975)。「組織學習理論」是指許多 無形資產存在組織中,包括:商譽、經驗與組織慣例,這些無形資產內部化成本 過高或是無法藉由市場交易移轉(Kogut, 1988; Hamel, Doz & Prahalad, 1989;

Badaracoo,1991)。「網絡理論」認為企業形成網絡的原因包括:降低成本、分散 風險、有效取得關鍵資源與提高競爭地位(吳思華,2000)。「資源依賴理論」認 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範圍廣、型態多、小型資本額者居多,組織所需的資源常須 透過組織合作取得(曾子承,2009)。「策略行為理論」認為策略聯盟是基於策略 考量,用以確保、維持或增進競爭優勢的行為(Devlin & Bleackley,1988)。

歸納策略聯盟形成動機之相關理論發現,以交 易成本理論與策略行為理論較 具有實證支持,網絡理論則是以較廣泛的角度來探討策略聯盟的形成。交 易成本 理論與策略行為理論之差異,在於合作動機與合夥者選擇:(1)合作動機:交易 成本理論認為形成策略聯盟是為了追求生產與交易成本總和極小化,策略行為理 論認為形成策略聯盟是為了追求長期利潤極大化;(2)合夥者選擇方面:交易成 本理論沒有特別指出選擇夥伴的標的,策略行為理論是基於競爭定位來選擇夥伴 (Kogut,1988;黃琡珺,20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9

觀察個案公司創立與發展共同品牌的背景與動機發現,創立共同品牌主要是 為了結合不同廠商、公司或是工作室各自擁有的不同資源,包括:人才、技術與 機器設備等,希望藉此增加創意構想、提升產品品質以及降低生產成本;另外,

創立共同品牌常是為了形塑台灣整體的品牌意象,或是為了重新詮釋台灣的傳統 文化。例如:TTG 發展共同品牌的背景與動機是:1.1980 年代中,同業與客戶 紛紛外移中國大陸之際,林總經理產生了國家傳統產業與國家歸屬性的想法;2.

希望結合不同的人才、技術與設備;3.追求 TTG 龐大的經營規模,讓全世界都 知道:買玻璃就是要來台灣。Yii 發展共同品牌的背景與動機:1.希望在東方文 化崛起之際,掌握先機;2.做一個形塑台灣整體工藝時尚的品牌,重新詮釋台灣 的美學觀與美學表現,進行台灣整體品牌意象的形塑,改變他人對東方文化的認 知;3.連結工藝產業和設計產業之專業人士共同創作,達成跨領域合作之綜效。

Poodehii 發展共同品牌的背景與動機:1.希望在東方勢力崛起之際,掌握契機去 制訂美的標準與規範;2.以東方文化為軸心,利用創意與美學來重新詮釋傳統文 化,做出東方時尚的設計精品;3.讓設計師與製造商進行整合、共同成就品牌事 業;4.善用吉而好過去二三十年為國外品牌大廠 ODM 所累積的「快速創意、快 速整合與國際行銷」的核心能力,將產品行銷到國際。

由此可推論共同品牌的領導者最初之所以希望讓各家廠商放下既有的門戶 觀念,並且結合眾家廠商與個人的力量共同推廣共同品牌,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 結合不同廠商或個人所擁有的不同資源、技術、機器設備與能力,藉以填補各家 廠商或個人原本的資源缺口並且減少資源的重複投資,讓價值鏈上各自負責不同 環節的廠商或人才整合起來、共同為了共同品牌努力(支持資源基礎理論)。透過 領導者的號召,讓來自不同設計公司的設計師、具備不同手工藝的工藝家、負責 不同加工環節的協力廠商與創辦人本身所擁有的行銷推廣能力相結合,藉此增加 產品的創意發想、提升產品品質、透過專業分工達成規模經濟、並且把產品行銷 國際,也因此參與共同品牌的成員們可以從網絡中獲得需要的資源與資訊,進而 創造利益(支持網絡理論)。在中國大陸日漸崛起之際,台灣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

特別是產業範圍廣、型態多、資本不足的文化創意產業業者,必須面對競爭愈形 激烈的外部環境,共同品牌的合作夥伴不僅能從網絡中獲得需要的資源,更可以 集合眾人之力以降低環境的不確定性與對於環境的依賴性(支持資源依賴理論)。

領導者也都希望能夠在這個關鍵時刻,趁勢掌握東方日益崛起的先機,以精湛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0

設計精品與品質優良的產品重新形塑台灣整體的品牌意象,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 競爭優勢(支持策略行為理論)。

<命題一>領導者在建立共同品牌之際,希望能結合不同的資源、技術與能力,

藉此增加產品創意發想、提升品質並且達成規模經濟,讓合作夥伴共同面對外部 環境以降低環境的不確定性與對於環境的依賴性,並且重新形塑台灣的品牌意象。

所以,領導者主要是奠基於資源基礎理論、網絡理論、資源依賴理論與策略行為 理論的想法,進一步決定要結合眾人之力、攜手打造共同品牌。

(二) 選擇共同品牌成員的基礎

選擇事業夥伴時有幾個標準值得參考:1.提供重要資源的能力:每位成員都 必須在某一關鍵資源或業務具有專業能力,如此才 易形成專業互補的良性關係,

並且發揮專業分工、資源互補的功能;2.組織特性、經營理念與策略取向和本企 業相近:如果成員之間彼此的組織特性(組織規模、技術能力等)、經營理念或是 企業文化相距甚遠,必然很難進行對話,無法維持長期的合作關係,因此,成員 的屬性相近是選擇事業夥伴的重要考量標準;3.與本企業存在非正式的人際關係:

台灣中小企業能夠在世界舞台爭戰,主要憑藉中國人喜歡攀關係、講交情所形成 的信任與道義,中小企業老闆之間存在非正式的人際關係,不僅讓彼此能夠肝膽 相照,更讓企業在遇到機會時彈性掌握、遇到困難時共同克服(吳思華,2000)。

企業選擇策略聯盟夥伴的衡量標準包括:1.夥伴是能否提供互補性的資源:

若是合作對象能夠提供自身缺乏的資源與能力,則締結聯盟的成功機會相對提升;

2.過去是否曾有過合作經驗且該合作對象能否創造價值:若與欲合作的對象過去 曾經有過愉快的合作經驗,而且該合作對象有能力替策略聯盟創造價值時,締結 聯盟的成功機會相對提升;3.合作雙方的相容性:合作雙方的觀念與想法是否能 相容,若是彼此的觀點與想法接近較容易締結聯盟;4.雙方目標是否一致:合作 雙方的目標若是一致,則可以降低雙方的衝突,並且提升締結聯盟成功的機會;

5.承諾的建立:合作雙方若是願意給予對方承諾,則能夠有效提升彼此對於聯盟 的信心與相互的信賴,進而提高締結聯盟成功的機會(曾子承,200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1

觀察個案公司選擇共同品牌成員的基礎發現,在選擇共同品牌的組成成員時,

非常重視成員在提供重要資源的能力、過去與該合作對象是否曾有過愉快的合作 經驗、以及雙方在觀念與想法方面的相容性。例如:TTG 在選擇共同品牌成員 的基礎是:1.只要是對 TTG 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加入,不限定一定要是玻璃同業;

2.若是在合作過程表現不錯,則該廠商就會慢慢被拉拔起來。目前 TTG 的成員 組成是:以群聚在彰濱工業區一帶的協力廠為主;小型協力廠負責單項技術加工,

中大型協力廠負責前段、後段或全程加工。Yii 在選擇共同品牌成員的基礎是:

1.「工藝時尚計畫」第一屆,是由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負責徵選設計師,注重設計 師的創造性,沒要求參與 Yii 的設計師必須曾經得獎,最近幾年由工藝研究發展 中心負責徵選設計師,會要求設計師必須曾經獲得國際獎項;2.設計師都會選擇 與技藝好、願意嘗試新方法而且過去合作愉快的工藝家共同提案,所以現在留下 來的設計師和工藝家都和合作夥伴合作愉快。目前 Yii 的成員組成是:今年度有 共同提案的設計師與工藝家。Poodehii 在選擇共同品牌成員的基礎是:1.吉而好 在過去 ODM 時代就曾經與多位設計師和多家協力廠合作,所以在開始建立共同 品牌之際,侯總裁心裡很清楚要找誰合作、他們各自擅長什麼東西;2.吉而好透 過主動參與或是舉辦各類活動的過程,讓合的來的人留下、讓合不來的人離開。

目前 Poodehii 的成員組成是:知名設計公司的設計師與大約一兩百家的協力廠。

由此可推論當共同品牌的領導者決定要開始著手打造共同品牌之際,在選擇 共同品牌的組成成員方面原則上都會抱持著相當開放的態度,歡迎有興趣的業者 共同加入,希望藉此增加網絡多元性,讓參與共同品牌的成員獲得更多元的資源 或資訊。合作過程中,領導者會根據每一位參與共同品牌成員的表現,藉此了解 每一位成員所具備的資源、技術與能力,並且評估雙方在觀念與想法的相容性,

以及是否能夠為彼此留下愉快的合作經驗。領導者會選擇與那些掌握重要資源與

以及是否能夠為彼此留下愉快的合作經驗。領導者會選擇與那些掌握重要資源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