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策略聯盟

Porter &

Fuller(1986)

聯結公司各種價值活動而成立正式的、長期的結盟,此種 結盟尚未及於企業間合併的層次。

Davlin &

Bleackley(1988)

策略聯盟是基於公司總體策略的考量,存在於企業長期的 策略規劃之中,用來確保、維持或增進企業的競爭優勢,

並試圖改善或快速改變企業的競爭地位。

Lynch(1989) 為了達成策略目的,兩家或兩家以上的獨立組織組成策略 聯盟,彼此共同分享所有權、風險及報酬。

Williamson(1991) 策略聯盟是過渡性的統治組織、是一種短期的合作關係,

當目的達成或合約解除時,即宣告聯盟解散。

Aaker(1992)

策略聯盟是指兩家以上公司的長期合作關係,藉由結合其

Murray &

Mahon(1993)

兩個或兩個以上組織的合作,以完成重要且互利的短期及 長期策略性目標。

Yoshino &

Rangan(1995)

策略聯盟的三項充分且必要條件:1.兩個以上公司聯合追求

Barney(1997) 策略聯盟是兩間公司在研發、製造或銷售服務上合作,以 達到資源互補的綜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7

Spekman(1998)

策略聯盟是介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夥伴之間,緊密、長期、

互惠的協定關係,資源、知識和能力為成員共享,以強化 每一位夥伴的競爭位置、達成其目標。

高孔廉 & 鍾東仁 (2004)

策略聯盟是兩個以上的組織個體,基於短期或長期的合作 協定,共享資源、知識或能力,結合彼此力量以提升企業 競爭優勢,達成策略目標。

黃琡珺(2006) 策略聯盟是企業間基於相互需要,經由契約而形成的合作 關係,藉以結合彼此資源,達成企業的策略目標。

資料來源:黃琡珺(2006),曾子承(2009)及作者整理 黃琡珺(2006)歸納策略聯盟的三項特性:

1. 企業間合作與互賴的關係:策略聯盟為一著眼於長期性與全面性之發展 策略,成員關係必須是互利而非剝削性質,以維繫聯盟之承諾與存續。

聯盟存續期間並無時程之限制,故非理性、斷續性或機遇性之合作關係,

不應被視為策略聯盟。

2. 基於總體策略目標的考量:策略聯盟是以企業現有屬性及企業所處經營 環境為背景;策略聯盟成員數並無明確規定;策略聯盟組成方式可以是 垂直關係、水平關係或兩者兼具,也不限於同業或異業間之合作關係;

策略聯盟涉及之地理區域及功能,可視企業實際需要,發展適切的聯盟 型態,以提升企業之經營績效及優勢或突破之經營困境。

3. 契約關係:策略聯盟是兩個以上的組織個體,基於相互需要,經由正式 契約所形成的短期或長期合作關係,藉以達成企業策略目標。

曾子承(2009)歸納策略聯盟具有下列幾點共同特徵:

1. 共享資源與知識技術:策略聯盟的合作廠商,共同分享彼此的資源以及 技術,透過交換互補性的資源進而達成策略目標。

2. 具有策略目標考量:合作雙方考量其策略目標之後,再尋找適當的合作 對象發展適切的聯盟型態。策略目標可能是提升企業的經營績效及優勢,

或突破經營之困境。

3. 契約關係:策略聯盟是兩個以上的組織個體,基於相互需要,經由正式 契約所形成的短期或長期合作關係,藉以達成企業策略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

二、 策略聯盟形成的動機

學者黃琡珺(2006)與曾子承(2009)認為有關策略聯盟形成的動機之相關理論 包括:資源基礎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組織學習理論、網絡理論、資源依賴理論 以及策略行為理論,依序說明如下:

1. 資源基礎理論:

Penrose(1959)認為廠商所累積的知識庫之所以會成為持久性競爭優勢 的來源,是基於下列二種知識的特性:(1)該知識是主觀經驗產生而非客觀 知識,亦即該知識屬於內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無法輕易地在廠商間進 行移轉與模仿;(2)該知識並非由人力資本所組成,而是由組織內各類型資 源擁有者長期團隊合作所形成,即所謂的「社會資本」(Coleman, 1988)或「組 織資本」(Prescott & Visscher, 1980)所組成,廠商無法於要素市場透過交易 而獲得。

Wernerfelt(1984)首先提出「資源基礎觀點」一詞,認為當廠商從事策略 決策時,其思考角度若能基於「資源」的觀點,對其經營將更有意義。Hamel

& Prahalad(1990)認為廠商的核心能力在於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以及整合多 重複雜的技術。Hamel & Prahalad(1993)進一步指出企業能透過「資源槓桿」

(Resource Leverage)的方式以小搏大,也就是以現有較小的資源,配合策略 野心,進而取得更多價值的資源。司徒達賢(1995)認為「資源基礎理論」是 以資源作為策略思考之焦點,企業首先應觀察其資源用途及組合、檢討及評 估資源的品質,並以此作為策略行為之依據,決策前,必須考量此一決策將 創造哪些績效、產生哪些優勢資源與填補哪些資源缺口。

黃琡珺(2006)綜合多為學者的說法認為:資源基礎理論強調廠商的內部 資源,而知識是廠商最重要的內部資源。由於個別廠商的經驗、見識與技能 不同,即內隱性知識不同,此種內隱性知識很難在廠商之間移轉或透過市場 交易獲得,只能經由個別廠商的經驗學習;因此,從資源基礎的觀點,廠商 惟有透過合作或策略聯盟的方式獲得內隱性知識,並用於商業活動上。

2. 交易成本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9

Coase(1937)認為市場與企業是協調生產的兩種替代方法,選擇成立一 家營利企業主要是為了節省運用市場機制必須付出的交易成本,包括:搜尋 價格成本、協調和簽訂契約成本,由企業內協調取代市場交易與引導生產。

Williamson(1975)歸納出交易成本包括事前成本和事後成本,前者包括:

契約搜尋成本、議價成本與締約成本;後者包括:締約後的適應不良成本、

交易後雙方努力改正錯誤所產生的討價還價成本、為解決紛爭所設立和執行 管理機制的成本與為有效確保契約承諾的成本。Williamson(1985)進一步認 為交易成本的存在是受下列因素影響:

(1) 有限理性:由於資訊複雜性與不確定性,個體在做決策時,運用與 認定資訊的能力有其限制。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為使交易順利完 成且持續進行,事前與事後交易成本乃不可避免。

(2) 機會主義行為:機會主義行為是指決策個體為追求自我利益而採取 欺騙方式的一種策略行為。機會主義行為分兩種:一種是故意隱瞞 事實,造成雙方資訊不對稱以獲取自身利益,另一種是提供錯誤或 不正確的承諾;前者導致彼此之間存在著不信任與懷疑,使得交易 過程缺乏效率,後者使得交易變得更複雜與不確定。

(3) 少數交易者:基於知識的異質性等因素存在,市場交易可能由少數 人所壟斷,導致市場機能失調。

(4) 資訊不對稱性:由於交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有限理性與投機心態等 因素,會導致市場存在著資訊不對稱的現象。造成一方擁有較多的 資訊,另一方無法充分了解對方資訊,於是先行動者將得利。

(5) 交易氣氛:若買賣雙方的交易氣氛不佳、雙方充滿懷疑與不信任,

則交易過程將非常重視形式化,徒增交易成本。

Hill & Jones(1992)指出企業併購雖然是將資源內部化的快速方法,但是 可能伴隨產生下列問題:企業無法有效整合不同的企業文化、因為擴張組織 或進入新的活動領域產生不適應與官僚成本高漲,進而抵銷了併購所創造的 價值、造成組織的無效率,策略聯盟的產生就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

3. 組織學習理論:

許多無形資產存在於整個組織中,包括:商譽、經驗、關係網絡與組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0

慣例等,這些無形資產的內部化成本過高或是無法藉由市場交易移轉,使得 組織之間會藉由策略聯盟這類合作關係,以進行無形知識的學習與移轉 (Kogut, 1988; Hamel, Doz & Prahalad, 1989; Badaracco,1991)。

4. 網絡理論:

戴士嫻與陳家聲(2007)對於網絡的定義是:網絡基本要素包括節點(組織 或個人)以及連帶(節點之間的關係,包括原生關係及持續互動的過程),這兩 項要素構成一個網絡介面,成員可以在網絡中分享與獲取所需的資源與資訊,

進而創造利益。有些學者會將社會網絡關係視同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是一種 關係資源;透過社會網絡關係可以讓人們交換彼此所需的資源(Adler &

Kwon,2000; Aydogan,2003)。社會資本與其他資源最大的不同之處:社會資 本不只提供實際的、有形的資源,還提供無形、潛在的資源,包括聲譽、別 人對個人的信任感等(Nahapiet & Ghoshal,1998)。

Johanson & Mattsson(1987)認為產業網絡具有下列特質:

(1) 網絡,是由一群彼此依賴卻又各自獨立的組織之間的關係所形成。

(2) 網絡,是組織之間形成的長期關係、是一種目的性編製,使網路內 組織在面對外來競爭者時具有競爭優勢。

(3) 網絡,隱含專業分工的現象,並且透過網絡上的互動行為進行協 調。

(4) 網絡上的互動行為包括交換(Exchange)與適應(Adaption)。

(5) 交換行為的功能:取得組織外部資源、銷售產品與服務、促進知識 與技術累積。適應行為的功能:使網絡關係能長期維持,並且解決 網絡中的不一致,意謂著組織之間仍有改變空間(即網絡動態化)。

(6) 網絡中同時存在著互補與競爭關係。

戴士嫻與陳家聲(2007)整理出社會網絡的六項特徵:

(1) 網絡大小:指網絡成員多寡,成員越多,就有越多可用的資訊流通。

(2) 網絡密度:指網絡成員的親密程度、聯繫強度,可以用互動頻率、

花費在建立網絡的時間多寡來衡量。

(3) 網絡內容:指網絡成員之間的關係,可能是因為親戚、同學、同事、

地緣、生意關係而形成的個人網絡。有些成員可能只存在單一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1

有些則可能具有多重關係。

(4) 網絡多元性:指網絡成員不同的背景經驗,若是成員之間有著相似 的背景經驗,較容易分享資訊與經驗,卻也可能因此造成成員之間 的資訊交流侷限在某一層面、無法獲得多元不同的新資訊。

(4) 網絡多元性:指網絡成員不同的背景經驗,若是成員之間有著相似 的背景經驗,較容易分享資訊與經驗,卻也可能因此造成成員之間 的資訊交流侷限在某一層面、無法獲得多元不同的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