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學校開放學區的歷程與影響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學校開放學區的歷程與影響

苗栗縣實施開放學區的 3 所研究學校,經由研究者實地訪談和觀察及收集的資 料,於本節依「研究學校學生數減少的因素」、「學生數減少對研究學校的影響」、

「研究學校學生數回升的因素」、「研究學校開放學區後帶來的影響」等四個階段,

來說明研究學校開放學區的歷程與影響。

壹、 研究學校學生數減少的因素

由於先天的地理環境不利及後天的社會變遷因素影響,導致研究學校學區內學生 數減少,對於這些因素依「地理環境限制導致經濟不利謀生不易」、「工業化及人口 都市化使得人口外移嚴重」、「人口結構的改變產生少子化現象」等三部份敘述如下:

一、 地理環境限制導致經濟不利謀生不易

社區受制於地理環境不佳的限制,公車班次少甚至有的沒有公車到達,交 通不方便,社區居民謀生不易,生活清苦,一般的女孩子多不願意嫁進來山 區,因此,在地的男孩子不容易娶得到老婆。

學校位於苗栗市週邊山區,每天公車只有 7 班次,交通不方便,但是,風景秀麗,空氣清

新。社區家長多數務農種植水果及竹林等山產,生活較刻苦。一般的女孩子比較不願意

嫁進來,因此,在地的男孩子很難娶得到老婆,更不用說生小孩了。(IAC1)

學校位於苗栗縣大湖鄉,是一所偏鄉小學。每天只有四班公車可乘坐,屬於土石流潛勢

災害區,一路都有「連續下雨注意土石坍方」的警告標誌,距離大湖街上很遠,交通很不

方便。居民種植水果、竹林及打獵等山裡的工作,生活很刻苦。(IBT1)

公車沒有進來我們的這個社區,社區居民每次都要走二、三十分鐘甚至一小時的路程才

能出去搭公車,交通很不方便。社區居民多是種植水果、竹林或是一些菜,生活可以自

足但是刻苦。很多女孩子不願意嫁進來,因此,在地的男孩子不容易娶得到老婆。(ICC1)

二、 工業化及人口都市化使得人口外移嚴重

山上的孩子就是經濟和文化較弱勢,農產收獲量少、工作機會又少,近 二、三十年來年輕人幾乎都外移到都市或工業區附近謀生,有能力的人就把父 母和小孩都接出去,留下來的孩子也就愈來愈少。

自從錫隘隧道開通後,交通便利,年輕人外出謀生及工作就更加的方便,相對地,嚮往

城市大學校的家長,更能輕易的送孩子出去就學,導致學齡人口外移嚴重。(IAP1)

一直以來山上的孩子就是經濟和文化弱勢的一群,近二、三十年來,年輕人幾乎都外移

出去謀生,情況許可的就會把小孩子甚至老人家接出去;而留下來的孩子就很少了。

(IBP1)

當石油盛產時期,中油礦場這邊的員工宿舍住滿了人,也提供了很多工作機會給當地的民

眾,那時,夜晚燈火通明C村宛如小香港而有一個小香港的稱號,而C學校當時的學生數高

達三百多人,是全盛時期。後來,因為油礦產量衰退,中油的生產重心轉移,員工陸續遷

移,當地民眾工作機會減少必須出外謀生,因此學生數慢慢地減少。80學年度時,學生數

剩下三、四十位,中油員工宿舍也剩下幾戶人家而已。(ICC1)

三、

人口結構的改變產生少子化現象

山區本來就是人口外移嚴重地區,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普遍生育率降低、

出生率降低,不是娶不到老婆就是不敢多生小孩,出現少子化現象,連帶的再次 衝擊到山區的人口結構,也讓學校的學齡兒童減少學生數降低。

山區是人口外移嚴重地區,留下來的學生本來就很少,少子化更是雪上加霜,學區內學生

數最少曾經降到只有9人,隨時都可能會被裁併掉。(IAC2)

外移的年輕人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頭路不好做怕養不起孩子,不是不敢生多就是不敢

生或是只生1個做交代,所以帶回來山上的孩子也相對的減少很多。(IBC1)

人口大多外移了,留下來的又娶不到老婆,有老婆的怕養不起孩子又不敢多生小孩,現在

全世界都在少子化,我們這邊更嚴重。(ICH1)

貳、 學生數減少對研究學校的影響

研究學校學區內的學生數減少之後,對於研究學校造成了「裁併校問題影響教師 工作情緒」、「超額教師問題讓教師流動幾近停滯」、「外界懷疑學校的經營及教學 能力」、「學校要生存就必須要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的影響。

一、裁併校問題影響教師工作情緒

偏遠地區教師對於裁併校問題充滿著不安,尤其是在政策不明確的時期,

使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充斥著擔憂的情緒,老師ㄧ有機會便往外請調,因而學校大 多數老師為代理老師。

從我初到這個學校,那時全校學生數才三十個上下,剛好碰到縣長新上任,大家又把偏鄉

小校裁併的問題拿出來炒,再過四年縣長一換人,又是把裁併校問題再炒熱一番,真的是

讓老師們每四年就要擔憂一次會不會被裁併校,然後變成超額教師...。(IAC2)

一直以來,當老師教書是一份很安定的工作,可是,眼看著學生數愈來愈少,而縣政府又

一直認為偏鄉小校非常的不符合經濟效益,一直想要裁併校,也實在讓我們這些偏鄉小校

的老師們感到非常的不安,一有機會就往外請調,導致現在有將近一半是代理老師。(IBC1)

開放學區之前幾年,裁併偏遠學生數少的小校一直是新縣長上任被炒作的題材,常常導致

教師對工作有不安的情緒,加上少子化,原本就是人口外移區更是雪上加霜,學區內學生

數逐年下降,在94及95學年度學區內學生數剩下7人,94學年度及101學年度新生更是掛0,

兩次都差一點變成分校,真是岌岌可危啊。(ICT3)

二、超額教師問題讓教師流動幾近停滯

偏遠小校的教師,因為學齡人口的改變,致使教師的流動幾近停滯,深怕一 調動會變成他校的超額教師而不敢輕易調動,多依賴教師退休而有他校超額教師 的調入或代理教師的補充。

教師幾乎沒有流動,只是退休而已。教師人員沒有進出,最近因為退休而有缺額,進來一

個超額教師,今年我也申請要退休了,應該也是會進來超額教師吧。(IAC1)

我們學校尚有教師缺沒補足,六個班有三個班是代理教師,正式教師怕變成超額教師不敢

隨意調校。(IBC1)

近十年教師幾乎沒什麼異動,退休一個老師補進來一個公費生,調校一個老師隔了一年進

來一個超額教師,之後就沒有異動了。 (ICC2)

三、外界懷疑學校的經營及教學能力

學校的學生數持續減少甚至沒有新生入學,容易讓社區民眾及家長質疑,

是學校經營管理不善還是教師教學不力,導致學生外移及招收不到學生,而不 敢甚至不願意讓孩子在學區內學校就讀。

我們社區沒有幼稚園而學校也沒有附設幼稚園,因此,孩童都要出去讀幼稚園,很容易孩

童就在他校讀附設幼稚園然後直升小學,有些出去讀私立幼稚園的也會因為我們學校學生

數太少,缺乏同儕互動和競爭力,而選擇出走。(IAT3)

山區學校學生數減少是還可以用社會經濟環境改變影響來解釋,但是,留下來的學生會覺

得很孤單,老師教起課來也多少會有唱獨角戲的落寞感,而外面的人看我們學校也會有這

種感覺,這樣很容易流於惡性循環。(IBP1)

過去幾年,因為學校的學生數變得很少只剩下二、三十人左右,所以,河排那邊的孩童每

天都跟著家長外出工作上班而到外面的學校讀書,不願意讀我們學區內的學校。(ICC1)

四、學校要生存就必須要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

要避免學校遭到裁併校,失去學區的文化精神支柱,以及造成老師超額的情 形發生,就必須改變現在的學校經營模式,把學區的限制取消轉型為開放學區的 學校,凝聚教師的力量,藉此改變以提高學生數量和增加學區內學生的同儕互動 及文化刺激。

其實我們學校是合併兩所學校的,現在的學區是兩個村,另一個村以前有一所學校,後來

因為人口外移嚴重而自然滅校,老一輩的感受比較深,而現在少子化加上人口外移,讓我

們這個學校也是岌岌可危,開放學區是必然的趨勢...(IAC1)

87學年度開辦開放學區後才一年,就碰到921大地震學校校舍震垮了,一時之間,什麼都沒

了,只好向鄰近的國中借校舍開始重建之路,原來的老師、學生及家長都沒有放棄學校,

反而更加凝聚向心力,深刻體會到學校的重要性(IBT1)

當一個小學學校沒了,這個社區頓時失去文化精神支柱時,它的後果不僅只滅校而已,會

導致學齡人口外移甚至最終滅村。到了86年,學生數剩下廿四個,當時的江校長就憂心的

想出開放學區讓學區外的學生能進來C學校這個自然純淨的校園就讀,希望藉此提高學生數

和增加學區內學生的同儕互動及文化刺激(ICC1)

參、 研究學校學生數回升的因素

學校要生存要永續經營就必須改變經營模式,而改變之後學生數確實有回升,

學生數回升的因素依「開放學區取消戶籍地的限制」、「金融海嘯的衝擊讓異鄉遊子 返回故鄉」、「引進外籍配偶提升有偶率及出生人口」敘述入下:

一、開放學區取消戶籍地的限制

學校為了改變被裁併校的命運及避免老師被超額,學校發揮自救精神,取 消學區制的戶籍地限制,開放學區讓學區外的學生入學,才能提升學生數量增 加學生同儕之間的互動及學習效能。

學校為了生存及永續經營,就必須改變經營模式調整課程教學內容及行政作業程序,最

重要的是開放學區讓嚮往小班小校教學的家長有機會能順利的送孩子進來讀書。(IAP1)

我們社區在山裡面,文化刺激薄弱,人口外移加上少子化更是讓學校經營困難士氣低

落,有鑒於 C 學校開放學區成功的經驗,也得到學校老師及社區民眾和家長們的支持,

我們決定申請開放學區,讓外面的孩子可以到山區學校來修身養性陶冶性情。(IBP1)

我們決定申請開放學區,讓外面的孩子可以到山區學校來修身養性陶冶性情。(IB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