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五節 研究實施

本研究係以建構汽車修護從業人員就業能力內涵為目的,依據研究方 法及步驟,實施過程如下:

壹、準備階段

本階段進行文獻蒐集及分析,包含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使 用工具等,依據蒐集的有關資料擬定研究計畫,並於 96 年 6 月完成 論文計畫口試後,開始進行研究。

貳、探討就業能力模型及就業能力內涵

依照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首先擴大文獻蒐集範圍,針對世界各 先進國家有關學生就業能力提升方案,國內、外學者專家相關研究等 進行資料蒐集。資料經彙整、分類、分析後初步建立就業能力模型及 就業能力內涵,以為後續研究使用。

另外在研究的方法上,依據研究計畫及蒐集到的國內、外有關就 業能力內涵相關研究,針對計畫採用的研究方法,進一步分析後,確 定採用深度訪談、內容分析及專家會議等方法,建構本研究之就業能 力模型及就業能力內涵。

參、探討汽車修護從業人員特質

在汽車修護從業人員特質部分,採用文獻分析方法,先蒐集各種 人格特質相關文獻及研究,並依據蒐集文獻中的 DISC 人格特質理 論,分析出汽車修護人員特質之構面及內涵項目,並依所得資料編製 汽車修護從業人員個人特質表(請參考附錄二 訪談參考資料),於專家 深入訪談時請各受訪人員勾選,以獲得不同職務人員所需的特質內 涵。

肆、編製就業能力內涵訪談手冊

本階段依據研究所得就業能力模型、就業能力內涵,編製訪談手 冊。內容包含受訪者個人資料、訪談者個人資料、就業能力模型、汽 車修護從業人員就業能力內涵、汽車修護廠人事組織表等。訪談手冊 初稿於96 年 12 月份經請益師大工業教育學系許良明教授及宋修德教 授,有關手冊內容大綱、問題敘述之適切性等問題,有關意見如下:

一、問卷題目之順序應配合就業能力內涵之邏輯結構。

二、訪談大綱應包含就業能力模型問題、能力項目問題、個人特質項目 問題…等,應分別陳述。

三、訪談題目最好是問題形式,減少半開放式題目。

四、問卷對象可包含汽車修護廠之管理與教育訓練層級人員。

五、受訪者之經歷及職務等問題,不要採固定式欄位填寫方式,可用問 題讓受訪者自行敘述方式獲得。

六、汽車技術工作者之名稱改為汽車修護從業人員。

七、個人特質內涵項目,將□改為●,以免誤會為勾選項目。

八、就業能力模型問題,應提供適當參考資料,並應加以說明。

九、訪談大綱中提供就業能力內涵參考選項,會有誤導受訪者之疑慮,

建議將文獻探討所得之就業能力內涵,另編一份訪談參考資料。

十、汽車修護廠人事組織,可以先列出一份空白架構表,有助於記錄受 訪者的意見。

十一、從業人員就業能力內涵中,有關專業能力部分可加上專業管理項 目例如工作流程、工作設置、工作安排、儲存規畫及行政協調。

十二、訪談參考資料內容應配合訪談大綱需要編製。

十三、訪談的所有資料須先寄送受訪者參考。

十四、訪談手冊應詳細,包含訪談準備各項事項及訪談大綱等資料。

十五、訪談過程最好有錄音,但須徵得受訪者同意。

依據上述意見,於 97 年 1 月份修正完成正式訪談手冊(如附錄 一),並依據意見,增加編製一份給受訪者的訪談參考資料(如附錄 二)。

伍、進行專家深入訪談

依據研究設計,訪談須安排訪談人員,並進行訪談人員訓練。為 能確實達成訪談目的,特別邀請臺北市立大安高工汽車科教師兼就業 組長蕭百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洪銘信及臺北市立大 安高工汽車科教師黃國淵等三人為訪談人員。於97 年 1 月 3 日在大 安高工實習處進行第一次訪談人員訓練,並於訓練同時徵詢三位訪談 人員對訪談手冊編排、訪談大綱各項問題陳述是否清楚易懂、編排方 式是否洽當等意見。

第一次訪談訓練結束後,依據訪談人員對問題陳述的及問卷編排 等意見,再次修正訪談手冊中部分題目的陳述以及訪談參考資料的內 容及編排,再次於 97 年 1 月 8 日在大安高工汽車科進行第二次的訪 談人員訓練。

本階段訪談之對象為我國汽車維修廠管理階層或訓練單位主 管,有關接受訪談人員資料請參考附錄三。

依據訪談設計,訪談者與受訪者須先行聯繫,約定訪談時間、地 點等事宜,並於訪談前將訪談之參考資料以傳真或e-mail 方式提供受 訪者參考。依據訪談手冊,訪談當日除再次向受訪者說明訪談目的外 並徵求同意全程錄音,以便日後整理資料輔助之用。

訪談過程須依據訪談手冊中訪談大綱進行,為求各項問題與受訪 者之工作相關經驗及看法能夠結合,因此,在訪談過程中,除原先所 列的題目外,亦會根據受訪者的回答彈性的增減問題。深度訪談之過 程經受訪者同意後均全程錄音,訪談內容經編譯成文字稿後整理為訪

談紀錄,並盡可能保留訪談中受訪者說話的語氣與用詞,以求資料的 真實性。

訪談內容所有紀錄於97 年 2 月中旬謄錄完成,經訪談者整理與 文字校正後,於97 年 2 月下旬開始將稿件分別再請受訪者審閱確認。

所有稿件於97 年 2 月底確認完畢。

陸、訪談資料內容分析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將每位受訪者訪談內容的質化資料素材 轉化為量化資料。因此針對每位受訪者資料轉錄成的訪談紀錄,依據 記錄單位進行詮釋性分析(interpretative analysis),將受訪者語意中與 就業能力模型、汽車修護從業人員就業能力內涵有關的內容依據記錄 單位分析出來。

本階段分析的資料包含受訪者訪談紀錄以及訪談者填寫的調查 表部分。為提升分析之可信度,各受訪紀錄於 97 年 3 月初分別由研 究者本人及大安高工汽車科教師洪銘信分別對訪談紀錄進行內容分 析,並依據內容分析方法,將訪談記錄進行譯碼,經分析、比對與討 論後完成訪談內容記錄單位編碼分析表(如附錄四至附錄八)。

柒、召開專家會議

依據就業能力訪談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建構完成就業能力內涵 及就業能力模型後,於97 年 4 月 17 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學系研討室二,召集產、官、學等十二位專家學者,審查有關就業能 力內涵之研究結果,包含就業能力模型、汽車修護從業人員就業能力 內涵、汽車修護就業能力指標體系以及模糊德懷術問卷、指標權重問 卷等。與會學者專家名單如附錄九,會議紀錄如附錄十。

捌、建構就業能力指標模糊德懷術調查問卷及權重調查問卷

依據研究目的,以及蒐集到的指標建構相關研究及文獻資料,本 研究選擇以模糊德懷術方法做為建構汽車修護入門層級從業人員就

業能力指標之方法。研究於 97 年 4 月初,參考研究所得汽車修護從 業人員就能力內涵,擬定出本研究之汽車修護從業人員就業能力指標 體系,包含指標構面、二級指標項目以及指標內涵草稿,並據以編製 汽車修護從業人員就業能力指標模糊德懷術問卷草稿,經請益許良明 教授及宋修德教授後重要建議如下:

一、指標體系架構中各構面、二級指標及指標內涵等項目已經過文獻探 討、汽車行業專家深入訪談、訪談內容分析等研究過程,並將提專 家會議審查確認,因此,所得之結果應具備相當的信度及效度。

二、本研究之汽車修護從業人員指標模糊德懷術問卷,係採模糊分析方 法進行,且一、二指標及指標內涵等項目已具相當可信度,因此,

調查問卷以指標內涵為調查項目即可,另因考量各委員對指標內涵 之語意認知難以收斂,因此,建議採用封閉式問卷設計。

三、就業能力指標中,建議加入專業管理部份,包含時間管理、機具設 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料管理及組織管理等項目。

四、指標體系共計4 個層面、12 個二級指標、126 個指標內涵,建議權 重問卷調查以指標層面及二級指標等共16 項即可,對 126 個指標 內涵進行調查,在實質上沒有必要。

五、模糊德懷術調查及指標權重調查時應附參考資料,讓填答人明確瞭 解整體指標體系。

依據上述意見,於 97 年 4 月中旬修正完成汽車修護從業人員就 業能力指標德懷術調查問卷初稿及指標權重層級分析法(AHP)調查問 卷初稿,並於97 年 4 月 17 日召開專家會議,對調查問卷的內容、整 體架構及題目敘述適當性等進行審查。會議中專家學者重要意見如 下:

一、問卷內容所包含的從業人員層級從廠長到練習生,太廣泛,是否能 分不同階層人員進行調查。

二、德懷術調查問卷是否能針對入門層級人員進行調查即可。

三、問卷題目中所有的汽車廠是否統一改為汽車修護廠。

四、專業知識部分建議增加具備機械與電學的基本能力。

五、個人特質部分建議增加有學習的意願,以及學校能教會學生基本能 力。

六、專業能力部分,「具備外語能力,能閱讀英文技術資料或手冊」,

建議修改為「具備專業外語能力,能閱讀英文技術資料或手冊」。

七、研究中是否加入影響就業能力之相關因素,例如教師之專業知能、

學生的實務經驗等都會影響學生就業能力。

八、研究中個人特質內容完整,但人格養成需長期培養,在學習階段中

八、研究中個人特質內容完整,但人格養成需長期培養,在學習階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