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就學生、研究者及協同研究者提出描述,讓讀者對研究情境有更深 入的了解。

A:櫃子 D:學生桌子 G:電腦 J:觀察錄影機 B:鐵櫃 E:桌子 H:電視 單槍放影機 C:講桌 F:白板 I:洗手台

圖 3-1 教室平面圖 大馬路

A A

A

走 廊

準備室

E

B

D

D

D D

D

D C F

G

H H

J

一、 學生

教學研究班級為研究者所任教的六年級二個班,共有學生66人,採常態分 班(二年一次)。整體而言,二班的素質相當,班上在秩序常規或是上課的參 與度上表現良好。上課情形與研究者互動良好,上課的口頭提問,約有三分 之一學生能主動舉手發表,對於實驗課程則是充滿興趣。約有六分之一學生 上課答問,無法回答問題。

二、 教師即研究者─研究者起始觀點

研究者在本研究中亦扮演教學者之角色。研究者是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 理教育學系82級數學組畢業,任教至今已邁入第十三個年頭。研究者在師院 求學期間,多修習有關課程設計與教學方面的課程,尤其對於自然科學教學 方面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講求適性化、多元化、活潑化的九年一貫精神下,

研究者參與多項相關研習,在校與同事進行教學討論與設計,多年下來在教 學經驗的累積有很大的助益。隨著教學經驗的累積以及對教學的興趣日益濃 厚,深感自身在教育理論的研究尚不夠深入,因而選擇進入研究所進修,於 民國92年進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前身為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碩士班進修,並選定課程與教學方向做更深入的學習與探討。

研究者服務教職期間至今已擔任七年自然科任教學工作,所教年級以高 年級為主。在擔任自然科教學期間,深怕自己錯誤的觀念影響學生,所以在 實際教學上感覺到本身專門知識、能力的不足,除了從課本、教學指引、百 科全書等查詢資料外,還會向同校的資深教師請益,或是到專門機構進修。

在自然科的教學上特別重視讓學生透過實際操作,學習到正確的概念、「有用

」的知識,能與生活結合,進一步應用在日常生活上面。在教學策略上,積 極鼓勵學生發表、發問,且能接受各樣的答案,也常成為另一個問題的開端

;要求小組成員輪流領導、輪流動手操作,分工合作,「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

」。讓研究者擔心的是學生不會表達心中所認識的概念。研究者自然課室是愉

快的,學生能自發性的學習,學生都能講出自己心裡的想法,而且能聽得懂 我所要他們知道的東西,但是常常覺得老師的期望成為學生的負擔。此外,

希望能培養學生環保的觀念,了解科學對環境的改善與破壞。

對於評量,經由教學經驗發現:學生現場的回饋常常是研究者教學計畫 的資訊來源。不過,較常採用的是口頭提問,及紙筆測驗。口頭提問的方式

,自動回答的學生總是固定那幾個有高度學習意願的學生,所以研究者也常 常以指定回答的方法,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相同的學習機會;紙筆測驗的結果

,則是學生強記的結果。對於評量的方法,則尋找一種能有效率的讓所有學 生有相同的機會與時間來表達自己的學習成果,並能診斷學生的學習困難。

三、 協同研究者

基於研究的需要,本研究有三位協同研究者。為提高本研究評量的信效 度,於評量發展的過程,與兩位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的同學就研 究主題、設計方式、及教學問題進行討論,針對評量標準的建立提供專家建 議。另一位協同研究者C老師則是研究者同一學校中任教同一年級自然與生活 科技領域的教師,他是這領域的資深教師,教學活潑、其教學理念認為:在 小學的科學教育因不牽涉到升學考試,所以希望學生能有多樣的評量方式,

體驗科學的不同面貌,平常有學習單、實驗的報告,時間許可會有專題報告

;在定期評量均以問答題的方式來讓學生發表其看法,深覺得完整的把一件 事情說清楚是很重要的。研究者與他就教學進度、教學目標、及教學現場問 題交換意見,且請他做為科學寫作作品的第二評分者,進行交互評分者信度 考驗,對於評量結果及省思進行討論。茲將協同研究者的相關背景資料敘述 如下(表3-1):

表 3-1 協同研究者成員簡介

行動」、「觀察」、「反省」和「修正」等五個步驟(Elliott, 1991),並根據所收集 的資料進行分析以改進修正,以螺旋式的方法進行行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