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研究背景

全美科學教育標準(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1996)提到:評量在科 學教育系統中是一個主要的回饋機制,有效的工具。評量的實施和決策提供 了”什麼是重要的”一個操作型定義。例如:一個評量的延伸探究傳遞了「

學生要學什麼」、「老師如何教」、「教學資源如何分配使用」等。更強調學生 能在評量中學習,依據學生已經經歷的課程過程來解釋他們的學習成果。

隨時代的變遷,科學教育的目標除了讓學生獲得知識方面的理解外,培 養學生獨立批判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順應瞬息萬變的人類文明演 變,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郭金美,2004;謝祥宏、段曉林,2001)。教育 部於民國八十七年九月頒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明確 揭示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目標。其基本理念在自然與生活科技方面,明白的指 出:自我表達、獨立思考、與人溝通、包容異己、主動探究、解決問題、資 訊與語言之運用等(教育部,2003)。在此一教育變革中,教學除了要配合學生 的生活經驗、統合學科知識、考慮學生的學習特性,以及教師協同教學之外

,多元評量是另一項必要的教學策略(李坤崇,1999)。

謝祥宏和段曉林(2001)指出:評量的策略、內容及方法應該要多元化才能 與教學目標對應;教學與評量,猶如一種互為鏡像的關係;在評量的鏡像中 可以反映出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在教學實況中則反映出評量的目標。Treagust, Jacobowitz, Gallagher, and Parker(2001)指出:老師必須在教學中持續的對學生的

觀念和理解進行評量,以獲得資訊對教學作調整。這個調整可以幫助學生學 習、並且使學生在對科學概念了解的更透徹。國內學者強調:評量內容應多 元化,不侷限於筆試,可以採用口試、實作評量、直接觀察學生、教師與學 生互動與溝通等方式,多方面蒐集學生的資料;也希望能夠讓學生所學與其 生活有直接關係(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1999)。

葉正霖、江世豪、趙麗玲、李暉、郭重吉(2004)針對現職國小自然科教師 調查的問卷分析指出,在評量方面,教師所遇到的問題都來自於「多元評量」

。教學評量為了符合多元、客觀進行各項能力指標評量,常常要花費更多時 間,再加上教學、備課及複習方面需要大量時間,因此,感覺到時間不夠用

;評量的方式則表示很難對於技能及情意兩方面進行評量,習慣的評量方式 尚脫離不出傳統的紙筆測驗。受訪教師建議應建立評量標準、模式及技巧的 依據,更明確具體的能力指標;建議採用網路化評量、實作評量、制定有關 技能與情意方面的具體評量方式、建立能力指標參考評量表,以及發展合用 的評量工具或程式等,讓他們在評量實施上可獲得具體的協助。

在此一教育變革中,教學與評量是一體的兩面,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 須發展評量歷程,為學生量身訂作教學和學習計畫,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並 且使學生在對科學概念了解的更透徹。特別關心學生學習的變化與成長:強 調學生個人本位,評量期學習成果,以便為他量身訂作教學和學習計畫;不 僅重視問題解決和創意,同時也兼顧情意、技能等學習成果。

二、 研究動機

古諺說:我看,然後我忘了;我聽,然後我記得了;我做,所以我了解 了(Tobias, 1989, p. 48)。「我做」在自然課堂上通常指的是做問題和作實驗,但 對於寫作指導者而言,想到「我做」,就想到學生經由口述或者寫下的文字表 達以及建構(Tobias, 1989)。在研究者運用科學寫作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教

學時,最重要的出發點就是在於希望學生透過科學寫作,能增進個人的表達 能力、溝通能力(Yore, Hand, & Prain, 1999),並透過寫作的歷程建構出課程的 相關知識。而評量是為了讓教學者(研究者)知道學生在科學寫作上─「我做」

的能力表現,同時了解學生對於單元課程的學習狀況。

在傳統的課室教學中,教師以活潑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佔據了所有的活動

,主要是說及寫。這樣的過程,教師腦中的知識結構愈加堅定,教師也在過 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現有的知識狀態。但是,學生呢?他們坐在位置上,聽教 師講述後,是否加以意義化呢?在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裏,學生沒有主動 的參與,只在評量的壓力下被動地記憶片段的知識,而教師也無法真正從這 樣的評量中看出學生的知識結構及狀態,無從依據學生已有的基礎來設計並 進行教學(胡瑞萍、林陳涌,2002)。研究者於教學現場中發現教師教學或學生 報告時,常常教師認真講課、報告者忘情報告,聽的同學好像忘記學習,學習效 果不彰。學生則在月考再加強練習、強記背誦,是否建構概念或是培養相關能力 無從而知。

在 1988~1998 期 間 越 來 越 多 中 小 學 投 入 writing-to-learn science 或 是 writing in science 的研究(Yore et al., 1999)。許多學者都肯定寫作在學習方面的 功能;寫作活動是促使學習者解釋、省思、回顧、組織、或連結教學的活動(

劉祥通、周立勳,1997;Rivard & Straw, 2000);是一項提升學童批判思考能力 及 意 向 的 良 好 策 略 , 為 學 生 提 供 多 元 化 的 思 考 空 間 ( 郭 金 美 , 2004 ; Shelly, 1998);能評量診斷學生學習優缺點,成為課程和教學決策的基礎(蕭登峰、郭 金美,2004;Isaacson, 1999)。

近年來,在國內科學教育領域,也引起研究風潮。國內在科學寫作的研 究著重於科學學習的研究,主要探討科學寫作於科學教育上的重要性、功能 性(胡瑞萍、林陳涌,2002);科學知識與概念藉由科學寫作,可產生認知的遷 移 、 轉 化 , 使 學 習 者 更 能 有 效 學 習 科 學 (郭 金 美 , 2004;劉 祥 通 、 周 立 勳 , 1997)。而科學寫作的評量方法,則有王信智(2001)和林素雯(2003)兩篇提及研

究心得,但著墨於資訊檢索的可行性和學習策略能力的提升,並未提及教學 現場科學寫作的評量實務,則是本研究努力之處。研究者期望透過寫作的過程

,概念經過學生組織後寫下來,知識經由學生自己整合重整的過程而達到學習的 目的;由實施科學寫作評量,建立寫作作品評量模式及標準,使科學寫作作品的 評量能有效率、客觀,讓教師追蹤學生概念的形成及學習狀況,並且可以作為師 生溝通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