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節描述研究實施對象,並針對研究對象分析課程需求,作為課程設計之基礎。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需求有二,一為組織需求,是課程實施學校K 中,二為學生需求,

是課程實施對象K 中高一學生 35 人。

一、組織需求

1.K 中情形說明

K 中學生大部分來自高雄地區,少部分學生從屏東通車或是在外租屋就讀,在基 測與會考時期,K 中皆為多數家長與學生心中的第一志願。K 中為普通高中,三個年 級,每個年級設普通班21 班,音樂班 1 班,體育班 1 班,科學班 1 班。做為南部地 區名列前茅的高中,是故對於學生升學率與課業表現有一定的要求。而107 學年度新 制高中課程綱要又實施在即,在課程新制運作與家長期望的雙重壓力下,求新求變成 為K 中的需求。

2.特色選修課程說明

自104 學年度起,K 中參加教育局所舉行的高中職優質化計畫,利用優質化計 畫,K 中預計能發展出符合 107 高中課程綱要中所要求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旨 在「適性」,須依照學生需求與搭配學校特色,發展加深加廣課程。這類加深加廣課 程在K 中是各科老師與行政團隊的新挑戰。於是,在本學年度,K 中先以優質化計畫 中的子計畫,邀請各科教師開發「特色課程」,期望能以特色課程作為校本課程的先 驅。

研究者作為K 中唯一一位家政科教師,期盼能以自身專業協助 K 中開發家政科 加深加廣課程,於是,便提出「幸福家庭經營學分」這門課,作為提供高一學生自由 選修的課程之一。本課程以家庭生命週期作為課程計畫,以家庭理論作為基礎,探究 各時期與家人互動之技巧與價值觀展現。本研究之父職角色經營課程,被歸類在幸福 家庭經營學分中,中後期的課程,屬家庭預備期課程。「幸福家庭經營」主要目標為 培養學生關係經營技巧、幸福感的正向思考能力。研究者選用修習本課程之學生作為

31

研究對象。

3.學分安排與規劃

「幸福家庭經營」課程中參與的學生為高一新生,尚未修習過高中家政課程,故 本課程需與高中家政課程主題切割,避免重複。另外,針對高一新生的生命經驗,無 法帶入一般針對新手父母所設計的親職課程,研究者便從文獻中明顯影響父職角色知 覺與認同的因素,挑出六個面向做為課程設計構面,並在課程評量中要求學生回到原 生家庭中展現相對應的行為,以及在課堂中進行經驗學習圈的設計,讓學生能將父職 角色知覺與認同提升外,也能讓原生家庭中家人間相處更好,進而影響未來經營生殖 家庭時的父職角色展現

二、學生需求

1.學生升學壓力龐大

K 中學生以優異的國中成績,通過國中會考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門檻,進入 K 中 就讀,平日學生對於「成績」與「表現」是十分在意且自我要求高。本次研究者在班 上做個簡單的調查,全班沒有一個人沒有補習,補習的人中,最少補習兩科(英文、

數學),最多補習四科(英文、數學、物理、化學),補習班生態為下午五點開始排隊 搶位子,六點開始上課,直到晚上九點下課,回到家後,大約十點半、十一點開始完 成學校課業。這樣的作息深刻影響平日在校表現,遇到非升學科目時,總是希望能多 爭取休息時間,或是在課程實施中,使用手機等3C 產品紓壓放鬆。課程開始前,也 常在學生的閒聊中聽到他們互相探問對方成績、他科表現、學科教師教學方式等,K 中學生升學壓力之大,可見一斑。故在課程設計時,以活動方式設計課程,並盡量請 學生在課程中完成學習單,指派的課後任務也以半小時完成為主。

2.上課態度易分心

本屆K 中高一學生由於學校課程學分規劃不同,本學年度高一學生第八節輔導課 只有兩天,剛好這兩天由於K 中採取校內混排的機制,剛好是社團課與本次研究實施 場域特色課程。研究者發現,來上課的學生們,因為身體的疲累,加上特色課程跑班

32

的性質與社團類似,因此,上課分心、不積極投入的情況比一般家政課學生更明顯。

為避免影響學習成效,教學者採取許多正增強方法來吸引學生投入學習,像是完成學 習單後的集點貼紙,或是上課發言的獎勵,以及課前15 分鐘小確幸時間,讓學生享 受一些放鬆與自我安排的時間,再開始課程內容。

3.校內學習氛圍

K 中招收學生以男生為主,惟特殊班級如科學班、體育班、音樂班,才男女兼 收。研究者在進行本次研究前,所接觸到的K 中二年級普通班家政課男生,對於情感 揭露性質的課程活動,多數以漫不經心的話語帶過,不常顯露內心真正的想法。同樣 在104 學年度第一學期的特色課程班級中,男性學生對於「關係經營」相關的課程,

都有著「這種課程對升學不太有用」、「家裡沒有問題就不需要學習」等消極想法。因 此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就是希望能開發出一套男性學生能表達內心情感的課程,

並藉此提高學生自身與家人(原生家庭與生殖家庭)間的相處品質。本研究在課程設 計時,便加入經驗學習圈的教學方式,讓情感性課程以「技能」方式包裝,讓學生不 知不覺中揭露情感,並提高關係經營動機,再轉化回原生家庭實際使用。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