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者背景

本研究是針對研究者設計之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將其應用於中年級 認識家鄉的環境與生活之課外學習活動,因此配合實地研究場域來設計當地之家 鄉相關課程。故本節將針對研究對象與研究者背景加以分析,以下分述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將分析研究場域的環境及研究班級,說明如下。

(一)研究場域的環境

本研究的實地研究場域為臺中市梧棲區大德國民小學。該校的學區規劃為中 棲路以南、港埠路以東、中華路以西、大村里與興農里里界以北,範圍包括福德

42

里(僅 18 鄰)、大庄里(5 至 17,19 至 22,26 至 28,31 至 34,41,43 鄰)、大村里(1 至 15,25 至 34,37 至 41 鄰)。

在梧棲區或學區範圍內所具有的環境與生活,其中古蹟包括:

1.古厝及古代建築:梧棲地區依舊保存少數的三合院、古厝和古代建築。在王 仲孚(2005)彙編梧棲史中介紹到八張犁、安良港李宅,以及梧棲老街上有清朝 遺留至今的林府古厝,是梧棲地方的文人世家林廷錫的住所。

2.梧棲老街:梧棲老街以頂和、中正和中和三個里為範圍,非屬大德國小學區 內。王仲孚(2005)提到往昔之梧棲街店鋪分布於今日梧棲路兩側。相傳當時為 了防禦盜匪,街區內設有隘關五處、隘門九處、炮樓三座、銃櫃二座,官方且置 文武口二處,以稽查往返船隻司稅收,並設有總爺館、保長館等。除了這些統治、

行政設施外,境內廟宇林立,多創於五汊港港務最鼎盛的道光年代。廟宇密度之 大,足堪與一府二鹿相匹敵,象徵當時市況之繁榮。沈文台(2002)說明梧棲老 街在前清時期,共有五座王爺廟、一座媽祖廟、一座玄天上帝廟和一座地藏王廟。

除了地藏王廟外,其他廟宇都與航海有關。可見得當初梧棲經濟活動繁忙及商貿 活絡的程度。

此外,黃沼元(2000)提到梧棲老街的建築,由於道光年間的繁榮勝景,造 就了老街上不少的精緻建築,但在 1935 年大地震與日治時期皇民化的政策後,街 景完全改觀。目前商店與住宅多是後來改建的昭和建築,屋舍是「洗石子」立面,

上面浮雕業主姓名或商號;目前尚有閒置的大正風格舊派出所。

3.浩天宮:王仲孚(2005)提到大庄浩天宮建於乾隆 3 年(1738 年),是梧 棲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王立任(2005)說明浩天宮的歷史源流為相傳大庄地區 原由客籍人士所開拓墾殖,原屬於海埔荒地且人口稀少,因為地方對媽祖信仰之 虔誠,雍正元年(1723 年)即成立「媽祖會」;乾隆三年(1738 年)由地方人士

43

發起籌措資金築土埆茅草小屋廟於陳厝庄,當時廟宇所在之地被稱為「媽祖厝」; 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曾改建;咸豐六年(1856 年)媽祖廟由原先所在地遷移 至大庄現址。新廟落成後,大庄媽盛名遠播,於是信仰區域從原本大庄轄區擴大 及於大肚中堡五十三庄。

浩天宮廟中保留三塊清代碑記,分別為道光及光緒年間所立,「正堂嚴禁私墾 碑」告示民番不得私墾侵占牧埔用地並立碑定界;「特示嚴禁私墾牛埔碑」出示嚴 禁佔墾牧、葬用的牛埔地;「五福圳告示碑」為調解五福圳水權之爭奪。另有「德 保生民」一匾與同治元年戴潮春事件有關(王立任,2005)。

王立任(2005)指出雖經數度改築,仍舊能維持傳統寺廟建築之工法及格局。

近年的幾次整建,將許多近代名人或文人雅士的書法作品雕刻於石壁堵之上,不 但別具特色亦增添了廟宇的文化氣質,實為一值得細細觀賞品味的好所在。

另外,在梧棲區或學區範圍內所具有的環境與生活,還包括水文。王仲孚

(2005)在地理篇中指出梧棲區位在清水隆起海岸平原上,距大甲溪和大肚溪下 游約有數公里,故無天然溪流,只有數條大排水溝與人工灌溉渠道,包括梧棲大 排水、安良港大排水、五福圳支線等。

1.梧棲大排水:上游為沙鹿區竹林南北溪,源於犁份里新西勢寮附近,經竹林、

縱貫鐵路後南流,稱為三條圳;由農國橋向西直奔大海,在梧棲區內的長度為 5.9 公里(王仲孚,2005)。

2.五福圳:臺中農田水利會(2014)舊稱大甲溪圳或牛罵頭圳,興設於雍正年 間,係由牛罵頭土官提倡;由大甲溪楊厝寮取水,灌溉清水、梧棲、沙鹿一帶農 田;後來因常與貓霧捒東堡(今之豐原)農民發生分水糾紛,經當時政府裁定上 下游分水比率為 7 比 3,在大甲溪左岸朴子籬口分水,分豎分水協定碑於神岡鄉岸 裡國小及梧棲鎮大庄媽祖廟等處;又於乾隆初期,為利用牛罵頭山麓之湧水,而

44

開鑿埤子口圳以補給灌溉,後來泉水枯渴,五福圳末流之灌溉益形困難,故於民 國 57 年辦理清梧農地重劃工程時,引渡大肚溪水補給。

(二)研究班級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臺中市梧棲區大德國民小學學童,研究班級則為四年級 中的四年 A 班和四年 B 班,共兩個班級。

四年 A 班為實施第一循環課外學習活動的班級,該班級任導師為陳老師。班 級人數共 25 人,男生 12 人和女生 13 人;四年 B 班為實施第二循環課外學習活動 的班級,該班級任導師為林老師。班級人數共 24 人,男生 11 人和女生 13 人,但 其中有三名為特殊生,平日會抽離至潛能班上課,但社會課仍於班級中學習。

二、研究者背景

本研究之研究者背景將分析研究者的角色及協同研究者,說明如下。

(一)研究者的角色

研究者目前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的研究生。畢業自臺 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在求學過程中,曾擁有四年的教育部卓越師資培育生的身 分,因此具備足夠的教學技能。且由於對社會學習領域的興趣,修習「社會學習 領域概論」,也曾額外修習社會科教育學系「領隊導遊知能」增能學程,於臺灣觀 光史地、導遊實務與領隊實務課程中,獲得不少臺灣的歷史與地理之相關知識,

更學會如何帶領他人認識臺灣。

本研究研究者負責編製一套課外學習活動之學習單,以符合臺中市梧棲區大 德國民小學學區內,與四年級認識家鄉的環境與生活有關之內容,並於兩個班級 中實施課外學習活動教學。

45

(二)協同研究者

本研究之協同研究者有兩名,陳老師與林老師為臺中市梧棲區大德國民小學 四年級兩個班級的原班級任導師。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將於協同研究者所屬之 班級中實施認識家鄉的環境與生活之課外學習活動,而兩名協同研究者於教學前 提供研究者編製相關課外學習活動內容意見,教學後再協助研究者做課程的調整 與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