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展望

本節依據文獻探討、調查研究結果、並綜合前小節之研究發現,提出本研究 之限制及對未來的研究展望,提供個人的看法,以供後續研究者參酌。

一、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探討台北縣新莊、林口、泰山等行政區公立國中教師的校園民主 態度與學校事務參與行為,研究者雖在實證過程中力求嚴謹,但限於若干因素,

致使本研究未盡理想,檢討本研究有下列不足之處:

(一)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受試教師可能因填答時的情境不同而有所影響,例如 答題者是否據實以答、答題認真度、施測時間等因素而有所誤差,故僅能假 設受測者皆係出自同意及明瞭問卷題意而填答。

(二)教師的校園民主態度為一建構概念,故須透過相關態度量表加以量化解釋。

但是,校園民主態度應包括那些項目,又施測後之量化顯示教師的校園民主 態度多少程度,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二、研究展望

(一)擴大研究對象

本研究將對象侷限在任教於台北縣新莊、林口、泰山等行政區公立國中教 師,並未將私校教師納入取樣範圍。後續研究可拓展研究樣本的選取,在橫的面 向,除可將私校教師納入取樣範圍外,並可拓展到全台灣地區之國中教師;在縱 的面向,可擴大到國小、高中教師,以了解在各層面教師之校園民主態度與學校 事務參與行為之情形。

(二)就「自變項」而言:

本研究所探討之自變項共計六種,對於教師校園民主態度與學校事務參與行 為研究之影響或嫌不足。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嘗試將教師的人格特質、任教區域等 納入考量。

(三)就「依變項」而言:

本研究所探討之學校事務參與行為包括:參與教師組織、參與學校各種法定 會議與委員會、提升法治素養行為、其他等四項。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將學校事務 參與行為的項目增加,例如與學生家長的互動、與社區的互動等;或者可針對單

獨的面向做個別、深入的研究,期能有更具廣度或深度的結果。

(四)兼用其他研究方法:

本研究屬初探性的研究,所採用的方法是「調查研究法」。建議日後研究者 可兼採「訪談法」輔助,深入瞭解教師的想法與觀念,使得研究成果更具價值。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Heater, Derek(1999),《公民身分》張慧芝、郭進成(2006)譯,(What Is Citizenship) ,臺北:韋伯文化(原文於1999年出版)。

安‧韋柏(Ann L.Weber)著,《社會心理學》趙居蓮(1998)譯,臺北:桂冠。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等(1989),《社會心理學》,台北:敦繹文化。

王志嫻(1999),《台北縣雙和地區國中生民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定國(2003),《鄉鎮市地方派系之研究-以平溪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政 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羚(2003),《政黨輪替對台灣民主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王意茹(1997),《當代自由主義社會公民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 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錦雀(1995),《台灣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的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麗玲(1994),《大學女生成就動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政治態度與政治參 與意願之關係》,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古珮琳(1998),《家庭溝通型態與高中職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1996),《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 書》,台北。

李惠宗(2004),《教育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頁 43。

李美麗(2006),《公民參與理論與實務:以臺北市文山區社區巡守隊組織運作

為個案》,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未出版。

李韋廷(2007),《審議式民主與大眾傳播媒體新角色初探》,國立政治大學中 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麗霞(1987),《政策過程中民眾參與之角色:以杜邦事件為個案分析》,國 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亞力(1973)譯,〈政治社會化研究之重心〉,《憲政思潮》,24,32-43。

林火旺(2000),〈公民議題的回顧與反省〉,《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9-14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林仁和(2002),《社會心理學》,台北:楊智文化。

林有土(2000),〈國府應加強國民中小學的法治教育〉,《文教新潮季刊》,

第五卷,第三期,頁 7-10。

林佳範(2004),〈校園民主的深化?淺談「校園公投」的法律觀點〉,《師友月 刊》,期 441,頁 1-3。

林奕華(2006),《民主化與社會階級:台灣案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 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君齡(2000),《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之微觀政治個案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 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9),《行政學(一)》,臺北:空大。

吳明清(1989),〈校園民主化的課題與對策〉,《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 治與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吳清山(1999),〈三頭馬車跑不動,三輪馬車跑的快---建立學校行政、教師會與 家長會三者良性互動之探究〉,台北:行政院教改會。

吳清基(1989),〈校園民主化的理念與實施〉,《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 治與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侯玉波(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袁頌西(2004),《政治社會化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徐千偉(2000),《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臺北市政府網路個案分析》,國立政 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光國(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徐金章(2005),《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會運作績效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6),〈教育部呼籲各界支持不適任教師處理共同營造學生快樂的學 習環境〉,《教育部人事處即時新聞》,2006.11.28。

許文傑(1999),《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 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的理論論述與「公民性政府」的形成〉,《公 共行政學報》,第 4 期,頁 65-97。

許志賢(1999),〈從人事法制的變遷談校長角色的調適〉,《教育資料與研究》,

29 期,頁 17-19,台灣,教育資料館。

許國興(2007),《台灣中部三縣市高中職進修學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第 24 期,頁 95-128。

陳秋燕(1994),《北、高兩市國中學生政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桂香(1996),《公共政策與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過程中民眾參與制度之 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春梅(2003),《台北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政治功效意識與政治參與行為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憙(1989),〈校園倫理與校園民主〉,《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 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陳義彥(1977),〈政治社會化的意涵〉,《東吳政治學報》,第一期。

陳穆瑩(2002),《國中生政治知識與民主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國三學生為 樣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金鑑(1977),《動態政治學》,臺北,七友出版傳播公司。

張秀雄、李琪明(2000),《我國理想公民資質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秀雄、李琪明(2002),〈理想公民資質之探討—臺灣地區個案研究〉,《公 民訓育學報》,第12輯,頁1-32。

張智全(2003),《桃園地區國中教師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行為之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林清山(1999),《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郭生玉(1994),《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郭秋永(2001),《當代三大民主理論》,台北,聯經。

游欣儀(2004),《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公民意識、公民參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士洋(2003),《行政科層體制在民主法治國家中的定位─我國行政機關(構)

改革策略的合憲性框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依歆(2007),〈北教師會籲正確處理不適任教師〉,《立報》,2007.05.22,台北。

彭如婉(1997),《從當代社群主義的公民觀探究公民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堅汶(2002),〈校園民主教育之探究〉,《會議論文》,發表於第一屆「人

文價值與生命關懷-通識課程理論基礎」學術研討會 2002 年 5 月 10-11 日,高雄:樹德科技大學。

曾欣儀(2001),《臺北市公立高中學生政治態度與班級氣氛之相關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俊傑(1995),《台灣地區專科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學術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傅麗英(1995),《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教育改革類民間公益團體之個案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佳文(2001),《台灣高中職學生政治社會化--以桃園地區為例》,國立台灣 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巧玲(2002),〈教師與家長參與學校決策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第 100 期,頁 115-116。

楊志賢(2000),《台北市國中生內外控信念、家庭溝通型態與政治參與態度關 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添富(1993),〈個人政治功效意識、政治參與態度與家庭社會化變項之關係〉, 《公民訓育學報》,第3期,頁105-123。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7),〈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 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第7期,頁1-26。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7),〈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 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第7期,頁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