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自2016 年 4 月中至 2016 年 6 月底,排除重要節慶、考試和學校重大 活動,並配合該校行事曆,於其間安排28 節次的國語課程。在教學歷程中運用 教學觀察錄影錄音、觀察紀錄、學生晤談紀錄、教師省思札記及學生作品(如:

討論紀錄、日記作業回饋)等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蒐集資料,同時亦與批 判諍友保持對話、針對課程進行修正與再行動;教學後學生填寫學習意見表,並 接受訪談,最後研究者將資料進行歸納分析,以探究學思達融入創思技法於國語 課程對學生的影響。以下就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分述說明:

壹、 教學觀察錄影錄音

研究者以參與者及觀察者的身分深入教學現場,為能確實掌握教學現場之情 形與學生課堂反應,每節課均使用錄影錄音器材輔助留下完整紀錄,並從錄影錄音 中,反覆觀察教學歷程中可能會產生的盲點或遺漏的細節;同時將檔案轉錄以供批 判諍友討論時使用,期望能得到更深入的想法與啟發。最後,將錄影錄音檔案謄寫 為逐字稿,做為資料分析來源之一,使資料完整且豐富。

貳、 教學觀察紀錄表(附錄一)

研究者在教學實施歷程中,以教學者的角度詳細觀察教學活動中的各種現象,

包含學生自學情形、分組討論投入程度、上臺發表之狀況等,若有特殊事件或是學 生在課堂中所表現出的非語言訊息,也一併記錄,研究者將觀察到的內容整理成書 面紀錄;此外,也邀請批判諍友在觀察課程實施後,針對所觀察到之課堂現象留下 觀察紀錄。這些觀察記錄可作為教學後討論、省思與修正的重要依據。

64

參、 學生學習意見表(附錄二)

在研究實施後,請研究參與者填寫學生學習意見表,藉以調查他們在研究過程 中的感受。題目將採開放式的問答題,透過一些預先擬訂的題目,了解學生對於國 語課程實施內容以及分組形式之看法。待收取回學習意見表後,若有不足之處,在 正式訪談時再進一步向學生提問。

肆、 學生晤談紀錄

教學過程中,為了能更深入了解學生對於國語課程實施學思達教學法之感受,

研究者利用晨光時間及課間休息時間與學生進行非正式晤談,讓學生能在自然情 境下自由發表個人意見與觀感。最後,由研究者將晤談資料整理成書面紀錄,納為 研究者修正方案之參考。

伍、 學生回饋之相關研究資料

除前述與學生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晤談外,為能更深入了解每位學生對於學 思達教學法應用於國語課程之觀感,將於研究過程中蒐集學生作品,如討論紀錄、

聯絡簿小日記、學習單作業等,以期獲致更直接且深入的回饋資料。

陸、 研究者省思札記(附錄三)

研究者將依據前述研究工具作課程省思,於教學歷程中記錄自身對教學方案 之感受與發現、遇到的問題、省思後預期如何修正等,並將省思詳實記錄於札記中 以提供本研究更多元之資料參考。

65

柒、 與批判諍友之討論紀錄

本研究以教學觀察錄影錄音、晤談、學生回饋等研究工具進行資料蒐集,為增 加研究客觀性並減少研究者主觀判斷,研究者將於課程結束時就所蒐集之資料與 教學現場所遇到之問題,與批判諍友討論教學實施情形,由諍友提出質疑與支持,

藉此能深入檢討、反省和修正,讓研究資料有其他觀點可參考。

捌、 定期評量成績

在研究課程實施前蒐集學生期中成績評量的國語分數,再於研究實施後蒐集 期末成績評量分數,針對兩次分數進行檢定,以了解行動方案實施前後之學業成就 是否有顯著差異。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