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有魔術融入線對稱單元教學之活動設計、教師諍友之教學 觀察記錄表、教師研究者之教學省思札記、學習者各項文件等,茲羅列詳述如 下:。

壹、 魔術融入線對稱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在參考相關文獻後,以結合線對稱單元中的觀念與線對稱圖形的性質,研發 與設計出三個魔術,這裡只列出教學綱要,詳細的教學內容與教案請參見附錄:

一、 魔鏡魔鏡 (一) 魔術表演

教師進行魔術示範表演。

(二) 小組討論、發表

魔術表演完畢後,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個魔術應該是怎麼變的。

討論時間結束後,各小組請上臺發表討論結果。

(三) 教師引導與解說

本魔術的關鍵有兩個,其一是利用拿魔鏡的時機,一併將蝴蝶標本取起。其 二是在蝴蝶標本掉落時,觀眾的目光都在蝴蝶標本身上時,迅速的將圖卡翻面,

翻面後鏡子仍需架在圖卡中間的位置(這非常重要!),看起來就好像圖卡上半 隻蝴蝶消失了!

魔術解說教學完畢後,教師可提問:

1. 變這個魔術一定要用蝴蝶標本嗎?

2. 還可以用哪些東西?(如:橡皮擦,只要是學生回答的是線對稱圖形即 可。)

二、 感應找牌 (一) 魔術表演

教師進行魔術示範表演。

(二) 小組討論、發表

魔術表演完畢後,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個魔術應該是怎麼變的。

學生如果沒有頭緒,教師可適時給予學生提示:「關鍵就在這 7 張撲克牌的 牌面圖形上。」討論時間結束後,各小組請上臺發表討論結果。

(三) 教師引導與解說

在各小組發表時,研究者(即教師)以學生發表的想法為基礎,適時的引導 學生思考,並引入「線對稱圖形的中間線稱為『對稱軸』」、「對稱軸兩側為全等 之圖形」、「對稱軸不是只有垂直的,也可以是水平的,甚至是斜的」等觀念。

只有一條垂直對稱軸的圖形,一旦被旋轉 180 度之後,很容易就會被發現,

但是有兩條對稱的撲克牌,則看不出來有被旋轉。所以我們在變這個魔術之前,

必須先把只有一條垂直對稱軸的撲克牌找出來,放置於牌頂之上。

(四) 思考與推廣

學生已經學會了利用「只有一條垂直對稱軸的撲克牌」來表演這個魔術,魔 師倒反手中的撲克牌,讓觀眾抽出的牌,成為唯一正立的牌,將是這個魔術是否 成功的關鍵,接著請學生思考與討論:

(一) 只能用「只有一條垂直對稱軸的撲克牌」來表演這個魔術嗎?為 什麼?

(二) 若是想把「有兩條對稱軸的撲克牌」,甚至是 J、Q、K 也加入這 個魔術表演中,該怎麼做呢?

三、 魔法預言 (一) 魔術表演

教師進行魔術示範表演。

(二) 小組討論、發表

魔術表演完畢後,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個魔術應該是怎麼變的。可 提示學生:用「逆推法」將魔術表演的程序倒過來推想。討論結束後,各小組上 臺發表討論結果。

(三) 教師引導與解說

在各小組發表時,研究者(即教師)以學生發表的想法為基礎,適時的引導 學生思考,並引入「線對稱圖形之對稱軸恰好將圖形平分成顏色、形狀、大小、

面積……等組成條件皆相等的兩半」之觀念,若以正方形的任一條對稱軸為旋轉 軸,旋轉 180 度後放下,正方形的相對位置並不會改變。

(四) 思考與推廣

學生已經學會了利用正方形的四條對稱軸來表演這個魔術,預言卡的翻轉方 式將是這個魔術是否成功的關鍵,接著請學生思考與討論:

(三) 只能用正方形來做預言卡嗎?

(四) 我可以用其他形狀的預言卡嗎?例如: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正五邊形……等,如下圖 5 所示。

實際用撲克牌試試看吧!

(五) 承上,如果可以,為什麼?如果不可以,為什麼?

圖 5

思考與討論:這些形狀可以用來做預言卡嗎?

討論、發表完畢後,再請學生思考:

(一)還有其他形狀適合做預言卡嗎?

(二)這些形狀有什麼共通點?

貳、 教師諍友之教學觀察記錄表

教學觀察記錄表包括:教學觀察前會談記錄表、學生投入課堂教學行為觀察 表、教學觀察後會談記錄表,共三張表格。

在實施教學前,會與教師諍友李師就教學設計與實施方式做意見交流與溝通,

並全程錄音;之後再就錄音內容進行轉譯與分析,完成後,將轉譯後的資料交由 李師確認是否有誤解之處後,再行修正。。

實施教學活動時,李師同時也會進入教學現場觀察與記錄,並於課程結束後 與研究者晤談,就其觀察記錄,進行意見交換,並提出具體建議。

為了避免研究者的個人強烈意識過度影響研究結果,需透過第三者(本研究 為教師諍友李老師)的觀察協助校正。設計教學觀察前記錄表之主要目的在於提 供觀摩者明確之觀察目標並記錄下來,教學觀察後記錄表則是用於研究者與觀摩 者於課後討論、研究改進及建檔工作。

參、 教師研究者教學省思札記

撰寫研究者教學省思札記的目的在於記錄實務教學工作的種種行動、思考與 情感,以便記憶、監控與分析研究者親身經歷過的特定事件(林筠菁,2005)。教 師研究者在撰寫研究省思札記時,要盡可能詳實的觀察與描述記載課堂中每一件 事,並對於該節教學活動進行自我評鑑與省思。

肆、 學習者各項文件

一、 學習單

在實施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習內容設計學習單,除提供學生練習之外,也藉 此觀察、瞭解學生的學習情形。

二、 回饋問卷

在實施教學活動後,以回饋問卷來了解學生對該節授課內容的喜好程度與需 要改進的地方,供研究者做加強、檢討與改良。

三、 晤談記錄

隨機抽取學生,以一對一當面晤談的方式,全程錄音,一方面補足回饋問卷 的不足之處,另一方面也可了解個別學生的學習情形與吸收程度,提供研究者更 多深入的看法與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