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根據本研究之目的,以「有肢體障礙手足之大學生手足關係與壓力研究調 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問卷分為「手足關係量表」、「壓力量表」、「資源協助問

56

卷」、「基本資料」四部分,分別說明如下:「手足關係量表」部分用以探討「有 肢體障礙手足之大學生」與其肢體障礙手足間的關係與互動;「壓力量表」部分 是用以探討「有肢體障礙手足之大學生」所面對的壓力感受;「資源協助問卷」

用以瞭解「有肢體障礙手足之大學生」所認為需要「政府機關」、「大專校院」、

「民間機構及團體」可以提供「有肢體障礙手足之大學生」什麼服務與協助措 施;「基本資料」部分用以了解研究參與者及研究參與者之肢體障礙手足的特性。

以下分別依序說明:

壹、問卷初稿之編訂

一、有肢體障礙手足大學生之手足關係量表

本研究依研究目的,採用柴蘭芬(2007)所編製之「手足關係量表」修 訂而成,旨在測量研究參與者知覺手足關係之狀況,包括四個向度,研究參 與者在其中一向度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參與者之手足關係在此一向度的程度 越強。

(一) 原量表簡介 1.內容

原量表是柴蘭芬(2007)依據林瑞基(2004)翻譯修訂 Furman 和 Buhrmes ter (1985)編製之「手足關係量表」(Sibling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SR Q),再加以修訂而成之「手足關係量表」。

該量表包含四個向度,量表共 28 題,分別為「親密」(closeness)、「競 爭」(rivalry)、「衝突」(conflict)與「相對地位」(relative status),量表第 1.3.4.5.7.8.9.10.15.17.18.21.22.24.25.28 題屬「親密」向度;第 2.6.13.16.27 題屬「競爭」向度;第 11.12.14.23 題屬「衝突」向度;第 19.20.26 題屬「相 對地位」向度。就該四個向度之內容分別說明如下:

(1) 親密

指手足間的親密關係、相互照顧、陪伴,及對手足的感情分享等。

共 16 題,採正向計分,分數越高表示手足間的親密度越高。

(2) 競爭

指個體所知覺父母偏愛手足的程度,反應其在手足關係中的競爭程

57

度。共 5 題,採正向計分,分數越高表示研究參與者越認為父母偏寵其 手足,自己則受到忽視。

(3) 衝突

指手足間的衝突行為,包括爭吵、敵視等。共 4 題,採正向計分,

分數越高表示手足間的衝突程度越高。

(4) 相對地位

指個體所知覺「受手足之崇敬」與「對手足之支配」的程度,透過 兩者個體所知覺的程度,反應出手足的相對地位。共 3 題,採正向計分,

分數越高表示研究參與者與手足相較起來,具有較高的地位。

2.計分方式

該量表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形式作答,正向題方面依研究參與者選答

「非常不符合」、「不符合」、「無特別感受」、「符合」、「非常符合」分別給 予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反向題則分別給予 5 分、4 分、3 分、

2 分、1 分。受試者在其中一向度得分越高,表示受試者之手足關係在此 一向度的程度越強。

3.信度分析

該研究以「Cronbach α 係數」的方式考驗手足關係量表的內部一致 性,其中「親密」向度之內部一致性係數為 0.926,「競爭」向度之內部一 致性係數為 0.878,「衝突」向度之內部一致性係數為 0.689,「相對地位」

向度之內部一致性係數為 0.578。

4.效度分析

該研究以主成分/斜交轉軸法進行因素分析,做為其建構效度之驗證。

限制抽取四個因素:「親密」(因素一)、「競爭」(因素二)、「相對地位」(因 素三)與「衝突」(因素四),因素一之因素負荷量佔總變異量的 29.924%,

因素二、三、四則分別佔總變異量的 10.119%、6.823%、4.972%,總因素 解釋變異量為 51.837%。

(二) 研究者修訂原量表形成問卷初稿過程

由於原量表之施測對象為一般高中學生並探討其與一般手足關係,與本 研究之施測對象為大學生並探討其與肢體障礙手足之手足關係不同,故在量

58

表題目敘述中將手足修改為肢體障礙手足,並於總題數不變之情形下,將第 11、17、18、19、22、25 題做部分文字修正及措辭改變,但題意不變,以更 符合本研究之施測對象作答,並形成問卷的初稿。

二、有肢體障礙手足大學生之壓力量表

本研究依研究目的,採用廖文如(2002)所編製之「智障者手足壓力知覺量 表」修訂而成,旨在測量研究參與者所知覺壓力之狀況,包括三個向度,研 究參與者在其中該向度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參與者在此一向度的壓力愈重。

(一) 原量表簡介 1.內容

原量表是廖文如(2002)參考鄭洵華(1987)的智能不足兒童家屬壓力知 覺量表,林麗玲(1988)智障者母親的社會支持量表,利慶松(1992)的自閉症 患者母親之身心壓力量表等形成初步的量表題目,加以整合、修改而成。

該量表共分三個向度,量表共 29 題,分別為「個人困擾」、「照顧負擔」、

「家庭問題」。量表第 3.4.7.8.10.11.12.15.16.19.23.25.28 題屬「個人困擾」

向度;第 2.6.10.14.18.20.22.24.26.27 題屬「照顧負擔」向度;第 1.5.9.13.17.

21.29 題屬「家庭問題」向度。就該三個向度之內容分別說明如下:

(1) 個人困擾

指兄弟姐妹因智障者所面臨的問題,包括了社交、婚姻及社會接納 度的問題。

(2) 照顧負擔

指兄弟姐妹對智障者的照顧責任,包括手足對於智障者食衣住行的 照顧問題。

(3) 家庭問題

指智障者而影響到家庭整體的問題,包括了經濟負擔、家庭氣氛、

家人關係等問題。

2.計分方式

該量表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形式作答,依研究參與者選答「從未發生」、

「很少發生」、「有時發生」、「常常發生」、「總是發生」分別給予 1 分、2

59

分、3 分、4 分、5 分,總量表最高得分為 145 分,最低得分為 29 分,分 數愈高者,代表壓力愈重。

3.信度分析

該研究以「Cronbach α 係數」的方式考驗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各部 分之α值分別為.90、.85、.80,內部一致性α係數達.93,顯示具有良好信 度。

4.效度分析

該研究以主成分/斜交轉軸法進行因素分析,做為其建構效度之驗證。

限制抽取三個因素:「個人困擾」(因素一)、「照顧負擔」(因素二)、「家庭 問題」(因素三),總因素解釋變異量為 50.55%。

5.項目分析

以分析高分組及低分組在各題得分的差異。因素一各題中的最高臨界 比是 19.731,最低是 13.855;因素二各題中的最高臨界比是 18.385,最低 是 11.976;因素三各題中的最高臨界比是 22.938,最低是 9.511,均已超過 習慣上 3.5 的標準,顯示各題具有良好的鑑別度。

(二) 研究者修訂原量表形成問卷初稿過程

由於原量表之施測對象為智能障礙者之成年手足,與本研究之施測對象 為有肢體障礙者手足之大學生不同,故在量表題目敘述中將原量表中之對智 能障礙手足稱謂之「他」字修改為「肢體障礙手足」,並於總題數不變之情形 下,將第 3、4、6、8、11、12、16、18 題做部分文字修正及措辭改變,但題 意不變,以更符合本研究之施測對象作答。

三、資源協助問卷

資源協助問卷為開放式問卷,共計 3 題,題目如下:

(一) 您認為「政府機關」可以提供「有肢體障礙手足之大學生」什麼服務與 協助措施?

(二) 您認為「大專校院」可以提供「有肢體障礙手足之大學生」什麼服務與 協助措施?

(三) 您認為「民間機構及團體」可以提供「有肢體障礙手足之大學生」什麼

60

服務與協助措施?

四、基本資料

為研究參與者之基本資料,共分成 8 題,包含研究參與者之性別、出生 序、與肢體障礙手足之年齡差距、與肢體障礙手足見面的頻率、肢體障礙手 足之性別、肢體障礙手足的肢體障礙部位、肢體障礙手足有無其他障礙、肢 體障礙手足之障礙程度,分別說明如下:

(一) 性別:分別為男性與女性。

(二) 出生序:是指研究參與者的出生序,分別為老大、居中、老么。

(三) 年齡差距:是指研究參與者與肢體障礙手足間的年齡差距,差距分別為 大 0~2 歲、大 2~5 歲、大 5 歲及以上、小 0~2 歲、小 2~5 歲 、小 5 歲及 以上。

(四) 與肢體障礙手足見面的頻率:指研究參與者與肢體障礙手足見面的頻率,

頻率分別為每天至少 1 次、每週至少 1 次、每個月至少 1 次、每 3 個月 至少 1 次、每半年以上至少 1 次。

(五) 肢體障礙手足之性別:分別為男性或女性。

(六) 肢體障礙手足的肢體障礙部位:分別為上肢、下肢、軀幹

(七) 肢體障礙手足有無其他障礙:是指研究參與者之肢體障礙手足,除肢體 障礙外,有無其他障礙。

(八) 肢體障礙手足之障礙程度:分別為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

貳、問卷之修訂

一、專家內容效度審訂

問卷初稿完成後,研究者委託三位學者專家與二位實務工作者(見表 3- 4-1)就問卷初稿,包括問卷內容、問卷架構、用字譴詞等提供修正意見,以 形成專家內容效度。專家意見調查問卷中,以勾選「適合」、「修正」、「題目 向度修正」、「刪除」做為題目保留、刪改的依據,並請專家提供刪修意見之 詳細說明。問卷初稿,除「資源協助問卷」專家均無提供修正意見外,各專 家提供之問卷重要意見如下:

(一) 四個向度的題數差異太大(親密向度的題數佔大多數),會導致親密得分

61

62

本量表包括四個向度,各題目除第 10 題為反向題,以反向計分外,餘均 以正向方式計分。研究參與者在其中一向度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參與者之手 足關係在此一向度的程度越強。

1.內容

量表包含四個向度,共 31 題,分別為「親密」(closeness)、「競爭」(r ivalry)、「相對地位」(relative status)與「衝突」(conflict),量表第 1.3.4.

5.7.8.9.10.15.17.18 題屬「親密」向度;第 2.6.13.16.27.29.31 題屬「競爭」

向度;第 19.20.23.24.25.26.28.30 題屬「相對地位」向度;第 11.12.14.21.22 題屬「衝突」向度。

就該四個向度之內容分別說明如下:

(1) 親密

指手足間的親密關係、相互照顧、陪伴,及對手足的感情分享等。

共 11 題,除第 10 題為反向題,以反向計分外,餘均以正向方式計分,

分數越高表示手足間的親密度越高。

(2) 競爭

指個體所知覺父母偏愛手足的程度,反應其在手足關係中的競爭程 度。共 7 題,以正向方式計分,分數越高表示研究參與者越認為父母偏 寵其手足,自己則受到忽視。

(3) 相對地位

指個體所知覺「受手足之崇敬」與「對手足之支配」的程度,透過 兩者個體所知覺的程度,反應出手足的相對地位。共 8 題,以正向方式 計分,分數越高表示研究參與者與手足相較起來,具有較高的地位。

(4) 衝突

指手足間的衝突行為,包括爭吵、敵視等。共 5 題,以正向方式計 分,分數越高表示手足間的衝突程度越高。

2.計分方式

該量表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形式作答,依研究參與者選答「非常不符

該量表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形式作答,依研究參與者選答「非常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