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有肢體障礙手足之大學生其手足關係與壓力情形。本章共 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 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限制等四部分,茲分節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Dew、Balandin 和 Llewellyn (2008)認為身心障礙者手足,隨著年齡的增長,

是能夠反思與身心障礙手足的關係,尤其是身心障礙者所帶給其成人手足的經 驗與生命力。我們可以看到身心障礙者與其手足是如何深刻地影響彼此,手足 不是一個孤立的一個人,而手足的經驗確實是一個家庭家人間的生命旅程(Dew, Balandin, & Llewellyn, 2008)。

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2013)統計資料顯示 101 年國內身心障礙人口數總計 1,117,518 人,其中以肢體障礙者為最大宗,人數計 381,127,約佔全體身心障礙 人口之 34%。另 102 學年度在學前至高中職各教育階段方面,102 學年度共有 97,030 人為身心障礙學生,其中肢體障礙學生計 3,972 人;大專校院方面,102 學年度共有 12,741 人為身心障礙學生,其中肢體障礙學生計 2,526 人 (特殊教 育通報網,2013)。上述資料顯示肢體障礙者在我國身心障礙服務對象中,占有 較高之人口比例。

研究者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

學習領域中關注大學學生的發展。在探討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的理論中,

Chickering 的理論認為過去的經驗對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是有重要的影響,

發展包括 1.能力感的發展、2.情緒管理的發展、3.從自主走向互賴的發展、4.成 熟人際關係的發展、5.建立自我認定、6.目標的發展、7.整合的發展等七個具有 順序及階段的向度,先從簡單再到複雜,最後才統整(黃玉,2000)。手足是人一 生下來就被確定,而且是無法由個人自由意志所選擇及必須面對的人際關係。

手足自動有著共同遺傳的,文化的和環境的特質,手足的關係源自於出生並且 持續到死亡,即使在一個手足死亡之後也可能象徵性地持續,手足關係是可能 比其他類型關係更為長久(Degeneffe, & Lynch, 2006)。所以手足關係是促進大學

2

生邁向統整的心理社會發展的重要的一環,也是在探討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中 相當重要且不可忽視的課題。

研究者曾經任職於大學校院之學生事務處,除了一般學生發展外,少數族 群及身心障礙等特殊需求學生,也常常是我們所重視與關心的對象,畢竟要促 進學生的發展,首應充分瞭解各種不同背景的大學學生,才能提供符合學生多 元且有助益的經驗與學習環境與機會,讓學生能獲得更為成功的學習成效。此 外,研究者也曾經在縣政府教育處特殊教育科服務,有許多機會與身心障礙者 及其家屬接觸與互動,在接觸與互動的過程發現,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除了會 提到自身的生命故事及生活事件感受外,比較多談到的議題就是身心障礙者與 其家人的生活瑣事,在這些閒話家常裡,聽到無數悲傷與喜樂、憂心與期待、

無奈與振奮、憐憫與憤怒等交織的複雜情感,而從這些情感的發抒中,可以窺 見當家庭有身心障礙者,是對其家人有巨大且深刻的影響。又因為研究者內人 的家中有小兒麻痺肢體障礙手足,每當內人及其手足們在閒聊其與肢體障礙手 足的兒時生活經驗點點滴滴時,亦可以看出肢體障礙手足對家人及手足的影響,

這些與研究者所學習就讀的理論知識、在大學學生事務處及縣政府教育處特殊 教育科的服務經驗,讓研究者產生了究竟有肢體障礙手足對非障礙成年者,特 別是非障礙的大學生手足的影響以及他們手足的關係究竟是如何的好奇,於是 研究者開始著手搜尋國內外有關身心障礙者與其手足的相關研究。

但是緃觀國內外的相關文獻,卻發現國內外研究身心障礙手足的文獻並不 多見,尤其是與一般人有明顯外觀差異的肢體障礙者,其手足的研究,在國內 更是闕如。根據 Dew, Balandin 和 Llewellyn (2008)的整理研究,自 1970 年到 2008 年,在四個重要的學術資料庫中(Medline、PsycArticles、CINAHL 及 Web of Science),僅有 44 篇文獻符合「確定研究參與者具有終生肢體障礙手足」、「文 章注重有一個終生肢體障礙者對其手足的社會心理的影響」及「以英文出版」

等三個標準,其中 21 篇是探討終生肢體障礙者的手足的社會心理影響的實證研 究,而在此 21 篇中只有 4 篇文章是關於終生肢體障礙者之成人手足關係(Dew, Balandin, & Llewellyn, 2008)。

研究者以“手足”為主要關鍵字,分別輔以“障”、“症”、“病”三字,搜尋"臺 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資料庫自 2000 年至 2012 年的國內博碩士論文資

3

料,也發現國內有關身心障礙者手足之相關研究篇數並無相當之量數,其中並 以智能障礙者之研究為多,其次則為自閉症者手足之研究,至於有關肢體障礙 者手足之研究則未有發現。

Cicirelli (1982 & 1991)認為手足間典型的特性,包括最長久且共同分享生活 經驗與早期家庭經驗的歸屬感,而此種種記憶則是維繫手足親密性的重要因素 (引自宋博鳳,2002)。雖然如此,手足關係會以不同的特性影響手足之間的發展,

例如,Furman 和 Buhrmester (1985)認為手足關係具有溫暖/親密、競爭、相對 地位/權力、衝突等四個不同的特性。林如萍(2001)也認為,手足關係具有正向 及負向互動、互補及互惠、隨不同人生發展階段改變等三種特性。特別是,當 家中有身心障礙子女誕生,那麼影響的不只是父母與其身心障礙子女間的關係,

也影響了包括身心障礙者之手足在內的所有家庭成員。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研究發現,因為家中有身心障礙者的手足會比家中沒 有身心障礙者的手足經驗到更多的壓力,所以家中有身心障礙者的手足在心理 或行為發展上會出現較高比率的困難(Dew, Balandin, & Llewellyn, 2008),例如,

Harvey 和 Greenway (1984)指出,肢體障礙兒童的手足,與一般兒童比較,經 歷了一個較低的自我價值感與自尊,更大的焦慮和較不完整的自我觀。Roe (1988) 研究結果也發現,比較沒有身心障礙手足者,有肢體障礙手足者較易有較低的 自尊、有更多的情緒和行為問題(Dew, Balandin, & Llewellyn, 2008)。但是 Grossman (1972)及 Burton 和 Parks 於 1994 年發表的研究則發現,有肢體障礙 手足的大學生與沒有身心障礙手足的大學生比較,具有更多瞭解、寬容和體恤 他人的特質,更欣賞自己良好的健康,更密切的家庭關係(Dew, Balandin, &

Llewellyn, 2008)。而且,Shelvin 和 O 'Moore (2000)及 Cox 等人(2003)的研究,

也證明直接接觸肢體障礙者導致積極的態度,Cox 等人(2003)認為肢體障礙者的 手足能發展積極的策略,以應付日常壓力的生活,也說明了手足高度的參與和 責任感轉化為積極的應對策略,Burton 和 Parks 於 1994 年發表也認為有手足障 礙成長的經驗可能會提高非障礙手足的心理力量。而一旦父母不再能夠提供照 顧和支援肢體障礙子女,則更高的內在控制和心理優勢是可能可以維持成人手 足關係的重要因素(Dew, Balandin, & Llewellyn, 2008)。

由於大學生及其肢體障礙手足彼此共同生活成長,自然持續地互動,手足

4

之間有著共同分享生活的經驗,可以是玩伴、是知己,是協助和情感支持的來 源,但也可能相互競爭父母的愛與注意,或成為一種負擔。國內的一些身心障 礙者手足的研究發現,身心障礙者手足會面臨不同的正向及負向手足關係,亦 面臨了包括本身內外在的不同壓力來源。Shepard 等人(2000)指出壓力和疾病是 有相關聯性,壓力會產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疾病,若沒有替代的適應方式,則壓 力會加深(引自林英明,2008)。

從上述國內外的研究可以發現,肢體障礙者的手足是目前研究中較缺乏的 對象,特別是,肢體障礙在身心障礙者中為一比例較高的族群,而且國內大學 生年紀多為 18 至 22 歲,為已終止青少年時期的生命結構,逐漸將自我與父母 區隔,在情緒上亦逐漸擺脫爭取父母關注的需求,對於成年生活有更深一層的 體會,並對生涯目標有較具體的規劃的人生重要時期(黃富順、陳如山、黃慈,

1996)。所以,究竟這些為數眾多肢體障礙者帶給其大學生手足的影響為何,實 有必要予以深入的研究與探討,以期進一步瞭解肢體障礙者帶給其大學生手足 的影響,並期能促使政府機關、社會福利機構及大學校院能更加重視身心障礙 者手足,並為身心障礙者手足建立完整的支持體系及完善的社會支持資源,提 供助益之意見。